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Vivian Mai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去國美館,有些攝影作品稍為低潮;待時機再以幽默的視角與大家分享。

然後,提件舊事,是早期看普立茲攝影獎(Pulitzer Prize)的經歷。不論畫面是否經過人為刻意重組安排;在攝影師、被攝者、觀看者之間所造就的平行過度真實;重現戰爭現場,令人悲痛,當天也有民眾因生理強烈的不適無法進行觀展。

接著說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當時看到也滿震撼,暫不討論私人的觀點,但我想說,攝影師把死亡──比如下一秒即將要的死去的幼兒在母親的懷中──拍攝得很沉靜,然後他的說法是:這樣才會讓人重視饑荒、瘧疾、貧窮。但最具爭議的是「大眾認為他刻意將死亡拍攝得聖潔」做為噱頭,來賣出天價的攝影作品。

我們怎麼看世界,取於我們是什麼樣子的人,我們的作品,做為我們的影子。如果不會有任何人瞭解,也沒有任何利益跟名聲與形式美學,全都丟棄,可以單純的喜歡上這個世界嗎?

戰地記者:我一生都無法忘記那個畫面。

薩爾加多:沒有人比人類更加殘暴。

那大家學習放光吧,像太陽,伸出援手,雙手放光;多說好話,口中放光;意念寬容;靈魂放光。

純粹對於攝影充滿熱愛,對於街拍熱情洋溢的攝影作品,給大家欣賞。展期所拍攝,於華山1914。


Vivian Maier攝影,四張編成一張

Vivian Maier攝影,四張編成一張


Vivian Maier攝影,三張編成一張

Vivian Maier攝影,三張編成一張

Vivian Maier攝影,原一張拆成二張做編輯

Vivian Maier攝影,原一張拆成二張做編輯

Vivian Maier攝,左上為攝影師本人

Vivian Maier攝,左上為攝影師本人

Vivian Maier攝影,四張編成一張,我有放在手機桌面輪流換

Vivian Maier攝影,四張編成一張,我有放在手機桌面輪流換

Vivian Maier攝,看大家的頭部角度

Vivian Maier攝,看大家的頭部角度

展場後方有城市漂流攝影作品,雖有紀錄但大部分散落,僅剩兩張圖檔,我拍得很難看。

我挑了兩張特別喜歡的,攝影師分別為鍾聞達、李明哲,作品都是無題,與我生活經驗有關,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看全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他不在了
46會員
225內容數
故事小說以及詩
他不在了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1
什麼鳥蛋體重計啊,根本不準,像無聲的秒針,跟頓點那種滴答聲骨董不同,每15天要調校一次,在地球製造的,但是月球設計款
2025/05/01
什麼鳥蛋體重計啊,根本不準,像無聲的秒針,跟頓點那種滴答聲骨董不同,每15天要調校一次,在地球製造的,但是月球設計款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攝影會帶走被攝者的一部分靈魂,但同時也會帶走攝影師的,因為有時會畫面會心如刀割,所以必需要嚴謹的對待。」──《惡水真相》(Minamata)。
Thumbnail
「攝影會帶走被攝者的一部分靈魂,但同時也會帶走攝影師的,因為有時會畫面會心如刀割,所以必需要嚴謹的對待。」──《惡水真相》(Minamata)。
Thumbnail
看這個展的時候,心情的確不是輕盈的。攝影記者們,用一個鏡頭的距離,將歷史珍貴的故事帶到眼前。 作品的主題多數是關於戰爭、飢荒、天災、人禍、難民….。從138幀攝影作品回顧過去,我們究竟由歷史學習到了甚麼呢?是從野蠻走向了文明,還是又從文明走向了野蠻?🙄️ 上面的照片,大概是所有展出作品中,最觸動我
Thumbnail
看這個展的時候,心情的確不是輕盈的。攝影記者們,用一個鏡頭的距離,將歷史珍貴的故事帶到眼前。 作品的主題多數是關於戰爭、飢荒、天災、人禍、難民….。從138幀攝影作品回顧過去,我們究竟由歷史學習到了甚麼呢?是從野蠻走向了文明,還是又從文明走向了野蠻?🙄️ 上面的照片,大概是所有展出作品中,最觸動我
Thumbnail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Thumbnail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Thumbnail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Thumbnail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Thumbnail
為甚麼從鏡頭看世界,我們反而傾向「袖手旁觀」、對別人的遭遇無動於衷?難道我們不能旁觀他人的痛苦嗎?那麼如何觀看才算是有道德?桑塔格藉著《旁觀他人之痛苦》,針對觀看別人的痛苦作出反思。
Thumbnail
為甚麼從鏡頭看世界,我們反而傾向「袖手旁觀」、對別人的遭遇無動於衷?難道我們不能旁觀他人的痛苦嗎?那麼如何觀看才算是有道德?桑塔格藉著《旁觀他人之痛苦》,針對觀看別人的痛苦作出反思。
Thumbnail
攝影作品
Thumbnail
攝影作品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