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搞數位醫療

我在台灣搞數位醫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的
我要在台灣搞數位醫療

之後會有一系列像是日記般呈現這個計畫的創建過程

由於目前尚未正式成立公司營運此項目

還有很多眉眉角角 這將是我最近的小小里程碑

內外壓力夾擊,這輩子過得真有趣,只希望事情是往最好的方向發展,因為不管做什麼事的我,一直都是最努力最勤勤懇懇地做,因為一輩子就是這麼一次人生,儘管有可能這樣做完會被人"整碗端走",但是我還是不怕,因為孩子要是你生的,那DNA就是會在裡面,一間公司一個計畫,都是最高決策者的DNA展現。

就算被整碗端走,我還是有機會在創造新局的

因為創業實在太多面向了,技術也不是唯一能拿蹺的門檻(這點倒是活到30歲才漸漸理解)

很慶幸的是,這次再也不是一個人搞飛機了,更幸運的話我將有能力可以讓一位很有經驗與才能的一位博士一同開啟新頁。(講白意思,我沒有能力用薪水養人)

我們做生技醫療的人總是勤勤懇懇,在實驗的世界,在研發藥物的世界,失敗是不斷發生的,被自己實驗假說擊潰的夜晚,早已養成高抗壓的能力;當你的心態是要做出一個好產品時候,所有行為意念談吐,不會是要討好別人,滿足上級或是老闆期待的,在各位塵世打滾,我說得對嗎?


這篇是我正在寫BP有感,寫商業計畫書,為什麼這麼耗能?(如果你沒有,表示你純純就是在唬爛),寫BP像是把一個世代經典留下,每一次都在想要把整場仗要怎麼打?一兵一卒,一草一木,一種時空一種景,一個夢想,一個根。

願此根只結善願,用心哉,得碩果。


avatar-img
Athenawish的沙龍
33會員
62內容數
如果有再看youtube頻道的人 就會知道偷偷跟誰致敬 科技領域廣泛上到外太空,下到地心磁鐵中,希望用拔樂又不失完全專業的口吻及方式呈現給忙碌但又想輕鬆快速了解一些知識的人,文章都歡迎指教與批評,感恩在浩瀚宇宙我們在網路宇宙相遇(因為元宇宙真的還沒建立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thenaw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年,人工智慧(AI)技術已進入「泛化應用」階段,從雲端到邊緣、從企業到個人,AI正重新定義全球產業的運作邏輯。NVIDIA在GTC 2025主題演講中揭示的技術藍圖與合作動態,為AI的市場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脈絡。以下是關鍵應用領域與市場趨勢的深度解析: 一、AI工廠:驅動數據經濟的基礎設
含 AI 應用內容
#NVIDIA#GTC#AI工廠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你相信光嗎? 利用光來編碼和處理量子訊息,可以快速達成「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計算結果超越傳統電腦的能力範圍。 不只0或1狀態 而是量子疊加態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以迷宮來解釋一般電腦和量子電腦的差別。一般電腦若要走出迷宮,需要先試走某一條路,撞牆後
2025年,人工智慧(AI)技術已進入「泛化應用」階段,從雲端到邊緣、從企業到個人,AI正重新定義全球產業的運作邏輯。NVIDIA在GTC 2025主題演講中揭示的技術藍圖與合作動態,為AI的市場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脈絡。以下是關鍵應用領域與市場趨勢的深度解析: 一、AI工廠:驅動數據經濟的基礎設
含 AI 應用內容
#NVIDIA#GTC#AI工廠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你相信光嗎? 利用光來編碼和處理量子訊息,可以快速達成「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計算結果超越傳統電腦的能力範圍。 不只0或1狀態 而是量子疊加態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以迷宮來解釋一般電腦和量子電腦的差別。一般電腦若要走出迷宮,需要先試走某一條路,撞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