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烏克蘭戰爭居然改變了德國,不再親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俄國入侵烏克蘭產生了許多地緣政治效應,其中很大的改變出現在歐洲,而且就在德國。一句話,德國不再親俄。

德國人原本也不知道俄軍這麼不堪一擊,所以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援助烏克蘭。

但是,德國人還算精明,很快就看懂了,知道美國人這次是誘敵深入,有備而來,所以馬上翻臉,鮮明地站在美國這邊,並且關掉北溪二號工程,同時也已經給烏克蘭夠力的豹2坦克。

你說梅克爾有「東向政策」,有親俄,沒錯。部分原因是因為德國人對二戰時期的侵略蘇聯有內疚。

不過,在俄國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之後,德國已經在展開與俄國的脫鉤了,承認過去的親俄是太天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8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嘉隆的VIP論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目前的中國經濟至少有下面五大危機同時爆發,失業危機,房地產危機,地方財政危機,銀行危機或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與外匯儲備危機。現在這些危機硬是同時爆發,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我估計習近平也只能放棄拼經濟,於是會繼續推動態清零,用來掩蓋經濟的困境。
Thumbnail
2022/10/31
目前的中國經濟至少有下面五大危機同時爆發,失業危機,房地產危機,地方財政危機,銀行危機或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與外匯儲備危機。現在這些危機硬是同時爆發,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我估計習近平也只能放棄拼經濟,於是會繼續推動態清零,用來掩蓋經濟的困境。
Thumbnail
2022/10/31
從二十大之後習近平的人事布局可以看出來,他的指導思維強調安全,強調鬥爭,也強調民族主義,骨子裡就是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同時,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也不想利用改革開放派來修補。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困境,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基本沒招了,很可能只好放棄。
Thumbnail
2022/10/31
從二十大之後習近平的人事布局可以看出來,他的指導思維強調安全,強調鬥爭,也強調民族主義,骨子裡就是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同時,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也不想利用改革開放派來修補。習近平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困境,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基本沒招了,很可能只好放棄。
Thumbnail
2022/10/31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2022/10/31
我現在的估計是,習近平在明年三月的兩會,完成連任的全部工程後⋯: 1)習在1年內,至多2年吧,會對台灣下手,也就是說,快的話,明年夏天就會開戰;2)中國經濟雖然不好,但是習算的不是經濟帳,民生帳,而是政治帳;3)在習的立場,如果中共會在他手上崩潰的話,那麼台海戰爭就是用來把台灣日本美國拖下水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就世界史的角度而言,烏俄戰爭的開戰意味著冷戰後所建立的世界貿易秩序作為和平維持條件的區域性挫敗。
Thumbnail
就世界史的角度而言,烏俄戰爭的開戰意味著冷戰後所建立的世界貿易秩序作為和平維持條件的區域性挫敗。
Thumbnail
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進一步放大了德國與美國的處處不同調。作爲美國最重要的歐洲盟友之一,德國爲什麽與美國離心離德呢?
Thumbnail
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進一步放大了德國與美國的處處不同調。作爲美國最重要的歐洲盟友之一,德國爲什麽與美國離心離德呢?
Thumbnail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這樣的發展,起先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不但要隱藏實力,還要故意示弱,才能誘敵深入。之後呢?下面全方位解讀美國的戰略意圖。
Thumbnail
默克爾在位時,美國仍然在執行「接觸政策」,希望能對專制國家起到和平演變的效果,所以默克爾那時的親俄算是美國有默許的。當美國把中共當作合作夥伴,與中共處在和解關係時,德國、韓國,甚至馬英九時期的台灣,去與中共擴大交流,美國算是樂觀其成。現在美國發現接觸政策失敗,必須大調整,必須對抗專制國家,德國跟了
Thumbnail
默克爾在位時,美國仍然在執行「接觸政策」,希望能對專制國家起到和平演變的效果,所以默克爾那時的親俄算是美國有默許的。當美國把中共當作合作夥伴,與中共處在和解關係時,德國、韓國,甚至馬英九時期的台灣,去與中共擴大交流,美國算是樂觀其成。現在美國發現接觸政策失敗,必須大調整,必須對抗專制國家,德國跟了
Thumbnail
俄國入侵烏克蘭產生了許多地緣政治效應,其中很大的改變出現在歐洲,而且就在德國。一句話,德國不再親俄。德國人原本也不知道俄軍這麼不堪一擊,所以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援助烏克蘭。但是,現在德國已經看出地緣政治趨勢, 於是勇敢做出了改變,不再像中共所期待的那樣走親俄路線了。
Thumbnail
俄國入侵烏克蘭產生了許多地緣政治效應,其中很大的改變出現在歐洲,而且就在德國。一句話,德國不再親俄。德國人原本也不知道俄軍這麼不堪一擊,所以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援助烏克蘭。但是,現在德國已經看出地緣政治趨勢, 於是勇敢做出了改變,不再像中共所期待的那樣走親俄路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