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股得來速 - 1795 美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公司介紹

美時過去為台灣的製藥公司,專注於高價位的困難學名藥(PIII)與特殊學名藥(PIV)開發。2014年與艾威群集團結盟後,藉由旗下全球銷售通路打入國外市場。近年轉型為複合式藥廠,除自行開發外,透過品牌收購、合作開發與授權引進新藥等方式多元化產品組合,降低研發新藥風險並且提供穩定現金流,目標是將學名藥及新藥比重拉到各半

產品組合,來源:年報

產品組合,來源:年報

來源: 公開說明書

來源: 公開說明書


銷售市場在2022占比最大為美國

來源: 公開說明書

來源: 公開說明書


學名藥是什麼?

  • 新藥的開發需要龐大的資金以及相當長的時間通過臨床考驗,往往耗費10-15年。因此為保障開發廠商的利益,政府會給予開發公司專利,在專利保護期間只有特定公司被允許生產此種藥物,稱之「專利藥」
  • 而當專利過期後,原廠製造的藥物便稱為「原廠藥/品牌藥」,但此時其他廠商可製造販售經認證具有相同療效的藥物,即為「學名藥」
  • 相較於新藥開發須通過費時的認證,學名藥只需通過生物可利用性生物相等性。因此進入門檻較低導致競爭激烈。

困難學名藥

  • 運用不同的配方或者與原廠藥不同的技術改進藥物在人體內的運送路徑,進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困難學名藥的進入門檻較高。

第四類特殊學名藥(Paragraph IV)

  • 為了降低醫藥成本,美國開始讓學名藥廠可在原廠藥專利到期前有條件上市。為兼顧原廠利益,美國FDA規定第四類學名藥必須迴避原廠專利佈局或者有辦法主張原廠專利無效,才可取得創新處方藥證,挑戰原廠專利成功可獲6個月獨家銷售權。因此除了製程技術,藥廠更要具備專利佈局、訴訟、選藥能力與執行速度。


美時簡史

  • 2014: 美時與艾威群(Alvogen)集團策略結盟,艾威群集團以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取得美時67% 股權,成為主要股東,美時繼而合併艾威群於韓國、台灣與印度之業務 ,新美時於焉成形;透過此併購取得挑戰PIV專利的Budesonide ER與Buprenorphine/Naloxone舌下含錠在美國的經銷權,以及艾威群姊妹公司 Alvotech所研發的兩項生物相似性藥品開發完成後在亞太區的經銷權。併購後公司營運以品牌藥、學名藥與新藥多元產品組合。不同於其他製造低利潤的學名藥廠,美時主要在做門檻較高的特殊學名藥。
  • 2018/03: 美時與艾威群美國合作之治療毒癮(OUD)之學名藥Buprenorphine/Naloxone成 功挑戰原廠專利。
  • 2018/04: 學名藥 Lenalidomide 2.5、5、7.5、10、15、20與25 mg capsules透過歐盟分散式審查程序送件,獲歐盟核准。
  • 2018/06: 學名藥 Lenalidomide 25mg獲韓國藥證。
  • 2019/02: 於美國上市與艾威群美國合作之治療毒癮(OUD)之學名藥 Buprenorphine/Naloxone含片
  • 2020/09: Lenalidomide Capsules學名藥2.5mg、5mg、10mg、15mg、20mg及25mg獲得美國FDA暫定審查核可。
  • 2022/02: Lenalidomide Capsules學名藥於歐洲重點市場上市
  • 2022/08: Midostaurin Softgel Capsules學名藥獲得美國FDA暫定審查核可
  • 2022/09: Lenalidomide Capsules學名藥5mg、10mg、15mg及25mg正式在美國上市銷售
  • 2023/01: Nintedanib Capsules學名藥獲得美國FDA暫定審查核可
重大事件與股價走勢,來源:財報狗

重大事件與股價走勢,來源:財報狗


由上面可得知,藥物獲得FDA暫定審查核可後約兩年後可以上市,故美時下個重磅學名藥-肺癌用藥Nintedanib可望於2025美國上市,接續血癌藥Lenalidomide成為後續成長動能。該藥物專利於2025到期,美時目前已取得暫時性上市許可,後續將與原廠展開專利攻防戰。



產業趨勢

為何要用學名藥?

  • 為了讓人民享在醫療藥物上享有可負擔的價格,健保的藥價逐年下降。但原廠藥占健保藥品預算78%,因此具有同樣療效但價位相對實惠的學名藥就是替代選擇。

全球學名藥市場受惠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等緣故持續成長,CAGR=5.45%

來源: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來源: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全球前十大用藥科別領域年複合增長率

至2024年預估癌症用藥年複合成長率最高,而美時目前與後續的重點藥物皆鎖定癌症治療。

公開說明書

公開說明書


學名藥廠的挑戰

  1. 經銷通路整合: 目前的學名藥市場逐漸往整合採購,三到四個主要的學名藥購買聯盟佔了美國約9成的處方藥採購量,如此龐大的採購力壓迫藥廠降價。
  2. 健保低藥價趨勢: 為提升民眾用藥的品質與降低價格,美國FDA鼓勵學名藥替代原廠藥以壓抑藥價。
  3. 藥物製造巨頭競爭: 許多的學名藥製造來自於低成本國家,例如:中國、印度。挾持著成本與垂直整合優勢造成學名藥市場競爭激烈。



營運分析

四大轉型策略

美時下個五年計畫轉型成複合式藥廠,朝向學名藥與新藥布局占比各一半

1. 品牌藥收購
2.特色藥(502(B)(2))新用,主要透過製劑改良的方式,尋求藥廠合作開發新藥,像是日前宣布取得的美國 NRx 製藥廠的躁鬱症藥物 NRX-101 共同開發及全球獨家銷售權,就是支付 1,000 萬美元的第一期里程碑金後,預計將再投入 4,000 萬美元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獲得藥證,接棒血癌藥成為美時新一代重磅產品。
3.完全新藥透過授權方式鎖定原本就有布局的通路市場,像是今日宣布旗下肺癌用藥 Zepzelca(lurbinectedin)獲 TFDA 加速核准,就是美時在 2021 年與西班牙上市藥廠 PharmaMar S.A 簽訂獨家協議,授權美時取得台灣市場獨家經銷權,為美時第一個獲得批准的 NCE 腫瘤治療藥物。
4.盡量在有臨床結果後授權引進或合作布局生物相似藥,再藉由自身通路銷售到世界各地。


營運狀況(截至2023Q3)

產品組合與市場區域營收組成

來源: 法說會

來源: 法說會

截至2023Q3累計每股盈餘14.19

來源: 法說會

來源: 法說會

毛利率、營利率、稅後淨利率走勢

來源: 財報狗

來源: 財報狗

近四季ROE走升來自於稅後營利增長

來源: 財報狗

來源: 財報狗

自主研發產品進度

來源: 法說會簡報

來源: 法說會簡報

多項產品簽訂協議中並待上市

來源: 法說會簡報

來源: 法說會簡報


成長動能

  • 2022全球暢銷藥物排名來看,其中血癌藥Revlimid銷售額100億美元。美時的藥物可望持續瓜分市場。在2023美時血癌藥Lenalidomide營收約為35億元,2024血癌藥營收持續成長50%並可望達全美市佔5.6%,2025爆發成長達全美市佔10%,約貢獻90億元營收。此外,Lenalidomide毛利率高達80%,帶動毛利率增加。
raw-image
  • 肺癌用藥Nintedanib可望在2025年上市,全球潛在市場約30億美元。
  • 前列腺癌藥物Enzalutimide可望在2026於歐洲上市,為全球銷售23億美元Xtandi的學名藥。
  • 二線血癌用藥Pomalidomide潛在市場規模9億美元,目前已在加拿大與南非上市,今年規劃在歐盟國家推出。
  • 治療急性白血病的Midostaurin已於2022/08取得美國FDA暫定審查核可,有機會於2024~2025後貢獻營收,Mido為美國年銷5億美元Rydapt的學名藥。
  •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Tofacitinib,全球潛在市場約3.8億美元。



技術分析

以周K格局觀察,目前5周均轉壓,但60周均有撐,等到5周均轉揚且站上較安全。

來源: 玩股網

來源: 玩股網



籌碼分析

主要股東為Alvogen,持股比例達41.5%。

來源: 公開說明書

來源: 公開說明書


千張大戶持續上升,持股比例達61%,集中度高。

來源: 籌碼K線

來源: 籌碼K線



風險

  1. 相較學名藥,醫生與病患更偏好原廠藥物,導致美時學名藥滲透率不如預期。
  2. 2026開放自由出貨後,其他廠商進入血癌藥導致美時毛利率降低。
  3. 藥物開發不如預期。
  4. 匯兌損失。




文章內容為個人心得與觀察,僅供參考,對於分享的公司並無任何推薦買賣之意。投資前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完年之後就會進入公布股利的3月份,高殖利率題材經常在這個時間點發酵。如果公司具有成長性再加上不錯的股利,便會是接下來可以觀察的好標的。 公司介紹 京鼎為鴻海集團旗下的半導體大廠,公司主要業務為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關鍵模組、零組件製造、半導體與自動化設備研發…等,近年來還跨入醫療影像以及診
99%的成功,來自投資人的執行力 大家都知道房地產最重要的三個條件,也就是「地點、地點、地點」,那在股市內最重要的成功條件是什麼呢? 答案是「執行、執行、執行」。 作者Lee Freeman-Shor是一位知名的基金經理人,觀察過不少的世界級頂尖投資人並發現一個相當震驚的結果 - "他們多數都是
前言 農曆春節將近,各大餐飲業者摩拳擦掌搶占年節聚餐商機。 旺到不行!餐飲股春節訂位才開跑就滿到八成 這家已全滿 而在經濟部的經濟情勢報告中提到,受惠於疫情後商務應酬與聚餐人潮回流,2023年11月餐飲業營業額年增8%,連續19個月成長,顯示餐飲行業業績火熱,相關類股沉寂一段時間,也許有一波行
接續潛力股得來速 - 1773 勝一 (上)分析的產業趨勢,這邊來談談勝一的關注重點。 營運分析 有別於經歷了2023去化庫存導致營收大幅下滑,近幾個月似乎有走升的味道,營運谷底已過。且從2024開始基期相對低,後續隨台積產能利用率拉升,有機率開出不錯的YOY。 從台積電的法說得到
前言 相較2023年底的行情,2024的開年令人愁雲慘霧。但股價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應當把握此時的修正並尋找2024復甦潛力股。 展望今年,可以關注台積電對市場前景的指引,先進製程滲透率增加必定會帶動相關供應鏈營收增長。我認為其中相當重要的題材是-供應鏈在地化。 https:
前言 2024年降息循環會正式啟動,屆時那些因2023的升息受害的族群也許有所表現,我想租賃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租賃產業簡單來說就是合法的高利貸,放款或者出租設備。他們的資金成本來源就是銀行貸款的資金利息,因此低利率有助於毛利率提升,再者景氣復甦下又能帶動產業蓬勃發展,借款或租賃設備的公司增加。
過完年之後就會進入公布股利的3月份,高殖利率題材經常在這個時間點發酵。如果公司具有成長性再加上不錯的股利,便會是接下來可以觀察的好標的。 公司介紹 京鼎為鴻海集團旗下的半導體大廠,公司主要業務為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關鍵模組、零組件製造、半導體與自動化設備研發…等,近年來還跨入醫療影像以及診
99%的成功,來自投資人的執行力 大家都知道房地產最重要的三個條件,也就是「地點、地點、地點」,那在股市內最重要的成功條件是什麼呢? 答案是「執行、執行、執行」。 作者Lee Freeman-Shor是一位知名的基金經理人,觀察過不少的世界級頂尖投資人並發現一個相當震驚的結果 - "他們多數都是
前言 農曆春節將近,各大餐飲業者摩拳擦掌搶占年節聚餐商機。 旺到不行!餐飲股春節訂位才開跑就滿到八成 這家已全滿 而在經濟部的經濟情勢報告中提到,受惠於疫情後商務應酬與聚餐人潮回流,2023年11月餐飲業營業額年增8%,連續19個月成長,顯示餐飲行業業績火熱,相關類股沉寂一段時間,也許有一波行
接續潛力股得來速 - 1773 勝一 (上)分析的產業趨勢,這邊來談談勝一的關注重點。 營運分析 有別於經歷了2023去化庫存導致營收大幅下滑,近幾個月似乎有走升的味道,營運谷底已過。且從2024開始基期相對低,後續隨台積產能利用率拉升,有機率開出不錯的YOY。 從台積電的法說得到
前言 相較2023年底的行情,2024的開年令人愁雲慘霧。但股價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應當把握此時的修正並尋找2024復甦潛力股。 展望今年,可以關注台積電對市場前景的指引,先進製程滲透率增加必定會帶動相關供應鏈營收增長。我認為其中相當重要的題材是-供應鏈在地化。 https:
前言 2024年降息循環會正式啟動,屆時那些因2023的升息受害的族群也許有所表現,我想租賃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租賃產業簡單來說就是合法的高利貸,放款或者出租設備。他們的資金成本來源就是銀行貸款的資金利息,因此低利率有助於毛利率提升,再者景氣復甦下又能帶動產業蓬勃發展,借款或租賃設備的公司增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總結迅得(6438)在113年11月20日的法說會亮點,深入探討公司結構調整、營運績效以及未來發展策略,包括擴大半導體營收和國際化佈局等。文中強調該公司在半導體自動化設備領域的潛力與市場趨勢,並提供投資者觀點與建議,指明投資風險。
Thumbnail
公司介紹 得力以織布代起家,而後轉型以主動研發導向,組建研發團隊自行開發設計製造高級長短纖成衣、功能性及家飾布料。 產品用於休閒時尚、機能防護與家飾布料,近年來積極發展環保布料 時尚休閒: 型態記憶、漸層色紗織物、先染長纖織物、先染色紗織物、超細手感系列、套裝用布、輕機能休閒面料 、後加工變化
Thumbnail
ABVC集團作為臺灣首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生技公司,以併購模式擴展市場。集團透過前瞻性的全球化思維,提升旗下AiBtl藥業及ONCOX等子公司的市場表現,致力於讓臺灣生技產業接軌國際
Thumbnail
每年7、8月是生技產業盛事的月份,政府的參與顯示對於臺灣生技產業鏈發展的重視。儘管許多企業因資源限制只能專注於單一領域,但隨著市場全球化的挑戰,企業如ABVC集團開始走向國際,探索新的商業機會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本文為兩萬字的長文,希望帶領讀者深入認識美時的轉型、經營策略、投資潛力,並針對公司未來獲利進行推估
Thumbnail
公司簡介 泰茂為汽車活塞環、引擎零件...等汽車零件製造商,近幾年年營收約5億左右,相當穩定沒有太大的波動。 2023年3月併購北海杜宇松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黑手變身賣白酒,跨入白酒品牌代理分銷業務,從事白酒的經銷及分銷,目前有金扶酒、五糧液、 劍南春及潞酒等。而2023年8月與中溢匯通科技簽訂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百和公司主要生產及銷售各式黏扣帶、各式織帶(鞋帶)、鬆緊帶、射出鉤,應用在鞋子衣服、運動器材、玩具等。公司亦跨入建設業,但營收占比低且不穩定。 公司研發中心在台灣,生產基地分散於台灣、東莞沙田、無錫、 越南胡志明、越南黎明春 、越南平陽、印尼。 公司產品營收主要在鞋帶上,2022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美時過去為台灣的製藥公司,專注於高價位的困難學名藥(PIII)與特殊學名藥(PIV)開發。2014年與艾威群集團結盟後,藉由旗下全球銷售通路打入國外市場。近年轉型為複合式藥廠,除自行開發外,透過品牌收購、合作開發與授權引進新藥等方式多元化產品組合,降低研發新藥風險並且提供穩定現金流,目標
Thumbnail
本文總結迅得(6438)在113年11月20日的法說會亮點,深入探討公司結構調整、營運績效以及未來發展策略,包括擴大半導體營收和國際化佈局等。文中強調該公司在半導體自動化設備領域的潛力與市場趨勢,並提供投資者觀點與建議,指明投資風險。
Thumbnail
公司介紹 得力以織布代起家,而後轉型以主動研發導向,組建研發團隊自行開發設計製造高級長短纖成衣、功能性及家飾布料。 產品用於休閒時尚、機能防護與家飾布料,近年來積極發展環保布料 時尚休閒: 型態記憶、漸層色紗織物、先染長纖織物、先染色紗織物、超細手感系列、套裝用布、輕機能休閒面料 、後加工變化
Thumbnail
ABVC集團作為臺灣首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生技公司,以併購模式擴展市場。集團透過前瞻性的全球化思維,提升旗下AiBtl藥業及ONCOX等子公司的市場表現,致力於讓臺灣生技產業接軌國際
Thumbnail
每年7、8月是生技產業盛事的月份,政府的參與顯示對於臺灣生技產業鏈發展的重視。儘管許多企業因資源限制只能專注於單一領域,但隨著市場全球化的挑戰,企業如ABVC集團開始走向國際,探索新的商業機會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本文為兩萬字的長文,希望帶領讀者深入認識美時的轉型、經營策略、投資潛力,並針對公司未來獲利進行推估
Thumbnail
公司簡介 泰茂為汽車活塞環、引擎零件...等汽車零件製造商,近幾年年營收約5億左右,相當穩定沒有太大的波動。 2023年3月併購北海杜宇松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黑手變身賣白酒,跨入白酒品牌代理分銷業務,從事白酒的經銷及分銷,目前有金扶酒、五糧液、 劍南春及潞酒等。而2023年8月與中溢匯通科技簽訂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百和公司主要生產及銷售各式黏扣帶、各式織帶(鞋帶)、鬆緊帶、射出鉤,應用在鞋子衣服、運動器材、玩具等。公司亦跨入建設業,但營收占比低且不穩定。 公司研發中心在台灣,生產基地分散於台灣、東莞沙田、無錫、 越南胡志明、越南黎明春 、越南平陽、印尼。 公司產品營收主要在鞋帶上,2022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美時過去為台灣的製藥公司,專注於高價位的困難學名藥(PIII)與特殊學名藥(PIV)開發。2014年與艾威群集團結盟後,藉由旗下全球銷售通路打入國外市場。近年轉型為複合式藥廠,除自行開發外,透過品牌收購、合作開發與授權引進新藥等方式多元化產品組合,降低研發新藥風險並且提供穩定現金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