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從捷運選位,檢測你遇到隨機攻擊事件時的活命指數!(轉載於「關鍵評論網」)

人身安全|從捷運選位,檢測你遇到隨機攻擊事件時的活命指數!(轉載於「關鍵評論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捷運,更是雙北居民南來北往,依賴度超高的移動工具,因此旅運量年年升高!然而,搭乘像捷運這樣封閉式空間的載具,人身安全,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顧慮的事。特別在2014年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捷運安全受到重視,自此之後,時常可以看到保全、甚至是警察,在捷運站或車廂內巡邏。但靠人不如靠己,自己就是最好的保護,此篇文章,要幫助各位,從選擇捷運座位開始,來檢測你的活命指數,以及分享相關保命存活的指南。

圖一、捷運車廂選位圖

圖一、捷運車廂選位圖

首先,看圖一這張照片,是一張從捷運車廂門口拍攝的照片。上了捷運後,你直覺會選哪一個座位?三秒倒數:3、2、1,選好了嗎?

好,公佈答案,活命的機率從大到小:B > C > A > E > D。你還活著嗎?(見圖二)

圖二、捷運車廂選位 活命排序

圖二、捷運車廂選位 活命排序


接下來,筆者會一一為每個選項,一樣依照活命的指數從高到低做說明。

  1. 位置 B:活命指數第 1 名。首先給大家一個概念,「永遠要假設危害會從四面八方而來」,而人的可視範圍,如果不包含轉頭,大概120-140度,因此要盡量利用地形地物去降低守備範圍。位置 2 利用門、以及半透明的擋板,形成 270 度的保護,因此人剩下 90 度的守備範圍,這大概是除了駕駛室外,最好的守備位置。另外,站姿可以保持移動的靈活度,遇到狀況,不論要戰要逃,都可以即時反應,再搭配「梅克爾手勢」,最佳警戒姿勢,完美。(更多警戒姿勢詳情請見:你閃得過Will Smith的那一巴掌嗎?從「奧斯卡搧巴掌事件」論自我防衛的重要性
  2. 位置 C:活命指數第 2 名。由車廂廂體和擋板形成同樣270度的保護,但因為坐姿相對於站姿,沒那麼靈活(而且容易睡著),所以必須更提高警覺,不過以座位來說,算是上乘之選!但如果要說保護面向最廣的車位,就屬頭尾兩個車廂、最靠近駕駛艙的位置了,三面保護,只需要防守一面,但另一方面來說,這兩個位置的機動性最小,遇敵無法逃脫,反而容易坐困圍城,因此見仁見智。
  3. 位置 A:活命指數第 3 名。這個位置在一進車廂的握杆處,四面毫無遮擋,但同時又是活動度最高的,遇事可從各方向逃脫,如果情境覺察能力好的話,存活度是很高的。建議如果站在這兒,最好面向車廂門口,掌握人流出入的狀況。
  4. 位置 E:活命指數第 4 名。這個位置雖然同樣由車廂廂體和擋板形成 270 度的保護,但靠近出入口,容易成為歹徒一進入時攻擊的對象,加上大多數的乘客不是低頭滑手機,就是打瞌睡,情境覺察能力非常低,是否有機會躲過危害,只能說一半一半了。
  5. 位置 D:活命指數第 5 名。這個位置基本上可以算是毫無遮蔽,不要說容易被攻擊了,只要在打瞌睡,可以說根本是待宰羔羊,被偷被搶毫無招架之力,是最不建議的座位及乘車行為。

最後,為各位做個歸納,要提高在捷運上遇到無差別攻擊存活的機率,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 挑選遮蔽範圍最多的位置;
  2. 保持身體的靈活度(站姿>坐姿>低頭滑手機>打瞌睡),如果要滑手機,那也一定要抬頭挺胸滑,用餘光觀察周圍環境;
  3. 保持情境覺察。掌握進出車廂的人流動態,以及車廂內其他人的狀況;
  4. 如果真的遇到無差別攻擊,把握「逃、躲、戰」的原則,並在確實脫離危險後,即時通報站務人員,或報警求救。(更多「逃、躲、戰」的原則請見:遇到大規模隨機攻擊事件時的行動應變方案

另外,維安特勤專家指出,在這種封閉的管狀空間,本就有一定的危險性。除了兇手造成的殺傷力外,更多時候是人員互相推擠及踩踏,反而造成更嚴重的死傷。在台灣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現代人幾乎完全失去了警覺性,而警覺性是在危難情境下活命最重要的關鍵。目前國內的案件都比較傾向精神異常,而非有專業背景組織性的犯罪者,所以只要開啟「情境覺察」能力,排除七成以上都在滑手機的乘客,要分辨出這些異常人士,其實並不難。

筆者祝福大家每一天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手機要滑、安全也要顧,擁有安全無虞的通勤人生。

avatar-img
OhMyGuardPJ 的沙龍
1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hMyGuardPJ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大規模槍擊隨機殺人案又發生了,這不是第一次,然而,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大規模槍擊隨機殺人案又發生了,這不是第一次,然而,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