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第三劑輝瑞後,竟然確診——痛,傷著傷著就好了

2022/05/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賴珩佳
在打了第三劑輝瑞疫苗後的兩週,我竟然確診了。
過去的兩年,時時處處小心翼翼,沒想到在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認為疫情趨緩、訂定與病毒共存策略、並宣布4月起開放邊境、人人以為苦盡甘來之際,我突然發燒、咳嗽、胸悶、甚至產生根據英國研究每四人就有一人經歷的「腦霧」(Brain Fog)症狀。

「確診病患」休息五到七天就好了?

醫生淡定地為我問診檢查後,微笑地說「回家吃好睡好,五到七天就好了。除非之後症狀更嚴重,否則無需再就醫。」再看醫院內與我互動的護理人員一派輕鬆、毫無嚴陣以待的架勢,原本覺得晴天霹靂的我,霎時間都忘了自己是近兩年來大家聞之色變的「確診病患」。
圖/印尼當地負責確診病患的專門醫院。圖片由賴珩佳提供
醫生處方竟也只開了「喉糖」,讓我不舒服時潤潤喉,原本忐忑緊張的心情因就診過程稀鬆平常,以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小題大作」。
印尼的確診數從2月的每日五萬例驟降97%到如今每日1000多例。近數月以來,「確診」幾乎已成當地每個人的生活日常,以個人為起點,以一人為半徑畫圓,圓周內親密的親友們,一定至少有一人曾經確診。
工作上遇到會議取消、行程延宕、朋友聚會順延等,「確診」必是首因。大家互相關懷,有默契地給予一至兩週的復原期,此後再重新聯繫,船過水無痕。
延伸閱讀

印尼當地確診幾乎已成日常

最近如若聽說某人「還沒確診過」,大家都會忍不住嘖嘖稱奇,這樣的氛圍大概是現在對疫情風聲鶴唳的台灣,難以想像的。即將迎來的伊斯蘭教新年,政府已經宣布,只要接種過三劑疫苗者,返鄉搭乘任何陸海空交通工具,已無需PCR或快篩證明,可自由來去。同時也將恢復東協國家入境免簽證。
雖然新年還未到,在社會上已響起一片歡呼,畢竟之前已有兩個新年因為種種防疫規定,大家無法隨心所欲的回鄉與親友團聚,過去兩年,在這片土地上已有太多傷痛。
延伸閱讀
圖/公共場所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印尼新年的布置。圖片由賴珩佳提供
疫情嚴峻時,有位同事甚至在短時間內經歷15位親人往生。伊斯蘭教徒身後事傳統為土葬,許多大體因為疫情無法好好被妥置也時有所聞。當時覺得暗無天日的人間煉獄,終於迎來可以歡慶新年的時刻。
月餘前的某週五晚間9點多,收到一位同事寄來工作報告。在加班習以為常的台灣或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但這在將準時下班奉為圭臬的印尼,卻是不可多得的勤奮。
收到報告後我祝他週末愉快,問他「是不是要去趕火車回家?」公司有許多同事與他一樣,疫情期間,為了避免每天四個小時以上的大眾運輸交通時間,在離公司較近的地方租屋,每週五下班後才回家。
他笑說趕報告有些累了,也許明天或下週再回。沒想到半個小時後,他發訊息說家人通知他父親發生嚴重車禍,身為家中長子,他必須趕到醫院照看,請我允許他星期一請假。
與這位聰敏勇於任事的同事共事多年,感其所感,自然准假。但不到半個小時,又收到他的訊息「我爸爸走了。」算著時間,他定還在回家路上,回家的路該是變得遙遠沈重!這一小時內的驟變,讓人措手不及。
接下來幾天,這位同事不讀不回任何訊息。處理父親身後事後回到工作崗位,變得沈默寡言,消極散漫,很快地影響了工作,雖然心疼,卻仍須與他溝通。
他說父親的驟逝對他打擊太大,一直懊惱著若非疫情,不會在外租屋,或許還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現在永遠不能再見。他哭得厲害,當時真是多說一句都是一把刺向傷口的刀。
近日這位同事逐漸恢復往日對工作的積極與待人的活力,想來是終於拆解整理了心中那個自責懊悔的因果連結。
昨日一位同事突然在座位上啜泣起來,原來是接到親人來電,她從小相依為命的祖母前晚被送入醫院,不到一天即往生。
她原已訂好即將到來的新年回鄉車票,還視訊祖母告知今年終於能回鄉探望她,她說祖母當時開心地笑著像個孩子,但一向硬朗的祖母竟沒能等到她。
生離死別,真是人生至痛。除了給她一個擁抱,再多言語都是多餘。無常才是常。疫情下更增添了許多無奈與悲傷。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確診的不適已不足掛齒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心中的痛,隨著時間過去,傷著傷著也會好的。如此一想,確診時的不適實在也不足掛齒了。
延伸閱讀
近日台灣疫情似有升溫現象,但有世界多國為前車之鑑,防疫有成的生活也已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時間與準備。雖然腳步需要加快,但心「要趕不要急」,雖然迎接與病毒共存仍有許多挑戰,但「要忙不要亂」。
穩住身心,懷抱希望,不論前方是否光明,至少我們自己所在之處,就有一盞光。
於我確診後數日,在台灣一向健朗的父親竟也因故突被送急診並需進加護病房。確診者無法登機返台,卻憂慮父親病況的身心煎熬,冷暖自知。真心祈願,否極泰來,一切越來越好!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資產物業管理公司執行董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