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遺症

含有「後遺症」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實行斷捨離已一段不算短的時間 開始斷捨離時雖然家裡的物品沒有到堆積如山的境界 但也擺得琳瑯滿目 該有的不僅都有了 還可以有許多備份 不該有的也有了 因為有太多的一時衝動 所以不知不覺就多了一些當冷靜後讓自己感到莫名奇妙的東西 看久了竟有些"阿雜"(台語) 整理起來也特別累人
Thumbnail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的現象日益嚴重,本文探討學齡前兒童沉迷手機的成因,家長應如何避免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從阿公阿嬤與孫子的日常對話、學校孩子使用3C產品的現況,以及家長普遍存在的錯誤觀念等面向,闡述手機成癮對兒童發展的潛在危害,呼籲家長重視問題,及早介入,避免造成孩子學習、視力、甚至人格發展的不可逆傷害。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他是因為車禍後遺症導致不得不包尿布。」余昭誠讓我頓時尷尬。「沒有人會想這樣,不過既然遇到了就得面對。只是我對於『脅迫』有些意見。」字詞太銳利刺耳,讓爸爸及朱叔叔連忙解釋。「我並不是特意來怪罪你們。你們是為他好,這我能夠理解,雖然手法上我是不太認同——」余昭誠溫柔地講著,沒有實體的刀卻緩緩切入。
流感與流感重症的一線之隔往往取決於我們如何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如何自我觀察與照護才能避免陷入重症風險是本篇文章想要告訴聽眾的照護課題
大S流感重症導致死亡又再次喚醒醫療衛生的敏感神經,從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到這次事件的流感病毒重症,又或者一般型小感冒及鼻過敏等都同時有許多相似症狀出現,到底如何區分或者如何照護?透過症狀分類是一個常用的歸納方式,然而在沒有正確的醫師診斷,自行解讀判斷卻經常出現錯誤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4/28,星期四,第三十四天。 我想休息幾天…,好好地休息、認真地休息。 三月底突然遇上封城到現在,超過一個月了,身心靈一直處在高度緊繃的狀態,加上那天最後一記爆擊…。 腦袋運轉的速度和身體各方面狀態都在逐步下降中,我自己有感覺,好像有什麼快壓不住了。 這陣子我一天平均做兩到三餐,吃不下也
4/15,星期五,第二十一天。 房東捎來消息說,樓下超市貌似又開始營業了。要是真能分層下樓也好,至少能走動走動。 胡亂忙了一陣早上就過了。手邊有一包麵粉,確實比較感覺不那麼度日如年,吃不吃得下不是重點。洗洗手,準備開始張羅午餐時,又聽見一陣輕巧的敲門聲。 這次,門上掛了好大一根健壯的萵筍!
限時公開
昏迷了三天的金,從黑霧的夢境醒來。但不知是不是蛇毒未清,他總覺得紅蛇又到夢裡來找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近期《柳葉刀區域健康–美洲》於2024年11月的研究 ,針對年輕的海軍陸戰隊員(中位數年齡18歲),理論上風險最低的族群,完整疫苗、生活規律、運動量完整的這些新冠確診後的遺症的臨床和功能評估。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04
3
謝謝小a分享畫作及科普!我覺得,是大家已經習慣了新冠?!而且對於長新冠也不自知或無可奈何?!
3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2
❦ 莊小昕 小昕點出了3個思考方式: 習慣了、不自知、無可奈何 ! #繼續加油 ~ #思考思考再思考~
2
多次元時空的懷錶 1. 火車站的奇遇 在一個繁忙的火車站,11歲的小男孩阿祺蹲在月台邊緣,注視著地上的一個光芒微弱的物體。他小心翼翼地伸手,從縫隙間撿起了一枚古銅色的懷錶。錶面上刻著奇異的符號,針尖微微閃爍著藍光。他還沒來得及研究,懷錶突然滴答作響,發出一陣柔和的震動,彷彿活了過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