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戰士:獨行俠》:政治正確世代中的喘息

2022/07/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捍衛戰士:獨行俠》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它的劇情超級簡單,人物定位也非常簡單,甚至看到一半已經可以猜到結局了。但這麼一部簡單直白的電影,如何能達到全球票房12億美金這個驚人記錄?
從各個角度來說,《獨行俠》對我而言都是一部「回歸初心」的作品。電影的初心就是娛樂對吧?只要問問自己:看得開不開心?爽不爽?── 超級爽好嗎!!!看那個戰機!看那個空中纏鬥!看阿湯哥60歲了還可以架駛真的F-18拍戲!比Marvel的CG特效還要爽啊!
《獨行俠》真正的吸引力不只在畫面內,而更在電影院外。它可以在全世界都收獲高票房,靠的除了情懷和動作場面,或許還有在這個世代中你我都需要的「不用思考的娛樂」。

《捍衛戰士:獨行俠》電影海報
說到這,就覺得阿湯哥的角色「獨行俠」很有意思。
在前作他是意氣風發、傲視同儕的獨行俠;而本劇中,他則變成了被時代拋棄,在強調科技發展的現今依然相信着飛行員個人能力的「獨行俠」("It's Not The Plane, It's The Pilot.")。本劇是他作為戰機飛行員的華麗落幕,是英雄主義黃金年代的一抹殘陽,是在時代洪流中逆流而上的最後表演。
和故事中的「獨行俠」相對的,是現實中的主角湯告魯斯。阿湯哥在荷里活的黃金年代作為動作片巨星而揚名天下,而在現今這個事事靠CG的特效年代,年近60歲的他卻依然堅持親身上陣駕駛戰鬥機,拍攝出《獨行俠》的精彩空戰場面。甚至連這套電影的發行也是這麼的「不合時宜」,延遲了整整兩年也堅持不上串流,就因為一句「我的電影為了大銀幕而生(I make movies for the big screen)」。
從電影中到電影外,《捍衛戰士:獨行俠》無一不在彰顯它的「情懷」。這是一場對美好舊時光的狂歡,更是在這個爭議不斷的多元世代中的一個喘息。

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是文化輸出的重要工具。
在上世紀荷里活一家獨大的年代,主題顯然總是離不開美國和白人。而到了今時今日,電影更是宣揚政治理念的重要場域,一些主流電影更是主戰場 ── 其中經常引起爭議的絕對非迪士尼莫屬。從一個個公主不再依靠王子拯救,到真人版《美女與野獸》中加入同性戀角色,再到真人版《小美人魚》選用黑人演員Halle Bailey,有關「政治正確」的爭議愈來愈大。作為電影業界最頂級的評審奧斯卡金像獎,近年也被民間諷刺「只要有女性、黑人、和同性戀就能入選」。
近年迪士尼公主的選角愈來愈多元,但同時也引發了巨大爭議。(網絡圖片)
作為電影愛好者,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問自己:是我想得太多了嗎?
這個角色的設定是同性戀,是刻意設計的嗎?這個女性角色的加入是為了宣揚女性主義嗎?這個主角團中加入了非裔/亞裔,是不是為了突顯種族平等?在這個對多元議題特別敏感的年代,這些疑問總是不受控制的在我觀映的時候跳出來。在解讀導演的想法和藍色窗簾之間的掙扎總是令人格外疲累,甚至令我有時忍不住想,或許我對電影的思考和分析實際上是扼殺了作為觀眾的樂趣。
《捍衛戰士:獨行俠》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就是一條路走到底。它在這個電影業界步步為營、生怕劇本踩雷的年代大聲吶喊:"We don't fucking care!" 並帶來了一場不用思考太多,只需欣賞阿湯哥耍帥和戰鬥機360度旋轉的視覺狂歡。

當然,我們不難發現《獨行俠》終究是帶有這個時代的氣息 ── 像是電影中女角色形象,由當年的性感女教官變成了獨立強悍的酒吧老闆娘和精英飛行員;主角團隊中也引入了更多不同族裔的年輕角色。
《捍衛戰士:獨行俠》中的角色膚色更多元,同時女性的角色也不只是花瓶。
但另一方面,這部作品的中心:一場充滿英雄主義和男性荷爾蒙的湯告魯斯華麗個人秀,本就是一種不很「政治正確」的東西。對於全球的普通觀眾而言,或許這就是一部單純的爽快爆谷電影。但對美國的男性 ── 特別是主流異性戀成年男性而言 ── 這是一枝很強大的安慰劑。
西方社會的流行文化非常強調政治正確,從而在各種主流媒體中產生了本來的少數:如非裔、亞裔、LGBT+等群體日漸壯大的效果(其實也可以說是錯覺)。特別是近年隨着Metoo 和 Black Lives Matter兩個大型平權運動的風潮,多元價值儼然變成了社會主流。然而,這種社會變化對美國部分思想比較保守的「元主流」白人男性顯然帶來了很大壓力。在前美國總統Trump競選期間,有評論指出他所獲得的支持有不少是來自於難以面對社會文化轉變的中產白人男性群體。此外,除了這些男性對自己失去社會地位的優勢感到憂慮,中國強勢的外交策略和美國下滑的經濟狀況也令美國人憂慮國家的未來,因此他們迫切地渴望能回到那個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好年代。
《捍衛戰士:獨行俠》電影宣傳照
我們不難想像,像《捍衛戰士:獨行俠》這麼經典的美國故事對這些焦慮的美國男性而言,是一部何等美好的作品 ── 當湯告魯斯在大銀幕上一如既往地展現他的招牌笑容時,一切彷彿沒有改變:美國依然強大,白人男性依舊是故事的主角。與之對比,可以看看漫威宣布新一任美國隊長將由黑皮膚的Anthony Mackie擔任後,在Twitter上爆發了多大的爭議 ── 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在"black washing"美國隊長。
《捍衛戰士:獨行俠》所象徵的,就是這種當代美國人、或者更多的是部分保守派對舊日的渴求;就如現任美國總統Biden的政策所言,要「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

《捍衛戰士:獨行俠》的高票房,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曇花一現的業界美夢。然而,這部作品或許可以對未來的爆米花電影帶來一些啟示。
在這個由於價值衝突,人與人之間愈來愈難以互相理解的時代,每個人每天接收的資訊己然過載。在有Netflix有Disney+有HBO有Youtube的現在,為甚麼人們還要進戲院呢?或者只是希望在這個黑盒子追求120分鐘純粹由感官刺激帶來的愉悅感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25內容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