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殘酷的前後對照圖!烏克蘭戰後人間煉獄的悲歌

最殘酷的前後對照圖!烏克蘭戰後人間煉獄的悲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基輔獨立廣場前後照片的對照合成圖,畫面令人心碎。indiatoday

基輔獨立廣場前後照片的對照合成圖,畫面令人心碎。indiatoday

戰爭有多麼無情,看了照片一對比就知道

文 / 魯皓平

烏克蘭遭攻擊後的前後對照圖,你會更體悟到戰爭的殘酷,還有戰火下的心碎……

瑰麗的修道院、魅力非凡的大教堂、歷史古蹟和擁有童話般風景的城市──這是烏克蘭(Ukraine)最引人入勝的美景,也是許多觀光客熱愛的景點,在疫情爆發之前,每年都可以吸引超過2000萬遊客造訪。

在過去,烏克蘭的外國遊客主要來自東歐,不過也有不少來自西歐、土耳其(Turkey)或以色列(Israel)的旅客,優美的環境、溫和的氣候,使其成為世界著名旅遊度假聖地之一。

但如今,現在的烏克蘭只剩下令人心碎的場景──淚流滿面的無辜百姓、恐懼逃難的面孔、高樓大廈的斷垣殘壁,人們步行在路上,還得隨時小心可能轟炸的流彈襲擊。但堅韌的烏克蘭人,讓俄羅斯(Russia)龐大的軍隊面臨比預期更堅強的抵抗。

戰爭至今,這場綿延的戰火令人感受到戰爭的無情和殘酷,不僅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離開家園、無法團聚,眾多基礎建設和民宅受到破壞的斷垣殘壁,更令人感到無比心痛。

圖/哈爾科夫戰爭前的模樣。google

圖/哈爾科夫戰爭前的模樣。google

圖/哈爾科夫戰爭後的模樣。AFP

圖/哈爾科夫戰爭後的模樣。AFP

其實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這起淵源,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逐漸結下梁子,在俄羅斯聲稱烏克蘭逐漸「烏克蘭化、去俄羅斯化」的爭端中,以及境內俄裔的俄羅斯民族主義高漲、烏克蘭想加入北約引發俄羅斯的不安全感下,烏克蘭境內長年都有親俄和親烏的不安和動盪。

而俄羅斯更是一直認為,烏克蘭是它們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4年,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以及隨後的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這起俄烏戰爭雖然偶有衝突,但基本上都沒有特別激烈的交鋒;直至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羅斯總統佛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宣告以「去軍事化」及「去納粹化」為名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隨即入侵烏克蘭,轟炸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及軍事設施,引爆全球譁然。

圖/戰爭之前,烏克蘭一棟大樓完好的模樣。google

圖/戰爭之前,烏克蘭一棟大樓完好的模樣。google

圖/戰爭之後,烏克蘭這棟大樓已經無法再居住。AFP

圖/戰爭之後,烏克蘭這棟大樓已經無法再居住。AFP

儘管俄羅斯最初表示,只會針對烏克蘭的軍事設施攻擊,但不到幾週,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改變了烏克蘭城市的面貌,並將許多建築物夷為平地,許多烏克蘭人這輩子可能從來沒想過,在已經如此文明的今天,和平竟是如此遙遠。

讓我們一起看看烏克蘭遭攻擊後的前後對照圖,你會更體悟到戰爭的殘酷,還有戰火下的心碎……

哈爾科夫大學

圖/哈爾科夫大學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大學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大學戰爭後。AFP

圖/哈爾科夫大學戰爭後。AFP

哈爾科夫大學是東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校於1804年,它是當時小俄羅斯和當今烏克蘭境內最早建立的大學。

這所烏克蘭境內最頂尖的國立大學,因俄羅斯的砲擊而損毀,整個經濟系大樓近乎全毀,殘破的景象令人怵目驚心。

斯沃博迪廣場

圖/斯沃博迪廣場戰爭前。google

圖/斯沃博迪廣場戰爭前。google

圖/斯沃博迪廣場戰爭後。AFP

圖/斯沃博迪廣場戰爭後。AFP

斯沃博迪廣場位於港口城市赫爾松的市中心,也是這場戰爭中受侵擾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又稱自由廣場的斯沃博迪廣場是歐洲第2大、世界第9大的市中心廣場,是地標性建築。但在戰火後的肆虐,幾乎已看不出它原本的模樣。

伊爾平橋

圖/戰爭前的伊爾平橋。google

圖/戰爭前的伊爾平橋。google

圖/戰爭後的伊爾平橋。AFP

圖/戰爭後的伊爾平橋。AFP

為了阻止俄羅斯軍隊進入基輔,在基輔郊區的伊爾平橋,已由烏克蘭軍隊自行摧毀,目的是不讓俄羅斯的大型軍隊進入。許多民眾冒險透過臨時搭設的木棧道通過,險象環生。

伊爾平的民房住宅

圖/伊爾平的民房住宅在戰爭前的完好模樣。google

圖/伊爾平的民房住宅在戰爭前的完好模樣。google

圖/伊爾平的民房住宅在戰爭前的完好模樣。google

圖/伊爾平的民房住宅在戰爭前的完好模樣。google

毫無威脅的民宅在俄羅斯的攻擊下已經沒辦法再住人。

哈爾科夫議會大樓

圖/哈爾科夫議會大樓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議會大樓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議會大樓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議會大樓戰爭前。google

位於烏克蘭東北方、緊鄰俄羅斯的哈爾科夫,受到的砲擊是前所未有的猛烈,它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45分鐘的車程,居民主要以講俄語為主,許多條件都符合普丁口中要「解放」的那種地區,但實際看現場的模樣,根本不是要解放,而是完全要摧毀它。

因為俄羅斯對哈爾科夫的攻擊,並不是使用導彈攻擊精確的目標,而是使用所謂的盲射,從空中投放大量彈藥攻擊隨機目標,這摧毀了許多民房建築物、公園、道路,許多高樓也因此倒塌。議會大樓的受損也非常嚴重。

哈爾科夫憲法廣場

圖/哈爾科夫憲法廣場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憲法廣場戰爭前。google

圖/哈爾科夫憲法廣場戰爭後。AFP

圖/哈爾科夫憲法廣場戰爭後。AFP

哈爾科夫憲法廣場的建築物遭轟炸後,幾乎已經成了危樓。

切爾尼戈夫火車站

圖/切爾尼戈夫火車站戰爭前。google

圖/切爾尼戈夫火車站戰爭前。google

圖/切爾尼戈夫火車站戰爭前。google

圖/切爾尼戈夫火車站戰爭前。google

在北方的切爾尼戈夫,狀況也非常慘烈,不僅平民死傷慘重,繁忙的住宅區也被轟炸的滿目瘡痍,俄羅斯軍隊在沒有重要軍事設施的民宅施放炸彈,瓦礫崩落、煙霧瀰漫,令人看了都無比心痛,車站前後的模樣也差異甚大。

延伸閱讀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 / 陳慶德 全球步入大通膨時代,南韓物價指數也來到23年新高,6月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爆增6%,最平民的炸醬麵要價將近一萬韓元(台幣近300元),大學食堂中以經濟實惠著稱的「學餐」也攀漲一倍。 不再便宜,大學學餐也「漲」聲響起 物價創23年新高,炸醬麵一碗將近一萬韓元 延伸閱讀
文 / 李世暉 作為國會最大派系「安倍派」領袖,安倍晉三堪稱最挺台日相,原本預定在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束後,於7月底訪問台灣。7月8日槍擊意外,對台日關係來說,他的去世,讓台日關係的未來發展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 延伸閱讀 安倍事件》最愛台日相,安倍晉三的政治路坎坷 延伸閱讀
文 / 邱于瑄 本文出自 研究所特刊 放棄人人稱羨的台積電主管職與高薪,35歲瓦基轉戰podcast播客,《下一本讀什麼》爆紅的秘訣是什麼? 節目竄升令人驚喜,但背後的瓦基是誰,或許更讓人驚訝! 給自己緩衝期,擁抱不同可能 不過,面對迷惘,瓦基卻不急著找答案,而是給了自己「緩衝期」。 延伸閱讀
文 / 陳慶德 全球步入大通膨時代,南韓物價指數也來到23年新高,6月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爆增6%,最平民的炸醬麵要價將近一萬韓元(台幣近300元),大學食堂中以經濟實惠著稱的「學餐」也攀漲一倍。 不再便宜,大學學餐也「漲」聲響起 物價創23年新高,炸醬麵一碗將近一萬韓元 延伸閱讀
文 / 李世暉 作為國會最大派系「安倍派」領袖,安倍晉三堪稱最挺台日相,原本預定在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束後,於7月底訪問台灣。7月8日槍擊意外,對台日關係來說,他的去世,讓台日關係的未來發展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 延伸閱讀 安倍事件》最愛台日相,安倍晉三的政治路坎坷 延伸閱讀
文 / 邱于瑄 本文出自 研究所特刊 放棄人人稱羨的台積電主管職與高薪,35歲瓦基轉戰podcast播客,《下一本讀什麼》爆紅的秘訣是什麼? 節目竄升令人驚喜,但背後的瓦基是誰,或許更讓人驚訝! 給自己緩衝期,擁抱不同可能 不過,面對迷惘,瓦基卻不急著找答案,而是給了自己「緩衝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