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刺客在身邊!一般人也看得懂的 13 條保命守則,從安倍事件診斷你的危安意識 /活命指數(轉載於關鍵評論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如果你的老闆是企業負責人、政治人物、民意代表,甚至是已有政府隨扈團隊的部會首長,那麼本篇文章就是要跟你分享,如何規劃並執行一場讓老闆平安回家的勤務。

如果你的職務,是秘書、幕僚、老闆身邊的隨行人員,並不具有安全維護的相關知識及專業,筆者建議你現在就開始,建立安全的觀念和思維模式,不只保護老闆,也保護你自己;如果你已經是維安相關領域的人員,相信已經有基本的專業知識,你可以選擇跳過,或歡迎在下方留言你的看法,互相交流。

本篇文章筆者就「執行維安勤務」的角度,提供確保老闆安全的十三招,給大家診斷自己的危安意識及活命指數:

事前規劃:

  • 一、事前溝通協調
  • 二、落實風險管理
  • 三、製作安全計畫
  • 四、建立緊急通聯

現場執行:

  • 五、現場再次確認
  • 六、縮小守備範圍
  • 七、安全區域劃分
  • 八、先進未知空間
  • 九、保持情境覺察

危害發生:

  • 十、善用手邊道具
  • 十一、脫離先於反制

平時準備:

  • 十二、加強身心鍛鍊
  • 十三、隨時意象訓練


以下做各點的詳細說明:

事前規劃

一、事前溝通協調:

接獲行程後,展開與主辦單位及場地單位的聯繫,主辦單位是活動的主責,行程細節及時間流程會由他們負責,而場地單位最熟悉場地細節,有時會有安全部門,可以多加運用。事前的溝通協調,是勤務執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時間允許的狀況,能夠直接到活動場地,和主辦、場地單位場勘,是最理想的狀態,若無法,可透過電話、通訊軟體,了解活動的詳細資訊,有助於安全計畫的製作,例如:流程表、與會人員名單、座位圖、場地樓層平面圖、相關人員聯絡資訊、場地同時段的使用狀況...等等,都屬於必要資訊。另外,如果對於活動流程或場地有疑慮的部分,最好提前提出,讓主辦方有時間可以調整。

二、落實風險管理:

風險,在這裡指的是「老闆受到危害的可能性」,雖然很抽象,但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所提供的風險評估流程圖,讓風險管理有清楚的流程可以依據(見圖 1),而評估風險的等級也是有其公式的(見圖 2)。

圖 1:風險評估流程圖

圖 1:風險評估流程圖

圖 2:風險等級公式

圖 2:風險等級公式

然而,風險管理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問,筆者在此不做詳細說明,僅以簡單的方式,提供大家如何概略評估一場活動,意外/危害發生的可能性:

就環境及行程性質的風險來說(括號內為其風險分數,分數越高風險越高):

  • 開放空間 (3) > 半開放空間 (2) > 封閉空間 (1)
  • 一般大眾 (3) > 人別辯證管制 (2) > 邀請制 (1)
  • 公開行程 (3) > 不公開行程 (2) > 私密行程 (1)

而就保護對象本身來說,層級越高風險越大(以政府為例)。

  • 正副元首 (5) > 卸任正副元首 (4) > 部會首長/直轄市市長 (3) > 縣市首長 (2) > 民意代表 (1)

加總的分數越高,風險等級也越高(小於 5 為低風險,6-10為中等,11以上為高風險)

在行程安排上,不同的風險等級,就必須有相對應的維安手段去因應,因此事前的風險評估是非常重要的。以近期發生刺殺的助選行程為例(可參考第六條的圖 3),我們就簡單評估一下在大馬路上拉票的風險等級:大馬路,是「公眾」得出入的「開放空間」-> 風險分數 3 + 3 = 6;助選行程通常都是大張旗鼓,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所以肯定為「公開行程」-> 風險分數 3;如果來站台的對象剛好是「前總統/首相」-> 風險分數 4,這個行程的 風險分數為 13 ,風險等級高(超高)。如果要降低其風險等級,可以在行程及場地上做調整(取消此行程,或場地改為室內),不然必須用規模更高的維安手段去因應,而不是放任可能的危害發生。

(此風險評估的方式,筆者僅以簡單幾個項目做舉例,實際執勤上有更多複雜的因素必須評估,例如:是否有預警情資、保護對象近期有爭議事件之類的。)

三、製作安全計畫:

安全計畫,除了包括人事時地物一般的資訊之外,最重要的是遇到危急/醫療狀況時的應變計劃,例如:緊急脫離路線(建議兩條路線以上,人車都要有)、緊急避難處所(通常是活動場地的地下室,考量搭車脫離方便)、緊急醫療處所(以鄰近的教學醫院為原則,再來是地區醫院),這些規劃必須牢記,並且確認可行、有聯絡人,一但緊急事故發生,就按照計畫執行。以老闆中彈(遇襲)為例,原則上第一要務就是依照規劃的緊急脫離路線,帶老闆離開現場,這有幾個用意,一、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後續攻擊,所以必須馬上離開;二、避免讓媒體或民眾拍攝到老闆受傷畫面(名譽安全);三、爭取治療時間。所以在規劃時,老闆座車待命的位置,以及前往醫療處所的路線非常重要,必須確保路線暢通,因為分秒必爭。

四、建立緊急通聯:

在危急的時刻,慌張是人之常情的事,但因為慌張而耽擱的那幾秒鐘,往往成為了決定生死的時刻。建立緊急通聯,包括座車駕駛、緊急醫療處所聯絡人、主辦單位聯絡人、場地政風聯絡人、當地警察局、備用醫療處所、車站或機場聯絡人...等等的通訊方式。這些電話最好在行程進行之前,已在你的通訊紀錄中,甚至是設定快捷鍵,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馬上找到。


現場執行

五、現場再次確認:

抵達行程現場,必須和主辦方再次確認流程及路線是否有更動,因為這牽涉到安全計畫的執行,特別是關於老闆的部分,儀節或時間是否有調整,例如上台致詞的順序、或是是否有新增的貴賓。任何的變動都必須慎重的瞭解其原因,因為一個謹慎的活動,所有流程都是必須按表操課的,如果有更動也必須提前告知,這是對於與會賓客的尊重。但難免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你的安全計畫也必須動態調整,並且確認調整的內容仍然可行。

六、縮小守備範圍:

任何時候都要假設危險(攻擊)會從四面八方而來,所以不論是定點或是行進間,都要妥善運用當下環境,去縮小危害可能來的方向,並且站(走)在老闆的弱邊(無遮蔽、接觸人群),例如:定點時,老闆後面是牆、前面是群眾,你的位置就是老闆和群眾之間,而且面向群眾,因為群眾側發生危害的可能性較高;另外,行進間,一邊是牆,一邊是窗,自然是走靠窗側,但如果靠牆側有門呢?這留給大家思考。

最近一個失敗的案例就是,讓老闆參加一個助選活動,地點(見圖 3)是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上(疑似無人車管制),四周完全沒有掩蔽物,也不可能過濾經過的人群,老闆簡直就是活靶一個。要破這個局有個方法,建議主辦單位後面放塊背板、頭上搭一個遮陽蓬就行了,形成視覺上的遮蔽,起碼要攻擊的人無法從背後直接命中,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老闆中暑,不完美中的完美。

圖 3:安倍遇刺場地空拍圖(圖片來源:Google map)

圖 3:安倍遇刺場地空拍圖(圖片來源:Google map)

七、安全區域劃分:

不論老闆去到哪兒,保護他的基本做法是,以他為中心做出層層保護,在有團隊資源的前提下比較容易做到這點,但如果你只有一個人呢?那你起碼必須做到基本的「安全區域劃分(見圖四)」,請牢記「123原則」,1 手臂、2 大步、3 安全。

  1. 以老闆為圓心,一隻手臂的距離所畫的圓,在這圈以內為「禁區」(red zone),任何未經許可的人,不可踏進這個圓,所謂的許可,可能是你預先知道這個人會和老闆接觸,亦或是老闆示意讓他進入,無論如何,都必須嚴格看待。
  2. 再來,以兩大步的距離畫第二個圓,這個圓到第一個圓之間的區域為「警戒區」(orange zone),任何人進到這個區域,你都必須了解其意圖及動向,因為再進一步就到禁區了,舉例來說,有你不認識的人,朝著老闆方向走進到警戒區了,你必須搶先一步擋在老闆面前成為屏障,並且暸解其意圖,比如你可以說:「請問有什麼事嗎?」或是他明顯只是剛好在你們的行經動線上,你可以手勢請對方稍停,或示意老闆稍停讓對方先過,看狀況執行。
  3. 最後,在第二個圓以外的區域則是「安全區」(green zone),對於這個區域的人事物做一般監控即可,沒有異狀則不必做干涉性的行動。
圖四:安全區域劃分圖

圖四:安全區域劃分圖

另外補充一點,如果有人進到警戒區,你就必須轉換成警戒姿勢,以作防備(請參考此篇文章:人身安全|你閃得過威爾史密斯的那一巴掌嗎?從「奧斯卡搧巴掌事件」論自我防衛的重要性

(「安全區域劃分」原則上是以三個人以上為團隊來執行,才有可能真的做到 360 度的環形保護,但這邊提出這個觀念給大家參考,即便是只有一人甚至是個人自己,有了這個觀念,更能拿捏安全距離。)

八、先進未知空間:

永遠比老闆先進入未知的空間,什麼是未知空間? 1. 第一次去的場所、廳房;2. 不確定與會人員有誰。基於這兩項,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比老闆快一步進入下一個空間,確認這個空間是安全的,例如:老闆參加會議或餐會,當你們即將從通道進入這個廳房之前(圖 5),必須加快腳步進入這個房間(圖 6),快速的掃視確認環境和人員,如果有可疑的地方,你才有時間退出,立即帶老闆離開,不然等老闆進入後就來不及了。

圖 5:老闆進入未知空間前示意圖

圖 5:老闆進入未知空間前示意圖

圖 6:老闆即將進入未知空間示意圖

圖 6:老闆即將進入未知空間示意圖

九、保持情境覺察:

情境察覺是一個需要刻意且不斷練習的技能。當你到了一個場合,透過觀察,去感知這個空間內的人事物,例如:參加一個餐會,這個餐廳有幾個出入口、從你的位置到達這些出入口有幾條路線、哪裡有手扶梯、電梯、及樓梯、在歡樂的宴會場合有沒有人的衣著、神情格格不入、手插著口袋、東張西望,當你開啟了感知能力,對於所處的情境能夠覺察,發生事情的時候,你就可以提早一步比別人做反應,而不是守株待兔,被環境所牽制。所以專業的隨扈,目光不會永遠盯在老闆身上(餘光)、或是投入活動內容(看表演看到拍手叫好就太誇張了)、甚至是被現場美食所吸引(可以融入現地,但不能分心),反而是要隨時留意,那些平常別人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專注在執行任務上。

危害發生

十、脫離先於反制:

發生任何危害/驚擾,原則上第一要務就是帶老闆脫離(圖 7)。這是任何受過專業隨扈訓練的人員的第一個反應,在事態明朗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確保老闆安全,至於反制,那是有團隊或是行有餘力,或不得不做的時候採取的手段,因為如果只有一個人,或許能夠抵擋第一波攻擊,但你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二波、第三波攻擊,再來,如果你也受傷了,那誰來保護老闆?所以第一個想的,永遠是脫離危害現場。至於如何脫離,雖然沒有標準,但的確是有專業的手勢及姿勢的,首先,一手按住老闆的後頸將其上身壓低,另一手抱著他肚子將他身體折彎,並且用自己的身體形成遮蔽,保護老闆;再來朝攻擊的反方向脫離,循著計畫的緊急脫離路線,離開現場,視老闆的狀況決定下一步(什麼樣的攻擊?有無受傷?),如果有醫療上的需求,立即乘坐坐車,按照規劃路線前往緊急醫療處所。

圖 7:脫離及反制示意圖(圖片來源:網路)

圖 7:脫離及反制示意圖(圖片來源:網路)

十一、善用手邊道具:

專業隨扈會攜帶的配備包括:手槍、伸縮警棍、戰術手電筒(強光、可破窗)、無線電、甚至是防彈背心、防彈公事包,但如果只是一般人呢?以上配備幾乎都是管制品,只有特殊身份可以攜帶(執法人員),但建議大家可以購買戰術手電筒,萬一發生事故,除了可以照明,由於有破窗功能,還可以當作武器,非常推薦。另外大家雖然沒有防彈公事包,但不要小看自己的背包或提袋,使用得當,同樣是很好的防禦或武器。再來就是雨傘,不論是否為折疊傘,可當作武器外,遮蔽功能也非常好,可以擋下一般的物理攻擊,例如雞蛋、墨汁、鞋子...等等。

平時準備

十二、加強身心鍛鍊: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學了某項武術,就足以保護自己或他人,筆者不否定這樣的說法,但學習武術更重要的功能,是鍛鍊自己的身心,讓自己面對高張的壓力及情境下時,能夠冷靜的判斷,並且以適合的行動作出反應,所以不論是武術或是任何的運動,對於提升在危急時刻的應變,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很多人說,隨扈就是要有隨時犧牲生命、為老闆擋子彈的「認知」,我覺得這個說法只對一半,光有認知不夠,還必須刻意且長期的練習,才有可能對付人「趨吉避凶」的天性,不然就只是嘴巴說不怕死,但身體卻很誠實(逃)。所謂的練習,就是要製造對應的情境,讓自己模擬現實狀況,不斷地操作,直到形成身體記憶,不需要經過腦袋就能執行,才有可能達成。

十三、隨時意象訓練:

所謂意象訓練,就是在事情尚未發生時,透過在腦海中模擬實際的態樣,小至開門的動作,左手開還是右手開;大至有人攻擊老闆時,你移動的路線、要如何帶老闆脫離,各種狀況,等狀況真的發生時,才不會不知所措。這不論是在一般情況下,或是緊急狀況時,都非常有幫助的。

圖 8:意象訓練

圖 8:意象訓練

一個能夠保護老闆遠離危險的隨扈(秘書/幕僚),不能單靠高超的武藝、高大威猛的身材、或齊全的裝備而已,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完整的安全觀念,才有可能確實降低發生危害的機率,避免憾事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hMyGuardPJ 的沙龍
12會員
8內容數
OhMyGuardPJ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2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Thumbnail
2023/04/22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Thumbnail
2022/07/30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捷運,更是雙北居民南來北往,依賴度超高的移動工具。然而,在2014年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搭乘捷運這樣封閉式空間的載具,人身安全,就變成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顧慮的事。透過本篇文章,檢視你選擇座位的活命指數,以及遇到危害時的危安意識。
Thumbnail
2022/07/30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捷運,更是雙北居民南來北往,依賴度超高的移動工具。然而,在2014年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搭乘捷運這樣封閉式空間的載具,人身安全,就變成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顧慮的事。透過本篇文章,檢視你選擇座位的活命指數,以及遇到危害時的危安意識。
Thumbnail
2022/05/17
大規模槍擊隨機殺人案又發生了,這不是第一次,然而,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
Thumbnail
2022/05/17
大規模槍擊隨機殺人案又發生了,這不是第一次,然而,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各位職場新兵或老鳥,一定遇過老闆說:有關公司的建議,只要是「合理」的都會採納作為改進...。只是如何界定「合理」?還是老闆說了算。 合理、合理,多少的惡假汝之名! 日前開會時,聽到高層會中發表論點,很弔詭! 員工請補休盡量避免,應該自我奉獻,不能影響工作? 基層有意見時,要循正常管道,不該爆料*
Thumbnail
各位職場新兵或老鳥,一定遇過老闆說:有關公司的建議,只要是「合理」的都會採納作為改進...。只是如何界定「合理」?還是老闆說了算。 合理、合理,多少的惡假汝之名! 日前開會時,聽到高層會中發表論點,很弔詭! 員工請補休盡量避免,應該自我奉獻,不能影響工作? 基層有意見時,要循正常管道,不該爆料*
Thumbnail
上班族對於老闆常常有敵意、常常無可奈何,但是又拿老闆沒有辦法,因為老闆是發錢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我們常常會覺得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搞不清楚老闆在想什麼,好像跟我直覺上會做的決定不一樣。在職場上每個人看出去的高度不一樣,老闆可能在101大樓,你可能還在一樓,看出去的風景也不同。 老闆對於公
Thumbnail
上班族對於老闆常常有敵意、常常無可奈何,但是又拿老闆沒有辦法,因為老闆是發錢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我們常常會覺得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搞不清楚老闆在想什麼,好像跟我直覺上會做的決定不一樣。在職場上每個人看出去的高度不一樣,老闆可能在101大樓,你可能還在一樓,看出去的風景也不同。 老闆對於公
Thumbnail
憲哥好書推薦:『人生準備40%就衝了』 超人日常是個記者,夜魔俠日常是個律師,鋼鐵人跟蝙蝠俠日常是個企業老闆。他們都是利用額外的時間去完成的呢!
Thumbnail
憲哥好書推薦:『人生準備40%就衝了』 超人日常是個記者,夜魔俠日常是個律師,鋼鐵人跟蝙蝠俠日常是個企業老闆。他們都是利用額外的時間去完成的呢!
Thumbnail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Thumbnail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Thumbnail
這兩年來疫情肆虐,有人天天待在家中,但也有人天天往外跑,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堅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而犧牲自由,也有些人認為自由更勝於身體健康,將自己暴露在可能染病的時空裡。 不知,你有多保護自己呢?無論是哪一種,也許只要願意自我負責,就好!然而到底是誰的責任,卻難以分明。
Thumbnail
這兩年來疫情肆虐,有人天天待在家中,但也有人天天往外跑,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堅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而犧牲自由,也有些人認為自由更勝於身體健康,將自己暴露在可能染病的時空裡。 不知,你有多保護自己呢?無論是哪一種,也許只要願意自我負責,就好!然而到底是誰的責任,卻難以分明。
Thumbnail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Thumbnail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Thumbnail
剛到前公司報到後,得知大學社團的學姊在同部門不同單位工作我覺得很幸運,有認識的人在同一間公司會覺得安心許多,結果我上班一陣子後得知他要離職了,所以我們吃了一頓飯,對話不外乎就是關心我進公司後還好嗎和話家常,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學姊跟我說在公司要好好保護自己。 「保護自己」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剛到前公司報到後,得知大學社團的學姊在同部門不同單位工作我覺得很幸運,有認識的人在同一間公司會覺得安心許多,結果我上班一陣子後得知他要離職了,所以我們吃了一頓飯,對話不外乎就是關心我進公司後還好嗎和話家常,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學姊跟我說在公司要好好保護自己。 「保護自己」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7月中參加「職場聰明生存術」的課程講座,課後整理幾個takeaways,說是「職場智慧錦囊」也不為過。 你對工作有企圖心嗎?還是想在職場上平平順順過日子?無論如何,這篇文章都很適合你點進來閱讀。 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7月中參加「職場聰明生存術」的課程講座,課後整理幾個takeaways,說是「職場智慧錦囊」也不為過。 你對工作有企圖心嗎?還是想在職場上平平順順過日子?無論如何,這篇文章都很適合你點進來閱讀。 快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凡事要準備好才開始行動的人,你會發現他往往會停留在「準備」的階段;為什麼?因為「準備好」這件事壓跟就是不存在的,更精準的說,你要「準備好」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凡事要準備好才開始行動的人,你會發現他往往會停留在「準備」的階段;為什麼?因為「準備好」這件事壓跟就是不存在的,更精準的說,你要「準備好」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