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旗永不落(12):1832年協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納科多奇斯之戰

阿納華克的騷亂雖然和平落幕,被殖民者視為小霸王的布拉德本狼狽逃走,新來的墨西哥官兵也和居民相處融洽,皮德拉斯覺得自己似乎可以高枕無憂的返回納科多奇斯去了。然而,皮德拉斯沒過多久便察覺狀況有異,留在阿納華克的官兵居然與當地居民沆瀣一氣,公開宣稱支持聖塔安那將軍;德克薩斯各地群集的民兵也沒有解散,就連納科多奇斯也有民兵聚集。

皮德拉斯立刻要求民兵解散,但卻遭到拒絕,以阿托亞克灘(Attoyac Bayou)的民兵首領詹姆士.布洛克(James Whitis Bullock, 1788 – 1859)為首,400名民兵在8月1日包圍了老石堡,要求皮德拉斯表態支持聖塔安那並交出武器。次日,皮德拉斯派遣騎兵驅散民兵,但遭到伏擊打退;民兵藉地利之便展開逐屋掃蕩,將守軍趕出老石堡。先前在弗雷多尼亞共和國中逃過一劫的商人史騰也率領民兵前來助戰,迂迴到皮德拉斯防禦的後方。

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皮德拉斯決定趁著夜色撤退,率剩下的300名士兵向東移動;不料民兵方面已經提前出發,16位民兵早在距離納科多奇斯30公里處、安潔莉娜河(Angelina River)的林伍德(Linwood)渡口埋伏。遭受突襲的墨西哥軍隊霎時大亂,皮德拉斯的副官麥迪納上尉(Francisco Medina)帶領大批士兵棄械投降,他本人則逃回後方不遠處的道格拉斯村(Douglass),躲在殖民者約翰.德斯特(John Marie Durst, 1797 – 1851)家中,約翰是前納科多奇斯市政官的約瑟夫.德斯特的弟弟。

皮德拉斯在3日宣告投降,率領殘餘的300位墨西哥官兵繳械離開,由史蒂芬.奧斯丁負責將他們安全的送回墨西哥本土。納科多奇斯之戰中共計47位墨西哥官兵陣亡、40餘人受傷,民兵方面僅有4人死亡、4人受傷;這場戰鬥雖然規模不大,卻使得德克薩斯東部的墨西哥守軍全部撤走,實力派的殖民者們開始走向台前,出面維持德克薩斯的秩序。

1832年協議

1832年10月1日,來自16個城鎮的55位代表齊集聖菲利佩(San Felipe),由約翰.奧斯丁擔任召集人,推選史蒂芬.奧斯丁為主席、法蘭克.強森為秘書,提出了《1832年協議》(Convention of 1832)。這項協議針對先前的《1830年4月6日法案》而來,呼籲墨西哥政府正視德克薩斯人的主張,包含開放移民、澄清吏治、暫緩提高關稅、授權組織民兵,以及將德克薩斯獨立設為一州等。

後人想像1832年協議的開會情況。

後人想像1832年協議的開會情況。

此外,這場集會也決定德克薩斯各城鎮將自行推選保安官,並且在聖菲利佩設置定期的委員會,建立橫向的聯繫系統,名義上是為了防備原住民,實際上則有提高自治權的意涵。農場主威廉.華頓(William Harris Wharton, 1802 – 1839)與戈利亞德市政官拉斐爾.曼喬拉(Rafael Antonio Manchola, ? – 1833)受命前往州首府薩爾蒂略向墨西哥政府提出這份決議,曼喬拉也是與會的55位代表中唯一的墨西哥裔。

被選為主席的奧斯丁實際上還在狀況外,他才剛把墨西哥官兵們送走,在回程路上便聽到德克薩斯居民們自己動起來的消息,他一開始甚至打算勸阻這場會議,但依然半推半就的上了台。實際上,奧斯丁和大多數代表都屬於溫和派,相信能藉由請願爭取自身的權利,諸如崔維斯這一類激進派則被排除於會議之外。此外,墨西哥裔為主的城鎮聖安東尼奧與維多利亞都沒有派出代表,對聖菲利佩的會議不置可否。

駐聖安東尼奧的德克薩斯行政長官拉蒙.穆斯基斯(Ramón Músquiz, 1797 – 1867)得知了聖菲利佩大會的消息,他對這些美國殖民者們沒什麼好感,認為所有的請願都應依法經過州議會和行政長官之手,再上呈到聯邦一級,便派人攔阻了越級上報的華頓等人,退回了大會的請願。

奧斯丁這邊也自知理虧,大會缺乏墨西哥裔代表背書,且墨西哥政爭結束前的合法總統仍是布斯塔曼特,貿然宣稱支持聯邦派的聖塔安那可能有反叛的嫌疑。奧斯丁隨即趕往聖安東尼奧,與墨西哥裔居民領袖塞金(Erasmo Seguín, 1782 – 1857)見面,重新擬定一份請願書,要求墨西哥政府儘速處理德克薩斯人的訴求,否則他們有權自行建州。穆斯基斯同意了這份措辭緩和的請願書,並於1833年初將其送出,但他也暗中向墨西哥政府提出示警。

在等待墨西哥政府回覆的同時,各路冒險者也開始向德克薩斯聚集。

傳奇冒險家登場

詹姆斯.鮑伊(James Bowie, 1796 – 1836)來自肯塔基州的小地主家庭,家中曾擁有農場與多名黑奴,後來又遷居到密蘇里、路易斯安那等地,年輕的鮑伊在這段期間學會了狩獵、刀槍技術以及西班牙語、法語等。1812年戰爭後,鮑伊和他的哥哥雷金(Rezin Pleasant Bowie, 1793 – 1841)留在紐奧良經營伐木業,也身兼種植園主、土地掮客等身分,更與海賊拉菲特合作走私奴隸而致富,但也捲入了不少糾紛。

詹姆斯.鮑伊與鮑伊刀,刀的設計者可能是他的哥哥雷金。

詹姆斯.鮑伊與鮑伊刀,刀的設計者可能是他的哥哥雷金。

讓鮑伊一戰成名的是1827年的「沙洲之戰」(Sandbar Fight),這場戰鬥起源於亞歷山德里亞(Alexandria, Louisiana)的老地主威爾斯家族(Wells)與後進馬多克斯家族(Maddox)之間的爭執,兩家從相互騷擾逐漸惡化到金融糾紛和選舉鬥爭。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威爾斯家的領袖山繆.威爾斯(Samuel Levi Wells, III, 1796 – ?)與馬多克斯家領袖湯瑪斯.馬多克斯(Thomas Harris Maddox)兩人相約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沙洲進行決鬥。

1827年9月19日,威爾斯家與馬多克斯家各自帶著自己的助手和醫師在維達利亞(Vidalia,對岸是密西西比州的納奇茲)的沙洲碰頭,威爾斯帶來了親家康尼家(Cuny)的人馬和好友鮑伊作為助手;而馬多克斯一方的助手則包含了鮑伊的宿敵、拉皮茲堂區[1](Rapides Parish)治安官諾里斯.萊特(Norris Wright, ? – 1827)。鮑伊去年曾在治安官選舉中敗給萊特,而萊特又在鮑伊向銀行貸款時從中作梗,並在談判中對他開槍,使得鮑伊總是隨身帶著特製的獵刀防身。

沙洲之戰一共有17位參與者,扣掉5位觀眾和2位醫師,雙方各有5人參戰,其中威爾斯和馬多克斯是主角,鮑伊等人作為助手[2]。威爾斯和馬多克斯在決鬥中互開了兩槍,但都沒射中,決鬥以和局收場。不料卻在握手言和之際,馬多克斯的副手羅伯特.克雷恩(Robert A. Crain)上校突然掏槍,與他有隙的「將軍」山繆.康尼("General" Samuel Cholett Cuny, 1800 – 1827)也向他叫囂。

在混亂之中,克雷恩先向康尼開了一槍,卻射中一旁的鮑伊;憤怒的鮑伊拔刀攻擊克雷恩,但被他擊倒在地。這時萊特跳了上來,先朝著倒地的鮑伊開槍,並拔出劍杖(Swordstick,藏在拐杖中的劍)攻擊,但萊特卻在肉搏時被鮑伊逮個正著,霎時手起刀落將他砍翻在地。此時鮑伊又被馬多克斯的助手阿佛瑞.布蘭查(Alfred Blanchard)開槍打中手臂,但阿佛瑞也被鮑伊回擊砍傷手腕。這時威爾斯一方展開反擊,將阿佛瑞與他的兄弟凱利(Carey Blanchard)打退,救回渾身是血的鮑伊。

後人所繪的沙洲之戰,受傷的鮑伊一刀砍死了萊特。

後人所繪的沙洲之戰,受傷的鮑伊一刀砍死了萊特。

沙洲之戰以康尼(被克雷恩射殺)和萊特死亡、鮑伊與阿佛瑞重傷、其餘人各自掛彩收場。鮑伊事後並未受到法律追究,包括克雷恩在內的所有目擊者都同意鮑伊的攻擊是出於自衛。

決鬥雖然不了了之,但鮑伊的勇戰英名卻也傳開,他在戰鬥中身中兩彈、七記刺傷和更多毆傷,但仍留下擊殺對方一人、擊傷另一人的紀錄。報刊雜誌將戰鬥的細節鉅細靡遺的披露出來,使鮑伊立刻成為全美國的風雲人物,他所此用的獵刀也成為熱門武器,鐵匠布萊克(James Black, 1800 – 1872)為鮑伊改良了他的愛刀,1830年代的美國拓荒者幾乎人手一把,成為美國在左輪手槍流行前的代表性武器。

為了避免惹來更多麻煩,鮑伊決定搬到聖安東尼奧避風頭,成為市政官維拉門迪(Juan Martin de Veramendi, 1778 – 1833)的座上賓;當鮑伊的未婚妻塞西莉亞(Cecilia Wells)在結婚前病逝後,他決定離開路易斯安那這個傷心地,全心經營德克薩斯的產業。

透過維拉門迪和奧斯丁的介紹,鮑伊成功取得墨西哥國籍,並在德克薩斯──科阿維拉的首府薩爾蒂略(Saltillo)經營工廠而致富,還娶了維拉門迪的女兒瑪麗亞(Maria Ursula de Veramendi, 1812 – 1833)。隨著岳父在1831年升任州長,鮑伊的事業也蒸蒸日上,這年,他決定組織一隊探險隊,前往德克薩斯北部尋找失落的銀礦。

1831年11月2日,鮑伊與他的兄長雷金及另外10位同伴前往聖薩巴傳教站(Mission Santa Cruz de San Sabá)的遺址,這座傳教站在1758年遭到原住民攻擊而廢棄,相傳附近曾有西班牙人探勘的銀礦。鮑伊一行人在此遭到160名原住民包圍,談判破裂後雙方爆發激戰;據生還者稱,鮑伊等人在戰鬥中至少擊殺了40位原住民戰士,還造成另外40人負傷,己方只損失1人,他們在荒野中奔走了一個月才回到聖安東尼奧,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早已全滅。雖然該次戰鬥的真偽難以考證,卻又讓鮑伊的戰績再添一筆。此後鮑伊又組織了幾次探索,但全都無功而返。

描述鮑伊探險隊和原住民大戰的版畫,繪於1833年。

描述鮑伊探險隊和原住民大戰的版畫,繪於1833年。

當阿納華克騷亂的消息傳開後,正在納奇茲探親的鮑伊快馬加鞭趕到納科多奇斯,正好加入布洛克圍攻老石堡的隊伍,也參與了林伍德渡口的伏擊,他的到來使得民兵士氣大振。


[1] 堂區(Parish)是路易斯安那州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該州也是美國唯一一個以堂區劃分的州。

[2] 按照當時流行的決鬥規則,決鬥者會帶上一位副手(Second)、一位醫師和數量相等的助手(Supporter)。副手負責在決鬥前做最後談判,若談判破裂則和助手一同擔任見證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歷史邊緣人
18會員
57內容數
一些平時不太常被注意到的邊緣歷史。 當前連載主題: ◇孤星旗永不落-德克薩斯共和國簡史 ◇小國家的殖民野望 ◇未分類歷史雜文
歷史邊緣人的其他內容
2024/04/11
猶加敦第二共和國與德克薩斯南北呼應,讓墨西哥方面十分頭疼。而為了應對地處偏遠的猶加敦,海路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德克薩斯與墨西哥艦隊已準備好在海上展開較量。
Thumbnail
2024/04/11
猶加敦第二共和國與德克薩斯南北呼應,讓墨西哥方面十分頭疼。而為了應對地處偏遠的猶加敦,海路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德克薩斯與墨西哥艦隊已準備好在海上展開較量。
Thumbnail
2024/04/01
德克薩斯在獨立之際並沒有像樣的海上力量,為了打破墨西哥的封鎖,一支小型艦隊匆忙成軍,組成了德克薩斯第一代海軍的原型。
Thumbnail
2024/04/01
德克薩斯在獨立之際並沒有像樣的海上力量,為了打破墨西哥的封鎖,一支小型艦隊匆忙成軍,組成了德克薩斯第一代海軍的原型。
Thumbnail
2024/03/19
儘管墨西哥人與原住民的威脅從未消退,德克薩斯人在抗擊外敵之餘,也沒忘記對付近在咫尺的惡鄰,老西部的血仇自此應運而生。
Thumbnail
2024/03/19
儘管墨西哥人與原住民的威脅從未消退,德克薩斯人在抗擊外敵之餘,也沒忘記對付近在咫尺的惡鄰,老西部的血仇自此應運而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休士頓回鍋德克薩斯總統之後開始與原住民修補關係,穩住了北面的情勢;但在南邊的墨西哥,宿敵聖塔安那已經重新掌權,即將展開他的復仇大計。
Thumbnail
休士頓回鍋德克薩斯總統之後開始與原住民修補關係,穩住了北面的情勢;但在南邊的墨西哥,宿敵聖塔安那已經重新掌權,即將展開他的復仇大計。
Thumbnail
經過連番惡戰,德克薩斯終於贏得了獨立,但未來是否能夠就此一帆風順?
Thumbnail
經過連番惡戰,德克薩斯終於贏得了獨立,但未來是否能夠就此一帆風順?
Thumbnail
儘管危機四伏,德克薩斯各地的代表仍然齊集,在不安與混亂之中神速完成了獨立宣言,共和昨於1836年3月2日正式建國,並選出了臨時大總統。但隨著阿拉莫失守的消息傳來,新生的共和國霎時陷入低迷,他們當前只能仰賴一位來自西點軍校的劣等生力挽狂瀾,他能夠達成這項任務嗎?
Thumbnail
儘管危機四伏,德克薩斯各地的代表仍然齊集,在不安與混亂之中神速完成了獨立宣言,共和昨於1836年3月2日正式建國,並選出了臨時大總統。但隨著阿拉莫失守的消息傳來,新生的共和國霎時陷入低迷,他們當前只能仰賴一位來自西點軍校的劣等生力挽狂瀾,他能夠達成這項任務嗎?
Thumbnail
聽聞聖塔安那步步進逼,民兵們開始自發性的前往增援,其中也包含了來自美國的冒險家們,以聖安東尼奧的阿拉莫教堂為根據地,抵抗規模龐大的墨西哥軍隊,德克薩斯獨立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即將打響。
Thumbnail
聽聞聖塔安那步步進逼,民兵們開始自發性的前往增援,其中也包含了來自美國的冒險家們,以聖安東尼奧的阿拉莫教堂為根據地,抵抗規模龐大的墨西哥軍隊,德克薩斯獨立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即將打響。
Thumbnail
在圍攻聖安東尼奧的同時,德克薩斯的臨時政府也應運而生,但卻成了溫和派與獨立派角力的競技場;同時,部分政治領袖也企圖將戰火帶到墨西哥本土,藉此分散德克薩斯受到的壓力。
Thumbnail
在圍攻聖安東尼奧的同時,德克薩斯的臨時政府也應運而生,但卻成了溫和派與獨立派角力的競技場;同時,部分政治領袖也企圖將戰火帶到墨西哥本土,藉此分散德克薩斯受到的壓力。
Thumbnail
獨立戰爭的火焰開始蔓延,德克薩斯民兵們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開始向首府聖安東尼奧進軍,這座城鎮仍有上千名墨西哥官兵鎮守,要拿下它絕非易事。
Thumbnail
獨立戰爭的火焰開始蔓延,德克薩斯民兵們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開始向首府聖安東尼奧進軍,這座城鎮仍有上千名墨西哥官兵鎮守,要拿下它絕非易事。
Thumbnail
隨著墨西哥官方的勢力被迫退出德克薩斯東部,殖民者們開始出手建立新秩序,各路英雄好漢逐漸浮上檯面,但事情真的會如他們所願嗎?
Thumbnail
隨著墨西哥官方的勢力被迫退出德克薩斯東部,殖民者們開始出手建立新秩序,各路英雄好漢逐漸浮上檯面,但事情真的會如他們所願嗎?
Thumbnail
愛德華茲取得了德克薩斯東部的土地,希望在此大展拳腳,建立一個像奧斯丁殖民地一樣的強大勢力。但他面對的問題顯然棘手不少,在情勢失控之後,又一個新的共和國在德克薩斯登場。
Thumbnail
愛德華茲取得了德克薩斯東部的土地,希望在此大展拳腳,建立一個像奧斯丁殖民地一樣的強大勢力。但他面對的問題顯然棘手不少,在情勢失控之後,又一個新的共和國在德克薩斯登場。
Thumbnail
斷斷續續的邊境衝突後,美國和新西班牙之間終於締結條約,劃定了漫長的邊界;然而這道邊界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麻煩。躍躍欲試的冒險家們再次趁亂出擊,在德克薩斯的土地上升起了新的旗幟;墨西哥的獨立戰爭的終幕即將開演,但取走勝利果實的人似乎別有所圖。
Thumbnail
斷斷續續的邊境衝突後,美國和新西班牙之間終於締結條約,劃定了漫長的邊界;然而這道邊界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麻煩。躍躍欲試的冒險家們再次趁亂出擊,在德克薩斯的土地上升起了新的旗幟;墨西哥的獨立戰爭的終幕即將開演,但取走勝利果實的人似乎別有所圖。
Thumbnail
當阿瓜約於1722年卸任時,德克薩斯境內已經有包含首府阿戴斯在內的10座傳教站、4座堡壘及主要城鎮聖安東尼奧,另有殖民者數百人及駐軍250人,足足是他出發前的四倍。
Thumbnail
當阿瓜約於1722年卸任時,德克薩斯境內已經有包含首府阿戴斯在內的10座傳教站、4座堡壘及主要城鎮聖安東尼奧,另有殖民者數百人及駐軍250人,足足是他出發前的四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