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台灣高房價的真正問題在哪?

2022/04/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幾乎可以說是打炒房元年,各項政策、措施蜂擁而至,尤其房價受到疫情影響,大家對保值的房屋情有獨鍾,以對抗通膨帶來的經濟威脅,可是卻助長了房價的攀升,於是政府開始祭出更嚴厲的打炒房手段,但...沒想到原來真正的房價元凶,政府是罪魁禍首。

房價組成的要素

房價並非漫天喊價、隨便賣,而是要依照成本計算的,可如今的房價這麼高,成本真的有這麼多嗎?這一般老百姓可不清楚,還是得問建商吧!但是有個問題不得不探討,那就是房價高,那地價呢?
要知道房價的組成有幾個要素,分別為:建築成本、利潤這兩種,而成本又分成土地取得成本、原物料成本、雇傭成本、宣傳成本等。其中土地成本佔大宗,幾乎佔了成本的一半,甚至以上,但為何會造成此現象呢?

原物料漲 建商叫苦連天?

目前因為國際情勢動盪,使得鋼材等原物料瘋狂漲價,因此營建成本上升是必然,房價會漲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些原物料竟然只佔總成本不到5成,為何對房價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其實原物料漲是真,炒地皮也是真!由於地價出現大幅度上漲,加上建商之間的搶地競爭,使得土地以不合理的價格購入,那建商當然得消化這些不合理,要在利潤與成本之間平衡,那當然就是消費者買單了。

為何土地屢創新高價?

學者們早就知道土地價格是造成台灣房價高漲的原因,那造成土地價格飆高的原因又在哪?
首先先探討建商對於土地取得的觀念。由於建商蓋建案需要大面積的土地,且最好是方正、又平,附近還有生活機能與話題性的土地最好,可是在台灣要取得如此大面積的素地並不容易,如果想要進行土地整合,光是時間成本就會消耗大量精神,更別說還要拜會屋主、街坊鄰里等,有夠麻煩!與其花時間弄這些,不如等待大面積素地釋出,而這就跟地方政府有關了。

土地價格高 政府竟是元凶?

要知道六都地價高漲並非只是高都市化發展,更多的是中央與地方政府一手促成,因為建商知道,要想快速、便利的取得一塊不需要如何整地,又能跟上話題的基地,就是等政府釋出公有地。
公有地標售一直是建商之間的寵兒,由於政府釋出的地皮寬大且通常伴隨著話題性,如台中水湳經貿、高雄台積電設廠等等,在話題推波助瀾之下,政府又趁機釋出土地,哪個建商不搶破頭?
資金雄厚的建商有與人競標的本錢,只要我的金額購高,就能標到,因此我們才會經常看到哪哪哪土地價格要飆新高,每坪單價上看多少多少等,這些都是因為政府的素地釋出才出現的,而這些資本雄厚的建商,不僅可以藉由新聞的傳播,讓房價再高一階,還能藉此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做到免費宣傳的效果。

政府打炒房 卻帶頭炒地皮?

如果政府不重視這個問題,打炒房越兇,辛苦的恐怕都是消費者以及資本不雄厚的中小型建商。因為地皮越炒越高,但房價卻被壓制的無法動彈,逐漸房市將呈現大建商獨大的情形,在兢爭減少的情況下,消費者只能被獨大的建商吞噬,成為待宰的羔羊。
那政府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解決高房價及高地價呢?其實明明有很多好方法,若是學者想得到、一般人想得到,那麼政府想像不到的原因在哪呢?我也挺好奇的。不過以下有幾個方案可供參考:
  1. 推動社會住宅:如果土地標售的目的是搭配社會住宅,便不須區分精華地段,又能增加社宅的比例,解決租金高又能避免地價炒高。
  2. 另尋他日再賣地:意思是,政府不應該在封口浪尖上賣地,像是護國神山台積電,只要說進駐哪,哪就開始釋出土地,照理政府不應該在這時候賣,因為大家一定搶,使得價格推升。在話題結束後,另尋他日出售不挺好嗎?
  3. 控管開發期限:當土地售出後,應當限制建商開發的日程以及放款成數,更要在期限內規劃施工進度,最好定期追蹤,避免建商買地養地。
  4. 標售使用權:也就是不將土地賣出,而使賣出土地的使用權,也就是土地出租的概念,若規定公有土地僅能釋出使用權,並且用途限定只租不賣的話,有助於壓制房價上漲,且也能趨緩租賃市場,降低租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嫌自己的房貸利率太高? 每個月被負債壓得喘不過氣? 想了解相關資訊卻總是碰壁? 這裡提供各式各樣關於房貸的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