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達(1720)財務分析與法說會重點提要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本文係分享個人對該公司財務狀況的理解,相關部分涉及主觀判斷,且並無股票勸誘之意,投資人應審慎考量自身財務狀況與投資風險,投資前請務必審慎判斷並自行承擔財務責任。

公司簡介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達」)成立於民國56年6月30日,為台灣前三大學名藥廠,主要是從事人用藥與保健食品的銷售,成立迄今已54年,並未有一年產生虧損,實屬難得。

我覺得生達的取名也頗有巧思,其英文名稱為Standard Chem & Pharm CO., LTD,生達即是Standard的諧音,表彰的是該公司的產品皆經過嚴格的品質保證系統,符合國際標準。

目前生達集團各企業分工為:生達製藥專營西藥製劑;生泰公司專營原料藥;生展公司專營生物科技技術產銷原料藥和保健食品,並經營醫療器材;端強公司則專營新安琪兒嬰幼兒奶粉及成人營養補充品的品牌經營及行銷,另有轉投資健康人生及佑全連鎖藥妝店,成為台灣第三大直營連鎖體系,上述分工可用以下圖表更清楚表示。(以上內容取自生達官網)

raw-image

生達集團目前仍是以內銷為主,其110年度國內的營業收入約為37.16億餘元,佔合併營收80.7%,外銷收入約為8.87億餘元,佔合併營收19.3%。另外其110年度產品別的營收比重為:人用藥佔54.85%、保健食品佔34.22%、加工收入佔0.26%、其他佔10.67%。其他產品包含動物用藥、醫療器材、化妝品及奶粉等。

盈餘是否穩定?

raw-image

生達近5年毛利率狀況穩定,至少都有43%以上,另外近4年的營業利益率呈現上升趨勢,顯見營業費用控管良好,而其近5年的每股盈餘亦呈現上升趨勢,最少都有2元以上,因此盈餘趨勢相對穩定。

資產負債表是否健全?

raw-image

資產負債表狀況象徵著企業的體質,觀察負債對淨值比率,可以粗略判斷企業的體質良窳,生達近5年合併報表的負債對淨值比率並不算高,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其體質應尚稱穩健。不過我們還是進一步了解其負債的組成成分,看其中的付息負債有多少。

raw-image

由上圖可知,生達截至2021年底需要付息的債務約是14.08億元(短期借款13.58億+長期借款0.5億),佔股東權益總額之比率僅約為20.7%(14.08÷68),比率並不高。另外帳上的現金及約當現金約有25.64億元,亦足以支付所有的付息債務,並有餘裕可以發放股利與從事營運上的週轉,因此,在流動性與財務體質上應無太大疑慮。

杜邦方程式分析

杜邦方程式的內涵為: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稅後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raw-image

由上圖可知,生達的ROE曲線(紅線)與稅後淨利率曲線(黃線)一致,表示替股東帶來報酬的主要原因是利潤率的提高,屬於一種好的現象。另外權益乘數曲線(紫線)則呈現平穩狀況,表示公司的舉債槓桿維持穩定的狀態,而總資產週轉率曲線(綠線)於2021年則略為下彎,這是因為生達於去(2021)年12月8日參加生泰現金增資,取得生泰公司實質控制力,正式將其併入合併報表,因此造成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大幅增加所致

自由現金流量表現如何?

raw-image

自由現金流量指的是公司營業現金流扣掉維持營運所需相關資本支出後的餘額,通常也等於現金流量表中營業活動現金流與投資活動現金流的加總,它表示公司可以「自由」決定如何運用的現金餘額,你可以把它拿來還債、付利息或支付股利等。生達近5年的每股自由現金流量皆為正數,因此有配發穩定股利、依約還債付息的基礎。

股利發放記錄如何?

raw-image

由上圖可知,生達已經連續30年配發股利,雖然近2年的盈餘分配率下降至六成出頭,但因為近2年獲利狀況良好,因此現金股利也略微提高。倘若從股利穩定配發的角度來看,若購買價格適中,且投資資金長期無須動用,那麼生達其實算是蠻穩定的定存股。

法人持股比例?

raw-image

近期三大法人對生達主要是偏向賣方,可能是由於烏俄戰爭、美國升息與疫情因素,造成台股大盤不穩定,致使外資對台股陸續賣出,然而從生達價格上的變動來看,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其相對穩定。

內部人股權異動情形?

raw-image

從公開資訊觀測站中可以找出生達的內部人股權異動情形,由上圖可知其內部人佔股份總額比例為37.37%,比例算高且近3個月也沒有賣出的情形,籌碼算相對集中,公司經營階層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一致。

法說會展望

生達於今(2022)年4月7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就其營運概況進行說明,僅擇要列出會議中的重點資訊供讀者參考。

負面因素: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干擾,使得供應鏈面對衝擊。近期上海感染新冠肺炎人數持續上升,現已封城,之後也可能陸續有其他城市封城,後續也可能封港,對於運輸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因此生達今年的供應鏈要做得更好,否則可能有缺藥的情況發生。(以台灣來說,原料藥很多仍從外國進口,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大約三分之一從中國,三分之一從印度,三分之一是從其他歐美日進口)
  • 政府政策上的負面影響。政府的政策上對品質的要求導致成本較高,另外健保署對於藥價的控制,藥品的核價就會往下,因此利潤就被壓縮,政策上的原因及國內市場有限,造成生達集團在國內的業績無法持續維持成長。
  • 面對國外學名藥廠的競爭。由於台灣有加入pic/s(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的關係,所以國外的學名藥廠要加入台灣的門檻沒有那麼高,這是另外一個隱憂。

正面因素:

  • 生技醫藥相關產業垂直與橫向整合已略見雛形。生達逐漸發展成為橫跨西藥製劑、保健營養品、醫療器材及基因檢測晶片等完整的生技醫藥集團。在西藥製劑核心部分,已經完成完整的垂直整合,有橫跨原料製造、製劑製造到銷售通路的部分。在原料部分,目前是由子公司生泰與生展提供;西藥製劑部分,是由生達與盈盈做分工;在銷售部分,生產藥品除了直接送到醫療院所外,也投資佑全連鎖藥局,慢慢跨入消費者終端市場,以增加台灣民眾更多藥品的選擇。此外,生達所投資的端強,逐步由原本專注嬰兒奶粉部分,轉而專項推廣新品牌百仕可,提供成人優質的營養保健品,另外因台灣逐步進入老年化社會,端強也超前部屬研發介護食品,因為老人在照護過程中較難吞嚥,因此必須有一些營養與多樣的流質食品可以供給選用。另一方面透過怡發科技,投入基因檢測晶片,例如檢測肥胖基因、癌症基因等檢測晶片都已經開發出來,目前正在尋求未來的合作夥伴,以及此種基因檢測晶片未來的營運模式。
  • 將生泰併入子公司。生達於去(2021)年12月8日參加生泰現金增資,取得生泰公司實質控制力,正式將其併入合併報表,根據生達110年度合併財務報告中第61頁資訊所示,生達集團自2021年12月8日合併生泰及CNH起,所貢獻之營業收入及稅前淨利分別約為3千874萬餘元及220萬餘元,若假設生泰及CNH自2021年1月1日即已納入合併,則生達集團110年度的營業收入及稅前淨利分別約為52.66億餘元及11.36億餘元(生達110年度帳上實際合併營業收入及稅前淨利分別約為46.04億餘元及10.13億餘元)。因此,合理預期生達集團111年度的整體合併營收與淨利會因為生泰的併入而受益。

小結

由於生達仍是以生產學名藥為主,根據中華民國學名藥學會的定義,學名藥是指原廠藥(Brand drug)的專利權過期後,其他合格藥廠可以以同樣成份與製程生產已核准之藥品,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競爭者眾,因此利潤也較微薄。加上前面提到所面臨政策上的負面因素,國內學名藥廠的利潤被壓縮,也造成生達集團在國內的業績無法持續成長,也因此走向國際似乎變成了不得不的選擇,而生達也制定了明確的營收成長策略,專注在中國、日本與美國三個部分,為了能從台灣順利走向國際化,目標是做到比學名藥廠更高階的公司[From Taiwan to International,From Generics to Better than Generics(BTG)],希望可以做到技術較高、不同劑型的程度。這也印證雖然環境受限,但企業就如同生命一般,會尋找有利於自己的出路,而生達集團的未來成長也繫於在國際版圖的擴張表現,此部分的發展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一點幫助,請幫我點愛心與拍拍手五下(下方),這將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謹獻上最誠摯的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財商有點難,小新幫你變簡單
169會員
152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在閱讀中和自己對話。開設這個沙龍,是希望能把讀書時的一些想法、感受記錄下來。對我來說,寫下來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消化、理解內容的開始。而這些記錄,也許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聊聊彼此的觀點、交換閱讀的樂趣——如果剛好對你也有點幫助,那就更好了!
2024/05/07
分享對奇偶(3356)的研究觀察與個人筆記。
Thumbnail
2024/05/07
分享對奇偶(3356)的研究觀察與個人筆記。
Thumbnail
2023/08/20
本文主要介紹生達這間公司的營運概況、財務數據與法說會展望。
Thumbnail
2023/08/20
本文主要介紹生達這間公司的營運概況、財務數據與法說會展望。
Thumbnail
2022/07/29
面對可成的轉型之路,投資人對於現在價值與未來發展不確定間的權衡。
Thumbnail
2022/07/29
面對可成的轉型之路,投資人對於現在價值與未來發展不確定間的權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公司配息情況 穩定的配息,代表公司有穩健獲利能力 ! 高額市占率 目前並無高額市佔率,為健保藥物供應商,仰賴健保穩定的收益,但獲利也因此被壓制,必須仰賴新藥作突破。 雖然沒有高額市占率,其主要產品-心血管用藥 ! 具備未來發展趨勢,當需求在某一時刻被重視,獲利將迎來明顯改善。 心血管疾病也
Thumbnail
公司配息情況 穩定的配息,代表公司有穩健獲利能力 ! 高額市占率 目前並無高額市佔率,為健保藥物供應商,仰賴健保穩定的收益,但獲利也因此被壓制,必須仰賴新藥作突破。 雖然沒有高額市占率,其主要產品-心血管用藥 ! 具備未來發展趨勢,當需求在某一時刻被重視,獲利將迎來明顯改善。 心血管疾病也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小樹也是要慢慢吸收養分才能成長強壯的大樹. 投資這條路上也是都是必須經歷過不斷的賺錢賠錢,歷經了自我檢視磨練的循環,才能慢慢悟出自己的投資道路.沒有一種股票只會漲不會跌,所有道理都是相同的.但是這種道理知道執行卻是非常困難.所以只有越來越瞭解一間公司,才能越來越瞭解自己的投資公司. 大樹9月分營收
Thumbnail
小樹也是要慢慢吸收養分才能成長強壯的大樹. 投資這條路上也是都是必須經歷過不斷的賺錢賠錢,歷經了自我檢視磨練的循環,才能慢慢悟出自己的投資道路.沒有一種股票只會漲不會跌,所有道理都是相同的.但是這種道理知道執行卻是非常困難.所以只有越來越瞭解一間公司,才能越來越瞭解自己的投資公司. 大樹9月分營收
Thumbnail
公司簡介 東生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432.TW)為2010年9月1日由母公司(東洋4105.TW)分割而成立,主要從事心血管用藥、腸胃科用藥及中樞神經用藥等慢性病藥物之研發與銷售,並逐漸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2011年6月16日登錄興櫃,2012年4月30轉上櫃。 產業地位 藥品業係一具有高科
Thumbnail
公司簡介 東生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432.TW)為2010年9月1日由母公司(東洋4105.TW)分割而成立,主要從事心血管用藥、腸胃科用藥及中樞神經用藥等慢性病藥物之研發與銷售,並逐漸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2011年6月16日登錄興櫃,2012年4月30轉上櫃。 產業地位 藥品業係一具有高科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達這間公司的營運概況、財務數據與法說會展望。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生達這間公司的營運概況、財務數據與法說會展望。
Thumbnail
主營學名藥生產銷售,擁有200張以上藥品許可證,主要產品線為治療中樞神經用藥(精神安定劑)、甲狀腺製劑和泌尿系統用藥。 內銷為主,銷售通路為從上至醫學中心、下至診所藥局。截至2022年通路比重:醫院25%、藥局22%、診所20%。 股市 發行CB 前十大股東 幾乎全部互為關係人 產品 200種
Thumbnail
主營學名藥生產銷售,擁有200張以上藥品許可證,主要產品線為治療中樞神經用藥(精神安定劑)、甲狀腺製劑和泌尿系統用藥。 內銷為主,銷售通路為從上至醫學中心、下至診所藥局。截至2022年通路比重:醫院25%、藥局22%、診所20%。 股市 發行CB 前十大股東 幾乎全部互為關係人 產品 200種
Thumbnail
生展這幾年持續在做資本支出,營業利益從2019年的2.43億元成長到2022年的3.62億元,EPS從7.86元成長到11.85元
Thumbnail
生展這幾年持續在做資本支出,營業利益從2019年的2.43億元成長到2022年的3.62億元,EPS從7.86元成長到11.85元
Thumbnail
生病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會面對的苦境,在這個艱困時期伴隨我們的通常是藥物與治療,因此,不管是基於投資或是疾病等理由,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國內知名學名藥廠-生達化學製藥。
Thumbnail
生病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會面對的苦境,在這個艱困時期伴隨我們的通常是藥物與治療,因此,不管是基於投資或是疾病等理由,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國內知名學名藥廠-生達化學製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