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父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較於母親,我對父親的記憶跟印象是較少的,連父親的照片都不多。
最近北部要搬家,趁著連假回家幫忙整理媽媽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的照片還有父親的資料,我把一些老照片跟資料帶回台中整理,其中有當年父親在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往來的家書(父親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也有開放後回老家探親的珍貴照片。
小時候的記憶中,父親在警備總部上班,爸爸不是一個話多的人,但所有的人都覺得他個性很好,在我印象中也是,是一個照顧家庭的男人,爸爸很會做菜跟麵食,對父親的印象不多一方面是我年紀小,他在軍職工作,陪伴我們的時間不多。
爸爸後來退休後還在外地擔任大樓管理員,在家的時間也不多,到真正退休之後,我也因為成天鬼混而不常在家,而父親總是在我闖禍後負責出面善後。直到我的生活回歸正軌沒幾年,父親就往生了。
這幾年因為學習了家族治療常常有機會探詢家庭,但是對父親角色的資訊還是覺得陌生。趁著清明節的假期下午,我在家中整理了帶回來的照片,似乎在一些照片跟父親往來於故鄉親人的家書中,拼湊出一些關於父親與當年的記憶。
從父親過世後,我印象中的父親就停留在骨灰罐上的遺照,也有幾張是當年父親抱著我大女兒的照片,這些照片在我腦海中就是父親,而今天看到了父親年輕時的照片,也有些是當年第一次返鄉探親看到離家幾十年後再度與老母親重逢磕頭的照片。
我讀了一些父親往來的書信,其中看到的是父親與奶奶的對話,看見父親在字裡行間對母親的思念,在多次的信件往返中都有附上美金100元的訊息。也看到奶奶透過叔叔、嬸嬸的代筆,字句間喚著對兒的關心跟呵護。突然間,我意識到父親不是只是我的父親,他也是一個母親的孩子。
在往來的書信中,有早年未開放時透過第三地或友人轉交的信件,也有開放後直接往來的書信,其中竟也有幾封緊急的電報,之所以用電報是因為急件,包括有兩封是得知父親過世,叔叔跟嬸嬸分別發過來慰問媽媽跟我們兄弟的。這是我第一次看過電報,是簡短的文字並且在文字下方都附有代碼。
透過這些書信,我也許有機會片面的窺見些許父親的世界,我甚至覺得有些理解為什麼父親在退休後還要去當管理員(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因為幾乎在往來的書信中常提到有收到父親隨信附上的百元美金,加上不定時的託人帶錢回去打點事務,在當時的年代這應該也是不算小的支出。我想父親是透過這些方式來表達孝心與參與那個家庭。
父親在台灣跟母親都是公教家庭,稱不上富裕算小康的家庭,我想當年這些費用也都是父親莫大的負擔,加上自己時不時還闖禍,搞東搞西的狀況百出,這都是當年的自己未曾想過父親可能面對的情況。
我甚至在一封三叔回覆給父親的家書中看到三叔安慰父親,提到我的名字,寫到我雖然目前成績不好,在日常中的脫軌叛逆行為,但他們也都在為父親跟我祈願,希望父親不要為我的事過於擔心耗神而壞了身體。想必父親當年確實因為我的事,有將那份耽憂訴諸於跟家人往來的信件之中吧...
下午邊看著這些信件邊流著眼淚,我看到特別的照片跟書信內容也會跟太太分享,她就在旁邊陪著我,最後還跟我說:這是特別的日子,在今天整理這些資料,好像跟父親有了一些連結,也多認識了一些關於父親的點滴。
在往來的信件中,有一封較為特別,應該是爸爸在大陸時的配偶寫給他的(有聽爸爸跟媽媽說過父親來台灣前有一段婚姻,隨著撤退來台而分離)。內容大致是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命運是如此安排,讓兩人有情但無份,她雖然無法跟父親一起生活,但得知爸爸在台灣也有家庭,依然祝福父親跟我們都得以幸福,她寫到認識父親是莫大的幸運,也會將這份情感好好的珍惜在記憶中。
就在短短的幾行書信間看到了那個時代的無奈,也看到人們對於生命的接納與祝福。在我的印象中,很少看到父親的微笑,我想,在那個時空背景下面對著種種親人間的離別,在在都會受著沒有歸屬的議題所影響吧?
父親過世了二十幾年,每年都會去祭拜他,今年因為整理照片感覺跟父親的連結多了一些,也從不同的角度看見了父親。我想我也慢慢長大了,我看到的不再只是一個父親,也看到了一個面對時代巨變而依然充滿豐富力量與情感的生命。
爸爸~也許在未來的日子,我還會持續地發現您、認識您。我想也會因此而更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清晨六點被窗外的鳥叫聲吵醒,平常晚睡,早晨會被早起的扎西(家裡小狗)叫起床,會帶耳塞睡覺。 昨晚睡前聽點音樂沒有帶耳塞,卻不是被牠叫醒。起來上個廁所想帶耳塞繼續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已經睡不著了,接著扎西也開始在家中的木地板上短衝運動,啪嗒、啪嗒的聲音也一直擾動我。 師父說轉逆緣為道用,早上有機會了。
早上出門前,太太已經準備好早餐,兩個水煮蛋跟水果。 自己在剝蛋殼時越剝越快,想著快點吃完要趕著出門,意識到自己的著急之後,還是停不下來,奇怪的是也沒人趕我,也沒與人有約,就是覺得匆忙。 試著想要將動作放慢,但兩顆蛋已經吃完了,接著出手要去拿水果時,才刻意的能放慢速度。
日前的一次談話結束,一位個案跟我分享,透過幾次的會談,覺得自己有被深刻的接納跟支持,他形容像一趟旅程中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響導,讓他感覺自在安心。 他說這樣的感覺像是將要面對一段未知的路程,當累了需要休息,他隨時可以停下來身邊有人可以陪伴著的安全感。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在大禮拜時,憶念起一位影響我至深的老師,也是後來啟發我想成為一位助人專業的推手。 自己早年懵懂的過往中,有幸接觸家庭教育的領域,當年認識這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心帶領我們志工的培訓。後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同理心、團隊凝聚共識的課程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昨天經過一堂有趣的測驗,一開始老師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嚴肅的,上課前他先叫我的名字,然後要我到前面,其實我有點嚇到,當下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 有了這個覺察,我相信自己也許有疏忽但非刻意,我可以有些歉意,但也接受別人可以表達不滿,最後燈號總是會變化,這一切也會過去。
今天回台北看媽媽,坐火車到台北十一點多,先在京站吃了一碗好吃的湯咖喱麵。 打電話回家看護說媽媽剛吃飽,那我想就帶一份給看護吃,接著她跟我說:要買媽媽助行器的防滑握把更換,我說好。 從台北搭乘捷運回家的路上,今天想著儘量不用手機,在車上時而觀察身邊的人,時而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清晨六點被窗外的鳥叫聲吵醒,平常晚睡,早晨會被早起的扎西(家裡小狗)叫起床,會帶耳塞睡覺。 昨晚睡前聽點音樂沒有帶耳塞,卻不是被牠叫醒。起來上個廁所想帶耳塞繼續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已經睡不著了,接著扎西也開始在家中的木地板上短衝運動,啪嗒、啪嗒的聲音也一直擾動我。 師父說轉逆緣為道用,早上有機會了。
早上出門前,太太已經準備好早餐,兩個水煮蛋跟水果。 自己在剝蛋殼時越剝越快,想著快點吃完要趕著出門,意識到自己的著急之後,還是停不下來,奇怪的是也沒人趕我,也沒與人有約,就是覺得匆忙。 試著想要將動作放慢,但兩顆蛋已經吃完了,接著出手要去拿水果時,才刻意的能放慢速度。
日前的一次談話結束,一位個案跟我分享,透過幾次的會談,覺得自己有被深刻的接納跟支持,他形容像一趟旅程中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響導,讓他感覺自在安心。 他說這樣的感覺像是將要面對一段未知的路程,當累了需要休息,他隨時可以停下來身邊有人可以陪伴著的安全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回顧了童年時期父親愛的表現,如帶著她買零食以及深夜做宵夜的珍貴回憶。文章強調父愛的無條件與純粹,無論時光流轉,這股愛的象徵永恆如一。也鼓勵讀者反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並學會滋養自己以獲得幸福。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打從有記憶以來,你總是陪伴在我的身旁替我解決各總疑難雜症。 爸爸 您離開的時間說長也不太長 說短呢...也不短 兩年多了,這兩年真的發生發生太多得事。 媽媽也有了新的對象,哥哥也有了屬於他的家庭,而我自始自終都是一個人。 爸...我好想你 現在發生太多的事都是我沒辦法處理的.. 爸你也放心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回顧了童年時期父親愛的表現,如帶著她買零食以及深夜做宵夜的珍貴回憶。文章強調父愛的無條件與純粹,無論時光流轉,這股愛的象徵永恆如一。也鼓勵讀者反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並學會滋養自己以獲得幸福。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打從有記憶以來,你總是陪伴在我的身旁替我解決各總疑難雜症。 爸爸 您離開的時間說長也不太長 說短呢...也不短 兩年多了,這兩年真的發生發生太多得事。 媽媽也有了新的對象,哥哥也有了屬於他的家庭,而我自始自終都是一個人。 爸...我好想你 現在發生太多的事都是我沒辦法處理的.. 爸你也放心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