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旗山繪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老師說要去高雄旗山的時候,我以為他說錯了,因為白癡的我只知旗津,不知旗山。

然後去了、畫了、吃了,也查了相關的資料,旗山種種歷史與文化記憶,都開始鮮活起來了!

旗山小歷史

這次畫的建築都在中山路周邊,因為這塊方圓之地見證了旗山百年來的市區發展興衰,街如其名,「中山路」就是名符其實的「旗山老街」。

「旗山」之名來自於當地最高山「旗尾山」。它的舊名叫「蕃薯寮」,緣起於有個阿婆在路邊草寮賣蕃薯粥,賣著賣著把草寮賣成了聚落,感覺這位阿婆有些猛,是作生意的好苗子啊!

另一位厲害角色是日治時期蕃薯藔廳廳長石橋亨。1903年他執行旗山「市區改正」計畫,不但將旗山市區街道規劃成棋盤式,也詳細規定面街家屋「騎樓」、「通道」及「水溝」的建築標準,從此奠定旗山現代化市區的雛形。至今旗山仍殘存幾座石拱圈迴廊亭仔腳, 便是石橋亨採旗山當地砂岩石材、仿乾隆時代建築所設計。

當時因中山路街屋不敷使用,街長陳順和等人便倡議興建造現代化房舍租給居民,共建成19間棟棟相連的巴洛克風格二層洋房建築,也讓如今的旗山老街仍錯落著美麗的巴洛克式建築。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而旗山的發展也和糖業息息相關,乾隆時代即有所謂「糖廍」,在石橋亨的積極建設下,更吸引日本高砂製糖在當地設製糖工廠,甚至開設鐵道運輸。1980年代旗山扮演著重要的客貨運輸樞紐,也承載許多旗山人的美好回憶!

第一畫:旗山武德殿

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在日本國內及台灣各地設武德殿,作為傳統武術練習競技場,目前僅存約15座,大多被列爲古蹟或歷史建築。

最走衰運的應屬新莊武德殿了,雖然2010年就列為歷史建築,但卻帶著醜陋的鐵皮帽子荒廢至今。

第二衰的就該是1934年建造的旗山武德殿吧!1994年它遭縱火燒毀屋頂,由旗山鎮公所負責修復工程。

2001年修復完成重新開放的旗山武德殿,屋頂戴了個玻璃帷幕,整個建築成為大型溫室悶燒鍋,無法進行文物書畫展覽。

變成玻璃帷幕屋頂的旗山武德殿(圖片來源:旗山武德殿維基網頁)

變成玻璃帷幕屋頂的旗山武德殿(圖片來源:旗山武德殿維基網頁)

2014年只好再進行復舊工程,換回原來的黑瓦屋頂,並重整周邊景觀,一場修復惡夢才告結束。

找回昔日屋頂的旗山武德殿

找回昔日屋頂的旗山武德殿

第二畫:旗山國小大禮堂(中山堂)

緊鄰武德殿的旗山國小已有124年歷史,為日治時期供台籍子弟就讀的平民學校。它的大禮堂建於1935年,為校內三大市定古蹟之一。正面有仿羅馬風格山牆,以「倫巴帶(Lombard band)」飾邊。中間開圓拱型氣窗。二樓有三個雙連拱形長窗,一樓有四隻大石柱,整個建築莊重典雅,線條簡潔,與台北中山堂有點相似。

好像中山堂都長這個樣

好像中山堂都長這個樣

第三畫:旗山火車站與鄰近石拱迴廊亭仔腳

1910年高砂製糖廠在九曲堂至旗尾間開闢鐵道線,並興建「蕃薯藔驛」。也就是旗山人暱稱為「車頭」的「旗山火車站」。

1980年代,蕃薯藔驛是重要的客貨運輸站,但隨著公路運輸的發展,臺糖小火車於1979年停駛,其後「車頭」歷經存廢爭議及縱火,已殘破不堪,所幸2005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2009年修復,並轉型為「糖鐵故事館」,至今仍矗立在中山街底守護著旗山人。

「旗山火車站」是和洋混搭風格、有如童話糖果屋的木造建築。三角形屋頂、山牆和內部骨架是日本傳統建築工藝,屋頂瓦片以菱形排列;而八角形尖塔候車室是仿哥德式建築,屋頂則排成鱗片狀。

白色牆面用藍色垂直及水平木條拼貼裝飾壁面,並以紅磚砌築勒腳牆,色調典雅。正面有「旗山車站」字樣,中央半圓山形有標誌圖形有「台糖」標誌。

攤販大哥自願當我們的模特兒,所以也把他畫進車站門口了

攤販大哥自願當我們的模特兒,所以也把他畫進車站門口了

旁邊街角屋有如殘破的違章建築,門前攤販林立,但仍依稀可見石拱迴廊亭仔腳的面貌。

殘破的石拱圈迴廊亭仔腳建築

殘破的石拱圈迴廊亭仔腳建築

第四畫:老街咖啡

座落於復新街與中山路三角窗的「老街咖啡」是僅存的「石拱圈亭仔腳」迴廊建築之一。

說起「石拱圈亭仔腳」,又是一部血淚斑斑的古蹟糟蹋史

民國79年,政府以道路拓寬之名拆除石拱圈亭仔腳建築,在輿論壓力下,答應將拆下的亭仔腳石塊編號另尋適當地點重建保存。

不料這些「國寶」變成的「建材」隨後被棄置在旗山體育場角落空地上,任其曝曬或遭竊,卻在它旁邊,興建了一排現代化的「水泥磚拱圈迴廊」,在各界撻伐下,又改在武德殿旁建造一座「前世今生」石拱圈迴廊。

殘餘未被拆的亭仔腳在文建會力保之下,才得以保留至今。

碩果僅存的幾間石拱圈迴廊亭仔腳

碩果僅存的幾間石拱圈迴廊亭仔腳

第五畫:旗山區農會

旗山區農會位於中山路與永福街交口,為1930年落成的市定古蹟,原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50到60年代多次改建,如今為仍在營運的三層樓建築。

建築向內退縮留設露天走道,大門入口與街道切45度角,左右各立有橫向溝縫修飾的方柱來支撐上方雨遮。一樓的外牆只有窗戶開口,而窗戶間的壁柱延伸到二樓成為立柱支撐廊道,三樓也設有立柱廊道。

旗山區農會大樓

旗山區農會大樓

第六畫:旗山天后宮

天后宮是旗山的「媽祖廟」,這位讓三教九流都拜倒於「石榴裙」下、爭相鑽轎腳的國民阿嬤「媽祖」,在全台各地都有廟宇,據說都是香火鼎盛。

天后宮建於1824年,是旗山僅存的清朝廟宇,屬於市定古蹟。曾經多次聘廟宇雕刻名師整修,為求保留原貌,更遠自福建福州購入杉木作為整修木料。

廟宇結構為閩南傳統廟宇二殿二廂。屋頂覆以紅色素燒筒瓦瓦當,主脊中央為雙龍拜三仙,屋角如燕尾翹起,兩端則有丹鳳展翼,甚為華麗。廟身為磚木構造,有石雕龍柱及木雕彩繪,廟前陳列數個碑誌,均為重要歷史文檔。

哈哈😆我把旗山天后宮畫扁了

哈哈😆我把旗山天后宮畫扁了

第七畫: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隱身於復義街,是1959年戴剛德神父委請義大利建築師設計興建,為天主教道明會的傳道所,曾於2001年入選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第21名及當時高雄縣榜首。

教堂外觀為仿哥德式建築,壁面為灰色調洗石子,並使用三角、圓拱及尖弧線條展現宗教聖潔莊嚴及精緻典雅的歐洲建築工藝之美。

正立面是高聳的山牆,頂端飾耶穌像,立面上圓拱中間有玫瑰花窗浮雕,兩旁各建有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的對稱衛塔,頂端以十字架尖頂雉堞營造高聳入天的視覺。側面開有連續的尖拱形窗戶。

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

附記:「風起文旅」民宿很不錯住,不過太舒服的副作用就是:「男廢耕、女廢織」-日頭炎炎偶陣雨,我都不想出門畫畫了!

為了我不及格的地理觀念與方向感,只好製作一張簡易地理示意圖

為了我不及格的地理觀念與方向感,只好製作一張簡易地理示意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2/04/24
原來我錯過這篇精彩的遊記及速寫,當天正在走阿朗壹古道。 無論徒步或擔任志工,讓我扼腕的總是一些歷史建物未被好好保存或維護,以及周邊景觀(或建物)的突兀或不搭。但也慶幸,大家總算慢慢有了維護古蹟的意識,不再讓更多的歷史軌跡流失。
avatar-img
思末的沙龍
31會員
116內容數
幾十年前剛學英文那種背單字、片語的填鴨方法讓我對英文深惡痛絕,但有個老師的出現忽然讓我覺得英文其實也沒有那麼面目可憎。現在我仍是知識浩瀚學海中一名小小的門徒,但我想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儘量用說學逗唱的方式,讓你覺得:學英文,其實也可以很好玩!Cheers!
思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今天要徜徉在藍天碧海中,看鯨鯊吃早餐。 我們去的是印尼松巴哇島Telekom Saleh海域。當地在海中定點架設平台投食,以吸引鯨鯊前來,讓浮潛遊客有機會與鯨鯊浮沉共游。 然而這種投餵行為影響了牠們的進食方式、食物內容與習性,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 每年8/30是「世界鯨鯊日」,提醒大眾重視鯨鯊保育。
Thumbnail
2024/11/04
今天要徜徉在藍天碧海中,看鯨鯊吃早餐。 我們去的是印尼松巴哇島Telekom Saleh海域。當地在海中定點架設平台投食,以吸引鯨鯊前來,讓浮潛遊客有機會與鯨鯊浮沉共游。 然而這種投餵行為影響了牠們的進食方式、食物內容與習性,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 每年8/30是「世界鯨鯊日」,提醒大眾重視鯨鯊保育。
Thumbnail
2024/10/23
可以游泳的Mata Jitu瀑布 Mata Jitu瀑布的確有它的獨特之處,數千年的沈積石灰岩自然形成階梯式地形,而且越低處階梯越廣大,山泉從高處落下,低處階梯承接泉水,漸漸下陷成為水潭,因而形成現在的四階七潭的景觀。瀑布下處有個金色鐘乳石的小洞府,陽光透過叢林灑落光點形成黃金色瀑布雨簾與金色洞府。
Thumbnail
2024/10/23
可以游泳的Mata Jitu瀑布 Mata Jitu瀑布的確有它的獨特之處,數千年的沈積石灰岩自然形成階梯式地形,而且越低處階梯越廣大,山泉從高處落下,低處階梯承接泉水,漸漸下陷成為水潭,因而形成現在的四階七潭的景觀。瀑布下處有個金色鐘乳石的小洞府,陽光透過叢林灑落光點形成黃金色瀑布雨簾與金色洞府。
Thumbnail
2024/10/15
早上四點半起早摸黑是要幹什麼?不是要當小偷,而是要登上帕達爾島(Pulau Padar)去看日出。 島上不見科摩多巨蜥,但是小小的無人島卻整日遊客絡繹不絕。 因為帕爾達島四周都是寬闊的海域,破碎的島型形成特殊的三色沙灘,在此日出日落及無敵海景,正是科摩多國家公園曾入選為世界奇景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2024/10/15
早上四點半起早摸黑是要幹什麼?不是要當小偷,而是要登上帕達爾島(Pulau Padar)去看日出。 島上不見科摩多巨蜥,但是小小的無人島卻整日遊客絡繹不絕。 因為帕爾達島四周都是寬闊的海域,破碎的島型形成特殊的三色沙灘,在此日出日落及無敵海景,正是科摩多國家公園曾入選為世界奇景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高雄市旗山區曾經是香蕉和甘蔗的生產重地,產業沒落後,當地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盤點地區的人、文、地、產、景之後,以「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做為品牌,推出農村體驗行程、一日農夫旅遊、旗山糖廠園區和香蕉園導覽、農村好物等,是個很不錯玩的地方。
Thumbnail
高雄市旗山區曾經是香蕉和甘蔗的生產重地,產業沒落後,當地的糖廠社區發展協會,盤點地區的人、文、地、產、景之後,以「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做為品牌,推出農村體驗行程、一日農夫旅遊、旗山糖廠園區和香蕉園導覽、農村好物等,是個很不錯玩的地方。
Thumbnail
校門看去的校舍相當的新穎,校舍兩棟平行旁邊的寶新路,校區就是一長條狀,臥於高爾夫球場旁。 城堡狀紅瓦上有四字校名,校門右邊警衛室,左高柱上飾波浪頂,金字校名嵌於上,配一短牆上書「糖香中的城堡」。 會有這「糖香」是因為學校所處的新城村自古產黑糖,後來糖業沒落、人口
Thumbnail
校門看去的校舍相當的新穎,校舍兩棟平行旁邊的寶新路,校區就是一長條狀,臥於高爾夫球場旁。 城堡狀紅瓦上有四字校名,校門右邊警衛室,左高柱上飾波浪頂,金字校名嵌於上,配一短牆上書「糖香中的城堡」。 會有這「糖香」是因為學校所處的新城村自古產黑糖,後來糖業沒落、人口
Thumbnail
走在台灣各個角落 觸動人心的 往往是流轉在記憶深處的點點滴滴。 誠如許多的在地風景、人文故事、美味小吃 往往只是一瞥的驚喜,一口的滿足 就足以讓人懸念,時時回味。 高雄旗山發展得早 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康熙時期的《臺灣府志》 但,直到台灣製糖業發達,享譽海外 1909年原名為旗尾糖廠的旗山糖廠創設 這才
Thumbnail
走在台灣各個角落 觸動人心的 往往是流轉在記憶深處的點點滴滴。 誠如許多的在地風景、人文故事、美味小吃 往往只是一瞥的驚喜,一口的滿足 就足以讓人懸念,時時回味。 高雄旗山發展得早 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康熙時期的《臺灣府志》 但,直到台灣製糖業發達,享譽海外 1909年原名為旗尾糖廠的旗山糖廠創設 這才
Thumbnail
在臺北生活的大家 對於延吉街至光復南路巷弄中彎彎曲曲的道路一定印象深刻 在老臺北人的記憶中 這條路原是鐵道為「三張犁支線」,總長約2公里多 過去只要站在國父紀念館的台階上,就能觀賞到列車緩緩駛過, 這是附近老一輩居民的舊時記憶....
Thumbnail
在臺北生活的大家 對於延吉街至光復南路巷弄中彎彎曲曲的道路一定印象深刻 在老臺北人的記憶中 這條路原是鐵道為「三張犁支線」,總長約2公里多 過去只要站在國父紀念館的台階上,就能觀賞到列車緩緩駛過, 這是附近老一輩居民的舊時記憶....
Thumbnail
「勝興車站」為日式木造建築,車站站體建於西元1913年,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高點。月台邊可以見到「十六份」舊名遺跡,西元1930年當時勝興車站一帶有著十六座蒸餾樟腦的爐灶,所以站址所處地的舊名被稱為「十六份」。
Thumbnail
「勝興車站」為日式木造建築,車站站體建於西元1913年,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高點。月台邊可以見到「十六份」舊名遺跡,西元1930年當時勝興車站一帶有著十六座蒸餾樟腦的爐灶,所以站址所處地的舊名被稱為「十六份」。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當時的「戴天樞」墾號所開墾的荒埔涵蓋範圍約東至東山里至芝山里之山區,西至基河路一帶,南至番仔溝,北至磺溪。以上所述之開墾事蹟,就立在士林神農宮一座乾隆52年﹝西元1792年﹞的碑石上,而這是目前漢人開墾大台北留下的最早碑文彌足珍貴。
Thumbnail
當時的「戴天樞」墾號所開墾的荒埔涵蓋範圍約東至東山里至芝山里之山區,西至基河路一帶,南至番仔溝,北至磺溪。以上所述之開墾事蹟,就立在士林神農宮一座乾隆52年﹝西元1792年﹞的碑石上,而這是目前漢人開墾大台北留下的最早碑文彌足珍貴。
Thumbnail
老師說要去高雄旗山的時候,我以為他說錯了,因為白癡的我只知旗津,不知旗山。 然後去了、畫了、吃了,也查了相關的資料,旗山種種歷史與文化記憶,都開始鮮活起來了! 旗山小歷史 這次畫的建築都在中山路周邊,因為這塊方圓之地見證了旗山百年來的市區發展興衰,街如其名,「中山路」就是名符其實的「旗山老街」。
Thumbnail
老師說要去高雄旗山的時候,我以為他說錯了,因為白癡的我只知旗津,不知旗山。 然後去了、畫了、吃了,也查了相關的資料,旗山種種歷史與文化記憶,都開始鮮活起來了! 旗山小歷史 這次畫的建築都在中山路周邊,因為這塊方圓之地見證了旗山百年來的市區發展興衰,街如其名,「中山路」就是名符其實的「旗山老街」。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201801 高雄 旗山 楠梓仙溪旁【旗尾糖廠】 百年製糖廠的美麗身影【日式辦公室】與【紅磚倉庫】   出發前,不經意讀到一篇新聞稿,這地方即將被整理轉型。
Thumbnail
●201801 高雄 旗山 楠梓仙溪旁【旗尾糖廠】 百年製糖廠的美麗身影【日式辦公室】與【紅磚倉庫】   出發前,不經意讀到一篇新聞稿,這地方即將被整理轉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