認識尺八

認識尺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先生聽著尺八演奏,隨口提及尺八早已在中國失傳,現在反而要去日本學。我有點疑惑,蘇曼殊的詩提過尺八,清末民初中國還有吧。不過,查了一下網絡資料,蘇曼殊曾至日本留學,其本事詩之二:「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聽尺八的場景似乎是在日本賞櫻,至少人不在浙江。

蘇曼殊號稱革命詩僧。他英年早逝,沒機會留下關於革命的傑出事功。蘇屢屢出家、還俗,並非大家印象中恪守戒律的僧人。由於精通多種語文,蘇曼殊留下不少譯作,雖然現今已不通行。倒是詩文哀感頑豔,風迷一時,當然也有人厭惡蘇的感傷頹廢。後人不妨從蘇的詩文,一窺當時一部分的集體情緒。蘇曼殊性格乖僻,時有任性使氣的言行。我步入中年才理解,時代動盪可能導致精神抑鬱,這絕非生活在相對承平的後人,所能體會。

幾年前我們回台灣探親。某日至北投旅遊,一位長者在于右任故居附近的涼亭演奏尺八,我們停下腳步欣賞。一曲奏罷,長者表示,他已退休,閒來在此吹吹尺八自娛娛人。這支是日本製,新台幣八萬。先生喜歡尺八的音色,蒼茫悠遠,彷彿從遙遠的大地盡頭傳來。可惜尺八所費不貲,再者一時也無從拜師學藝,那就純欣賞吧。

尺八誕生於吳地,在唐代傳入日本。不過,唐代傳入日本的樂器不只尺八,像古琴就未流傳下來,顯然歷代的日本人很喜歡尺八。尺八常用於日本傳統祭典、戲劇的配樂,與三味線、太鼓並列,為日本的民族樂器。在日本的封建時代,因許多知名僧侶擅長演奏尺八,甚至將尺八融入修禪,尺八因而沾染了濃厚的宗教色彩。現代由於吸收西洋音樂元素,尺八音樂家大量創作現代曲目,如今傳統、創新皆而有之,尺八成為古老又時新的樂器。古典樂器能在新時代展現不同的風貌,想必是許多尺八音樂家歷年集體努力的成果,著實不易。

唐宋文化傳承至日本,部份另有發展,融入日本人的巧思與風土民情,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至此就不算中華文化了,茶道如此,尺八亦然。近來某些中國人喜歡尺八,反而必須由日本引入。倘若日後中國音樂家以尺八創作,發展出中國特色的曲目,與日本音樂家交流激盪,也是滿好的發展。

同為吹奏樂器,笛、簫,吹出樂音不難,但技巧攸關是否悅耳。然而初學者若未掌握訣竅,尺八可是完全吹不出聲音,學習過程相對困難,或許這是尺八在中國被笛、蕭取代,逐漸失傳的原因之一。蒼茫空靈雖是尺八本色,但亦有名家的演奏清麗如笛。尺八表現力很強,似乎更在笛、蕭之上。

尺八之名,來自它大多是一尺八吋,目前也有一尺六吋的,一共五孔,前四後一。以竹根製作,竹材須風乾數年方能使用,製作過程漫長,難怪價格居高不下。如今也有塑膠製品,甚至是3D列印打造。引入新科技製作,或能使尺八更容易普及。倘若機緣湊巧,先生說不定再度遇見尺八,最好能吹著玩玩。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