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4 - 廣藝 X 台南人劇團 X 真快樂掌中劇團 《指忘》🖐️~Slipping through Fing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
🌿「布袋戲與現代劇場的跨界 共同修煉藝術與人生」
📣劃重點
1. 來賓介紹👏👏👏
-- 蔡志擎:《指忘》導演
-- 柯世宏:《指忘》操偶師 aka. 演員
2. 「真快樂掌中劇團」的故事✏️✏️✏️
-- 創辦人江賜美女士為臺灣第一代布袋戲女演師 ,現今90歲高齡仍創作不輟唷~😲😲
-- 家族三代深耕布袋戲領域,一方面傳承臺灣布袋戲精緻之美,一方面學習西方偶戲
-- 布袋戲七丑之一的大頭仔,終於從萬年配角晉升成主角啦~😏😏😏
廣藝 X 台南人劇團 X 真快樂掌中劇團 《指忘》
3.《指忘》的戲中人生📝📝📝
-- 多年未返家的年輕偶師,重述兒時的野台廟戲光陰
-- 面對失智與死亡的恐懼,老偶師的生命告解與傳承
-- 臺上戲散,臺下的人卻不願離開,道別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 布袋戲偶師 vs. 劇場演員、布袋戲「技藝」vs. 人生「記憶」
4. 戲臺下的一瞥﹍﹍💬💬💬
-- 戲中戲的呈現,角色各展魅力:混沌至尊、大頭仔、旦、生、驢子
-- 特邀劇場實力派演員張家禎飾演年輕偶師兒子"田"
-- 布袋戲不簡單的念白功夫,頭聲胸聲差異很大的!🗣🗣🗣
-- 戲臺上和戲臺外的投射交織,傳統技藝的交棒與榮耀👊👊👊
5 .演出時間+地點🎟🎟🎟
9/16 (五) 19:30
9/17 (六) 14:30
9/17 (六) 19:30
9/18 (日) 14:30
水源劇場 |臺語演出,華文字幕
🔌購票連結:https://wenk.in/tner00vkJr

🏹所有社群排排站~(  ̄▽ ̄)σ 各個Podcas收聽平台請往這走~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劇場狂粉的日常
🏹歡迎斗內劇場狂粉,推坑更多人進劇場看好戲 https://tinyurl.com/y5sxj5t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16內容數
📡專屬MC:🎤吉米布蘭卡 v.s. 🎤鳳君 由劇場圈兩枚狂粉"吉米布蘭卡"與"鳳君"開設的Podcast頻道, 專門聚集狂粉"們"的交誼廳。 什麼都能聊,什麼都不無聊, 逛劇場當成日常,也把日常當劇場, 賞樂賞曲賞節目,看戲看舞看謝幕。 「投資看戲有賺有賠,購票前請詳閱節目說明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劇場狂粉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ヽ( ´∀`) 人情百百搭 (´∀` ) ノ゙」 來賓介紹👏👏👏 -- 玩聚場策展人:Cicia (王惠娟) -- 節目策展人:Yoyo (貢幼穎)
🌿「我說話,只是為了確認你想不想聽。」 🌿「但你不講話,跟離開是不是一樣呢?」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唷! 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朢海涵~🙏
🌿「在這黑暗時刻,你為誰而等待?」 🌿「如何以愛之名進行殺戮?」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初,播出時為8/4,8月下旬演出開跑,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初唷!!!!!!!!☝️(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望海涵~🙏
戲劇、舞蹈、音樂劇、戲曲、藝術節、親子活動跟各種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 📌由於八月份的演出眾多龐雜,懶人包相關資訊建議點入"劇場狂粉"粉絲頁",分類更簡潔清楚,也可直接搜尋唷~
🌿「21號漫畫店,是一切冒險的起點」 來賓介紹👏👏👏 -- 曾慧誠:漫畫店的推手之一 aka. 導演來著 -- 黃奕豪:漫畫店的地縛靈? aka. 演員來著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心願未了的亡魂透過引渡師踏入輪迴之門」 來賓介紹👏👏👏 -- 姜柏任(姜杯) aka.鬼歸第四集限定角色 - 武世心 aka. 故事發想+編劇統籌+作詞 (Title很長,我知道XD) -- 崔台鎬 aka.鬼歸第七集限定角色 - 崔洛奇
🌿「ヽ( ´∀`) 人情百百搭 (´∀` ) ノ゙」 來賓介紹👏👏👏 -- 玩聚場策展人:Cicia (王惠娟) -- 節目策展人:Yoyo (貢幼穎)
🌿「我說話,只是為了確認你想不想聽。」 🌿「但你不講話,跟離開是不是一樣呢?」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唷! 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朢海涵~🙏
🌿「在這黑暗時刻,你為誰而等待?」 🌿「如何以愛之名進行殺戮?」 📌本集錄製時間為7月初,播出時為8/4,8月下旬演出開跑,故節目中談及的彩排內容跟製作時間其實都在7月初唷!!!!!!!!☝️(時空上是要這樣理解的啦~[彈指🤞]) 也是狂粉升級設備之前,錄音品質聽起來會稍微空曠,望海涵~🙏
戲劇、舞蹈、音樂劇、戲曲、藝術節、親子活動跟各種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 📌由於八月份的演出眾多龐雜,懶人包相關資訊建議點入"劇場狂粉"粉絲頁",分類更簡潔清楚,也可直接搜尋唷~
🌿「21號漫畫店,是一切冒險的起點」 來賓介紹👏👏👏 -- 曾慧誠:漫畫店的推手之一 aka. 導演來著 -- 黃奕豪:漫畫店的地縛靈? aka. 演員來著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心願未了的亡魂透過引渡師踏入輪迴之門」 來賓介紹👏👏👏 -- 姜柏任(姜杯) aka.鬼歸第四集限定角色 - 武世心 aka. 故事發想+編劇統籌+作詞 (Title很長,我知道XD) -- 崔台鎬 aka.鬼歸第七集限定角色 - 崔洛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宅米。   時隔一個多月,終於起了想解釋為何從瓜園搬至方格子的興致。   說來話長,是真的很長,我盡量長話短說,容我介紹一下出場角色,除了處刑者,其餘以代稱表示。   當事人:我、君子劍、餛飩雀   處刑者:黑熊、小熊   調解者:貝殼、月亮、信紙   歡迎來到瓜園出走風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視訊內,真誠的笑容,聲音頓挫有致,答覆條理分明,時不搭配手勢,她是演員、老師,更是領導者,她是「唯,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張庭溦。 2023年,「唯,劇場」籌辦《轉身轉生¬_菜市場藝術節》,與台中在地劇團合作,一同於新民街、第四市場進行演出,引發熱烈迴響。然而,這是一個即將被拆的市場。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早年的紹興戲舞臺,女性演員與女性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繫,也為彼此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空間,讓她們在這裡分享情感、交流心情,形成一個互相支持的社群。演員們以這種表演形式,回應了當時女性的心靈需求,成為當年戲曲舞臺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我的阿母,是研究台灣南北管與峇里島甘美朗的傳統音樂系教授,現已退休。 有次她跟我提到,不論早期台灣戲班或是峇里島野台皮影戲,時常會有「打對台」的習俗。如果哪個有錢人家做生日,會在大草皮上,面對面搭建兩個舞台,兩個戲班同時開演。 欸,「同時」喔。 󠀠
Thumbnail
叫好又叫坐,一眨眼就完售的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真的見識到口碑行銷的厲害之處!《勸世三姊妹》是個本土文化感很強,很接地氣的原創音樂劇作品。以牽亡為主題,串起故事裡的人物。 有唱進人心的歌曲、幽默惹人一笑的橋段、精緻的舞群排場和本土文化的注入,絕對是個令人印象很深的台灣原創音樂劇作品!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宅米。   時隔一個多月,終於起了想解釋為何從瓜園搬至方格子的興致。   說來話長,是真的很長,我盡量長話短說,容我介紹一下出場角色,除了處刑者,其餘以代稱表示。   當事人:我、君子劍、餛飩雀   處刑者:黑熊、小熊   調解者:貝殼、月亮、信紙   歡迎來到瓜園出走風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視訊內,真誠的笑容,聲音頓挫有致,答覆條理分明,時不搭配手勢,她是演員、老師,更是領導者,她是「唯,劇場」團長暨藝術總監──張庭溦。 2023年,「唯,劇場」籌辦《轉身轉生¬_菜市場藝術節》,與台中在地劇團合作,一同於新民街、第四市場進行演出,引發熱烈迴響。然而,這是一個即將被拆的市場。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早年的紹興戲舞臺,女性演員與女性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繫,也為彼此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空間,讓她們在這裡分享情感、交流心情,形成一個互相支持的社群。演員們以這種表演形式,回應了當時女性的心靈需求,成為當年戲曲舞臺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我的阿母,是研究台灣南北管與峇里島甘美朗的傳統音樂系教授,現已退休。 有次她跟我提到,不論早期台灣戲班或是峇里島野台皮影戲,時常會有「打對台」的習俗。如果哪個有錢人家做生日,會在大草皮上,面對面搭建兩個舞台,兩個戲班同時開演。 欸,「同時」喔。 󠀠
Thumbnail
叫好又叫坐,一眨眼就完售的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真的見識到口碑行銷的厲害之處!《勸世三姊妹》是個本土文化感很強,很接地氣的原創音樂劇作品。以牽亡為主題,串起故事裡的人物。 有唱進人心的歌曲、幽默惹人一笑的橋段、精緻的舞群排場和本土文化的注入,絕對是個令人印象很深的台灣原創音樂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