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論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十二月,我不小心忘記自己原本的計畫,在和組員跟老師開會時答應要再做一次專題研究,那時候是想,雖然學分修到了,但我是兩個主題都只參與到一半,總覺得不完整,而且這次是我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只做一半似乎有點可惜,便脫口說下學期要繼續寫。
結果,後半才剛開始,我就發現自己是不喜歡論文,和做什麼主題沒有關係,都一樣寫不下去。更深的癥結點就是:我好像沒有辦法再把自己塞進世人習慣的框架裡了。是啊,學校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開課,選修,上課,做報告,寫研究,用這樣制式化的方式傳授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其實不用這種方法也能學到,不是只有這種方式。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只用一套方法就想適用於所有人,我不認同,不認同只有寫論文才能證明自己在本科系學有所成,我認為不應該要求學生交出一樣形式的作業來表現自己,這只是在方便老師評量,因為他們怕自己無法理解其他方式的展現。從小學到大學,整個體系,都是如此。
如果真的有興趣、喜歡、有熱情,那應該無論任何形式,都能讓人感受到。就算是以「證明學生的學習成果」為目標好了,從語文方面的聽說讀寫,或檢視是否達到用日文來思考,這些從平常的報告、文章就能看出來了吧?有些人就是和日本人一樣自然,有些人就是結結巴巴,話都卡在腦子裡出不來。那麼研究的特殊性又在哪裡?為什麼需要做研究?難道不是因為有想要研究、了解的事,才去做的嗎?為什麼要放在必修,強制所有人都要做?要知道,台灣教育下學生的通病,就是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學,也到了第四年,卻還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在這種沒有特別想做的研究領域,卻又礙於系上規定不得不去做,不然就不能畢業的情況下,要跑一個一年的專題是非常煎熬的,只能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也許有些人在小組裡混著混著,也就畢業了,覺得沒什麼,但我不行。
我就是不行,不能接受被外在因素推著前進,我已經受夠了,探索的領域被規定、表現成果的方式被規定、行動範圍被規定、什麼時候學什麼、學多久,也是被規定,學校現行體制和工廠沒有兩樣,都是人為的、不符合人性、不自然的,要我說為什麼不想寫了,就是因為我全身心的在拒絕這個系統。它從不促使人自然發展、不接納人類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方式、步調、個性,只是量產,量產適應社會的人,要新的人類去理解、適應由舊世代的人建立出來的規範,而不是向新人類學習、探索新的可能性來讓世界更好。
我認為現有體制內的改革,都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也有很多只是換湯不換藥,只要分數存在,評比存在,標準存在,那股想要框架住新生人類的力量存在,就什麼都沒有改變。他們依然要活在必須時刻檢視自己是否在標準內,擔憂落在標準外自己就是沒有價值、不會被接受的世界裡。
看看班級設計,總是2、30人配一個班導,這就已經不符合人性了,一個成人是應付不來這麼多人的,一個四人家庭裡2對2算不算勉強持平還說不準呢,學校卻是要一個老師對上一個群體,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統一、秩序當道,這是最方便老師管理的方法,但是框住了很多人,也稀釋了老師的注意力、與深入了解學生的心力,因為大家看起來都沒什麼兩樣,都好好地坐在教室,只要確認這一點,「老師」的責任就盡到了,沒有人出事,就不會被究責,餬口飯吃而已,其他就不管了。學生真正的想法,心理的認知,以及他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去探索、發展自己的興趣專長呢?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老師」哪管得了那麼多。說穿了就是工廠品管而已嘛,只管產品外表是否完好,表現是否亮眼就好了,誰會去理解產品在想什麼啊?
我還以為老師應該是有方法、有智慧、有耐心的呢,看來光是耐心就被課務、班級消耗殆盡了,所以說要可以慢下來完整仔細的了解學生就是要3-5人一個班才對嘛,也應該讓學生自由選擇老師。
0會員
43內容數
這是一個角落生物屬性的人開的一個舒服快樂的角落,喜歡就留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某人類的多角宇宙 的其他內容
拍照
困ったらいつでも相談に乗ってくれよって言葉は儚いものだ。
我也是愛喝飲料的人。
接續上篇
拍照
困ったらいつでも相談に乗ってくれよって言葉は儚いものだ。
我也是愛喝飲料的人。
接續上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難以傳授的技術! 本文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學生,在3至6個月內完成他們的第一篇研究論文。 這裡分享我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後,獲得對學術寫作的三個關鍵啟發 ▋啟發1 - 零配件生產過程:拆解論文結構 學術論文最基本包含五個部分:導入、文獻、方
Thumbnail
概要:在成為好像有在寫東西的好棒棒創作者、成為一個勉強合格的學生、成為死人,這三者之間,選擇把手機裡的偶像星願刪掉(第五次)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002 ∩ 未來皮質層《我祖父的研究技術 - 索引、始祖卡片盒筆記、論文》的9條選譯 01 這是我祖父在電腦時代前做歷史研究的方法。他用紙張以及細緻的過程,建立了一個接近卡片盒筆記法的東西。 02 盧曼的著作《與卡片盒溝通》於1992年出版,而我的祖父顯然在50年代就使用這個系統了。 03 他
Thumbnail
幫你讀: 1.      一直以為國文裡的文豪都是人生勝利組,讀過此書,才知道在國文裡發光發熱的作者蘇軾、李白及歸有光都是用崎嶇的生命經驗在書寫文字的人,因為沒有深刻的感受就寫不出摯文,而深刻的感受常來自失敗、挫折。 2.      別說國文是古文,它是「貶謫文學」,人生的諮詢師。 讀過柳宗元
Thumbnail
還沒有進入博士班,但是我考取了!(雙手和雙腳都舉起來歡呼) 碩士論文只是想要畢業,沒有寫得很好。因為文字不優美,詞句不通暢,很多不足,但是那是一個基石。 練習寫作和讀英文文獻應該是在正式進入博士班之前要具備的兩把刷子(或是一雙筷子,嘿嘿)所以我要開始寫日記,這次許願100天。
Thumbnail
在2022年新的第一天裡,想來和大家聊聊,我的NFT創作歷程與一直有所關注的幾位優秀的台灣創作者。希望能提供給還在觀望的朋友們,一些心得和下定決心的勇氣!
Thumbnail
早上看了《親愛的房客》,覺得那種懸疑式的溫情片很好看,用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去淡化太濃烈的情感。我不喜歡看太感人的劇情,但我卻很喜歡眼淚能剛好收在眼眶裡打轉的那種,像是《俗女養成記》,或是這部。唯一一個不太合意的地方是每個角色都好低氣壓,當然他們都有自己痛苦跟壓抑的地方,但從頭到尾都這麼淡漠,包括面對應
Thumbnail
  在書展的最後一天,我「又」購票入場了。老實說,我壓根兒沒想到自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沒在書展會場,全因自己眼花,錯看了書展的節目時程表,記錯了作家演講的日子。但為了一探作家的廬山真面目,我不得不乖乖地掏出荷包裡的銀子。   走進書展的紅沙龍會場,只有寥寥數人散坐在椅上。距離演講開始的時間還有將近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難以傳授的技術! 本文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學生,在3至6個月內完成他們的第一篇研究論文。 這裡分享我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後,獲得對學術寫作的三個關鍵啟發 ▋啟發1 - 零配件生產過程:拆解論文結構 學術論文最基本包含五個部分:導入、文獻、方
Thumbnail
概要:在成為好像有在寫東西的好棒棒創作者、成為一個勉強合格的學生、成為死人,這三者之間,選擇把手機裡的偶像星願刪掉(第五次)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002 ∩ 未來皮質層《我祖父的研究技術 - 索引、始祖卡片盒筆記、論文》的9條選譯 01 這是我祖父在電腦時代前做歷史研究的方法。他用紙張以及細緻的過程,建立了一個接近卡片盒筆記法的東西。 02 盧曼的著作《與卡片盒溝通》於1992年出版,而我的祖父顯然在50年代就使用這個系統了。 03 他
Thumbnail
幫你讀: 1.      一直以為國文裡的文豪都是人生勝利組,讀過此書,才知道在國文裡發光發熱的作者蘇軾、李白及歸有光都是用崎嶇的生命經驗在書寫文字的人,因為沒有深刻的感受就寫不出摯文,而深刻的感受常來自失敗、挫折。 2.      別說國文是古文,它是「貶謫文學」,人生的諮詢師。 讀過柳宗元
Thumbnail
還沒有進入博士班,但是我考取了!(雙手和雙腳都舉起來歡呼) 碩士論文只是想要畢業,沒有寫得很好。因為文字不優美,詞句不通暢,很多不足,但是那是一個基石。 練習寫作和讀英文文獻應該是在正式進入博士班之前要具備的兩把刷子(或是一雙筷子,嘿嘿)所以我要開始寫日記,這次許願100天。
Thumbnail
在2022年新的第一天裡,想來和大家聊聊,我的NFT創作歷程與一直有所關注的幾位優秀的台灣創作者。希望能提供給還在觀望的朋友們,一些心得和下定決心的勇氣!
Thumbnail
早上看了《親愛的房客》,覺得那種懸疑式的溫情片很好看,用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去淡化太濃烈的情感。我不喜歡看太感人的劇情,但我卻很喜歡眼淚能剛好收在眼眶裡打轉的那種,像是《俗女養成記》,或是這部。唯一一個不太合意的地方是每個角色都好低氣壓,當然他們都有自己痛苦跟壓抑的地方,但從頭到尾都這麼淡漠,包括面對應
Thumbnail
  在書展的最後一天,我「又」購票入場了。老實說,我壓根兒沒想到自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沒在書展會場,全因自己眼花,錯看了書展的節目時程表,記錯了作家演講的日子。但為了一探作家的廬山真面目,我不得不乖乖地掏出荷包裡的銀子。   走進書展的紅沙龍會場,只有寥寥數人散坐在椅上。距離演講開始的時間還有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