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下的對證》:真相有那麼重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年不知怎的,斷斷續續看了好幾部和「審判」有關的電影。

《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自不用說,上一篇影評的《白日之下》也有部分相關情節,還有《奧本海默》── 我一邊看《墜下的對證》,一邊忍不住想起《奧本海默》。

我們總喜歡用「唇槍舌劍」來形容法庭,但在這兩部電影中,尖銳的盤問真的就像手術刀一樣,剖開美麗的皮囊,讓所有人看到血肉中的黑暗,回應了英文標題中的 "Anatomy"(所以這次我比較喜歡港譯標題《墜下的對證》多於台譯《墜惡真相》,後者有點誤導)。

難道我們把一個人說過的話、寫過的字、甚至做過的事拿出來逐項分析,就能稱得上完全了解他/她嗎?

注意:以下內容含有大量對《墜下的對證》的劇透!!!


《墜下的對證》電影海報

《墜下的對證》電影海報




《墜下的對證》的故事開始於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偏遠雪山之中。在一片漂亮的雪景之下,法國籍的丈夫 Samuel被發現墜樓身亡,而他的德國籍妻子 Sandra 以及11歲的患有視力殘疾的兒子 Daniel 成為了最大的嫌疑人和證人。隨着案件的審訊展開,除了 Samuel 的死因,這段婚姻關係中被掩蓋的矛盾也被放上枱面審視。

此劇涉及了很多面向,像性別議題、司法制度、婚姻關係等等。這部電影對婚姻的討論尤其多,在法庭上與其說是在分析Samuel的死因,不如說是在審判Samuel和Sandra的婚姻關係。撇除了「兇殺案」的背景,你會發現Samuel和Sandra的爭吵其實也是我們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一個對外工作營生,一個對內照顧家庭,誰付出比較多?

怎樣做才是對孩子好?孩子出了意外,是誰的責任?

一開始「我們都同意」的搬家計劃造成了財政緊絀,是誰的錯?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經歷過/旁觀過婚姻調解甚或是離婚訴訟 ── 那種二人各說各話的情況,或許現實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簡單如購買一部洗碗機:丈夫出錢購買洗碗機當禮物,認為是體貼妻子家務勞碌;妻子卻覺得丈夫與其買洗碗機,為何不親自幫忙?而且她更希望能儲錢一起去旅行。「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一生一世永遠愛你」的承諾,就一點點的在這種沒有對錯的爭執中崩解。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


導演把婚姻關係送上法庭的戲劇性處理,其實也和現實中的離婚訴訟很像。要在法庭上結束婚姻關係,自然需要列舉說明;隨着夫妻二人開始細數生活上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所帶來的不滿,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基本上也就覆水難收。同時當涉及到孩子的撫養權,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們就像劇中的Daniel一樣,目擊兩親的相互攻訐,親子關係也無可避免的出現裂縫。

劇中設計的婚姻關係呈現得很好,其中一點在於Samuel和Sandra的家庭角色完全對調。在兩人爭吵的過程中,Samuel對Sandra的抱怨如妳可不可以幫忙做家務、妳能不能花多點時間陪伴孩子、妳是不是出軌了,都很像大眾刻板印象中妻子對丈夫的抱怨。電影幫觀眾解放了對家庭角色的想像,拋棄「男主外女主內」、「母性」等等概念,讓人反思:要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其實和性別角色沒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如何溝通好每個人的家務分工。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ndra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ndra


《墜下的對證》和一般法庭 /懸疑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直到電影的最後一秒,它都沒有「真相」。

這部電影中,「視角」是一個很有趣的元素。在案發後,警察剛調查現場時,觀眾跟從的是導盲犬Snoop的視角;在庭審中兩位律師針鋒相對時,觀眾是法官和陪審團的視角;而當Sandra開始為她和丈夫的爭執自辯時,觀眾則變成了旁聽席中Daniel的視角。無論是哪一個視角,觀眾由始至終都對「真相」一無所知 ── 就像陪審團一樣,我們也是僅僅憑着每個證人的隻言片語進行自己的「審判」。

但看到最後,你會忍不住想:真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劇情剛剛展開時,Sandra對律師說:「我真的沒有殺他!」,律師回她:「其實這真的不重要」。臨近劇終,小男孩Daniel在作最後一次供詞前痛苦地掙扎,在旁保護他的律政司人員提議他:選擇你所相信的。

導演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們:「真相」其實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相信甚麼。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muel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Samuel


同樣的,相比Samuel死亡的謎團,這部電影其實隱藏了一個更大的、也同樣是直到最後都無解的謎團:Samuel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劇初,Sandra接受學生訪問時,Samuel播放超大聲的音樂,令觀眾感覺他是個不顧別人感受的人。但隨著庭審上一點點披露的證據,他又彷彿是個被妻子出軌和兒子受傷所折磨的可憐人。Sandra和Samuel的心理醫生那一段辯論最為精彩:一位是普遍認知上的權威人士、另一位則是常理來說最親密的伴侶,但兩人對於Samuel的一些說話和行為,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從而得出了「他很積極的想改變生活」和「他在自暴自棄」兩種相反的結論。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過關於日本「孤獨死」事件的故事: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獨自死在家中,在查找他的身份期間,發現他身邊僅有的社交關係對他的描述都截然不同。前女友以為他是有一定閱歷的公務員、現女友說他是正在讀大學的叛逆band友、中學同學說他是在東京讀完大學回家鄉了、而調查結果則是他在家待業兩年了。

哪個才是真的他呢?也許全部都是,也或許全都不是;了解一個人本就是盲人摸象。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Daniel

《墜下的對證》電影劇照:Daniel


《墜下的對證》中,音樂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劇初由Samuel大聲播放的《P.I.M.P.》、還有後面Daniel一直彈奏的蕭邦的E小調前奏曲作品28號。我對音樂的研究不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虛詞》上的這篇分析

說到以聲音作為重要的元素的電影,下次讓我們來談談《特權樂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如無書
20會員
30內容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不如無書的其他內容
2024/05/10
每一個追夢的人,即使沒有人鼓勵,也會默默向前走。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觀眾也能給這些沒有被看見的artist一點他們應得的掌聲。
Thumbnail
2024/05/10
每一個追夢的人,即使沒有人鼓勵,也會默默向前走。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觀眾也能給這些沒有被看見的artist一點他們應得的掌聲。
Thumbnail
2024/04/30
《填詞L》的名字就如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帶着一點被現實擊倒時的不甘心、和總是能自我安慰再爬起來的苦中作樂,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導演在追夢路途上的艱辛、自嘲和堅持。
Thumbnail
2024/04/30
《填詞L》的名字就如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帶着一點被現實擊倒時的不甘心、和總是能自我安慰再爬起來的苦中作樂,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導演在追夢路途上的艱辛、自嘲和堅持。
Thumbnail
2024/02/16
我們理想中的公義和現實中可以實踐的公義中間的距離猶如天塹。而在這條追逐海市蜃樓的路上,有一些人雖然被無力感壓彎了腰,但卻依然艱難地匍匐前進。我想,這部電影是獻給他們最好的讚歌。
Thumbnail
2024/02/16
我們理想中的公義和現實中可以實踐的公義中間的距離猶如天塹。而在這條追逐海市蜃樓的路上,有一些人雖然被無力感壓彎了腰,但卻依然艱難地匍匐前進。我想,這部電影是獻給他們最好的讚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一股滋長的懸念從高空墜落,歡愉的樂曲目送著,一朵血花在寒風中寂寥地綻放,《墜惡真相》以冷冽的口吻述說著一場以審判之名的解剖,一句句精實的銳利對白像是持握手術刀的一橫一豎,一段關係被赤裸地劃開肌肉紋理,裸露出被深埋的骨幹,人們被迫在一片血腥之中找出自己不願相信的事實,也被迫佯裝自己為愛辯護......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