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選書|行車紀錄器之詩--陳沛珛《暫時先這樣》2020.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插畫家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延續《熱帶季風》第一集中的極短篇〈通勤日常〉的情緒與口吻,宛如停好機車後仍讓行車記錄器持續運轉,進退,出入,迫使我們發現:那些軌跡不為我們所有,實屬於我們以鮣魚之姿吸附的生活本體。

視覺上,藏青與鼠灰幾乎無所不在,雲雨屢屢登場,但它們不盛裝情緒,非憂鬱帶原者,僅是北部城市的原始風光。當低彩度的顏色主宰畫面,作者便有摹寫雜駁街景同時操作陌生化的空間:招牌省略成顫抖的輪廓線,電腦字體退化成霧中舞爪的手寫字,暖色色鉛筆線條使其描繪的燈籠、塑膠椅、樓梯扶手皆化為飄渺但醒目的刺胞動物。如此手法示範了抽象簡化(直接濾掉雜質磨掉銳角)或正色大噴發(靠設計力確保成果有別於長輩圖)之外的,另一種表現台灣街景的可能。

敘事上,分格如順暢、無聲的履帶推動故事前進,串起靈活的取景;每個短篇的起伏都不大,也未運用太多象徵或隱喻著墨於角色心理,無意呈現生命中可能潛伏的奇詭或大悲大喜,更像是在為行走於同一片風景中的人們計算生活的最大公約數:公寓裡的貓,出門忘了帶鑰匙,求姻緣,(以局外人的角度)參加音樂祭,家人病逝……彷彿把朋友那裡聽來的事,轉述給另一個朋友,以對朋友說話的語調訴說。彷彿把這杯開水端到誰房間。稱不上贈與,但有時更勝贈與。

|作者簡介|

陳沛珛 CHEN Pei-Hsiu

1986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現職插畫接案工作者。

作品散見國內出版之童書、雜誌、繪本,創作題材多來自日常生活的小事放大,通常程序是先編織出一段文字敘述,再將其圖像化。喜歡樸拙手感的畫風、情感內斂的敘事風格。

曾入選韓國南怡島插畫展,並二度入圍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大獎,以及二度入圍美國3X3雜誌年度插畫徵件優選。繪有書籍封面《台北祕密音樂場所》、《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書籍插圖《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從前從前‧我記得》,繪本《一直一直躺著睡》、《鰻魚為王》等。近年嘗試創作圖像小說,《暫時先這樣》是第一本個人圖像小說作品。

 Facebook:@PEIHSIU
 Instagram:@peihsiuchen
 Website:www.behance.net/peihsiu

(以上轉載自出版品上的作者簡介)

|書籍規格|

尺寸:近B5

頁數:144頁

出版社:大辣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試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私訊我們的社群網站洽詢網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74會員
310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獸吃書 「醃漬日常,用歲月去發酵」 書屋裡的小小漫畫展大概要換季了,謝謝讀者們的支持,原本一直躺在書架上的漫畫緩慢地一本一本被帶往你們的家,很開心這些非王道系的作品能被你們喜歡(獸編也有很多喜歡的王道類作品,只是這些也很優質的作品因為故事風格不同所以不太被大眾關注,因此有人能喜歡而開心著),希望
Thumbnail
#小獸吃書 「醃漬日常,用歲月去發酵」 書屋裡的小小漫畫展大概要換季了,謝謝讀者們的支持,原本一直躺在書架上的漫畫緩慢地一本一本被帶往你們的家,很開心這些非王道系的作品能被你們喜歡(獸編也有很多喜歡的王道類作品,只是這些也很優質的作品因為故事風格不同所以不太被大眾關注,因此有人能喜歡而開心著),希望
Thumbnail
「噠噠」,「噠噠」。 剛才那個人離開了,沒有留下他的名字,暫且先叫他做看報紙的人吧。他留下的訊息很多,關於這個時空的,關於潛意識的,還有2055年回到2025年的事,正如他所說,這一切的確需要一段時間,讓張謙睿好好的去整理和消化一下。他慢慢的回想在過去二十四小時所發生的事:他先睜開眼睛,就來到這裡,
Thumbnail
「噠噠」,「噠噠」。 剛才那個人離開了,沒有留下他的名字,暫且先叫他做看報紙的人吧。他留下的訊息很多,關於這個時空的,關於潛意識的,還有2055年回到2025年的事,正如他所說,這一切的確需要一段時間,讓張謙睿好好的去整理和消化一下。他慢慢的回想在過去二十四小時所發生的事:他先睜開眼睛,就來到這裡,
Thumbnail
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我很喜歡。 在動盪不安的時期,物價指數上漲,生活的痛苦指數,也無聲無息的慢慢侵襲,但我想無論如何,人要學會的事有很多,當你還能滑著手機,看著臉書的形形色色按個讚,當下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也要學會札寨安營埋鍋造飯和奮鬥的精神,今早收到女兒幫我晝的最後一
Thumbnail
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我很喜歡。 在動盪不安的時期,物價指數上漲,生活的痛苦指數,也無聲無息的慢慢侵襲,但我想無論如何,人要學會的事有很多,當你還能滑著手機,看著臉書的形形色色按個讚,當下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也要學會札寨安營埋鍋造飯和奮鬥的精神,今早收到女兒幫我晝的最後一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有孝,無愛〉/顏安廷 ●〈天beh光ê一通電話〉/陳明仁 ●〈等後一pang火車〉/蘇晏德 ●〈舊鞋〉/黃靜惠 ●〈小行動大改編〉/龔乾權 囡仔寫看māi ●〈秋天〉/許嘉恩 ●〈貓bî真古錐〉/洪少羚 台灣人寫真 Bóng講笑 心內話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海外台文 台羅會交流道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有孝,無愛〉/顏安廷 ●〈天beh光ê一通電話〉/陳明仁 ●〈等後一pang火車〉/蘇晏德 ●〈舊鞋〉/黃靜惠 ●〈小行動大改編〉/龔乾權 囡仔寫看māi ●〈秋天〉/許嘉恩 ●〈貓bî真古錐〉/洪少羚 台灣人寫真 Bóng講笑 心內話 生活ê藝術 台灣漫感 海外台文 台羅會交流道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Lim咖啡〉/陳逸儒 ●〈Cha̋囡仔〉/陳俐雯 ●〈抄經練習〉/黃靜惠 ●〈毒龍〉/曾江山 台灣人寫真 ●〈老母ê青春歲月〉/洪憶心 ●〈老阿媽出家〉/張淑真 ●〈歡喜老母100歲——按「hānn年2019」講起(二)〉/陳榮廷 Bóng講笑 逐家來phò-tāu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Lim咖啡〉/陳逸儒 ●〈Cha̋囡仔〉/陳俐雯 ●〈抄經練習〉/黃靜惠 ●〈毒龍〉/曾江山 台灣人寫真 ●〈老母ê青春歲月〉/洪憶心 ●〈老阿媽出家〉/張淑真 ●〈歡喜老母100歲——按「hānn年2019」講起(二)〉/陳榮廷 Bóng講笑 逐家來phò-tāu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人生之二〉/張舒涵 ●〈貓咪〉/陳政亮 ●〈烏bui仔〉/Huī-sûn ●〈幸福〉/徐夢陽 台文青年 台灣點心——台語創作短詩集(三) 台語現代化 ●〈同性婚姻ê稱呼問題〉/Liz 心內話 ●〈思念故鄉ê歌〉/駱寶雲 台灣人寫真 ●〈台三線頂姊妹仔情〉/張翠苓 答喙鼓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人生之二〉/張舒涵 ●〈貓咪〉/陳政亮 ●〈烏bui仔〉/Huī-sûn ●〈幸福〉/徐夢陽 台文青年 台灣點心——台語創作短詩集(三) 台語現代化 ●〈同性婚姻ê稱呼問題〉/Liz 心內話 ●〈思念故鄉ê歌〉/駱寶雲 台灣人寫真 ●〈台三線頂姊妹仔情〉/張翠苓 答喙鼓
Thumbnail
插畫家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延續《熱帶季風》第一集中的極短篇〈通勤日常〉的情緒與口吻,宛如停好機車後仍讓行車記錄器持續運轉,進退,出入,迫使我們發現:那些軌跡不為我們所有,實屬於我們以鮣魚之姿吸附的生活本體。
Thumbnail
插畫家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延續《熱帶季風》第一集中的極短篇〈通勤日常〉的情緒與口吻,宛如停好機車後仍讓行車記錄器持續運轉,進退,出入,迫使我們發現:那些軌跡不為我們所有,實屬於我們以鮣魚之姿吸附的生活本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