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第三劑輝瑞後,竟然確診——痛,傷著傷著就好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賴珩佳
在打了第三劑輝瑞疫苗後的兩週,我竟然確診了。
過去的兩年,時時處處小心翼翼,沒想到在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認為疫情趨緩、訂定與病毒共存策略、並宣布4月起開放邊境、人人以為苦盡甘來之際,我突然發燒、咳嗽、胸悶、甚至產生根據英國研究每四人就有一人經歷的「腦霧」(Brain Fog)症狀。

「確診病患」休息五到七天就好了?

醫生淡定地為我問診檢查後,微笑地說「回家吃好睡好,五到七天就好了。除非之後症狀更嚴重,否則無需再就醫。」再看醫院內與我互動的護理人員一派輕鬆、毫無嚴陣以待的架勢,原本覺得晴天霹靂的我,霎時間都忘了自己是近兩年來大家聞之色變的「確診病患」。
圖/印尼當地負責確診病患的專門醫院。圖片由賴珩佳提供
醫生處方竟也只開了「喉糖」,讓我不舒服時潤潤喉,原本忐忑緊張的心情因就診過程稀鬆平常,以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小題大作」。
印尼的確診數從2月的每日五萬例驟降97%到如今每日1000多例。近數月以來,「確診」幾乎已成當地每個人的生活日常,以個人為起點,以一人為半徑畫圓,圓周內親密的親友們,一定至少有一人曾經確診。
工作上遇到會議取消、行程延宕、朋友聚會順延等,「確診」必是首因。大家互相關懷,有默契地給予一至兩週的復原期,此後再重新聯繫,船過水無痕。
延伸閱讀

印尼當地確診幾乎已成日常

最近如若聽說某人「還沒確診過」,大家都會忍不住嘖嘖稱奇,這樣的氛圍大概是現在對疫情風聲鶴唳的台灣,難以想像的。即將迎來的伊斯蘭教新年,政府已經宣布,只要接種過三劑疫苗者,返鄉搭乘任何陸海空交通工具,已無需PCR或快篩證明,可自由來去。同時也將恢復東協國家入境免簽證。
雖然新年還未到,在社會上已響起一片歡呼,畢竟之前已有兩個新年因為種種防疫規定,大家無法隨心所欲的回鄉與親友團聚,過去兩年,在這片土地上已有太多傷痛。
延伸閱讀
圖/公共場所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印尼新年的布置。圖片由賴珩佳提供
疫情嚴峻時,有位同事甚至在短時間內經歷15位親人往生。伊斯蘭教徒身後事傳統為土葬,許多大體因為疫情無法好好被妥置也時有所聞。當時覺得暗無天日的人間煉獄,終於迎來可以歡慶新年的時刻。
月餘前的某週五晚間9點多,收到一位同事寄來工作報告。在加班習以為常的台灣或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但這在將準時下班奉為圭臬的印尼,卻是不可多得的勤奮。
收到報告後我祝他週末愉快,問他「是不是要去趕火車回家?」公司有許多同事與他一樣,疫情期間,為了避免每天四個小時以上的大眾運輸交通時間,在離公司較近的地方租屋,每週五下班後才回家。
他笑說趕報告有些累了,也許明天或下週再回。沒想到半個小時後,他發訊息說家人通知他父親發生嚴重車禍,身為家中長子,他必須趕到醫院照看,請我允許他星期一請假。
與這位聰敏勇於任事的同事共事多年,感其所感,自然准假。但不到半個小時,又收到他的訊息「我爸爸走了。」算著時間,他定還在回家路上,回家的路該是變得遙遠沈重!這一小時內的驟變,讓人措手不及。
接下來幾天,這位同事不讀不回任何訊息。處理父親身後事後回到工作崗位,變得沈默寡言,消極散漫,很快地影響了工作,雖然心疼,卻仍須與他溝通。
他說父親的驟逝對他打擊太大,一直懊惱著若非疫情,不會在外租屋,或許還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現在永遠不能再見。他哭得厲害,當時真是多說一句都是一把刺向傷口的刀。
近日這位同事逐漸恢復往日對工作的積極與待人的活力,想來是終於拆解整理了心中那個自責懊悔的因果連結。
昨日一位同事突然在座位上啜泣起來,原來是接到親人來電,她從小相依為命的祖母前晚被送入醫院,不到一天即往生。
她原已訂好即將到來的新年回鄉車票,還視訊祖母告知今年終於能回鄉探望她,她說祖母當時開心地笑著像個孩子,但一向硬朗的祖母竟沒能等到她。
生離死別,真是人生至痛。除了給她一個擁抱,再多言語都是多餘。無常才是常。疫情下更增添了許多無奈與悲傷。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確診的不適已不足掛齒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心中的痛,隨著時間過去,傷著傷著也會好的。如此一想,確診時的不適實在也不足掛齒了。
延伸閱讀
近日台灣疫情似有升溫現象,但有世界多國為前車之鑑,防疫有成的生活也已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時間與準備。雖然腳步需要加快,但心「要趕不要急」,雖然迎接與病毒共存仍有許多挑戰,但「要忙不要亂」。
穩住身心,懷抱希望,不論前方是否光明,至少我們自己所在之處,就有一盞光。
於我確診後數日,在台灣一向健朗的父親竟也因故突被送急診並需進加護病房。確診者無法登機返台,卻憂慮父親病況的身心煎熬,冷暖自知。真心祈願,否極泰來,一切越來越好!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資產物業管理公司執行董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文 / 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食用雞蛋不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延伸閱讀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文 / 謝文憲 每週陪家父去化療,去久了,也熟門熟路了。 化療,從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化療等待室裡,男女老少都有,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有多少人在年輕打拚時,無法或是忘了休息,才讓身體累出病? 劉小姐,大約40來歲,我跟她短暫聊了20分鐘,一個人來醫院,孤單的背影下,眼神卻透露出無比的堅強。
文 / 外傷重症說書人 隨著手機及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到處拍照、錄影打卡紀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似乎已經變成許多人的日常,偶爾我也會在朋友的臉書上發現他們,手上打著點滴在急診打卡的動態,但有些時候有些人在急診紀錄他們生活的行為實在會很令我們困擾⋯⋯。 ......閱讀文章後半。 延伸閱讀
文/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文 / 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食用雞蛋不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延伸閱讀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文 / 謝文憲 每週陪家父去化療,去久了,也熟門熟路了。 化療,從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化療等待室裡,男女老少都有,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有多少人在年輕打拚時,無法或是忘了休息,才讓身體累出病? 劉小姐,大約40來歲,我跟她短暫聊了20分鐘,一個人來醫院,孤單的背影下,眼神卻透露出無比的堅強。
文 / 外傷重症說書人 隨著手機及社群媒體越來越發達,到處拍照、錄影打卡紀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似乎已經變成許多人的日常,偶爾我也會在朋友的臉書上發現他們,手上打著點滴在急診打卡的動態,但有些時候有些人在急診紀錄他們生活的行為實在會很令我們困擾⋯⋯。 ......閱讀文章後半。 延伸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在紐西蘭的就醫經驗算是解鎖另類成就,本文記錄在紐西蘭看醫生的三次就醫經驗,包括意外確診、滑雪意外導致手指脫臼和意外懷孕的藥物流產。主要分享就醫過程、費用及治療體驗。也記錄對異國醫療體系的疑慮、驚喜和感慨。
2023年末,當世界都從新冠肺炎痊癒時,我才染疫。 剛染疫時的症狀輕微,只比體溫略高一度的輕微發燒也一晚就結束,喉嚨的疼痛也不像別人說如刀割、火燒那樣的慘烈。還慶幸想著自己大概一兩周就會痊癒了。沒想到,復原之路比我想的還要遙遠許多...。 三天過去、兩週過去... 別說痊癒了,咳嗽的症狀反而越發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
Thumbnail
生病第三天,儘管吃了醫生開的藥,病情仍沒有好轉,而且還更加嚴重。 再次去診所,醫生發現我喉嚨十分腫脹,並且咳嗽、流鼻涕也不落人後,因此檢測是否為流感。 出來結果,我確實得了流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在紐西蘭的就醫經驗算是解鎖另類成就,本文記錄在紐西蘭看醫生的三次就醫經驗,包括意外確診、滑雪意外導致手指脫臼和意外懷孕的藥物流產。主要分享就醫過程、費用及治療體驗。也記錄對異國醫療體系的疑慮、驚喜和感慨。
2023年末,當世界都從新冠肺炎痊癒時,我才染疫。 剛染疫時的症狀輕微,只比體溫略高一度的輕微發燒也一晚就結束,喉嚨的疼痛也不像別人說如刀割、火燒那樣的慘烈。還慶幸想著自己大概一兩周就會痊癒了。沒想到,復原之路比我想的還要遙遠許多...。 三天過去、兩週過去... 別說痊癒了,咳嗽的症狀反而越發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
Thumbnail
生病第三天,儘管吃了醫生開的藥,病情仍沒有好轉,而且還更加嚴重。 再次去診所,醫生發現我喉嚨十分腫脹,並且咳嗽、流鼻涕也不落人後,因此檢測是否為流感。 出來結果,我確實得了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