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長經營社群的創作者是如何與讀者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我蠻佩服有固定更新Facebook、Instagram、噗浪以及個人Discord伺服器的寫作者。甚至站上一位叫鬱兔的作家,她的心得文不僅遍佈各大平台,還能經營巴哈、開實況,多角廣泛之程度,簡直不要嚇死人。
那像我這樣不擅長經營的創作者,到底是如何與讀者對話呢?
大多時候,就像現在這篇文,我盡可能把讀者會想聽、可以與讀者談的東西寫下來發佈;然後等好幾個禮拜,再來看看讀者都回些什麼。
通常讀者不會留言的,僅有少數人可能被說中了某些點,就會出來發表感想。因此撇除在平台上罕有的互動,這種社區關係幾乎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型態。與其說跟讀者對話,更像是寫了自言自語,等著讀者來發表感想。
但這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作者與作品,作品與讀者之間的關係連結。
這種連結無法強求,少見;對不擅社交的,鮮少收到回饋的小作者,更是無法奢求。因此,只能寄望寫出來的文字,能夠找到對上眼的讀者,即使沒人可以預期那個時機的到來。但也僅就是這樣了。
相較擅長設社交、經營社群的作者,像我這種作者是做不到一呼百應。所以,也就只能繼續用自言自語般的文字,去等待有讀者被吸引過來,主動牽起這條線。
avatar-img
11.8K會員
1.8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我的母親是非常囉嗦的人。從我國小到現在,其實不下一次聽過她是怎麼評論世間人際關係與人物面貌,有時也會提醒「我們不要只會抱怨」──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的我們所認定「討厭的大人」。
我曾經親眼目睹做選擇的經驗,我想就是看到友人在大賣場看到某牌子的餅乾時,會優先打開手機搜尋售價,比較一下哪家店的價格比較便宜,然後放棄不買;可當實際走到那家店買到了餅乾後,回頭將開銷納入交通費,結果發現花費的成本比在大賣場還要貴了幾塊錢。 選擇,是一種人類為達成某項目的,透過行為或語言實現的方法。
正因為無法用平地氣候去判斷高山的狀況,人們很容易誤判高山的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危險性,這也正是野溪難以察覺的危險之處:當高山開始下雨,你不會知道這場雨勢有多大、對上游的河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到你終於注意到河水暴漲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災難發生。
我好幾次都看得出來哪些意象深遠的畫面,其實背後都隱藏著大量僅能用文字詮釋的意境──要處理這些文字意境並不容易,尤其還得將它化為「畫面」。然而,即便像我這種沒看過原作的人,我都能在《沙丘》的引領下逐步沉浸到故事氛圍,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形容《沙丘》是帶有詩意的電影了。
嚮往著都市人密集流行的生活,自認為能加入這片高度發展的生態,成為裡頭的一份子;然而直到畢業後出了社會,才體認到現實並不是總繞著自己轉,過去的順遂不過是有人為自己遮風擋雨,而那還只是看在我們稚嫩的份上,願意幫個忙而已。 沒有人理所當然應當要為自己永遠負起這份義務,因此這股氾濫的自傲,便讓我狠狠摔一跤。
這些特色,在2016年釋出的版本不僅沒收斂,還變得更加明顯,然而歌聲卻遠比當年的青澀多了一點穩重與成熟。 這種變化,就好像在固守創作初心之餘,又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添了些許成長的風味。像是拾起過去的年少輕狂,然後讓那因不顧一切的衝勁而忽略的旋律,多了一些回首的感觸。
我的母親是非常囉嗦的人。從我國小到現在,其實不下一次聽過她是怎麼評論世間人際關係與人物面貌,有時也會提醒「我們不要只會抱怨」──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的我們所認定「討厭的大人」。
我曾經親眼目睹做選擇的經驗,我想就是看到友人在大賣場看到某牌子的餅乾時,會優先打開手機搜尋售價,比較一下哪家店的價格比較便宜,然後放棄不買;可當實際走到那家店買到了餅乾後,回頭將開銷納入交通費,結果發現花費的成本比在大賣場還要貴了幾塊錢。 選擇,是一種人類為達成某項目的,透過行為或語言實現的方法。
正因為無法用平地氣候去判斷高山的狀況,人們很容易誤判高山的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危險性,這也正是野溪難以察覺的危險之處:當高山開始下雨,你不會知道這場雨勢有多大、對上游的河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到你終於注意到河水暴漲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災難發生。
我好幾次都看得出來哪些意象深遠的畫面,其實背後都隱藏著大量僅能用文字詮釋的意境──要處理這些文字意境並不容易,尤其還得將它化為「畫面」。然而,即便像我這種沒看過原作的人,我都能在《沙丘》的引領下逐步沉浸到故事氛圍,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形容《沙丘》是帶有詩意的電影了。
嚮往著都市人密集流行的生活,自認為能加入這片高度發展的生態,成為裡頭的一份子;然而直到畢業後出了社會,才體認到現實並不是總繞著自己轉,過去的順遂不過是有人為自己遮風擋雨,而那還只是看在我們稚嫩的份上,願意幫個忙而已。 沒有人理所當然應當要為自己永遠負起這份義務,因此這股氾濫的自傲,便讓我狠狠摔一跤。
這些特色,在2016年釋出的版本不僅沒收斂,還變得更加明顯,然而歌聲卻遠比當年的青澀多了一點穩重與成熟。 這種變化,就好像在固守創作初心之餘,又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添了些許成長的風味。像是拾起過去的年少輕狂,然後讓那因不顧一切的衝勁而忽略的旋律,多了一些回首的感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人會好奇作者是怎麼寫小說的嗎? 或是劇情的走向,也興趣的都可以餐與討論喔~
想來聊一點創作怪癖 一般的小說敘述,我不會寫 而且我也不愛寫太多字 所以,藍玫、玫友,每篇都沒有很多字 是以單篇某主角的視角做口白敘述的推移劇情 我也不是這種形式的最初構想者 沒記錯的話,唐瑄有一本散文《佈告欄上的躲避球》 就是一個社區裡的住戶,利用佈告欄做唇槍舌戰 當然,當年的我,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在人人都用網路社交的年代,任何人、事充斥眼簾,但昨晚在Threads一個串文,留了我一大步,內容反應時下許多問題,卻似乎也衍生許多契機。 這名作家已出書,所以稱他為作家,至於書的內容像自傳也是紀錄,因為他在Threads上追蹤數7000多人,我不是他的追蹤者,因為他的舉動我並不忍心認同,在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今天從曾經留言或互動的格友連出去,意外連到許多之前未曾看過的作者。而檢視在一些留言板時常出現與互動的作者名子,似乎可以感覺到,其實作者群之間,隱約有個隱而不宣的卻又十分牢靠的社群網絡在裡面——一個靠著文字與內容建造起來的網絡關係。
我是個網路上不太主動和人互動的人,若看到覺得不錯的文章,有可能會留言,偶爾會遇到不會回覆我留言的網友,等個幾天又或者看到對方發新文了,依舊還沒回覆我的留言,我就會刪掉自己的留言。 覺得熱臉貼冷屁股,又或者給對方帶來困擾?我會這麼想。 名人網紅留言多到爆就算了,能夠被按讚甚至回覆已經很幸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人會好奇作者是怎麼寫小說的嗎? 或是劇情的走向,也興趣的都可以餐與討論喔~
想來聊一點創作怪癖 一般的小說敘述,我不會寫 而且我也不愛寫太多字 所以,藍玫、玫友,每篇都沒有很多字 是以單篇某主角的視角做口白敘述的推移劇情 我也不是這種形式的最初構想者 沒記錯的話,唐瑄有一本散文《佈告欄上的躲避球》 就是一個社區裡的住戶,利用佈告欄做唇槍舌戰 當然,當年的我,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在人人都用網路社交的年代,任何人、事充斥眼簾,但昨晚在Threads一個串文,留了我一大步,內容反應時下許多問題,卻似乎也衍生許多契機。 這名作家已出書,所以稱他為作家,至於書的內容像自傳也是紀錄,因為他在Threads上追蹤數7000多人,我不是他的追蹤者,因為他的舉動我並不忍心認同,在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今天從曾經留言或互動的格友連出去,意外連到許多之前未曾看過的作者。而檢視在一些留言板時常出現與互動的作者名子,似乎可以感覺到,其實作者群之間,隱約有個隱而不宣的卻又十分牢靠的社群網絡在裡面——一個靠著文字與內容建造起來的網絡關係。
我是個網路上不太主動和人互動的人,若看到覺得不錯的文章,有可能會留言,偶爾會遇到不會回覆我留言的網友,等個幾天又或者看到對方發新文了,依舊還沒回覆我的留言,我就會刪掉自己的留言。 覺得熱臉貼冷屁股,又或者給對方帶來困擾?我會這麼想。 名人網紅留言多到爆就算了,能夠被按讚甚至回覆已經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