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笔记软件 Obsidian 综合评测:优点、缺点、评价、学习资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Obsidian

介绍

一款建立在本地 Markdown 文本基础上的知识平台。

优点

  1. 本地离线。文件格式为标准化的 Markdown 文件。
  2. 平台化。Obsidian 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插件市场。得益于强大的软件社区,Obsidian 已经拥有了 500 多个插件,并且依然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需求,那就去插件市场看看。总会有很多惊喜等着你。
  3. 免费而强大。
📷

缺点

  1. 插件太多了?部分用户无从下手。这或许算是一个 “缺点”。对于普通的笔记用户而言,Obsidian 极其丰富的插件系统可能让不愿意折腾的笔记用户无从下手。社区插件市场的访问,需要具有特殊网络。
  2. Obsidian 的双向链接功能距离 Roam Research 等大纲编辑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使用过 Roam 这样的大纲类型的双链笔记的用户而言,Obsidian 的缺点便是块引用功能不够好用。此外,从反向链接将内容转移到正文之中也不太方便。

评价

除了一些上古笔记软件,比如 神的编辑器 Emacs,Obsidian 通过其极其优秀的扩展能力,可能是最为接近 All in One 理念的笔记软件。 对,一切皆可 Ob.
Obsidian 已经不是一款编辑器,而是逐步进化为一个笔记平台
Obsidian 可能是我见过第一个宣称 ForEver 的笔记软件了——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并且提出 Notes For Grandchildren—— 这就是说,要好好做笔记,留给子孙后代当传家宝,将来通过笔记实现与子孙后代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学习资源

互联网上关于 Obsidian 的学习资源非常多。对此,我也整理了不少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等原因,我将相关使用教程梳理使用以下方式进行共享:
如图,使用教程分为中文使用教程和英文参考资源,主要资料来源于中文和英文官方论坛,以及公众号、知乎、哔哩哔哩等站点的 obsidian 大咖的分享。资料主题包括论坛资源、常见资源站点、笔记理念、知识管理体系、双链 · 入门套件、 MOC、Zettelkasten、数字花园、标签管理、常青笔记、网页剪藏、阅读场景、复习场景、学术场景、综合场景、自动化、CSS、发布、模版、自动化、工作流等多个主题的参考资料内容。
📷📷📷
最后,再介绍一下我正在使用的在线协作工具 FlowUs.

FlowUs 息流笔记

介绍

一款具有特色的、 Notion 类的 All in One 生产力工具。

核心功能

  • 块编辑器——支持页面、待办列表、代码块等在内的多种 Block. 与此同时,也支持同步块,方便 Block 内容的知识复用 。此外,支持页面动态评论功能。
  • 简单表格:支持简单表格,满足用户对于表格的轻量化需求。
  • Database, 即多维表,支持包括表格、看板、画廊、目录、时间轴、日历、收集表等在内的七种视图。
  • 多维表功能:支持分组、筛选、排序等基本功能。与此同时,也支持公式、关联、汇总等高级功能,方便多维表实现数据自动化汇总和呈现。此外,支持引用多维表格功能,方便用户在多个页面中共享 Database.
  • 模版功能模版按钮+模版市场。强大的、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模版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 协作功能:支持查看、编辑、评论、复制等多种协作权限功能。
📷
多维表的引用和嵌入

特色功能

  • 与 Notion 相比,FlowUs 支持中文界面,针对中文用户使用习惯进行细节优化。
  • 支持原生开发,解决了移动端的输入问题。 对于多数用户而言,对于移动端的要求便是内容实时同步、支持快捷输入。FlowUs 作为云笔记,自然内容跨平台不存在问题。而原生应用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移动端使用体验,实现打开即写,快速收集各种知识和内容。
  • 支持文件夹页面:将网盘整合进你的笔记系统什么是文件夹页面?像网盘应用一样,FlowUs 允许用户将自己常用的办公文件以文件夹或者多个文件的形式一键上传至笔记空间之中。并且,FlowUs 允许用户免费在线预览文件夹页面中的办公文件。
    在 Notion 等同类软件中,文件只能以附件的形式加以存在。对于 Notion 而言,你需要使用浏览器跳转才能查看附件内容。而另外一些同类软件,需要升级为个人 Pro 版本才可以在线预览。
    文件夹页面具有标题视图、卡片视图、预览视图这三种视图,方便用户实现对于文件内容不同形式的预览。
📷
文件夹页面:将网盘整合进你的笔记系统
  • 对于个人用户十分友好,拥有高性价比。如同《Notion 类软件横向评测:Notion、FlowUs、Wolai》这篇文章中根据这三款软件的具体功能和价格对比,FlowUs 具有高性价比
    在不少相同的功能上,FlowUs 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使用权益。比如,五人以下的小组版免费,而这个功能在 Notion 等软件中是收费的。此外,文件上传、单个块字数限制等核心功能,FlowUs 提供了更多的存储空间以及更少的功能限制。
    当然,FlowUs 也支持教育优惠
  • 丰富的软件联动生态体系:FlowUs 与白板、思维导图、流程图、设计协同等不少优秀第三方服务形成了软件联动。具体而言,FlowUs 支持 Figma、Airtable、Sketch、墨刀、摹客、Excalidraw、ProcessOn、Canva、Bilibili、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网易云音乐、Codepen.
📷
直接在 FlowUs 内部查看和编辑思维导图、白板、流程图

FlowUs 息流笔记·模版

主页·仪表盘模板
📷
自媒体运营模版
📷
📷
进度条综合模版
上述模版部分使用国产小组件库 NotionPet 制作,更多小组件建议前往官网查看:

使用教程、学习资源汇总

相关生产力工具测评和方法论介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8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pike Spiege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Remnote 介绍 一款内置了阅读系统、记忆系统的双链大纲编辑器。 优点 强大的快速记录。RemNote 具有包括 Daily Notes、Quick Add、Portal 在内的多种快速记录方式。 更强大好用的搜索功能 Powerful Search 缺点 官网 Remnote 官网 介绍
介绍 一款本地优先、重视隐私、类 Roam Research 、大纲类型的双链编辑器。 📷 优点 离线; 兼容 MD 和 Org . Org 模式能满足一些高级玩家的需求。 强大的任务管理功能; 数据本地储存; 端对端加密; 支持插件市场、主题市场; PDF 批注; 内置间隔复习; 缺点 官网
Roam Research 是最近几年,除了 Notion 以外,被广大笔记用户最为关注的产品。关于 Roam, 很多读者已经了解颇多。因此,对于 Roam 我只做简要评价,重点在于分享 Roam 使用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使用教程。 介绍 双链笔记赛道的开创者。 优点 📷 缺点 评价 免费使用
Roam Research 介绍 双链笔记赛道的开创者。 📷 优点 编辑器:流畅丝滑,性能比较好。这个有主管色彩。仅供参考。 双链细节:作为开创者,可能是做的最好的。 插件和主题十分丰富:尽管 Roam 社区近 1 年来已经不怎么繁荣了,但是 Roam 社区提供的插件和主题依然足够丰富。 缺点
葫芦笔记 介绍 一款大纲编辑器类型的双链笔记; 优点 主题:支持白天和黑暗主题; 中文输入优化:比如支持支持中文全角符号; 支持微信输入 支持协同协作:在常见的双链笔记中,葫芦笔记应该是率先实现这一功能的。包括 Roam 在内的其他双链笔记还在开发中。 缺点 缺少主题市场:正在开发中。 建议 介绍
介绍 一款强大、好用的双向链接软件。 Roam Edit 官网 优点 离线存储:RE 支持飞行模式,在离线的状态下依然可以编辑和存储数据。 插件体系:插件功能丰富,并且很容易配置和上手。开发者一人之力,积极相应用户需求,开发了大多数插件。这足见开发者的态度。 缺点 学习资源 📷 评价 介绍
Remnote 介绍 一款内置了阅读系统、记忆系统的双链大纲编辑器。 优点 强大的快速记录。RemNote 具有包括 Daily Notes、Quick Add、Portal 在内的多种快速记录方式。 更强大好用的搜索功能 Powerful Search 缺点 官网 Remnote 官网 介绍
介绍 一款本地优先、重视隐私、类 Roam Research 、大纲类型的双链编辑器。 📷 优点 离线; 兼容 MD 和 Org . Org 模式能满足一些高级玩家的需求。 强大的任务管理功能; 数据本地储存; 端对端加密; 支持插件市场、主题市场; PDF 批注; 内置间隔复习; 缺点 官网
Roam Research 是最近几年,除了 Notion 以外,被广大笔记用户最为关注的产品。关于 Roam, 很多读者已经了解颇多。因此,对于 Roam 我只做简要评价,重点在于分享 Roam 使用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使用教程。 介绍 双链笔记赛道的开创者。 优点 📷 缺点 评价 免费使用
Roam Research 介绍 双链笔记赛道的开创者。 📷 优点 编辑器:流畅丝滑,性能比较好。这个有主管色彩。仅供参考。 双链细节:作为开创者,可能是做的最好的。 插件和主题十分丰富:尽管 Roam 社区近 1 年来已经不怎么繁荣了,但是 Roam 社区提供的插件和主题依然足够丰富。 缺点
葫芦笔记 介绍 一款大纲编辑器类型的双链笔记; 优点 主题:支持白天和黑暗主题; 中文输入优化:比如支持支持中文全角符号; 支持微信输入 支持协同协作:在常见的双链笔记中,葫芦笔记应该是率先实现这一功能的。包括 Roam 在内的其他双链笔记还在开发中。 缺点 缺少主题市场:正在开发中。 建议 介绍
介绍 一款强大、好用的双向链接软件。 Roam Edit 官网 优点 离线存储:RE 支持飞行模式,在离线的状态下依然可以编辑和存储数据。 插件体系:插件功能丰富,并且很容易配置和上手。开发者一人之力,积极相应用户需求,开发了大多数插件。这足见开发者的态度。 缺点 学习资源 📷 评价 介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碩博士生:用 Obsidian 模板系統,讓學術閱讀如同開外掛】 Obsidian 是個強大的數位筆記工具,但要真正用好它,尤其是在學術閱讀中發揮威力,建立特定的模板系統是關鍵。 昨天我在探索一套 5 種卡片模板的筆記系統,針對學術閱讀時的關鍵資訊進行分類和記錄。這樣讀書論文時,目標更
Obsidian 的真正威力,不在於它的功能有多炫酷,而在於它能幫你把點子連結起來。 連結與反向連結(Links & Backlinks), 可以把一條條孤立的筆記,組織成一張強大的知識網絡。 當你的筆記開始互相關聯, 它不再只是零碎的紀錄,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第二大腦」, 幫助
Thumbnail
如果有在研究筆記軟體,一定會聽過Obsidian的大名 但是相較於Notion,Obsidian的中文資料量相對少得多 而且Obsidian又是一個進入門檻高的軟體 (易用難精) 因此,希望透過一系列文章介紹Obsidian讓大家認識與了解它
我目前在Obsidian的實踐上,我有三種主要的連結策略: 01 用筆記標題去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料 03 用Obsidian內部連結[4]筆記庫內的補充資料
尤其是講到如何想起讀過的學術段落, 可以用段落在文章的位置, 也可以用重要的學術研究關鍵字, 藉此來推動資訊塊筆記與關鍵字索引筆記的製作, 就覺得當時注意到這個點真的很關鍵, 決定了花在學術閱讀的時間精力, 是不是能持續提供知識複利。
步驟1 - 為筆記編號,建立索引 在Obsidian中,將每個筆記編上獨立編號,使其成為易於引用的對象。無論是日常寫作還是社交媒體分享的短文,每篇都有編號,有助於重讀和迭代。這種方法讓想法得以有效組織和管理,提高了信息檢索的效率。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如果你是Obsidian的用戶, 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組織和利用你的筆記內容。 透過標籤系統, 你可以更輕鬆地找到相關筆記, 並建立知識網絡。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標籤來提升你的Obsidian筆記價值。 ▋訣竅1 - 善用標籤來組織信息 在Obsi
成為Obsidian使用者已經三年多。 現在,Obsidian已經完完全全,融入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我用Obsidian管理學術工作需要的學術閱讀, 也用Obsidian管理日常生活需要的一般閱讀。 我將生活與工作上遇到的有價值資訊轉成文本, 接著將文本切割成一個個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碩博士生:用 Obsidian 模板系統,讓學術閱讀如同開外掛】 Obsidian 是個強大的數位筆記工具,但要真正用好它,尤其是在學術閱讀中發揮威力,建立特定的模板系統是關鍵。 昨天我在探索一套 5 種卡片模板的筆記系統,針對學術閱讀時的關鍵資訊進行分類和記錄。這樣讀書論文時,目標更
Obsidian 的真正威力,不在於它的功能有多炫酷,而在於它能幫你把點子連結起來。 連結與反向連結(Links & Backlinks), 可以把一條條孤立的筆記,組織成一張強大的知識網絡。 當你的筆記開始互相關聯, 它不再只是零碎的紀錄,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第二大腦」, 幫助
Thumbnail
如果有在研究筆記軟體,一定會聽過Obsidian的大名 但是相較於Notion,Obsidian的中文資料量相對少得多 而且Obsidian又是一個進入門檻高的軟體 (易用難精) 因此,希望透過一系列文章介紹Obsidian讓大家認識與了解它
我目前在Obsidian的實踐上,我有三種主要的連結策略: 01 用筆記標題去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料 03 用Obsidian內部連結[4]筆記庫內的補充資料
尤其是講到如何想起讀過的學術段落, 可以用段落在文章的位置, 也可以用重要的學術研究關鍵字, 藉此來推動資訊塊筆記與關鍵字索引筆記的製作, 就覺得當時注意到這個點真的很關鍵, 決定了花在學術閱讀的時間精力, 是不是能持續提供知識複利。
步驟1 - 為筆記編號,建立索引 在Obsidian中,將每個筆記編上獨立編號,使其成為易於引用的對象。無論是日常寫作還是社交媒體分享的短文,每篇都有編號,有助於重讀和迭代。這種方法讓想法得以有效組織和管理,提高了信息檢索的效率。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如果你是Obsidian的用戶, 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組織和利用你的筆記內容。 透過標籤系統, 你可以更輕鬆地找到相關筆記, 並建立知識網絡。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標籤來提升你的Obsidian筆記價值。 ▋訣竅1 - 善用標籤來組織信息 在Obsi
成為Obsidian使用者已經三年多。 現在,Obsidian已經完完全全,融入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我用Obsidian管理學術工作需要的學術閱讀, 也用Obsidian管理日常生活需要的一般閱讀。 我將生活與工作上遇到的有價值資訊轉成文本, 接著將文本切割成一個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