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與檢查

覺察與檢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走到講台老師旁,他拿了一支鉛筆,跟我說:生日快樂!筆上還有杜甫的題字,我好喜歡。頓時讓我覺得嚴肅的老師,整個變得和藹溫暖多了,原來內在對一個人的印象是可以如此的多變與快速(一支筆跟一句話就能轉化)。

今早在盥洗時,浮現當時被老師叫到名字時的感受,好奇著當下是什麼啟動自己像犯錯一般的檢視自己?接著~發現原來在成長過程中,有好多的經驗都在提醒我們隨時要小心不要犯錯。

一早開車的路上因為下雨天,路上的車流量大,有些路段行進緩慢,內心有些急躁,正要行經一個路口時,因為變化了黃燈、接著紅燈,一個不注意,原來自己車子的屁股擋在路口,兩側的車子還是能過的,但經過我車旁總會長按喇叭表示抗議。

當下的我有點不知所措,也很難為情,前方也動不了於是也只能停在原地,除了羞愧也有自責,也覺得這個紅燈更加漫長了。此刻的自己先接受了現況,反正改變不了,但也覺察到自己內在的檢查機制又再啟動...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下午在課程中,跟夥伴就聽見跟看見的訊息如何解讀,能否好奇賦予意義的經驗。而當討論分享很投入時,夥伴提出我們是否有在討論的主題中,或是有偏離主題時,當下我的檢查機制馬上又啟動,但此刻不同的是我也馬上的覺察了自己的檢查機制被觸發的慣性。

這次我先不管檢查的內容為何?而是先接納跟承認自己的模式被觸發了,有了這個發現,覺得很有趣,原來當下可以有很多慣性被誘發,但也可以透過練習覺察來破除慣性的影響。

覺察可以讓我們自由,而檢查容易讓自己的內在狀態凍結,這是一連串體驗後的感受,也覺得是兩種不同的能量。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