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起點城市正位在啟航的新起點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治理運作模式為:由下而上文化治理,由上而下專業治理,執行層則是這個跨界共同體,而支撐運作的樞紐是首長堅定的意念及強大的專業,這也是Change Keelung 的方程式。

若城市有代表色,無庸置疑的,八年以前這個城市的代表色是「灰色」。

對,灰色,深一點的灰或淺一點的灰,但就是灰色,髒髒暗暗的灰、了無生氣的灰、沒有希望的灰、不受尊重的灰…,然而這八年,每次造訪基隆,便會看見色彩一點點返回這個過去好像被遺忘的港都。

raw-image

多年來雖然深知魔法正在這個灰色城市發生,但訊息總是片面及零碎,不夠全面,此次,終得在#2022年基隆城市博覽會 獲得更完整的資訊,可以較為深入窺視這八年的施法過程。

我認為基隆的魔法重點如下:

#都市/區域規畫:首都圈的基隆

台大城鄉所畢業的林右昌市長,將所學的都市計畫專業充份發揮在城市治理上。

他認為基隆不是單獨存在,基隆城市的發展與規畫必須放在北北基桃竹的台灣北部區域(首都圈)中來看,唯有清楚的定位,航行座標及方向才會正確。因此林右昌提出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及「大基隆歷史再現計畫」二大核心計畫,前者解嚴水岸,「市港合一」,重塑基隆獨特的海洋性格,後者喚醒基隆歷史的輝宏,在獨特文化脈絡下站穩腳跟、邁向未來。

raw-image

整體規畫中還有兩翼「首都圈海洋觀光」,以及連結基隆與首都圈的交通廊帶等計畫,從首都圈而基隆,由海洋到陸地、以歷史為根以建設為幹,計畫經緯交錯、編織成完整而連續的網。

#再現歷史,找回基隆的根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

上述「市港再生標竿計畫」的核心點為「西二倉庫」、「西三倉庫」,為1930年見證基隆港興盛時期唯一現存倉庫群,雖曾面臨拆遷的討論,但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市府共同努力下,終保留下來並且改建,未來將正式營運。

此外,博覽會「正濱展區」再現1620年代西班牙政權於和平島上興建的「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過去處於重要戰略位置的「沙灣展區」,如今以「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樣貌,重現古場景如1884年清法戰爭的大沙灣砲台遺構,及20世紀日治時代日軍海防要塞司令部和官舍。

raw-image

基隆這幾年不是只有新建,而是還原,有形的還原舊有的建築,無形的還原從巴賽原住民及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降,基隆在歷史宏流中的重要位置,建立基隆專屬的集體意識與文化。

#文化治理:由下而上的文化公民權

文化治理的核心在文化公民權,在社區公民的對話與參與,由下而上的政策形成。

這幾年遊客如織的「正濱漁港色彩屋」的色彩怎麼來?不是公權力權威下令,乃是藉由景觀規畫師、社區規畫師與社區居民等共同參與的「社區色彩工作坊」,在社區營造以人為本、以對話為軸的共創方式,逐步凝聚牆面塗色的行動及老舊社區未來發展的共識。

raw-image

另一個觀光地標「太平國小」,廢校後的閒置校園再利用,亦採取地區公民參與模式;經由工作坊與活動市集,設計團隊與社區建立信任、展開對話,將居民的意見融入執行中,讓計畫不是新興與破壞,而是轉化與雙贏。

海岸廣場上「光脊丘」,微光曲折的記錄基隆城丘的社區工作者的田野調查;虎仔山腰的太平山城藝棧,長年的社區藝術紮根,文化細胞正增生著。

多數縣市因四年一次選舉的時間壓力,必需短期、速成的端出政績,而多採取由上而下的施政方法,基隆反其道而行,以建立公民集體意識為主,採取由下而上的在地溝通對話、凝聚行動共識、形成文化方案與政策,看見了主事者對公民與土地的尊重

#跨部門行動平台(市府各局處、中央部會、民間專業工作者、社區團體與居民…)

轉運站所在的「基隆聯合事務所」展場正中央擺置一個巨大的基隆城市模型,圍繞這個微型港都的,是眾多建築事務所為基隆設計的建築或廣場的草圖與模型,靠玻璃牆面一角,擺放基隆都市發展處一疊一疊厚實的會議記錄。都發處的刊物提到:這一群人的工作模式就像是一間「聯合事務所」,集結各界專業,從擘劃願景、專業引倒、市民參與到社會共創。

raw-image

在公部門服務的經驗:「執行不難、系統(跨部門)整合最難」,局處各行其事、預算及計畫依往例執行,沒有創新、遑論合作,更何況基隆百廢待舉,沈痾甚深,人民也早已習慣被忽視對待的方式。

為了撐出改變的動力,林右昌市長及基隆市府團隊建構了一個以價值與理念為基礎的共同體,共同體成員涵蓋市府各局處、中央有關部會及機構、專業工作者如建築師、景觀規畫師、設計師等、在地社團、社區公民等,個人認為此一治理運作模式為:由下而上文化治理,由上而下專業治理,執行層則是這個跨界共同體,而支撐運作的樞紐是首長堅定的意念及強大的專業,這也是Change Keelung 的方程式。

raw-image

2014年林右昌以UChange為主軸贏得選舉時,多數人是不相信改變能成真的吧。基隆90%以上的土地不屬於基隆所有;2014年財政狀況縣市排名倒數第三、負債124.29億;曾是自殺率、離婚率、失業率「三高城市」;「混蛋市長」張通榮的荒唐行徑更早將城市光榮消磨殆盡,市民早已忘卻基隆曾是台灣頭,是台灣經濟文化歷史的重鎮,是台灣眾多的起點。

八年,將近2920天,不長不短;八年,是台灣地方制度賦予民選首長的最長任期;八年,是實踐翻轉、改變成真的時間。林右昌用八年將雨都的灰階一格一格換上亮眼的色彩,林右昌用八年讓基隆人重新返回台灣自信的地圖中,

位於西二倉庫的主場館出口旁有一面牆,貼滿觀展人送給基隆的一句話,亦如簡式的施政滿意度調查:基隆變美了、基隆好讚、基隆加油、基隆改變中、我愛基隆、我基隆我驕傲…。

raw-image

我不是基隆人,但來自同樣是港都的高雄仔的我,對基隆有一份特別的情感,曾經自嘲高雄人是國家二等公民,沒有發展沒有未來,而且彼時的高雄比基隆更慘,水不能喝、空氣不能吸、愛河前鎮河奇臭無比、城市治安敗壞…,但幸運的是天無絕高雄之路,即將邁入21世紀的前2年,高雄來了一位願意認真看待高雄的市長、願意尊重高雄人的市長,這,成為改變城市的起點,而且一捧接一棒,改變不停持續進行,將高雄帶向下一個百年。

raw-image

此刻,起點城市基隆正位在啟航的新起點,願改變繼續!基隆,加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嘉恬的沙龍
4會員
11內容數
許嘉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31
不知佛陀怎麼看待緬甸民主化多舛的歷史,怎麼看待邊境少數民族的「叛亂」,怎麼看待這個曾被聯合國評為最貧窮的國家,怎麼看待閃閃發光的金塔旁只能遮風不能避雨的簡陋屋舍,但我想佛陀一定聽到了信徒的禱告,所以緬甸人臉上才鮮見愁苦,落地生根的台商們才會樂觀認為國土宛如風箏形狀的緬甸即將乘風飛翔,才能帶著盼望說:
Thumbnail
2023/10/31
不知佛陀怎麼看待緬甸民主化多舛的歷史,怎麼看待邊境少數民族的「叛亂」,怎麼看待這個曾被聯合國評為最貧窮的國家,怎麼看待閃閃發光的金塔旁只能遮風不能避雨的簡陋屋舍,但我想佛陀一定聽到了信徒的禱告,所以緬甸人臉上才鮮見愁苦,落地生根的台商們才會樂觀認為國土宛如風箏形狀的緬甸即將乘風飛翔,才能帶著盼望說:
Thumbnail
2023/10/31
台灣貿易協會仰光台灣貿易中心秦淮峯主任直言:2025年是重要的關卡。 秦淮峯主任及部分拜訪的台商咸認為2025年舉辦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而選舉後,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將降低,緬甸的經濟有可能迎來春天。
Thumbnail
2023/10/31
台灣貿易協會仰光台灣貿易中心秦淮峯主任直言:2025年是重要的關卡。 秦淮峯主任及部分拜訪的台商咸認為2025年舉辦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而選舉後,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將降低,緬甸的經濟有可能迎來春天。
Thumbnail
2023/10/30
緬甸政府法令規定「左駕右行」,卻如同廢紙,汽車同時存在左右駕,人民與政府既可以忍受法令與執行間不一致的混亂,也早已發展出一套面對混亂的「韌性」之道。
Thumbnail
2023/10/30
緬甸政府法令規定「左駕右行」,卻如同廢紙,汽車同時存在左右駕,人民與政府既可以忍受法令與執行間不一致的混亂,也早已發展出一套面對混亂的「韌性」之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到基隆,大家可能會想到以前,世界第七大貨櫃港榮景,甚至繁華到在當時有個大計畫,打算把基隆打造成超大的深水港口,但後來卻因為大環境影響而逐漸沒落,不過,其實基隆港周遭在這幾年,可說是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究竟現在還有哪些工程正在施工?規劃中的項目有哪些?未來基隆港又會變成甚麼樣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說到基隆,大家可能會想到以前,世界第七大貨櫃港榮景,甚至繁華到在當時有個大計畫,打算把基隆打造成超大的深水港口,但後來卻因為大環境影響而逐漸沒落,不過,其實基隆港周遭在這幾年,可說是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究竟現在還有哪些工程正在施工?規劃中的項目有哪些?未來基隆港又會變成甚麼樣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我想在有海港的城市生活,想時刻聽見生命拼搏的雜響,想凝視相遇與分離的舞台,想各種不得不的困頓與富裕。基隆就是這樣美,海港本身是一組龐大機械,憑藉著勞動者的踏步將時代機運鎖緊,城市軌跡就一次次從你給我拿的交易中長出。
Thumbnail
我想在有海港的城市生活,想時刻聽見生命拼搏的雜響,想凝視相遇與分離的舞台,想各種不得不的困頓與富裕。基隆就是這樣美,海港本身是一組龐大機械,憑藉著勞動者的踏步將時代機運鎖緊,城市軌跡就一次次從你給我拿的交易中長出。
Thumbnail
基隆市作為地理上台灣城市的領頭羊角色,城市亮點也在近幾年來在基隆市政府巧思下,達到媒體吸光焦點。基隆塔(英文名稱:KEELUNG TOWER)也是基隆市政府這一兩年積極行銷城市亮點。經過數年施工期間,基隆塔於去年十一月底完工。目前還未開放參觀;未來開放後勢必成為城市新亮點與觀光地點,這就由小編先
Thumbnail
基隆市作為地理上台灣城市的領頭羊角色,城市亮點也在近幾年來在基隆市政府巧思下,達到媒體吸光焦點。基隆塔(英文名稱:KEELUNG TOWER)也是基隆市政府這一兩年積極行銷城市亮點。經過數年施工期間,基隆塔於去年十一月底完工。目前還未開放參觀;未來開放後勢必成為城市新亮點與觀光地點,這就由小編先
Thumbnail
這幾年基隆市變動很大,這絕對不是小編身為基隆在地人才如此認為,外地人來基隆旅遊也有覺得基隆不同了。過往基隆這個城市過去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台灣邊緣城市。但是這幾年在市長林右昌帶領下,城市活了起來。城市活動也變多了,好港生活節便是其中之一。 好港生活節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區域內及基隆港內港
Thumbnail
這幾年基隆市變動很大,這絕對不是小編身為基隆在地人才如此認為,外地人來基隆旅遊也有覺得基隆不同了。過往基隆這個城市過去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台灣邊緣城市。但是這幾年在市長林右昌帶領下,城市活了起來。城市活動也變多了,好港生活節便是其中之一。 好港生活節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區域內及基隆港內港
Thumbnail
我想沒有一個城市的市區離海這麼近,不管你是坐火車、坐巴士、開車來,一踏入基隆映入眼簾的絕對是那一片大海,在海洋廣場你可以聽海聲、吹海風、賞老鷹、聞海味 (近年已經沒有那麼臭了),一下就有聽覺、觸覺、視覺、嗅覺的享受,走個幾步路也可以到基隆人的美食一條街孝三路或廟口,來一趟味覺的體驗。
Thumbnail
我想沒有一個城市的市區離海這麼近,不管你是坐火車、坐巴士、開車來,一踏入基隆映入眼簾的絕對是那一片大海,在海洋廣場你可以聽海聲、吹海風、賞老鷹、聞海味 (近年已經沒有那麼臭了),一下就有聽覺、觸覺、視覺、嗅覺的享受,走個幾步路也可以到基隆人的美食一條街孝三路或廟口,來一趟味覺的體驗。
Thumbnail
下著雨的基隆被成群的丘陵環繞著,我們在窄小的道路上又跑又跳,把年少揮霍到這座城市再也無法承載,於是一腳跨越了國道一號,將年少留在了這座城市,直到也許有那麼一天,才從歲月的縫隙裡撿回那些碎片。忘憂谷到外木山,潮境公園到八斗子夜市,鎖管季或放水燈,都有曾經哭笑的痕跡。
Thumbnail
下著雨的基隆被成群的丘陵環繞著,我們在窄小的道路上又跑又跳,把年少揮霍到這座城市再也無法承載,於是一腳跨越了國道一號,將年少留在了這座城市,直到也許有那麼一天,才從歲月的縫隙裡撿回那些碎片。忘憂谷到外木山,潮境公園到八斗子夜市,鎖管季或放水燈,都有曾經哭笑的痕跡。
Thumbnail
治理運作模式為:由下而上文化治理,由上而下專業治理,執行層則是這個跨界共同體,而支撐運作的樞紐是首長堅定的意念及強大的專業,這也是Change Keelung 的方程式。 若城市有代表色,無庸置疑的,八年以前這個城市的代表色是「灰色」。 我認為基隆的魔法重點如下: #都市/區域規畫:首都圈的基隆
Thumbnail
治理運作模式為:由下而上文化治理,由上而下專業治理,執行層則是這個跨界共同體,而支撐運作的樞紐是首長堅定的意念及強大的專業,這也是Change Keelung 的方程式。 若城市有代表色,無庸置疑的,八年以前這個城市的代表色是「灰色」。 我認為基隆的魔法重點如下: #都市/區域規畫:首都圈的基隆
Thumbnail
城市博覽會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境內市中心、沙灣、和平島、海科館四個展覽區 電話: 02 2420 1122 (承辦單位: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 博覽會時間: 博覽會期間:2022年6月10日-2022年6月19日 室內展覽時間為每日AM10:00-PM18:00 備註:
Thumbnail
城市博覽會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境內市中心、沙灣、和平島、海科館四個展覽區 電話: 02 2420 1122 (承辦單位: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 博覽會時間: 博覽會期間:2022年6月10日-2022年6月19日 室內展覽時間為每日AM10:00-PM18:00 備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