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奇才憧憬「新中國」 命喪中共勞改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編寫:高天韻

raw-image

趙敏恆,中國近代新聞界的先驅之一。他是第一個報導西安事變的記者,第一個在美國取得新聞學碩士的中國人。他曾任路透社中國分社社長、遠東司司長,多次在國際領域首發新聞,引起轟動,獲得了路透社內部的最高獎「金煙盒獎」。

1949年,他拒絕了國民黨方面的邀請,不去台灣,也未接受其它新聞機構的高職。他選擇留在大陸,把信任票投給了共產黨。

1955年,趙敏恆被當作「國際間諜」、「敵特份子」逮捕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裏,他對妻子和兒子說:「原來我們以為自己甚麼都懂,其實是甚麼都不懂。」

民國明星記者

趙敏恆1904年在南京出生。1916年,他以江蘇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即清華大學前身),當年同班同學有梁實秋、羅隆基、孫立人、吳國楨等。1923年,趙敏恆畢業後即官費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密蘇里大學新聞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學習,取得碩士學位後歸國。

1928年初,趙敏恆出任英文《北京導報》的副總編輯,也曾任民國政府外交部情報處副科長兼祕書。同年8月,他加入英國路透通訊社,先後任南京特派員、漢口特派員,中國分社兼重慶分社社長,併兼美國聯合通訊社駐南京特派員。「九一八」事變後,美國國際新聞社、英國每日電訊報、日本朝日新聞社、蘇聯塔斯社都曾聘請他發布新聞。

趙敏恆具有很高的新聞敏感性,曾經率先報導過幾次大事件。例如,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當日,趙敏恆根據去西安的交通中斷等線索,加上自己對國內各派力量的了解,判斷出張學良在西安發動兵變、扣留了蔣介石。他向路透總社發電,成為第一個向全世界發布這一重大新聞的記者。

1943年10月,「開羅會議」祕密舉行。當時趙敏恆參加的路透社記者「訪英團」正好途經埃及,他在開羅街上碰到了蔣介石的侍衛長,又獲知多位蘇聯軍政要員也在當地,再經美聯社查證,得知羅斯福總統不在華盛頓。於是,他決定搶發新聞,由路透社發出的「開羅會議」的頭條消息比美聯社早了14個小時。

因此成績,趙敏恆榮獲路透社內部最高級的「金煙盒獎」,盒子上刻有他的英語名字「Thomas Ming Heng Chao」。他並被晉升為路透社遠東司司長。

1945年,趙敏恆創辦了《星期快報》,任重慶《世界日報》總編輯,兼任復旦大學教授。

走還是不走

1949年,趙敏恆和妻子謝蘭郁面臨選擇:共產黨即將統治大陸,離開還是留下?

趙敏恆有名氣,有才華,與國共兩黨都有互動,人脈甚廣。他如果要走,有很多機會。當時,《香港日報》總編的位子等著他,新加坡《 星島日報》總編輯請他加盟,聯合國也邀請他去美國總部擔任新聞官員。

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湯恩伯三次催趙敏恆赴台,連機票都已訂好。宋美齡也派她的留美同學張藹真來找謝蘭郁,勸其去台灣。謝蘭郁的二姐和身為國民黨立法委員的丈夫登門勸說,希望妹妹和妹夫與他們一同離開,也可先到香港靜觀局勢,但是趙氏夫婦都不加考慮。

趙敏恆在上海結交了不少左派朋友,其中有田漢和安娥夫婦。田漢對他說:「共產黨是了解你的,你不要走!」他還說,周恩來也歡迎趙留下,並答應在北京給他安排工作。當年在重慶時,周恩來曾多次宴請趙敏恆,請求他向路透社多報導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情況。

經過考慮,趙敏恆決定,哪裏也不去,全家擁抱「新中國」。

甚麼都不懂

中共建政後,趙敏恆在家裏坐了一陣冷板凳,並未等到周恩來許諾的「安排工作」。後來,在時任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邀請下,他回校任教,擔任新聞系的新聞採訪與寫作教研室主任。

1955年,中共在全國發動「肅反」(肅清暗藏的反革命份子)運動,復旦大學在清查特務時,為路透社工作過的趙敏恆被逮捕,罪名是「國際間諜」、「敵特份子」。趙堅決否認。

謝蘭郁多次上訴、為夫鳴冤,結果被她任職的第60中學打成右派,送去青浦農場勞動改造。1961年,她的右派「帽子」才摘掉。謝蘭郁在抗戰期間為「中國婦女慰勞總會」和「戰時兒童保育會」工作,救助流離失所的兒童。這些中共原先承認的功績反而成了她的歷史「包袱」,也被一起算帳。

復旦大學後來查到了特務,但是市委書記柯慶施不同意糾正趙敏恆的案子,到了1960年,反而判處他8年徒刑,發配到江西新余礦山接受「勞動改造」,刑期從1955年關押時算起。

離開上海前,謝蘭郁帶著兒子趙維承去探監,驚見趙敏恆的頭髮全白,身體消瘦。妻子問他是否要上訴。他說:「不要上訴了,沒有用的。」他摸著兒子的頭說:「原來我們以為自己甚麼都懂,其實是甚麼都不懂。要好好學習呀!」

1961年1月6日,趙敏恆死在了勞改場,時年57歲。謝蘭郁和兒子趕到新余礦山,看到了一口薄皮棺材。據說,趙敏恆是因為跌跤出血,感染了破傷風菌後死亡。謝蘭郁提出開棺見屍,不被允許。她再要求和趙敏恆一起勞動的犯人談話,也被拒絕。這時,兒子對她說:「不要再提要求了,弄不好,我們自己也回不去了!」母子二人帶回了一條羊毛被,作為趙敏恆的遺物。後來趙敏恆的屍骨也找不到了。

趙敏恆從名記、教授變成了「特務」、勞改犯,家人的生活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拮据,謝蘭郁開始變賣首飾和物品,甚至把路透社的獎品金煙盒也賣掉了。他們還不斷搬家,房子越換越小,從複式的日式小樓,一直搬到了復旦農場的工棚。竹排編的工棚四面透風。趙維承回憶說:「屋中狹窄,我常躺在床上看外面農田和建築工地的情景,夜晚則數著天上的星星睡去。」

1970年,打擊又落到了趙維承身上。因為一群復旦教授的子弟在私下裏「關心國家大事」,加上他的「出身」問題,又受到牽連,趙維承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

路透社沒有忘記

趙敏恆走了,屍骨不知去向,死因未明。不過,仍然有人記得他。

文化大革命後期,路透社社長訪問中國時,曾向周恩來提出要見趙敏恆,可是趙已不在了。

1982年,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趙敏恆的案子做出結論:「對所謂『特嫌』問題,與事實不符,應予否定。」

1993年,謝蘭郁去世。趙維承將父親生前的幾件物品與母親的骨灰合葬。

後來,路透社駐中國首席代表白爾傑親自來到趙家,慰問致意,並贈送趙維承兩千英鎊。他說,這是受路透社遠東司人事部長的委託,因為本社有一筆基金,專為社員的家屬解決困難。

中共為了「統戰」之需,出版了《愛國報人趙敏恆》,說他愛國和擁護共產黨,留在大陸而不去台灣,卻不提他被誣陷和迫害致死的結局。官方媒體對趙敏恆的冤案也總是一筆帶過。復旦大學新聞系設立了「趙敏恆獎學金」,但是,有多少復旦學子和中國人了解這位一代名記的遭遇呢?

對於趙敏恆親屬承受的痛苦坎坷,唯有在友人的記敘中才能看到一些真相。趙維承的好友在文章裏說,政治給趙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百度百科裏,關於趙敏恆的生平,最後一行概括了他在「新中國」的人生:「1955年7月因『國際特嫌』蒙冤入獄,1961年在江西逝世。1982年獲得平反。」

這就是共產黨對愛國記者的回報。

結語

趙維承說過:「對父親我無能為力」。在暴政的魔掌裏,哪一個不是被玩弄、利用和折磨的對象?勸趙敏恆留下的田漢,下場又如何?他登上文官高位,緊跟中共,最後被批倒批臭,被毒打羞辱,被逼下跪、舔尿,1968年孤獨慘死。

紅色風暴中,被毀滅的何止一顆明星?多少文化和科技精英,多少善良真誠的民眾,滿懷報國熱情,卻被誣陷、殘害、株連九族,被剝奪了做人的尊嚴和權利,被消滅肉體、摧垮精神。

趙敏恆的悲劇,是民族災難史裏的一頁。今天,謊言仍在繼續,「感恩」的紅色宣傳網還在試圖把欺騙進行到底。若要結束苦難,唯有擺脫魔鬼的控制,找尋真相,才能不再迷茫。


(文章來源:大紀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言的沙龍
4會員
60內容數
找回純真與善良,做一個正直、勇敢、無私的人。
曉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9
「『專制社會把人變成鬼,自由社會把鬼變成人。』我的經歷正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鮑承模說,「希望中國人不再受我受過的苦。」
Thumbnail
2024/10/19
「『專制社會把人變成鬼,自由社會把鬼變成人。』我的經歷正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鮑承模說,「希望中國人不再受我受過的苦。」
Thumbnail
2024/10/18
這位倖存的老地主,在他孤寡人生的遲暮之日,用清晰的語言,向採訪者講述了六十多年前他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的驚心動魄的一幕。
Thumbnail
2024/10/18
這位倖存的老地主,在他孤寡人生的遲暮之日,用清晰的語言,向採訪者講述了六十多年前他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的驚心動魄的一幕。
Thumbnail
2024/10/06
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的荒唐,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昨天。許多真相,被黃沙掩埋。今日,相似的悲劇,還在上演。尊嚴被羞辱,生命被虐殺。紅色的機器,仍在運轉。
Thumbnail
2024/10/06
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的荒唐,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昨天。許多真相,被黃沙掩埋。今日,相似的悲劇,還在上演。尊嚴被羞辱,生命被虐殺。紅色的機器,仍在運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台灣人的記憶寶庫「秋惠文庫」發現..... 某日夜晚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節目主持人提到了臺灣 因為韓國綜藝節目中鮮少會提到臺灣,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Thumbnail
在台灣人的記憶寶庫「秋惠文庫」發現..... 某日夜晚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節目主持人提到了臺灣 因為韓國綜藝節目中鮮少會提到臺灣,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Thumbnail
1949年,楊蔚來臺至臺中縣大甲分局擔任警員,1950年12月間因為「高晞生案」被捕,後因證據不足,同案的楊蔚、茹瑞祥、徐世華、黃秀英等人僅被交付感訓處分,而高晞生則以「二條一」判處死刑。在軍法處看守所的楊蔚因向陳正宸、路齊書、蘇爾挺等人發牢騷,遭檢肅匪諜條例第八條之規定,裁定交付感化三年,後楊蔚又
Thumbnail
1949年,楊蔚來臺至臺中縣大甲分局擔任警員,1950年12月間因為「高晞生案」被捕,後因證據不足,同案的楊蔚、茹瑞祥、徐世華、黃秀英等人僅被交付感訓處分,而高晞生則以「二條一」判處死刑。在軍法處看守所的楊蔚因向陳正宸、路齊書、蘇爾挺等人發牢騷,遭檢肅匪諜條例第八條之規定,裁定交付感化三年,後楊蔚又
Thumbnail
2022年12月30日才上任的第12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部長 ❙秦剛❙,約半年後於2023年6月25日突然人間蒸發。踏入7月,❙中國外交部❙ 網站的歷任外交部部長列表中的第12任外交部部長的名字不翼而飛,列表中只餘下共11任外交部部長。到了7月25日,據報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 提
Thumbnail
2022年12月30日才上任的第12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部長 ❙秦剛❙,約半年後於2023年6月25日突然人間蒸發。踏入7月,❙中國外交部❙ 網站的歷任外交部部長列表中的第12任外交部部長的名字不翼而飛,列表中只餘下共11任外交部部長。到了7月25日,據報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 提
Thumbnail
趙敏恆,中國近代新聞界的先驅之一。他憧憬「新中國」拒赴台灣,結果命喪中共勞改營。
Thumbnail
趙敏恆,中國近代新聞界的先驅之一。他憧憬「新中國」拒赴台灣,結果命喪中共勞改營。
Thumbnail
我以黑名單身分回到臺灣,並且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那時在民進黨黨部,偶爾與盧修一擦肩而過,到今天仍然讓我難忘。他燦爛的笑容,總是讓我覺得他非常可親。
Thumbnail
我以黑名單身分回到臺灣,並且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那時在民進黨黨部,偶爾與盧修一擦肩而過,到今天仍然讓我難忘。他燦爛的笑容,總是讓我覺得他非常可親。
Thumbnail
2018年3月26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學者沈志華:盼共產黨將隱祕歷史公諸於世」的報導。中國大陸歷史學者沈志華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希望共產黨揭開自己的祕密,打開自己的檔案,把中美關係、中朝關係的往事以及其它很多內容告訴自己的國民。 沈志華1950年出生在中共高幹家庭,曾兩次入獄,第一次
Thumbnail
2018年3月26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學者沈志華:盼共產黨將隱祕歷史公諸於世」的報導。中國大陸歷史學者沈志華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希望共產黨揭開自己的祕密,打開自己的檔案,把中美關係、中朝關係的往事以及其它很多內容告訴自己的國民。 沈志華1950年出生在中共高幹家庭,曾兩次入獄,第一次
Thumbnail
澳洲總理莫里森下令徹查中共滲透政界一事,打蛇隨棍上,麻煩大家再推一次,致函澳洲議員促請國會通過人權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Corruption (Magnitsky Sanctions) Bill制裁中共。今次鬧大的主要原因,是證據指明中共在澳洲殺叛諜。
Thumbnail
澳洲總理莫里森下令徹查中共滲透政界一事,打蛇隨棍上,麻煩大家再推一次,致函澳洲議員促請國會通過人權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Corruption (Magnitsky Sanctions) Bill制裁中共。今次鬧大的主要原因,是證據指明中共在澳洲殺叛諜。
Thumbnail
混入香港機場抗爭者的中國記者,被起底有中國國安特務的身份,另外還有被抓包的中國公安。他們是公安或特務都不重要,因為編制根本不重要:既然西方有保障記者的條文,中國不如就直接把自己的間諜組織,或者是暴力團體,包裝成媒體不就行了嗎?
Thumbnail
混入香港機場抗爭者的中國記者,被起底有中國國安特務的身份,另外還有被抓包的中國公安。他們是公安或特務都不重要,因為編制根本不重要:既然西方有保障記者的條文,中國不如就直接把自己的間諜組織,或者是暴力團體,包裝成媒體不就行了嗎?
Thumbnail
對很多不了解「六四」鎮壓全過程的人來說,他們可能認為「六四」鎮壓是從6月3日深夜開始,6月4日上午,以戒嚴部隊武力攻佔天安門廣場為結束。這並非歷史事實。事實上,鎮壓,早就在6月3日深夜開槍前就開始了。
Thumbnail
對很多不了解「六四」鎮壓全過程的人來說,他們可能認為「六四」鎮壓是從6月3日深夜開始,6月4日上午,以戒嚴部隊武力攻佔天安門廣場為結束。這並非歷史事實。事實上,鎮壓,早就在6月3日深夜開槍前就開始了。
Thumbnail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Thumbnail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