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Day 28) 2022 6/12
蘇東坡有篇雋永的短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 相與步行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者耳」文章只有85個字,意思是:那天晚上,我解開衣帶正想睡了,見到月光照入窗中, 心中有種莫名的喜悅, 於是就起身走走, 心中想沒有人與我共享這份月色, 於是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 正巧他也還沒有就寢, 於是我們兩人一起到寺院的中庭隨意走走, 這時月光灑在地上, 看起來好像一汪透明清澈的積水, 而且水中還有長長短短的水草交錯縱橫地漂搖著, 其實這些都是青竹綠柏在月光掩映下的影子。 那個晚上沒有月亮? 什麼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 只不過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悠閒自在的人而已」。 這篇「夜遊承天寺」的短文, 蘇東坡用他豐富的想像力, 將月光比擬作水, 將竹影想像成水中的藻荇, 而且還和好友一同欣賞, 一點也不感傷, 倒是有股淡淡的喜悅, 這喜悅來自他們可以在那一刻拋開一切日間的公務俗事, 而全心浸淫在這晚的月色竹影之中, 所以文中最後一句「但少閒人如吾二人者耳」, 結束得很超脫, 很瀟灑。
李白的「靜夜思」勾起他的鄉愁,「月下獨酌」泛起了他的狂放, 而蘇東坡這篇小品文, 則顯出一種恬淡適意的心境。有空可以把這篇文章多朗誦幾遍,與古人為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純青K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Day 27) 2022 6/11 「床」字是「牀」字的俗寫,字典如是說。 蘇東坡也有一篇在月夜中漫步的短文, 明天再說吧!
(Day 24) 2022 06/8 公設1: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公設2:一條有限線段可以繼續延長。 公設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公設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公設5的敘述相當繁複,後世數學家給出了一個等效的敘述:過直線外的一點,恰有一平行線與之平行。
(Day 27) 2022 6/11 「床」字是「牀」字的俗寫,字典如是說。 蘇東坡也有一篇在月夜中漫步的短文, 明天再說吧!
(Day 24) 2022 06/8 公設1: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公設2:一條有限線段可以繼續延長。 公設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公設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公設5的敘述相當繁複,後世數學家給出了一個等效的敘述:過直線外的一點,恰有一平行線與之平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但有小可愛在身邊 境隨心轉 千山萬水所見便不是歷險滄桑 心有餘裕 便能聞到花香聽見鳥語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中語言清新自然,樸實無華,卻蘊含著深厚的感情。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句,用「剪燭」、「卻話」等日常生活的動作和語言,將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表現得真切動人。詩中對仗工整,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通過描寫月夜長安城的景象和婦女們思念丈夫的情感,表現了思婦對遠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午夜台曲·冬詞 現代 普普 台北無數星,一片車馬龍。冬雪強渡海,何處黑水溝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Thumbnail
但有小可愛在身邊 境隨心轉 千山萬水所見便不是歷險滄桑 心有餘裕 便能聞到花香聽見鳥語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中語言清新自然,樸實無華,卻蘊含著深厚的感情。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句,用「剪燭」、「卻話」等日常生活的動作和語言,將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表現得真切動人。詩中對仗工整,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通過描寫月夜長安城的景象和婦女們思念丈夫的情感,表現了思婦對遠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午夜台曲·冬詞 現代 普普 台北無數星,一片車馬龍。冬雪強渡海,何處黑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