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楓橋夜泊》看忙碌生活中的純真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加科舉考試失利,心情鬱悶,便在船上泊宿。夜深人靜時,聽到寒山寺傳來的鐘聲,使他倍感淒涼,遂作此詩。

這首詩不僅描繪了唐代江南水鄉的美景,也反映了詩人客居他鄉的孤獨與憂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我第一次聽到這首詩時,不知為何就格外喜歡。也許是詩中的意境,也許是詩人的故事,讓我特別有感觸。

現今社會,許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機會、教育資源或生活條件,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外地打拼。這種現像在全球化和都市化過程中尤其普遍。雖然時代變了,但離鄉背井的心情卻在某些方面與古人相似,仍然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壓力與挑戰

離開家鄉追求事業,意味著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挑戰。許多人在工作中經歷了無數的磨礪,從年少時的青春無憂,到進入社會後為生活所迫,開始了所謂的“為五斗米折腰”的艱辛生活。面對陌生的環境、激烈的競爭和繁重的工作任務,遊子們的內心深處常常難以保持最初的純淨與寧靜。

心靈的成長

張繼的《楓橋夜泊》不僅是一首描繪秋夜景色的詩,更是無數遊子心境的寫照。詩中的寒山寺鐘聲,傳遞著一種寧靜和安慰,彷彿在提醒每一個遠離家鄉的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要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現代人為了生活和夢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在內心深處,他們依然保留著對家的渴望和對純淨心靈的追尋。

不因忙碌而盲目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保持這份內在的純真和善良至關重要。它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忙碌而迷失自我,不要讓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壓倒了心靈的本真。保持內心的平衡與和諧,是實現真正優質生活的關鍵之一。

或許如詩所示,深夜的鐘聲不只是外在的聲音,更是心靈的召喚,提醒人們在為忙碌的生活努力付出的同時,還記得內心深處的那一點純真心。

不要忘記初心,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hktwo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唐代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夜中,詩人泊船楓橋,聽到寒山寺鐘聲的情景。詩中的寒山寺位於蘇州楓橋鎮,因其悠久的歷史和詩歌的影響而聞名。 張繼在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夜,搭船經過蘇州楓橋。當時,他因參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這是一幅描寫離別、流離失所和孤獨情懷的古體詩。透過《清秋》《梧寒》《獨宿》《殘炬》等象,營造出蕭條冷清的秋夜舞蹈。月色」則突顯了詩人淒涼的心理狀態。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亮已經落下,烏鴉在啼叫,天空上滿是寒霜。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陪伴著我憂愁而難以入眠。烘托出一個幽暗靜謐的環境,造成一種意韻濃厚的審美情境,渲染出一幅寧靜的水鄉秋夜圖。姑蘇城外寒山寺的
Thumbnail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亮已經落下,烏鴉在啼叫,天空上滿是寒霜。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陪伴著我憂愁而難以入眠。烘托出一個幽暗靜謐的環境,造成一種意韻濃厚的審美情境,渲染出一幅寧靜的水鄉秋夜圖。姑蘇城外寒山寺的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贈內人 唐代張祜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祜的《贈內人》,描寫了一位宮女在宮中寂寞孤獨的生活。禁門,皇宮的門禁森嚴;宮樹,宮中的樹木;月痕,月光照在樹上的影子。這兩句寫出宮女在宮中幽閉的生活,她只能在夜晚偷偷地透過禁門,看著月光在
Thumbnail
贈內人 唐代張祜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祜的《贈內人》,描寫了一位宮女在宮中寂寞孤獨的生活。禁門,皇宮的門禁森嚴;宮樹,宮中的樹木;月痕,月光照在樹上的影子。這兩句寫出宮女在宮中幽閉的生活,她只能在夜晚偷偷地透過禁門,看著月光在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簡介: 張繼,字懿孫,南陽(今屬河南)人,生年已不可考,終年大約在西元779年,他是唐、天寶年間的進士,歷任洪州鹽鐵判官、檢校祠部員外郎等職務。張繼爲人極富氣節,不事權貴也不懼權貴,常遊歷會稽、吳中、蘇州等地。 譯文: 注釋:
Thumbnail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簡介: 張繼,字懿孫,南陽(今屬河南)人,生年已不可考,終年大約在西元779年,他是唐、天寶年間的進士,歷任洪州鹽鐵判官、檢校祠部員外郎等職務。張繼爲人極富氣節,不事權貴也不懼權貴,常遊歷會稽、吳中、蘇州等地。 譯文: 注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