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上四年級後,覺得自己已經是somebody了。學校編排教室位置的原則是年級越高,樓層越高。從一樓晉升至二樓,俯瞰凝視的位置,有高人一等的錯覺。
無聊還是蓄意?
用完午餐,依規定都必須至教室外的洗手台刷牙,同時校園內也會廣播著刷牙歌,頗有儀式感。洗手台是那種傳統馬賽克拼貼磁磚,設計貼齊走廊外牆,正面對一樓低年級們的遊樂廣場。炎夏的某日,執行完例行清潔公事後,我轉頭向右手邊正再刷牙的同學說「數到三我們一起把牙杯裡的水往下倒!」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啊!」
嘩啦!兩杯甘霖從天而降,恰好淋到一名低年級的弟弟,更剛好的是,也濺到一位老師的肩上。老師怒氣沖沖上樓臭罵我們,咆哮聲貫穿整座校園時,我只感受到四周被按下慢速播放鍵,猶如戰爭電影主角遭受攻擊會有的畫面。慶幸手邊只是無害的水,若是磚頭或任何堅硬物體,今日,我又會背負著什麼責任呢?我始終不明白當時的動機,以及毫無悔意的自己—誰叫他剛好路過.天氣那麼熱,淋個水很涼爽啊!如此乖張跋扈,不過,再也沒發生類似的事件了。
我不討厭,卻也找不到方法喜歡。
高年級的課業難度明顯增加,我是一個懶惰且不思進取的學生,能有參考書的標準答案抄,我是不會動腦自己寫的。因此,需要動筆計算的數學,程度當然提升最慢,我也開始在考試中拿到七開頭的成績(小學階段很難得)。話雖如此,某一次數學月考,老師特別出了一道加分題,題目讀起來像一封有起承轉合的信,跟課本習作上的八股題型不同。
第一次振筆疾書列出各樣的算式,沉浸在推敲答案的過程。幾乎把作答區的空白格都寫滿了,我不知道標準答案,只知道筆下的數字都是我紮紮實實的思考產物。那一次我依舊沒有獲得好成績,不過檢討考卷時才知道,我是班上唯二答對加分題的人。
也許,活著就是要解出為了答案而創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