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成為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讀畢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以後,就決定找羅哲斯的書來閱讀。感謝廖瞇引領,雖然我啃書速度過慢,耗費近兩個月才完食它,但在閱讀過程中收穫滿滿,心中被羅哲斯的一字一句塞滿能量,佳句紀錄本寫了足足三頁。我彷彿不只接觸到一位作者,更是一位願意傾聽我的心理醫生。

《成為一個人》作者為卡爾·羅哲斯,譯者為輔大心理系教授宋文里,此書亦有宋教授的導讀。導讀相當詳盡,為心理學術的門外漢們敞開友善大門,不讓讀者在映入眼簾時,就對其厚重感到卻步。本書分七部21章節,若不計最後的參考書目,共443頁。雖然是在1961年就出版,時空背景已迥然相異的情形下,讀來仍不會感到太多時代鴻溝。我不是心理學術專業,在這本巨作面前,我的心得顯得渺小又不算周到,但我仍會盡我所能將羅哲斯帶來的感動以最擅長的方式記錄起來。

- 讓我如所是
羅哲斯在最初便提起這個觀念,即使後面幾個篇章與這五字無明顯干係,但這個概念是此書一切論點的開端。倘若沒能好好理解這五字的內涵,後面有再多理論與實證,都難以讓人踏入羅哲斯的世界。以下有幾段節錄,我認為是這五字的最佳釋義。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的話,那麼我若有意地想表現一些非本然的我自己,那將是毫無助益的。如果我實際上在生氣,而且滿懷批評之意,那麼刻意表現的很平靜或很愉快,就毫無用處。」
「若要我對人有助益,那我最好能維持『讓我如所是』的態度,最好能知道我所能承受和容忍的極限在哪裡,並接納此一事實,最好能知道什麼時候我會有想塑造別人,操縱別人的慾望,並接納那就是我自己一部分真相」

羅哲斯這些話不只適用於個案,也適用於面對個案的諮商師們。當個案能感受到最真誠自在的對話,才能讓他坦然。而所謂讓人如所是,羅哲斯並非鼓舞情緒恣意妄為,而是讓我們褪下假面具,以真實態度面對他人,更重要的是面對自己。當你理解到情緒已達至高點,無論憤怒、哀傷或愉悅,能不將其掩蓋,誠實地讓自己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情緒,才能以更正確、更親切,或者更適合的方式處理它。倘若置之不理,或採以一種不願面對的方式,一味壓抑,最終只會帶來衝擊性結果。

像我們時常接觸到的新聞一般,憾事都在莫名其妙的情形下發生,然而這些都是突如其來嗎?如果我們有機會與能力去追根究柢,便能發現日常的情緒痕跡,最後一根稻草,其重量往往比我們想像中重。羅哲斯在書中也提到:「為了一次煩人的事情而爆發的憤怒,可能是兩個人關係中好幾打類似情形下累積起來,而又得不到出路的感覺。但從爆發的前後關係來看,那種情緒是不合理的,因此也很難令人理解。」透過讓我如所是,幫助情緒找到出口,才不至於在情緒迷路時一腳踹開心門,讓整個人潰堤。

- 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Becoming)的過程中
羅哲斯提到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那就是生命不是一個固定概念,我們建立於無時無刻。他在書中提到:「一個人乃是一流動的過程,而不是定著或停滯的物體,是滾滾不休的變化,而不是一堆固體材料。是各種潛能之不斷變化的排列組合,而不是一組定量定性的人格特質。」

坊間總是流傳著,孩子們要在幾歲前如何如何教導,否則往後性格便會被定型。而我認為並不然,在羅哲斯的書中,我看到這個價值觀的可能性。人若是能以一個開放心態面對萬事萬物,便有機會讓新體驗注入生命,個人本身便有再塑形的可能。這種塑形也因此不會只有一次,它能發生在每個當下,無論狀況之難易或態樣。

就像書中其中幾段如下
「美好人生乃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存在的境界。它是個方向,卻不是終點。」
「想要過美好人生,乃意旨能讓自己下水,航入生命之流。」
「『活在每一片刻中』:使調適的可能性增至最大程度,在體驗中找到結構,讓自我和人格成為一個流變不已的組織。」

此段與前段的「讓我如所是」彷彿沒有過多關聯,但其實有隱約的前後呼應。當人不將自己視為一個固定體,對外在事物或內在情緒之變化就有更大的接納可能性。即便挑戰或憂思突如其來,也會顯得不那麼可怕,更準確來說是人能擁有更多勇氣去面對多樣與豐富,無論那些變化是正面或負面。當然,羅哲斯也提到,在流動過程與成為自己的路上,不代表已經解決了問題。這只是讓自己體驗的觸角變得更寬廣,過程從來不是一個終點,只是讓人能更投入人生。

- 人性,或是科學?一個哲學的提問
這本書各個章節都有令人驚豔的論點與佳句,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第十章,羅哲斯開始談及科學研究,並在往後幾章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第十章中,將心理治療領域劃分為體驗角度與科學角度。以我的解讀來看,便是劃分為感性與理性兩條路。羅哲斯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他是一個折衷者,認為兩者皆可行,因此在自我價值觀上,他也產生不少衝突。於是羅哲斯將兩個論點一一陳列、提出爭議點,以及兩派人的疑惑。

我非常喜歡此篇章的原因是羅哲斯不偏向任一方的描述方式,他做到了真正的客觀,讓讀者不會資訊不對稱。讀此一篇章時,彷彿在看一場辯論會,我想如果真有這場辯論會在眼前,或許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一定會很有意思。在歷經衝突、兩難以及兩派人馬的各種分析與實證,羅哲斯得出了「在人之內的科學」的理論。科學並不冰冷或難以親近,它存在於個人或群體之間,是被人內心接納後才算。而對因科學而生的知識,他也提到:「知識之所以能與每一個人一己的偏見或一廂情願的想法分開,其不二法門就是透過客觀的研究。」於是能得出,在心理治療領域,人性與科學之密不可分。

- 接納,The Best Regards
我想羅哲斯這本著作能如此不退流行,必然是書中滿滿的接納。接納不只存在於自我內心,也能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對話之間。以自我來說,便是對情緒的接納;以日常生活對話來說,則是任何一個與己對立的論點。羅哲斯在較末的篇章提到:「矛盾的兩面雖不相容,但卻可個別成立。」每個人都有反對權,但每種聲音也都有其存在之必要。

接納當然也能被廣泛應用於諮商師與案主之間。羅哲斯發現,如果治療者可以具備以下三點,便可成為最有效能的治療者。一、他在兩人的關係中能夠真實、整合,而且透明清澈;二、接納案主之為一個獨立而不同於己的個人,接納案主的所有表達方式,哪怕它起伏波動、時而若此、時而若彼;三、能敏銳了解,透過案主的眼睛,設身處境的看待他的世界。就我的理解,這樣的接納並不是指諮商師全然犧牲,而是諮商師能先解放並呈現自己,能成為「真正是」而非「應該是」。案主反應雖然深不可測,卻能因此感受到諮商師非檯面上的傾聽,也因此更願意傾吐,進而朝正面的方向發展。

這本書真是歷久彌新,完成於那麼早以前,在現代拿出來看,仍有太多精華值得細細品味,太多方式能被應用。雖然有小部分價值觀我不認同,但這還是一本可被大大推廣的書。心理諮商的意識,近幾年在台灣逐漸抬頭,有越來越多人重視這個領域。或許你是受困於情緒的人,又或許你是想多了解心理諮商的人,無論是否贊同羅哲斯的論點,都歡迎大家閱讀這本書。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多數人類都會做夢,平均每晚三至五個 有些夢清醒後歷歷在目,有些則一瞬即忘 態樣總是五花八門,毫無邏輯的夢、與現實相連的夢、預知夢、胎夢 至今仍沒有準確公式能套用在任何一個人做的夢上 這本書帶你用一種奇妙又可愛的方式討論夢境 有這麼一個地方在販售我們每天做的夢 那裡名為達樂古特夢境百貨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 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 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 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 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作者: 伊與原新/ 譯者: 王蘊潔 -科學與文學的完美融合 最初我以為是像詩集般的讀物
大多數人類都會做夢,平均每晚三至五個 有些夢清醒後歷歷在目,有些則一瞬即忘 態樣總是五花八門,毫無邏輯的夢、與現實相連的夢、預知夢、胎夢 至今仍沒有準確公式能套用在任何一個人做的夢上 這本書帶你用一種奇妙又可愛的方式討論夢境 有這麼一個地方在販售我們每天做的夢 那裡名為達樂古特夢境百貨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 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 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 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 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作者: 伊與原新/ 譯者: 王蘊潔 -科學與文學的完美融合 最初我以為是像詩集般的讀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中,以慢富的理念逐步實現財務自由。透過學習財商知識與不離職創業的策略,作者George與Dewi分享了讓讀者重估金錢觀的觀點,並強調時間作為重要的資產。而本書的重點在於建立正確的財務思維,開源節流,及持之以恆的投資理念,最終實現個人財務自由與理想生活。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哲學研究的三觀,隨著科學發展,人生觀與價值觀成為主要討論。在自由民主時代,活成自己成為主流,文章探討了人生觀應該關心的問題。過度客氣是不熟的表現,真誠禮貌以及謙虛是不被多數人討厭的能力。互相尊重是終極品質。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更了解我們自己,只有學會接受這個事實。 只有接受,才有機會繼往開來。 德國劇作家萊辛:「人之所以有價值,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而是在於他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因為真正讓人的力量向外延伸的,不是靠擁有真理,而是靠探究真理,單靠這一點,人就可以漸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幸福沒有輸贏,也沒有平均值可言。 只要你過得開心滿足,不就足夠了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中,以慢富的理念逐步實現財務自由。透過學習財商知識與不離職創業的策略,作者George與Dewi分享了讓讀者重估金錢觀的觀點,並強調時間作為重要的資產。而本書的重點在於建立正確的財務思維,開源節流,及持之以恆的投資理念,最終實現個人財務自由與理想生活。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哲學研究的三觀,隨著科學發展,人生觀與價值觀成為主要討論。在自由民主時代,活成自己成為主流,文章探討了人生觀應該關心的問題。過度客氣是不熟的表現,真誠禮貌以及謙虛是不被多數人討厭的能力。互相尊重是終極品質。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更了解我們自己,只有學會接受這個事實。 只有接受,才有機會繼往開來。 德國劇作家萊辛:「人之所以有價值,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而是在於他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因為真正讓人的力量向外延伸的,不是靠擁有真理,而是靠探究真理,單靠這一點,人就可以漸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幸福沒有輸贏,也沒有平均值可言。 只要你過得開心滿足,不就足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