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外送的人情味

無法外送的人情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工作室附近有一家傳統的麵攤,由於自己不吃澱粉,像這種小攤反而是我最方便解決一餐的。

這家店是最近才發現的,也不過去了第三次,一進門老闆娘就熱情招呼:帥哥~今天吃什麼?

點了一份酸辣湯,一份燙青菜,兩片海帶、一份素雞,老闆娘很細心地看我沒有點到肉類,馬上問我燙青菜要加肉燥嗎...

湯跟滷味燙青菜是分別上的,每來一次桌邊就很親切的跟我閒聊,讓我覺得在這用餐很有人味。

結帳時老闆娘又說:現在年輕人都是這樣,不吃麵也不吃飯,一盤青菜、滷味,是要保持身材唷?我說年輕人可能是這樣,但我不是啦,只是年紀大了這樣吃感覺較沒負擔啦...

老闆娘:年紀大了,啊~你是幾歲啦?

我:快五十了...

老闆娘沒在說話了,陸續有人進來,老闆娘招呼著;啊妳怎麼幾天都沒看到了啦,今天吃什麼? 有妳喜歡吃的青菜唷!

我心裡就想,我來沒幾次,老闆娘就好像裝得很熟,原來他是對每個人都很熱情的招呼,結完帳找零後轉身要離開,感覺齒間有菜渣,又回過頭來,老闆娘馬上叫著旁邊應該是女兒的,妹妹啊~拿一支牙籤給哥哥~~

天呀~我都還沒說出口,我就問她:妳怎麼知道我要拿牙籤?她說,因為走到一半又轉回來的一般都是拿牙籤。

我覺得太有意思了,我喜歡到這樣的小店用餐,有時吃的不是東西,而是感受人情味。我自己有一個觀點;覺得看起來破破舊舊的老店(感覺用餐環境看起來並不衛生),東西都特別好吃(當然也有踩雷的時候,有一次在學校附近吃一家後來跟同學拉了好幾天,就再也不去了)。

走路回工作室路上,回想曾經也吃過整潔明亮,服務人員訓練有素的餐廳,但總覺跟這種小面攤的人情味還是不一樣。

我也想其實老闆娘不是只有熱忱,主要還有一個快樂的心態,加上對人的細心跟敏銳的觀察,這些都是需要用心才能夠讓人感受到的。

這種店沒有很多外送員在門口等著,卻很多穿襯衫、套裝的上班族,也有很多像是做粗工的勞動階層朋友在用餐。

這是一種人跟人之間情感的連結,是需要在現場體驗而無法外送的。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較於母親,我對父親的記憶跟印象是較少的,連父親的照片都不多。 最近北部要搬家,趁著連假回家幫忙整理媽媽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還有父親的資料,我把一些老照片跟資料帶回台中整理,其中有當年父親在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往來的家書(父親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也有開放後回老家探親的珍貴照片。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清晨六點被窗外的鳥叫聲吵醒,平常晚睡,早晨會被早起的扎西(家裡小狗)叫起床,會帶耳塞睡覺。 昨晚睡前聽點音樂沒有帶耳塞,卻不是被牠叫醒。起來上個廁所想帶耳塞繼續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已經睡不著了,接著扎西也開始在家中的木地板上短衝運動,啪嗒、啪嗒的聲音也一直擾動我。 師父說轉逆緣為道用,早上有機會了。
早上出門前,太太已經準備好早餐,兩個水煮蛋跟水果。 自己在剝蛋殼時越剝越快,想著快點吃完要趕著出門,意識到自己的著急之後,還是停不下來,奇怪的是也沒人趕我,也沒與人有約,就是覺得匆忙。 試著想要將動作放慢,但兩顆蛋已經吃完了,接著出手要去拿水果時,才刻意的能放慢速度。
相較於母親,我對父親的記憶跟印象是較少的,連父親的照片都不多。 最近北部要搬家,趁著連假回家幫忙整理媽媽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還有父親的資料,我把一些老照片跟資料帶回台中整理,其中有當年父親在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往來的家書(父親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也有開放後回老家探親的珍貴照片。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清晨六點被窗外的鳥叫聲吵醒,平常晚睡,早晨會被早起的扎西(家裡小狗)叫起床,會帶耳塞睡覺。 昨晚睡前聽點音樂沒有帶耳塞,卻不是被牠叫醒。起來上個廁所想帶耳塞繼續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已經睡不著了,接著扎西也開始在家中的木地板上短衝運動,啪嗒、啪嗒的聲音也一直擾動我。 師父說轉逆緣為道用,早上有機會了。
早上出門前,太太已經準備好早餐,兩個水煮蛋跟水果。 自己在剝蛋殼時越剝越快,想著快點吃完要趕著出門,意識到自己的著急之後,還是停不下來,奇怪的是也沒人趕我,也沒與人有約,就是覺得匆忙。 試著想要將動作放慢,但兩顆蛋已經吃完了,接著出手要去拿水果時,才刻意的能放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