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偶然得知有些散布于各國的網路攝影機,有二十四小時直播動物生態。我斷斷續續看了一些,越看越有興趣。近來常看的鳥寶寶十分可愛,查了一下,原來它們是愛沙尼亞的魚鷹,因年年直播育雛動態,這一巢在網路小有名氣。不過,鳥巢雖年年在,却未必都由舊主入住。好的巢位是重要的生存資源,除了先占先贏,有時母魚鷹還會爲了爭巢位而打架。
今年這巢母魚鷹,被命名爲Mai,有個藍底白字二十九的脚環,據說是第二年育雛的年輕媽媽,這巢之前的主人不知去了那裏,可能使用其他巢位、或已離世。萬一明年Mai使用其他巢位,也許觀衆就沒機會看到它的育雛歷程。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緯度很高,夏季幾乎有二十小時白晝,觀測動物的時間很長。愛沙尼亞小國寡民,不知因何機緣,擁有不少動物直播網路,猫頭鷹、烏雕、白尾海雕等等,連魚鷹都有好幾巢。由于相關設備所費不資,研究單位懇請歐洲民眾捐助,我們這些搭便車的觀衆,應心懷感激。好些國家亦有許多動物直播,除了猛禽,亦有棕熊、鯊魚、獅子等等,它們往往花大把時間睡覺、孵蛋之類,不及動物頻道的節目精彩,但直播勝在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資訊,反正隨時看一下,消閑解悶。
這個巢位在大樹樹梢,無遮無蔭,視野遼闊,俯瞰一大片蒼翠針葉林,襯著藍天白雲,景致頗佳,搭配風聲鳥鳴,和魚鷹一家四口不時的叫聲,非常賞心悅目。魚鷹雙目銳利,顧盼之間神氣極了,難怪有些人喜歡猛禽。樹梢風大,巢位有時晃動,還吹亂Mai的羽毛,聽說附近另巢有只魚鷹寶寶,就被强風吹落夭折,難怪這巢兩隻幼鷹多半趴著睡覺,翅膀長硬再活蹦亂跳吧。某回我親賭幼鷹屁股朝外,噴出一條白色弧綫,啊,這就傳說中的幼鷹便便。
魚鷹的主食自然是魚類,公鳥整天抓魚,Mai照料幼鷹,魚皮、魚腦、魚肉咬碎喂食,將一隻魚吃得乾乾淨淨。一旦下雨,Mai以身軀爲幼鷹擋雨,母親真辛苦。兩鳥分工共同扶養幼鷹,缺一不可。若公鳥在育雛期不幸喪生,母鳥多半放棄幼鷹,反之亦然。親鳥棄巢的幼鷹,即使健康無虞,但人工飼養不及親鳥周到,更無法指導幼鷹飛翔、覓食,很難順利成長,一般並不鼓勵人爲介入。
魚鷹雖是猛禽,但研究資料顯示,即使順利離巢,大部份魚鷹幼鳥熬不過第一年,天氣太冷、暴風雨、天敵、遷徙消耗等等,都是難關。幼鷹從破殼起,面臨一個又一個挑戰,生存十分艱難。但話說回來,假使魚鷹寶寶全都順利成長,必將吃掉太多魚類,可能又是另一場生態浩劫,大自然的殘酷和平衡自有規律,人們不該隨意插手。
鶴、雁以及某些老鷹,爲了避寒,往往成群遷徙。魚鷹一家却各走各的,某年有巢母鷹八月中南飛,三隻幼鷹於八月底至九月初,各自啓程,公鷹又待了幾天才獨自遷徙。這隻母鷹,沿著河流先到埃及,後來停在南蘇丹。幼鷹在避寒基地至少待一年,才北返準備繁殖。可見,保護魚鷹不只是愛沙尼亞的責任,動物保育從來不是一時一地的事。
觀看魚鷹一家吃喝拉撒,用是沒什麽用的,差不多算是玩物喪志。但在紛擾世間,有一點點不太花錢的生活樂趣,倒也沒多少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