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烏俄戰爭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時間軸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2022年2月25日:烏克蘭內政部宣布將禁止所有18-60歲烏克蘭男性公民離開烏克蘭境內4。澤倫斯基在隨後宣布進行全國總動員90天。

2022年4月10日:英國軍事情報機構稱,來自俄羅斯私營防務承包商瓦格納集團的1000名僱傭軍正被部署到烏克蘭東部。

2022年10月:俄羅斯方面在沒有全面徵兵動員的情況下為擴大兵源,開始重金募兵。

2022年11月:美國將軍馬克·米利(Mark Milley)對烏克蘭重新奪回克里米亞表示質疑。

2022年12月:烏克蘭獲得歐盟的正式候選國地位,這是加入歐洲聯盟(EU)的第一步。

2023年3月:基輔從2023年6月發動反攻。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與俄國軍方不合在俄烏戰爭期間白熱化,終於引爆瓦格納譁變且兵鋒一度直朝莫斯科。

2023年6月14日,烏軍聲稱車臣二當家亞當·傑利姆漢諾夫被烏軍砲火擊殺,而俄方消息既有受傷又有完全平安,但任何一方都沒有給出有力證據去證明他的生死,目前被列為生死不明。

2023年6月25日:瓦格納集團的叛亂暫時結束,普里戈任以「避免流血」為由宣布撤軍。

2023年7月:經聯合國和土耳其協調,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協議,允許將糧食從烏克蘭港口運往世界其他地區。

2023年8月23日發生了2023年特維爾州萊格賽600型飛機墜毀事故,一架由莫斯科飛往聖彼得堡的私人飛機在莫斯科以北的庫任基諾墜毀,機上七名乘客和三名機員全部罹難,七名乘客皆為瓦格納集團高層領導,其中包含葉夫根尼·普里戈任、德米特里·烏特金。

俄羅斯立場

  1. 領土主權:俄羅斯認為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2. 民族問題: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政府對東烏克蘭的俄羅斯族群進行迫害,並以此作為介入烏克蘭內政的理由。
  3. 安全問題:俄羅斯擔心烏克蘭加入北約會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4. 經濟利益:俄羅斯希望通過控制烏克蘭的資源和基礎設施來獲得經濟利益。
  5. 國際地位:俄羅斯希望通過在烏克蘭問題上展示其國際影響力,以提升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烏克蘭立場

  1. 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烏克蘭堅持只有從俄羅斯的佔領中完全解放並回到國際承認的邊界,這場戰爭才會結束。
  2. 反對妥協:基輔警告說,與俄羅斯妥協將鼓勵莫斯科不僅在烏克蘭,還在世界其他地方進行進一步的領土擴張。
  3. 尋求國際支持:烏克蘭一直在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包括從美國和歐盟獲得軍事援助。
  4. 防止「烏克蘭疲勞」:烏克蘭最擔心的是所謂的「烏克蘭疲勞」,即在基輔能依靠的伙伴國家中,公眾對烏克蘭的同情和支持正在下降。
  5. 軍事僵局:烏克蘭在2022年秋季以來,其形狀幾乎沒有變化。兩年前,在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的幾個月內,烏克蘭就將俄羅斯軍隊從北部地區和首都基輔周圍擊退。
  6. 援助減少:最近幾個月,在有關北約能切實支持烏克蘭多久的爭論中,對烏克蘭的援助有所減少。
  7. 未來可能的走向:分析人士的預測傾向於認為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

美國立場

  1. 美國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深度地介入到俄烏關係議題當中,正如美國長期介入兩岸關係和台海議題當中。
  2. 經濟制裁:美國揮舞著經濟制裁的大棒,呼籲團結起來捍衛國際秩序,試圖用經濟痛苦和政治流放來懲罰俄羅斯。
  3. 軍事援助: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實質性的援助,包括提供先進武器裝備,對烏克蘭的武裝力量進行戰術指導和訓練,以及與俄烏局勢相關的情報共用。
  4. 避免核戰爭: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有一個明顯的底線,就是避免美國直接派兵參戰,避免美俄軍隊在戰場上直接對抗,尤其是避免徹底激怒俄羅斯,使得俄羅斯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對烏克蘭或西方使用核武器。
  5. 國際聲譽:美國還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內用提案、譴責、除籍等手段打擊俄羅斯的國際聲譽。

中國立場

  1. 中立立場: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堅持中立,並多次呼籲俄烏對話,維持不介入的姿態。
  2. 反對制裁:中國反對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並認為制裁並未解決實質問題。
  3. 呼籲和平談判:中國多次呼籲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但一直沒有敦促俄羅斯就結束戰爭進行談判。
  4. 經濟考量:由於戰爭已影響了中國經濟,中國希望某種調停的原因之一是,實現其「確保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的目標。
  5. 中俄關係: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在這場戰爭中也受到了影響。中國試圖在與俄羅斯的關係和與西方的關係之間取得平衡。

北約立場

  1. 擴大影響力:北約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其影響力實質上擴大了。例如,原本始終保持中立的芬蘭與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加速烏克蘭的歐盟申請,並正當化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動機。
  2. 整合內部戰略矛盾:北約在戰爭爆發前,美國與其北約歐洲盟邦間存在國家安全戰略願景與達成途徑的差異,導致北約在內部團結上面臨挑戰。然而,俄烏戰爭爆發所產生的俄羅斯威脅效應,已戲劇性地讓美國與其北約歐洲盟邦產生具體而迫切的威脅感,以更積極嚴肅態度看待北約的「集體安全」理念,以採取共同步伐對抗俄羅斯威脅。
  3. 避免與俄羅斯軍事衝突風險:北約自我劃下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底線,俄烏戰爭將對歐洲地緣政治乃至全球大國博弈,產生根本性的衝擊與影響。
  4. 對北京疑慮:北約對於俄中「戰略協作」加深,對北京的疑慮也相對增加。

Reference

  1. 烏克蘭戰爭兩週年:戰爭何時結束等五個關鍵問題的答案 - BBC News 中文
  2. 俄烏戰爭將屆2年 分析指烏克蘭2024戰況更艱難 | 俄烏開戰專區 | 國際 | 經濟日報 (udn.com)
  3. 烏克蘭戰爭將滿2年 中國真心希望和平嗎?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4. 俄烏戰爭 一次看懂中國親俄態度如何轉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5. 反北約擴張≠支持烏俄開戰!為何中國這次不挺俄羅斯? | 遠見雜誌 (gvm.com.tw)
  6. 台海研究》美國介入俄烏戰爭策略及台海政策影響(何柳、王偉男) - 海納百川 - 言論 (chinatimes.com)
  7. 俄烏戰爭兩年後,美國孤立俄羅斯的努力奏效了嗎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imes.com)
  8. 烏克蘭局勢:北約擴張為何如此敏感?俄羅斯為何不惜一戰? - BBC News 中文
  9. 俄烏戰爭將屆2年 分析指烏克蘭2024戰況更艱難 | 俄烏開戰專區 | 國際 | 經濟日報 (udn.com)
  10. 制俄抗中──解析2022北約〈戰略構想〉 |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wufi.org.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茫人生的沙龍
8會員
50內容數
想發什麼就發的人,就如同我的名稱
迷茫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2024年的英國大選工黨在施紀賢爵士的領導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結束了14年的在野生涯。選舉結果:工黨在這次大選中確定拿下超過410席國會議員,原本執政的保守黨縮水至僅剩120席。新首相:施紀賢爵士由英王正式任命為新任首相。
Thumbnail
2024/07/14
2024年的英國大選工黨在施紀賢爵士的領導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結束了14年的在野生涯。選舉結果:工黨在這次大選中確定拿下超過410席國會議員,原本執政的保守黨縮水至僅剩120席。新首相:施紀賢爵士由英王正式任命為新任首相。
Thumbnail
2024/07/06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Thumbnail
2024/07/06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Thumbnail
2024/05/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05/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九) 2024年2月26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首先係有關俄烏戰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日響基輔一個記者會上面提到,俄烏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九) 2024年2月26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首先係有關俄烏戰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日響基輔一個記者會上面提到,俄烏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當局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已確認有超過19,000名烏克蘭兒童被遣送至俄羅斯。據烏克蘭國家數據庫《戰爭兒童》顯示,目前僅有387名兒童被帶回烏克蘭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
Thumbnail
烏克蘭當局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已確認有超過19,000名烏克蘭兒童被遣送至俄羅斯。據烏克蘭國家數據庫《戰爭兒童》顯示,目前僅有387名兒童被帶回烏克蘭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2022/3/14 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兵分四路揮軍烏克蘭。眼下哈爾科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等城陷入熱戰,俄軍依舊掌握主動;俄烏雙方也已經歷過3輪代表團談判,但至今未有顯著突破。
Thumbnail
2022/3/14 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兵分四路揮軍烏克蘭。眼下哈爾科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等城陷入熱戰,俄軍依舊掌握主動;俄烏雙方也已經歷過3輪代表團談判,但至今未有顯著突破。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Thumbnail
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起全球譁然,戰爭造成許多烏克蘭人被迫逃離家園,各國媒體陸續報導當地戰爭景象,於此同時假新聞也在網路上流竄,輿論分歧且似是而非,這篇整理出近期媒體報導關於烏俄戰爭相關的資料新聞,涵蓋面向包括假訊息、經濟、戰爭現況與社群媒體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