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無父之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我沒想到邂逅陳雪的第一本書會是《無父之城》,畢竟《惡女書》、《親愛的共犯》也非常有名,在更早之前有聽過,卻遲遲沒有閱讀。《無父之城》是在INS偶然刷到的,看到別人分享書評後,想著自己應該很喜歡就買下了。讀畢果然非常喜歡,於我而言是美好的書緣,之後也想把其他作品補起來。

《無父之城》講述一個圍繞著層層迷霧的海山小鎮,透過不同視角出發的敘事線,將失蹤少女邱芷珊的故事、邱家與地方種種恩怨、男主角陳紹剛及女主角汪夢蘭的人生遭遇,以及白色恐怖下的遺憾連結一起。男女主角細心探究與追查,甚至將自己人生完全代入,最終看似沒解出什麼,卻又像所有問題都出現答案。這是一個充滿懸疑,又感情滿溢的作品,在此誠摯推薦給大家。

-人總是有想逃避的東西,一種與生俱來逃避的慾望
閱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在逃避。無論是真實離開居住所,或是對某個人視若無睹,選擇性的避不見面。故事一開始就壟罩一股濃濃的,不想正視的氛圍。

汪夢蘭為了躲避情傷,以及無法正視自己不能寫作的心;陳紹剛為了逃避喪失妻子的陰霾,以及對過去自己的內疚感;邱芷珊則為了躲開家族壓迫,以及無根無靠的落寞感,於是讓心出走並寄託於神水社。除了以上這些較為鮮明的角色,鎮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迴避的事實。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逃避可恥但有用」
我想每個人必然都經歷過這種時刻,即使我們深知「逃」並不會讓既有事實消失,卻著實需要這段時間,給予內心安定,讓整個人稍作整頓後再出發。但生命中也有很多例子是逃了一次便逃了一輩子,如同海山鎮對白色恐怖時期的記憶。說出事實需要太多勇氣,擔心著說出後結果並非一人可以承擔,因此即便將生平一切能量蓄積也難以開口。我想我能理解這種懼怕,這時所謂的逃避有用,其定義不只為了自己,更為了保全周遭所有人。

故事越接近中後段,我越能感受到比起一個人苦守秘密,逃避著祕密被揭穿的後果,說出來與人共享,並不一定會讓情況變糟糕。有可能讓焦慮能被分擔、遺憾能被稀釋,在事實已不可逆的狀態下多一條路可走。

-沒有一種愛是錯誤的,錯的是行為
故事中彷彿隨處可見父親身影,卻缺少基本的父愛,每條故事線都在如此矛盾的狀態下展開。在海山這個小鎮,父親總有不同的理由缺席,甚至大家默認著這種缺席生活,彷彿對這般無奈只能全盤接收。

有些人像汪夢蘭一樣,不解父親的自死原因為何,有些人則像邱芷珊一樣,不解父親為什麼不能被依靠。這使得故事中每段對父親的愛都有缺陷,每個對父愛感到受傷的孩子內心都像破了一個洞。為了填補內心那深不見底的洞,他們向外求援,展開令人費解的行為。像汪夢蘭在不同男人身上尋找安全感,像邱芷珊試圖在神水社師父身上找尋父親。

或許有些人難以想像這種移情作用,但我深信這是有的,並且比例很高。人越是渴望某種情感,就越容易受到情感操控,繼而被反噬與牽制。我的成長環境也隱隱約約感受著這種困擾。家中長輩重男輕女觀念重,小時候比起當一個好孩子,更應該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女孩子。我對長輩,或者說權威感較重的人給予的好女孩肯定極其渴望,甚至到了非常執著的地步。演變成若得不到這種肯定,自尊感也會嚴重受挫,成為一個對自己身為女性過於自卑的人。直至後來遇見許多好人,才發現這是病態的。

以愛之名,並不代表不會傷害,愛的出發點沒有錯,錯在愛錯了方式,錯在有人超譯,或對這個字的錯誤解讀。我們必須深刻體會並理解後,才有機會將自己從渴望之淖拉出。即使心中仍有一個洞,也不非得要去填補,或者能在填補時告訴自己,我們有能力能選擇並獲得更好的。

-真實不是眼前所見的事實,真實與事實的差別在於,真實可以存在於虛構之中,真實能穿越死亡,真實可以搭建於謊言之上,真實可以奠基於空無
《無父之城》是一種利用每個人自白構築而成一種抽絲剝繭形式的故事。有人在自白中說謊,也有人在自白中避重就輕,正因自白來自於帶有不同目的的人,使整個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為了找出邱芷珊,陳紹剛極盡訪問之能事,將每個人說出的時間軸與人事物拼湊出那晚的畫面,越是拼湊就越能發現其中的空洞,每塊拼圖都刻意漏了點什麼,留白反而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故事中我最喜歡陳紹剛將破綻點破的瞬間,不只因為他的敏銳魅力,更因為他有勇氣直視別人不願多說的部分。

寫到這裡,便想起前陣子剛看完的電影《尼羅河謀殺案》。每個人為了所愛,都編造出一份故事,那些故事近乎完整的逼近事實,於是每個人都像極了兇手,卻又絕不可能成為兇手。懸疑類型作品的魅力或許就是這個,在虛構證詞之上找出其矛盾點,連接每個矛盾並拼湊出事實這塊拼圖。過程中除了要對枝微末節保持懷疑,也必須有勇氣面對一再推翻的證詞,這份勇氣不只是對說出口的證人,還必須對自己,因為當你推翻了前一個假設,也表示你推翻了前一個自己的肯定。

以這本書當作認識陳雪起手式,我覺得還算不錯。雖然原本期待白色恐怖能有更多篇幅,但只著重於最末幾章節,讓我覺得有點可惜。不過整體而言,我想仍是愛好推理小說的讀者們會喜歡的。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致命登入描述因車禍而擁有特異能力的男子陳信翰,因懼怕這個能力又對此束手無策,於是將自己封閉於家中與網路世界。面對親友的疏離與指責,他無以名狀,除了深鎖自我,他別無辦法。然而,在一次與網友「夕梨」會面之後,特殊能力讓他看見了即將發生的慘劇,陳信翰不得不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連結
《成為一個人》作者為卡爾·羅哲斯,譯者為輔大心理系教授宋文里,此書亦有宋教授的導讀。導讀相當詳盡,為心理學術的門外漢們敞開友善大門。本書分七部21章節,若不計最後的參考書目,共443頁。雖然是在1961年就出版,時空背景已迥然相異的情形下,讀來仍不會感到太多時代鴻溝。
大多數人類都會做夢,平均每晚三至五個 有些夢清醒後歷歷在目,有些則一瞬即忘 態樣總是五花八門,毫無邏輯的夢、與現實相連的夢、預知夢、胎夢 至今仍沒有準確公式能套用在任何一個人做的夢上 這本書帶你用一種奇妙又可愛的方式討論夢境 有這麼一個地方在販售我們每天做的夢 那裡名為達樂古特夢境百貨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 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 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 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 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致命登入描述因車禍而擁有特異能力的男子陳信翰,因懼怕這個能力又對此束手無策,於是將自己封閉於家中與網路世界。面對親友的疏離與指責,他無以名狀,除了深鎖自我,他別無辦法。然而,在一次與網友「夕梨」會面之後,特殊能力讓他看見了即將發生的慘劇,陳信翰不得不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連結
《成為一個人》作者為卡爾·羅哲斯,譯者為輔大心理系教授宋文里,此書亦有宋教授的導讀。導讀相當詳盡,為心理學術的門外漢們敞開友善大門。本書分七部21章節,若不計最後的參考書目,共443頁。雖然是在1961年就出版,時空背景已迥然相異的情形下,讀來仍不會感到太多時代鴻溝。
大多數人類都會做夢,平均每晚三至五個 有些夢清醒後歷歷在目,有些則一瞬即忘 態樣總是五花八門,毫無邏輯的夢、與現實相連的夢、預知夢、胎夢 至今仍沒有準確公式能套用在任何一個人做的夢上 這本書帶你用一種奇妙又可愛的方式討論夢境 有這麼一個地方在販售我們每天做的夢 那裡名為達樂古特夢境百貨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 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 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 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 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
Thumbnail
Michael Pollan,美國飲食文化作家,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寫作,其著作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年度選書,《時代》雜誌評選他是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作家,尊稱他是「食物之神」,彰顯他對飲食文化的貢獻。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Thumbnail
「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都不像是真的,除非這些事情來到我們面前,要求我們用微不足道的經驗去判斷。只有在看報紙上那些新聞事件時,我們才會覺得那只是一件趣聞。」
Thumbnail
《彼岸花盛開之島》除了質疑傳統權力與家庭結構,更重要的是試圖瓦解日本對於國族以及語言的單一想像,以達到李琴峰的目標:更新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多元族群與語言觀很接近台灣一路走來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放眼整個世界,或者至少放眼整個東亞,《彼岸花盛開之島》無疑是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Thumbnail
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
Thumbnail
Michael Pollan,美國飲食文化作家,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寫作,其著作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年度選書,《時代》雜誌評選他是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作家,尊稱他是「食物之神」,彰顯他對飲食文化的貢獻。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Thumbnail
「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都不像是真的,除非這些事情來到我們面前,要求我們用微不足道的經驗去判斷。只有在看報紙上那些新聞事件時,我們才會覺得那只是一件趣聞。」
Thumbnail
《彼岸花盛開之島》除了質疑傳統權力與家庭結構,更重要的是試圖瓦解日本對於國族以及語言的單一想像,以達到李琴峰的目標:更新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多元族群與語言觀很接近台灣一路走來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放眼整個世界,或者至少放眼整個東亞,《彼岸花盛開之島》無疑是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Thumbnail
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