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19 怎麼寫出前後連貫,不偏差的劇情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19 怎麼寫出前後連貫,不偏差的劇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偶爾會聽到有人這麼說。

「奇怪,我原本想寫歡樂向故事,怎麼寫著寫著就變成恐怖故事……」

「原本想寫短篇小說,怎麼都七萬字還收不了尾?」

相信有不少新手應該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其實我一開始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是如此,遙想在國小第一次寫的作品因為毫無規劃可言,就先從奇幻到穿越,接著又從穿越變成愛情,最後就連科幻、靈異都出現了。

寫了才大概十幾萬字,就跨了那麼多類別,想當然爾,這部亂七八糟的作品自然就是寫不下去,斷頭了。

不過這是因為,沒有事先想好作品大概要呈現的樣貌,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所以反過來說,是可以靠事先規劃,還有先構思大綱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可能是你對自己的作品規劃不夠明確,你還沒找到那條牽引著主線的脈絡,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你這篇故事的背景與設定明確起來。

不妨先問問自己,這次想寫怎樣的作品?

raw-image

若還是沒有什麼概念,也許可以先看看其他網站的作品分類,先決定一下大方向──例如歷史、愛情、奇幻、科幻、靈異……等等,思考一下你這部作品占比最大的分類。

接著再思考,要怎麼去呈現呢?

類型有很多種,呈現的方式也百百種,假設愛情為主的故事,可以是歡樂的調性,也可能是悲傷、抑鬱的;歷史的題材,也可以是沉重,或者是有點惡搞味道的,試著想像一下你心目中的故事是怎樣的風格。

或者可以以標籤的概念來思考,例如#愛情#歡樂惡搞#萌,像這樣把自己的作品先規類起來,創作這種東西就是如此自由,但還不熟悉自己的SOP的話,就得先找出方法規範,會比較容易掌握,漸漸熟練。

通常有這些思路之後,再去構思角色,方向、調性等等,當角色出來之後,大綱通常也會水到渠成,而且這時候書名也會浮現腦海。

也就是說,通常這些決定好了之後,就設定一個大綱,無論是你喜歡超級詳盡的大綱,或是僅有重要轉折的大綱都可以,有了骨架之後,再去把空缺填起來,慢慢完善作品。

接下來,只要忠於你原先編列的大綱,應該就不會碰到劇情出現嚴重偏差的問題了。

如果有,那真的沒救了(X



avatar-img
鬱兔的金幣窩
130會員
287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近40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鬱兔的金幣窩 的其他內容
這陣子,到某小說平台的交流去繞繞,看到許多新人們互相交流取暖、打氣,明明是一個正能量的活動,但我心中卻突然冒出這個疑問。 有那麼多人喜歡創作,因為不想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所以努力推廣,算是一件正向的事情,但問題是,像這樣在小圈子裡面互相洗人氣,也許短期來說數字增加了,但長遠而言,其實意義不大。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和出版社簽約,只要合約不是終身買斷,在過完授權年限之後,完整的版權就會回到你(著作人)的手上。 但要注意一下,現在好像滿多出版社會有類似「期滿前以書面確認不續約,若無表示就自動續約」這樣的條款,所以在算算合約差不多快到期時,確認一下合約上面要多久前告知解約比較安心。 分享給大家。
仔細想想,當初我之所以會想寫作,是因為當時看了很多很棒的作品,很驚奇為什麼會有人可以寫出這樣精采的故事,也想要試試看,多想讓自己心中的角色甦醒,讓他們在舞台上活躍,並在旁記錄下他們的故事。 我想,在這一瞬間的心情,是無比珍貴的吧。 若有,那是否該慢下腳步,回顧初心呢。 第二屆精華剪輯出爐!
除了短篇小說的集結成冊,或者是已完成的作品合集之外,其實我這邊都還是建議小說作品「個人完成」比較好,若不放心,可以完成後再請別人修稿。 光是想想就累,但相信也是有人喜歡這樣與他人緊密分享的感覺吧。 可能有人會認為,我不擅長寫打鬥,他不擅長寫感情戲,那麼就兩個人組起來一起寫,不就面面俱到嗎?
這個名詞這陣子很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今天想來和大家聊聊這個,雖然它可能跟寫作比較沒直接的關係,可是通常創作者都是比較心思細膩,容易想太多的人,也因此對他人的情緒會比較敏銳,也就是說,更有概率是情緒勒索受害者。 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情緒勒索的慣犯。 這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這陣子,到某小說平台的交流去繞繞,看到許多新人們互相交流取暖、打氣,明明是一個正能量的活動,但我心中卻突然冒出這個疑問。 有那麼多人喜歡創作,因為不想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所以努力推廣,算是一件正向的事情,但問題是,像這樣在小圈子裡面互相洗人氣,也許短期來說數字增加了,但長遠而言,其實意義不大。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和出版社簽約,只要合約不是終身買斷,在過完授權年限之後,完整的版權就會回到你(著作人)的手上。 但要注意一下,現在好像滿多出版社會有類似「期滿前以書面確認不續約,若無表示就自動續約」這樣的條款,所以在算算合約差不多快到期時,確認一下合約上面要多久前告知解約比較安心。 分享給大家。
仔細想想,當初我之所以會想寫作,是因為當時看了很多很棒的作品,很驚奇為什麼會有人可以寫出這樣精采的故事,也想要試試看,多想讓自己心中的角色甦醒,讓他們在舞台上活躍,並在旁記錄下他們的故事。 我想,在這一瞬間的心情,是無比珍貴的吧。 若有,那是否該慢下腳步,回顧初心呢。 第二屆精華剪輯出爐!
除了短篇小說的集結成冊,或者是已完成的作品合集之外,其實我這邊都還是建議小說作品「個人完成」比較好,若不放心,可以完成後再請別人修稿。 光是想想就累,但相信也是有人喜歡這樣與他人緊密分享的感覺吧。 可能有人會認為,我不擅長寫打鬥,他不擅長寫感情戲,那麼就兩個人組起來一起寫,不就面面俱到嗎?
這個名詞這陣子很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今天想來和大家聊聊這個,雖然它可能跟寫作比較沒直接的關係,可是通常創作者都是比較心思細膩,容易想太多的人,也因此對他人的情緒會比較敏銳,也就是說,更有概率是情緒勒索受害者。 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情緒勒索的慣犯。 這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