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沒想到邂逅陳雪的第一本書會是《無父之城》,畢竟《惡女書》、《親愛的共犯》也非常有名,在更早之前有聽過,卻遲遲沒有閱讀。《無父之城》是在INS偶然刷到的,看到別人分享書評後,想著自己應該很喜歡就買下了。讀畢果然非常喜歡,於我而言是美好的書緣,之後也想把其他作品補起來。
《無父之城》講述一個圍繞著層層迷霧的海山小鎮,透過不同視角出發的敘事線,將失蹤少女邱芷珊的故事、邱家與地方種種恩怨、男主角陳紹剛及女主角汪夢蘭的人生遭遇,以及白色恐怖下的遺憾連結一起。男女主角細心探究與追查,甚至將自己人生完全代入,最終看似沒解出什麼,卻又像所有問題都出現答案。這是一個充滿懸疑,又感情滿溢的作品,在此誠摯推薦給大家。
-人總是有想逃避的東西,一種與生俱來逃避的慾望
閱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在逃避。無論是真實離開居住所,或是對某個人視若無睹,選擇性的避不見面。故事一開始就壟罩一股濃濃的,不想正視的氛圍。
汪夢蘭為了躲避情傷,以及無法正視自己不能寫作的心;陳紹剛為了逃避喪失妻子的陰霾,以及對過去自己的內疚感;邱芷珊則為了躲開家族壓迫,以及無根無靠的落寞感,於是讓心出走並寄託於神水社。除了以上這些較為鮮明的角色,鎮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迴避的事實。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逃避可恥但有用」
我想每個人必然都經歷過這種時刻,即使我們深知「逃」並不會讓既有事實消失,卻著實需要這段時間,給予內心安定,讓整個人稍作整頓後再出發。但生命中也有很多例子是逃了一次便逃了一輩子,如同海山鎮對白色恐怖時期的記憶。說出事實需要太多勇氣,擔心著說出後結果並非一人可以承擔,因此即便將生平一切能量蓄積也難以開口。我想我能理解這種懼怕,這時所謂的逃避有用,其定義不只為了自己,更為了保全周遭所有人。
故事越接近中後段,我越能感受到比起一個人苦守秘密,逃避著祕密被揭穿的後果,說出來與人共享,並不一定會讓情況變糟糕。有可能讓焦慮能被分擔、遺憾能被稀釋,在事實已不可逆的狀態下多一條路可走。
-沒有一種愛是錯誤的,錯的是行為
故事中彷彿隨處可見父親身影,卻缺少基本的父愛,每條故事線都在如此矛盾的狀態下展開。在海山這個小鎮,父親總有不同的理由缺席,甚至大家默認著這種缺席生活,彷彿對這般無奈只能全盤接收。
有些人像汪夢蘭一樣,不解父親的自死原因為何,有些人則像邱芷珊一樣,不解父親為什麼不能被依靠。這使得故事中每段對父親的愛都有缺陷,每個對父愛感到受傷的孩子內心都像破了一個洞。為了填補內心那深不見底的洞,他們向外求援,展開令人費解的行為。像汪夢蘭在不同男人身上尋找安全感,像邱芷珊試圖在神水社師父身上找尋父親。
或許有些人難以想像這種移情作用,但我深信這是有的,並且比例很高。人越是渴望某種情感,就越容易受到情感操控,繼而被反噬與牽制。我的成長環境也隱隱約約感受著這種困擾。家中長輩重男輕女觀念重,小時候比起當一個好孩子,更應該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女孩子。我對長輩,或者說權威感較重的人給予的好女孩肯定極其渴望,甚至到了非常執著的地步。演變成若得不到這種肯定,自尊感也會嚴重受挫,成為一個對自己身為女性過於自卑的人。直至後來遇見許多好人,才發現這是病態的。
以愛之名,並不代表不會傷害,愛的出發點沒有錯,錯在愛錯了方式,錯在有人超譯,或對這個字的錯誤解讀。我們必須深刻體會並理解後,才有機會將自己從渴望之淖拉出。即使心中仍有一個洞,也不非得要去填補,或者能在填補時告訴自己,我們有能力能選擇並獲得更好的。
-真實不是眼前所見的事實,真實與事實的差別在於,真實可以存在於虛構之中,真實能穿越死亡,真實可以搭建於謊言之上,真實可以奠基於空無
《無父之城》是一種利用每個人自白構築而成一種抽絲剝繭形式的故事。有人在自白中說謊,也有人在自白中避重就輕,正因自白來自於帶有不同目的的人,使整個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為了找出邱芷珊,陳紹剛極盡訪問之能事,將每個人說出的時間軸與人事物拼湊出那晚的畫面,越是拼湊就越能發現其中的空洞,每塊拼圖都刻意漏了點什麼,留白反而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故事中我最喜歡陳紹剛將破綻點破的瞬間,不只因為他的敏銳魅力,更因為他有勇氣直視別人不願多說的部分。
寫到這裡,便想起前陣子剛看完的電影《尼羅河謀殺案》。每個人為了所愛,都編造出一份故事,那些故事近乎完整的逼近事實,於是每個人都像極了兇手,卻又絕不可能成為兇手。懸疑類型作品的魅力或許就是這個,在虛構證詞之上找出其矛盾點,連接每個矛盾並拼湊出事實這塊拼圖。過程中除了要對枝微末節保持懷疑,也必須有勇氣面對一再推翻的證詞,這份勇氣不只是對說出口的證人,還必須對自己,因為當你推翻了前一個假設,也表示你推翻了前一個自己的肯定。
以這本書當作認識陳雪起手式,我覺得還算不錯。雖然原本期待白色恐怖能有更多篇幅,但只著重於最末幾章節,讓我覺得有點可惜。不過整體而言,我想仍是愛好推理小說的讀者們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