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下的對證》:真相有那麼重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年不知怎的,斷斷續續看了好幾部和「審判」有關的電影。

《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自不用說,上一篇影評的《白日之下》也有部分相關情節,還有《奧本海默》── 我一邊看《墜下的對證》,一邊忍不住想起《奧本海默》。

我們總喜歡用「唇槍舌劍」來形容法庭,但在這兩部電影中,尖銳的盤問真的就像手術刀一樣,剖開美麗的皮囊,讓所有人看到血肉中的黑暗,回應了英文標題中的 "Anatomy"(所以這次我比較喜歡港譯標題《墜下的對證》多於台譯《墜惡真相》,後者有點誤導)。

難道我們把一個人說過的話、寫過的字、甚至做過的事拿出來逐項分析,就能稱得上完全了解他/她嗎?

注意:以下內容含有大量對《墜下的對證》的劇透!!!


《墜下的對證》電影海報

《墜下的對證》電影海報




《墜下的對證》的故事開始於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偏遠雪山之中。在一片漂亮的雪景之下,法國籍的丈夫 Samuel被發現墜樓身亡,而他的德國籍妻子 Sandra 以及11歲的患有視力殘疾的兒子 Daniel 成為了最大的嫌疑人和證人。隨着案件的審訊展開,除了 Samuel 的死因,這段婚姻關係中被掩蓋的矛盾也被放上枱面審視。

此劇涉及了很多面向,像性別議題、司法制度、婚姻關係等等。這部電影對婚姻的討論尤其多,在法庭上與其說是在分析Samuel的死因,不如說是在審判Samuel和Sandra的婚姻關係。撇除了「兇殺案」的背景,你會發現Samuel和Sandra的爭吵其實也是我們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一個對外工作營生,一個對內照顧家庭,誰付出比較多?

怎樣做才是對孩子好?孩子出了意外,是誰的責任?

一開始「我們都同意」的搬家計劃造成了財政緊絀,是誰的錯?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經歷過/旁觀過婚姻調解甚或是離婚訴訟 ── 那種二人各說各話的情況,或許現實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簡單如購買一部洗碗機:丈夫出錢購買洗碗機當禮物,認為是體貼妻子家務勞碌;妻子卻覺得丈夫與其買洗碗機,為何不親自幫忙?而且她更希望能儲錢一起去旅行。「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一生一世永遠愛你」的承諾,就一點點的在這種沒有對錯的爭執中崩解。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


導演把婚姻關係送上法庭的戲劇性處理,其實也和現實中的離婚訴訟很像。要在法庭上結束婚姻關係,自然需要列舉說明;隨着夫妻二人開始細數生活上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所帶來的不滿,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基本上也就覆水難收。同時當涉及到孩子的撫養權,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就像劇中的Daniel一樣,目擊兩親的相互攻訐,親子關係也無可避免的出現裂縫。

劇中設計的婚姻關係呈現得很好,其中一點在於Samuel和Sandra的家庭角色完全對調。在兩人爭吵的過程中,Samuel對Sandra的抱怨如妳可不可以幫忙做家務、妳能不能花多點時間陪伴孩子、妳是不是出軌了,都很像大眾刻板印象中妻子對丈夫的抱怨。電影幫觀眾解放了對家庭角色的想像,拋棄「男主外女主內」、「母性」等等概念,讓人反思:要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其實和性別角色沒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如何溝通好每個人的家務分工。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ndra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ndra


《墜下的對證》和一般法庭 /懸疑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直到電影的最後一秒,它都沒有「真相」。

這部電影中,「視角」是一個很有趣的元素。在案發後,警察剛調查現場時,觀眾跟從的是導盲犬Snoop的視角;在庭審中兩位律師針鋒相對時,觀眾是法官和陪審團的視角;而當Sandra開始為她和丈夫的爭執自辯時,觀眾則變成了旁聽席中Daniel的視角。無論是哪一個視角,觀眾由始至終都對「真相」一無所知 ── 就像陪審團一樣,我們也是僅僅憑着每個證人的隻言片語進行自己的「審判」。

但看到最後,你會忍不住想:真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劇情剛剛展開時,Sandra對律師說:「我真的沒有殺他!」,律師回她:「其實這真的不重要」。臨近劇終,小男孩Daniel在作最後一次供詞前痛苦地掙扎,在旁保護他的律政司人員提議他:選擇你所相信的。

導演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們:「真相」其實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相信甚麼。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muel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muel


同樣的,相比Samuel死亡的謎團,這部電影其實隱藏了一個更大的、也同樣是直到最後都無解的謎團:Samuel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劇初,Sandra接受學生訪問時,Samuel播放超大聲的音樂,令觀眾感覺他是個不顧別人感受的人。但隨著庭審上一點點披露的證據,他又彷彿是個被妻子出軌和兒子受傷所折磨的可憐人。Sandra和Samuel的心理醫生那一段辯論最為精彩:一位是普遍認知上的權威人士、另一位則是常理來說最親密的伴侶,但兩人對於Samuel的一些說話和行為,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從而得出了「他很積極的想改變生活」和「他在自暴自棄」兩種相反的結論。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過關於日本「孤獨死」事件的故事: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獨自死在家中,在查找他的身份期間,發現他身邊僅有的社交關係對他的描述都截然不同。前女友以為他是有一定閱歷的公務員、現女友說他是正在讀大學的叛逆band友、中學同學說他是在東京讀完大學回家鄉了、而調查結果則是他在家待業兩年了。

哪個才是真的他呢?也許全部都是,也或許全都不是;了解一個人本就是盲人摸象。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Daniel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Daniel


《墜下的對證》中,音樂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劇初由Samuel大聲播放的《P.I.M.P.》、還有後面Daniel一直彈奏的蕭邦的E小調前奏曲作品28號。我對音樂的研究不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虛詞》上的這篇分析

說到以聲音作為重要的元素的電影,下次讓我們來談談《特權樂園》。


內容總結
墜惡真相
4
/5
avatar-img
21會員
29內容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如無書 的其他內容
我們理想中的公義和現實中可以實踐的公義中間的距離猶如天塹。而在這條追逐海市蜃樓的路上,有一些人雖然被無力感壓彎了腰,但卻依然艱難地匍匐前進。我想,這部電影是獻給他們最好的讚歌。
4/5白日之下
但其實,我不太肯定我們在哭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或許他們看到的是年輕生命的逝去,而我看到的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困獸。 我步出戲院的時候,腦海前所未有的紛亂:一方面是對電影有很多共嗚因而思如泉湧,但另一方面,我心底裏卻有一把聲音在說:「這難道不是香港的常態嗎?」
跨越苦難,保留美好,珍惜當下。這是鈴芽的自癒之旅,或許也是新海誠希望觀眾能做到的自我療癒。
Taika Waititi在電影中建立了大量戲劇衝突,但完全沒能融會貫通,以至整部作品的戲劇張力一直飄忽不定,宛如一盤散沙。其中,對反派角色的塑造失敗亦為關鍵。
《獨行俠》真正的吸引力不只在畫面內,而更在電影院外。它可以在全世界都收獲高票房,靠的除了情懷和動作場面,或許還有在這個世代中你我都需要的「不用思考的娛樂」。
只有當秀蓮接納自己,她才能從原生家庭的牢籠中獲得愛別人的能力。而當她接納女兒作為個體和自己的不同時,才能讓Joy也獲得自由,並讓這段母女關係終得圓滿。
我們理想中的公義和現實中可以實踐的公義中間的距離猶如天塹。而在這條追逐海市蜃樓的路上,有一些人雖然被無力感壓彎了腰,但卻依然艱難地匍匐前進。我想,這部電影是獻給他們最好的讚歌。
4/5白日之下
但其實,我不太肯定我們在哭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或許他們看到的是年輕生命的逝去,而我看到的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困獸。 我步出戲院的時候,腦海前所未有的紛亂:一方面是對電影有很多共嗚因而思如泉湧,但另一方面,我心底裏卻有一把聲音在說:「這難道不是香港的常態嗎?」
跨越苦難,保留美好,珍惜當下。這是鈴芽的自癒之旅,或許也是新海誠希望觀眾能做到的自我療癒。
Taika Waititi在電影中建立了大量戲劇衝突,但完全沒能融會貫通,以至整部作品的戲劇張力一直飄忽不定,宛如一盤散沙。其中,對反派角色的塑造失敗亦為關鍵。
《獨行俠》真正的吸引力不只在畫面內,而更在電影院外。它可以在全世界都收獲高票房,靠的除了情懷和動作場面,或許還有在這個世代中你我都需要的「不用思考的娛樂」。
只有當秀蓮接納自己,她才能從原生家庭的牢籠中獲得愛別人的能力。而當她接納女兒作為個體和自己的不同時,才能讓Joy也獲得自由,並讓這段母女關係終得圓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比起原文片名《Anatomy of a Fall》(墜落的解剖),我更喜歡台譯的片名《墜惡真相》:夫妻關係的墜落、親子關係的墜落、社會風氣的墜落,一切都往惡的方向去,沒有事實,只有選擇介入下的真相。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跨入 2024 一段時間,至今回想,法國電影《墜惡真相》依然是我 2023 一整年看到最令人驚艷的作品。一場墜樓,震動的不只是婚姻關係或性別角色的討論,更關乎何謂真相,與「真相是否存在」的探討原文片名《Anatomy of a Fall》中,讓我駐足許久的字是 Anatomy──解剖,剖析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比起原文片名《Anatomy of a Fall》(墜落的解剖),我更喜歡台譯的片名《墜惡真相》:夫妻關係的墜落、親子關係的墜落、社會風氣的墜落,一切都往惡的方向去,沒有事實,只有選擇介入下的真相。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跨入 2024 一段時間,至今回想,法國電影《墜惡真相》依然是我 2023 一整年看到最令人驚艷的作品。一場墜樓,震動的不只是婚姻關係或性別角色的討論,更關乎何謂真相,與「真相是否存在」的探討原文片名《Anatomy of a Fall》中,讓我駐足許久的字是 Anatomy──解剖,剖析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