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52清/曾國藩〈致沅弟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沅弟左右:

    鄂督五福堂有回祿1之災,幸人口無恙,上房無恙,受驚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紙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說打雜人役失火,固不可疑會匪之毒謀,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細。若大驚小怪,胡想亂猜,生出多少枝葉,仇家轉得傳播以為快。惟有處處泰然,行所無事,申甫所謂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星岡公所謂有福之人善退財,真處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隨時訓示申儆,名子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來,痛戒無恆之弊,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將練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強能立工夫。奏疏公牘,再三斟酌,無一過當之語,自誇之辭,此皆圓融能達工夫。至於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則尚不能免,亦皆隨時強制而克去之。

    弟若欲自儆惕2,似可學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後痛下針貶,必有大進。立達二字,吾於己未年,曾寫於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強,但於能達處尚欠體驗,於不怨尤處,尚難強制。吾信中言皆隨時指點,勸弟強制也。趙廣漢本漢之賢臣,因星變而劾魏相,後乃身當其災,可為殷鑒。默存一悔字,無事不可挽回也。

    (同治六年正月初三日)《曾文正公全集》

    【註釋】

    1回祿:傳說中的火種。此處指火災。

    2儆惕:敬惕。《俞樓雜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咕醬-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2
謝謝阿義,非常感謝
傳義(R_Z_)-avatar-img
2022/07/21
文中似乎打錯兩字 1.第二段 "自從丁已戊午大悔大悟",已(ㄧˇ)字應是"巳"(ㄙˋ) 2.也在第二段,稍後面 "與四十歲以前泅不相同",查閱維基百科,泅字寫的是"迥"字.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9
鑑賞 創作背景 《戰城南》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屬《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之一,是爲在戰場上的陣亡者而作。漢朝和匈奴曾長期爆發衝突,朝廷派兵長期戍守,不免使戰士產生怨恨之情。此詩即是戍邊戰士反戰情緒的反映。
2022/03/29
鑑賞 創作背景 《戰城南》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屬《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之一,是爲在戰場上的陣亡者而作。漢朝和匈奴曾長期爆發衝突,朝廷派兵長期戍守,不免使戰士產生怨恨之情。此詩即是戍邊戰士反戰情緒的反映。
2021/09/18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1。惡衣疏食2,侵晨3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業,聚斂4無厭5,而不敢自用。或6人從之求丐7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8減。比9至於外,才餘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10復11囑12云:「我傾家贍13君,慎14勿他說,復相效15而來。」老人俄16死,田宅
2021/09/18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1。惡衣疏食2,侵晨3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業,聚斂4無厭5,而不敢自用。或6人從之求丐7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8減。比9至於外,才餘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10復11囑12云:「我傾家贍13君,慎14勿他說,復相效15而來。」老人俄16死,田宅
2021/09/18
 張僧繇1於金陵2安樂寺 ,畫四龍於3壁,不點睛。每4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5誕6,因7點其一。須臾8,雷電破壁9,一龍乘雲上天,不點睛者皆10在。     注釋:   1.張僧繇:南朝梁人,當時有名的大畫家。 2.金陵:今南京。 3.於:在。 4.每:時常、總是。 5.以為:認為。 6.誕:
2021/09/18
 張僧繇1於金陵2安樂寺 ,畫四龍於3壁,不點睛。每4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5誕6,因7點其一。須臾8,雷電破壁9,一龍乘雲上天,不點睛者皆10在。     注釋:   1.張僧繇:南朝梁人,當時有名的大畫家。 2.金陵:今南京。 3.於:在。 4.每:時常、總是。 5.以為:認為。 6.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