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別當真

認真,別當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英文課,要一對一的跟英文老師自我介紹。我的英文還有好大的進步空間,所以測驗時很緊張。

介紹完後,老師知道我的專長有輔導會談,於是問的是:你學心理的,那妳看我有沒有什麼問題呀?尤其身為現代人,妳看我正常嗎?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尤其是又很短的時間~~

我想到一個很久以前,一位老師曾說過的話。

我就說:老師~據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現代的人要論身心靈都很都一致、和諧、平衡、且健康的不多」,所以不管妳現在遇到什麼,發生什麼,都很正常啦,別擔心⋯

接著老師說;你走錯地方了啦,這是企管的,你應該要唸相關的學校跟科系啦。

我說:沒錯,那是我未來的目標,但現在就是因為學歷而要繞一段路走才會到啦!

接下來班上還有幾位同學,有的展現泰語、也有越南文的自我介紹(因為老師說可以加分)。中午課程結束後去吃飯,回程因氣溫很熱,坐在同學的車上,冷氣還來不及涼,所有車窗打開,熱熱的風吹進來。

學校在工業區附近,會經過一段產業道路,加上兩旁有外勞的商店跟騎著電瓶車的外籍雇工,彷彿置身在東南亞的旅遊途中。腦海中又閃過剛剛課堂上的泰語、越語介紹,誰說疫情出不了國,就不能虛擬實境一下。

當所有的因素夾雜在一起,也能夠有一小段置身異國的錯覺體驗,也覺得很幸福。

有趣的一堂英文課,自己正軌的唸書只有小學期間。國中高中都是在非正式的環境中完成,幾十年後再回到校園,竟也有如此特別的經歷,也覺得生命就是要盡情的去體驗的。

人生可以認真~但別太當真^_^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買了一瓶麻辣花生,就放在餐桌上,想到就吃幾顆。 昨晚回家較晚,忙完後放鬆的坐在餐桌旁,順手倒了幾顆花生,不自覺的翹起腳來嗑花生,腦海中浮現一幅圖像,就像是是電視劇中的老人家,翹著腳吃花生的畫面。 我想的是的失志的酒鬼成天酗酒飆國罵打老婆跟小孩的家暴男。
工作室附近有一家傳統的麵攤,由於自己不吃澱粉,像這種小攤反而是我最方便解決一餐的。 這家店是最近才發現的,也不過去了第三次,一進門老闆娘就熱情招呼:帥哥~今天吃什麼? 點了一份酸辣湯,一份燙青菜,兩片海帶、一份素雞,老闆娘很細心地看我沒有點到肉類,馬上問我燙青菜要加肉燥嗎... 我:快五十了...
相較於母親,我對父親的記憶跟印象是較少的,連父親的照片都不多。 最近北部要搬家,趁著連假回家幫忙整理媽媽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還有父親的資料,我把一些老照片跟資料帶回台中整理,其中有當年父親在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往來的家書(父親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也有開放後回老家探親的珍貴照片。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前幾天買了一瓶麻辣花生,就放在餐桌上,想到就吃幾顆。 昨晚回家較晚,忙完後放鬆的坐在餐桌旁,順手倒了幾顆花生,不自覺的翹起腳來嗑花生,腦海中浮現一幅圖像,就像是是電視劇中的老人家,翹著腳吃花生的畫面。 我想的是的失志的酒鬼成天酗酒飆國罵打老婆跟小孩的家暴男。
工作室附近有一家傳統的麵攤,由於自己不吃澱粉,像這種小攤反而是我最方便解決一餐的。 這家店是最近才發現的,也不過去了第三次,一進門老闆娘就熱情招呼:帥哥~今天吃什麼? 點了一份酸辣湯,一份燙青菜,兩片海帶、一份素雞,老闆娘很細心地看我沒有點到肉類,馬上問我燙青菜要加肉燥嗎... 我:快五十了...
相較於母親,我對父親的記憶跟印象是較少的,連父親的照片都不多。 最近北部要搬家,趁著連假回家幫忙整理媽媽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還有父親的資料,我把一些老照片跟資料帶回台中整理,其中有當年父親在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往來的家書(父親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也有開放後回老家探親的珍貴照片。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