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隨機槍擊案又發生了,這不是第一次,然而,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不可能的任務),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2018年赴美攻讀碩士兩年間,就被台灣親友警告、美國前輩們恐嚇,美國大家都有槍,很危險,隨時都要小心,入夜千萬別出門。不要說全美國,光是我身處的德州就發生好幾起大規模的隨機槍擊案。很遺憾的,這種憾事又再次發生。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攻擊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
以下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U. 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和休士頓市政府合作,就大規模隨機槍擊事件制訂的應變行動方案所拍攝的影片,做翻譯說明(文末附上行動方案文本及影片連結)。
逃 RUN
當一名持槍歹徒在你附近時,
- 試著從逃生路線脫離(如果有的話)
- 立即逃離現場不需任何人同意
- 不攜帶隨身物品
- 有能力的話協助他人一起脫逃
- 避免任何人進入槍擊現場
- 脫離險境後立刻報警
補充說明:和危險源的距離,決定你的安全係數,以及存活的可能性。平時就要對於常去的場所,了解其逃生路線及出入口,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才不會慌了手腳。察覺危險發生的當下,必須把握每分每秒,不做多餘的動作,盡可能與危險源反方向逃離。
圖片來源: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Video copy right @ 2012 City of Houston.
躲 HIDE
如果無法脫逃,就地躲藏
- 將門上鎖 及/或 擋住
- 關閉手機鈴響
- 躲藏在大型物體後方
- 保持絕對的安靜
- 躲藏地點應該:1. 遠離歹徒視線範圍;2. 歹徒射擊時能提供確實的保護;3. 不會圍困或限制你移動的選擇。
補充說明:無法脫逃的情況有很多種,例如受傷或是路線受阻,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尋求掩蔽。最好的狀況是進入能夠上鎖、隔絕歹徒的空間,若是沒有辦法,也要找到可以確實掩蔽的位置並保持完全的安靜,記得,手機務必靜音,包括關閉震動。
圖片來源: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Video copy right @ 2012 City of Houston.
圖片來源: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Video copy right @ 2012 City of Houston.
戰 FIGHT
- 使盡全力讓歹徒喪失攻擊能力
- 採用肢體攻擊
- 受用周邊器具當武器
- 採取行動要堅定、準確
補充說明:如果逃不了也躲不掉,那就要做好奮力一戰的準備。你很可能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要好好利用身邊可取得的物品,刀、棍、甚至是折凳,並且使盡吃奶的力,給歹徒致命一擊,確保他喪失攻擊能力。這邊再補充一點,身為一位安全工作者,我們絕不求戰,但同時也不畏戰,而且要戰,就絕對要讓對方付出慘痛的代價。
圖片來源: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Video copy right @ 2012 City of Houston.
當執法/救援人員到達時
- 保持冷靜並遵照指示
- 雙手放空舉高
- 避免任何大動作及製造聲響
- 認知到對於傷患的救護正在途中
補充說明:從頭到尾抱持冷靜,是件不容易但卻非常重要的事。當執法或救援人員來臨時,確保自己不會被當作歹徒非常重要,而作法就是雙手舉高、手指張開,動作放慢,不要大呼小叫,完全聽從警方的指示行動,不要做出令人意外的舉動。
圖片來源: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Video copy right @ 2012 City of Houston.
美國的槍枝管制問題,一直以來就是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然而這當中牽扯太多歷史及政治因素,在此不多做贅述(筆者碩士畢業論文即是關於德州槍枝管制政策,日後再細談)。身處在槍枝管制政策相對嚴格的台灣,我們是幸福且安全許多的,但就另一個角度來說,人民對於自身安全的意識是相對低落的,所以往往出了國,我們就成了歹徒待宰的肥羊。千萬不要以為槍擊案離你很遠,因為有一天你可能會出國,就算不出國,你也有可能在台灣遇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捷運隨機攻擊事件。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你生死一線間的保命符。最後,願生者康復、死者安息。
更詳細內容,請參考:
手冊:ACTIVE SHOOTER HOW TO RESPOND
影片:RUN. HIDE. FIGHT.® 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