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規畫安排大學生活來「榨乾我的大學」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前言

6歲開始學習跆拳道,從單純運動到熱愛再到心寒,父母從極力反對我就讀體育班到無條件支持。
高中時,我是個很熱愛跆拳道品勢與練熱衷於練習的選手,除了正常的早、晚訓練外,我每週假日都會北上練習,幾乎沒有休息,但我卻依然充滿鬥志和熱情,也沒想過付出了就會有回報,只想著「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就是它陪伴了我三年的高中生活,也因這樣一步一步的累積,終於,機會來了,「來自崇拜團隊的邀請」,2016年的世錦賽國手選拔,我成功與我一直仰慕的選手們組團了,也是這個重要的決定,迎來了我踏上世界舞台的機會,也獲得了「世錦賽銀牌」的榮耀,回想起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選手生涯的巔峰」,高三開始學校請了韓國教練,結束了北漂生活,迎來的是無止盡的練習,看著別人放假,自己則是每天照三餐練,過程中真的很累,甚至練到想哭,但意志力帶領著我的身體繼續向前,不負眾望,在高中最後一年全中運,拿到了2金的佳績,登上了隊上的金牌名人堂,也與隊友們創造台中市在全中運品勢項目中的紀錄,這一刻,作為品勢隊隊長的我得到了釋放,也與從小到大一起訓練的夥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再創巔峰?
延續著對跆拳道的熱愛與成績,有了大學想繼續拼的念頭,但我很清楚,我之後並沒有要跆拳這條路,只是單純想再拼成績,但當中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選擇了就讀彰師大,並不是說彰師大不好,彰師大在跆拳道項目中一直是佼佼者,只是我想和之前世錦賽的夥伴再續前緣。
「結果已定,思想轉換」,盡然沒得選擇,不仿轉個念吧!

規劃

我如何規畫安排大學生活?
已過完四年大學生活的我,與其談論如何規劃大學生活,不如說是回顧。
我是一個喜歡做規劃的人,剛進大學時,我先查看課綱畢業門檻,再利用開課查詢、與學長姐索取他們之前的課表作為參考,先大概做一下記錄,我大學四年每學期的課表大概會是怎樣的,要怎們修課才不會最後為了學分跳腳、怎麼安排才能有較彈性的時間、什麼時候考證照等等,而後的每個學期結束和開始時做複查,以確保沒有遺漏,也將我的規劃分享給同學,之後每到選課時,我就好像開審查會一樣,同學們和學弟妹開始會請我幫忙看他們的修課狀況及提供意見,如今看他們都準時畢業了,自己也會會心一笑,也很開心能幫助大家。

我如何榨乾我的大學生活

心境的轉換
在大學期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心境的轉換。
「大一」,將術科成績「重心轉移」到學業上,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結果已定,就轉念吧,我不想要生活只有讀書跟練習,所以「Work hard,Play hard」,是我的座右銘,我告訴自己,愛玩沒關係,但要有本事做好其他事情,所以我兼顧了課業與練習,也會和同學們趴趴走,因此,同學們開始用「學霸」來稱呼我,這也讓我有些壓力,同時也是動力。另外,也在大一的時修了大學必修學分之一愛情學分。
「大二」,面對愛情,果斷做出選擇,原因是想「充實自己」,愛情是最後考量,雖然有些人會認為很荒唐很自私,但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和目標,無法時時刻刻的拉著他前進,也因此,同學們覺得我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個女強人。
「大三」,正式「跨出舒適圈」,開始雙主修的滿堂生活,運動學系+財金系+教育學程,可以說是三主修了。對曾經熱愛的品勢不再有熱情,包含了比賽的失利與心寒。
「大四」,想留學的念頭越來越深,也開始討厭練習。而這年也是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年,有太多的想法、思緒太混亂,也參雜了對自己的不自信,常常會感到無力想哭,甚至飲食跟作息大亂,原本以原型食物和簡單烹調飲食為主的我,開始攝取了大量的精緻澱粉、油炸食物、零食等,點心宵夜樣樣來,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兩天,而是整個暑假,甚至更長,還一度覺得自己可以不用睡覺。
在大學四年中,我做了什麼?
「專長精進」,參加比賽、擔任跆拳道館教練、帶隊比賽、擔任跆拳道全國賽事裁判。如何從選手視角前進教練視角和裁判視角?當中讓我體會到自己已不再是學生了。「教練」視角,面對學員們,大家的程度、資質、目標皆不同,你要如何安排訓練內容、帶人首先要帶心、與總教練的理念衝擊。「裁判」視角,當選手時總是在想分數怎麼起不來,當了裁判後才體會到其中的難處,而裁判如此重要的角色也要不斷增進自己的資訊以獲取新的規則變動。
「跨領域學習」,教育學程、雙主修、通識課、參與各式講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不同領域的學習中,發現了許多自己不足的地方、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也讓我的視野更遼闊。另外,我是個好勝心強的人,當聽到有人說運動學系報告做不好、躺分等言論時,我告訴自己,能力與科系無關,你們做得到的,我們也可以,甚至更好,用實力說話,報告、學習態度、成績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反轉他人對我們的印象!
「參與活動」,雖然自己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很多想參與的活動無法參與,尤其是寒暑假,因為只有寒暑訓...但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只要你夠想。以下是我參與過的活動,大專體總社團幹部研習營、青年永續論壇、MIC未來產業分析營、活動志工、活動表演人員、體表會項目表演編排小組、服務學習等。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需要與他人磨合的地方,同時也是學習團隊合作、互相學習、人脈建立的好地方。
「辦理活動」,主要的活動辦理,隊上60人的迎新、送舊、歲末年歡活動、生日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迎新活動,我擔任總策劃,當時疫情政策會不斷的變動,也有許多相關規定,要隨時變動,甚至擔起廚師這個職務,為大家料理晚會餐點和早餐,也很幸運有一群共同努力的同學,真的把團隊合作呈現的淋漓盡致,是大家一起將活動辦理的如此精彩,當中的酸甜苦辣三天三夜都講不完,也感謝學弟妹和師長的肯定,給予歷年來最用心、無冷場的評價!
「勇於表現」,參與彰師大運動學系之教育部推動雙語教學計劃之教學助理、擔任班級幹部、課程教學助理、課輔班助理、課程小老師、小組組長、製作隊上年度及節慶賀卡等。我的英文其實沒有到很好,但我不害怕說,更何況可以事先備課,就這樣我完成雙語教學。很榮幸能被運動生物理學這門課的教授指派擔任教學助理,修課人數高達99人,主要是負責協助教授管理作業進度、成績登入、答學生問題、閱卷,在閱卷的過程中很考驗邏輯思考,因為都是申論題。成為教授們的小幫手,不但能累積能力,還能讓教授們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是「資源」。
「承擔責任」,高中畢業後,我帶領著三位夥伴和一位國小剛畢業的學妹到韓國移地訓練近三個月,這次我負責規劃大部分的行程,包含了,與韓國教練聯絡、規劃預算、訂機票、報名比賽、訂購服裝、開領隊會議、接待台灣高中短期移地訓練團、溝通及翻譯等,很難想像自己那時居然如此大膽,尤其是不顧反對帶著國小剛畢業的學妹,也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
「利他」,我並不是一個外向的人,但我喜歡幫助人,我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好,在大學我有個綽號「徐媽」,剛開始聽到會覺得好老的感覺,但同學們說我會主動叮囑、課後教學、煮東西給他們吃等等,是個可靠的人,很像媽媽,凡事有問題來找我就對了,聽到這些話嘴角會不禁上揚,原來,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幫助他人」。
隱藏的我
大家眼中的「學霸」,其實「不愛讀書」
從小到大,大家都認為我是個乖乖讀書的學生,但其實是個「假象」。在大學前,我不會在課外時間讀書,考試前也是如此,放學就騎著腳踏車或是搭公車和同學到處晃,也是個愛玩電腦線上遊戲的孩子。到了大學我也沒有針對學校課程安排讀書計畫,頂多就是考前準備而已。
是什麼方法讓我名列前茅的呢?方法是,上課要夠「專注」,並去「理解」,這樣下來可以節省大量的複習時間,「有輸入,當然也要有輸出」,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自教學,因為進行教學一定要夠理解,再來是每個人理解的方式不同,所以你要想不同的講解方式,過程中就是不斷地複習,以大一的運動生理學為例,從老師上課,到自己課後教同學,再到每年幫學弟妹教學,如此下來我就複習超過5次了,想忘都難啊!
「正能量」的存在,卻對自己「沒自信」!
常聽他人說,我是正能量般的存在,熱心助人、貼心、積極努力、有責任感、勇於嘗試、偶爾還會製造一些驚喜,對他們來說,就是個充滿熱情、希望與信念的人,但...我其實充滿著焦慮感。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我的時間都被訓練佔滿了,看著自己離目標越來越遠,而他人虛度光陰,自己卻沒有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再加上比賽的失利,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硬實力,導致情緒的起伏越來越大,也開始討厭練習與自己曾如此熱愛的跆拳道品勢,甚至對自己沒自信,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懷疑自己之前的努力,開始自暴自棄,但從不表現在他人面前,大概只有一兩個知心好友知道,這樣的情況從大三下開始,到大四越來越嚴重...。

自我調適

真的「沒時間」嗎?並非如此,以我大四固定的課表,以每天12點睡,一三五6點起床晨操,二四六8點起床,星期日10點起床來算,一個禮拜來計算,扣除睡覺時間,我還有116小時,再扣除上課35小時+練習24小時+教課3小時+吃飯14小時+彈性休息14小時,我還有25小時可以運用,平均下來一天有3.5小時的時間可以規劃,這樣還叫沒有時間嗎?其實是,羨慕他人有較多自由運用的時間,自己又很想達到目標、過於追求完美、急著想看見成效而產生的不安感、焦慮感,同時又希望也有人可以拉我一把,帶領我前進的無助感。直到接觸「手帳」,我漸漸放下不安感,也讓我雜亂的想法能有所分類及規劃,回顧時也會有成就感,同時也說明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最討厭的東西,成了我的「精神伴侶」
它就是「閱讀」,我曾極力的跟家教反抗閱讀,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讀書,我討厭讀書,但在我最迷茫無助的時候,它卻成為我的精神支柱,成了帶領我前進的生涯導師。真的很神奇,那時的我情緒低落、思緒很亂,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去閱讀了幾本書,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從迷霧中走出來,甚至給了我動力,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也是不喜歡閱讀的夥伴,不妨先從你有興趣或是字數不多的書籍下手,體會其中的奧秒!
弱點也是優點,接納不完美
很慶幸我是個「心情起伏大」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當我處於低落狀態時,我會試著找一些方法振作起來,雖然有時會陷在泥沼中鬼打牆,但至少我有想要改變現狀「自我調適」。舒壓方法有很多,尋找屬於自己的正能量,像「寫書法」讓我感到療癒、「烹飪」,我可以待在廚房一整天,也喜歡煮東西給他人品嚐,過程都讓我感到放鬆也增加了不少滿足感、「聽他人的分享」,每當我感到無力時,我會看一些影片、講座、文章等,內容大多是改變思維、他人的歷程、經歷分享等等,這些都有助於我提高信心,也是正能量的存在。
不用跨出舒適圈,因為逆境就是我的舒適圈
大家都聽過,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最外圍的是恐慌區,中層的是學習區,核心則是舒適區,而舒適區是指感受到自在、舒適或愉悅的環境,所以提倡跨出舒適圈,這也是我曾經的信念,但在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的思維也在改變,漸漸的,我愛上了持續學習、嘗試新事物、迎接挑戰,而這些未知不再充滿著不安和焦慮,而多了讓我前進的動力和滿足感,所以,我認為「擴大舒適圈」更合適,將舒適圈擴大到其他區域,擁抱不確定,放膽追夢!
學習沒有終點
很多人常問我,你學這個是之後要從事這個行業嗎?你瘋了吧,還在學習!我的回答都是,我其實也沒有很明確知道我要從事什麼職業,但我覺得能學就學,多累積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否會用到,先放進自己的百寶袋中吧,說不定之後會派上用場呢!我不想把自己侷限在只能從事某些領域或是職業,我期許自己是一個能在各領域中都能遊刃有餘人才,而學習沒有終點。

總結

大學必備
「運用資源」,頂著大學生的身份,校內校外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可以運用,很多都是免費或是有優惠的,但你的消息夠靈通嗎?你有搜集資訊的能力嗎?還是身邊有人可以分享?
建立「人脈」,大學就好比社會,裡面有不同領域的人,與師長、同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無論在求學期間,甚至是畢業後,這些朋友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貴人,在大學期間,有許多分組報告、活動等,這就是建立人脈的最佳機會。
累積「經驗值」,經驗無分優劣,每一點都有它的價值所在,也是履歷的基礎。
提醒
榨乾大學生活,不是要將所有時間排得滿滿的,參加一堆活動,而是要做有意義的事,並在其中付出,忙碌的生活並不代表充實,只是裝忙而已。

「做自己」,凡事都是一體兩面,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何必被困在輿論中呢,別讓他人定義你,放膽選擇你想要的,做你認為對的事。
「行動」,規劃亦然重要,但重點是要付諸行動,否者只是空談。
「紀錄」,將做過的事記錄下來,並寫下心得或是成效,簡短一句話也可以,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定期編輯自己的經歷,它將變成你的履歷。
「韌性」,未知和失敗並不可怕,最怕的是你連犯錯的勇氣都沒有。
「閱讀」,視野與思維的遼闊。
「健康」,身體與心靈的健康是你最重要的籌碼。

不要被科系侷限住,請將你大學的每一分每一秒榨乾成有價值的經歷,放膽享受你的大學生活吧!
avatar-img
4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參加比賽是跆拳道練習的一部分,能夠觀察其他道館的訓練情況,瞭解不同風格,獲取優點。文章分享了參賽前的訓練策略和飲食管理,以及比賽當天細節和檢討經驗。透過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以及持續追求進步的信念,能夠吸引跆拳道愛好者。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文章中講述了作者的處世態度以及透過不斷挑戰自己的經驗,達到自身成長。從轉學到音樂和籃球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式,藉此慢慢達到成就和改變。文章中充滿了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自己的挑戰。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讓我回想到第一次全力以赴,是在大三那一年,那時候的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玩樂下去了,記得大二那年,為了打工一次二一、一次差點被學校退學的我,大四那年,我統整了大一、大二、大三不及格的學分整理出來,把課程能補學分的補一補整理好,把要花兩年才能補完的學分,經過整理好課程補學分,縮短一年半把自己該補的學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參加比賽是跆拳道練習的一部分,能夠觀察其他道館的訓練情況,瞭解不同風格,獲取優點。文章分享了參賽前的訓練策略和飲食管理,以及比賽當天細節和檢討經驗。透過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以及持續追求進步的信念,能夠吸引跆拳道愛好者。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文章中講述了作者的處世態度以及透過不斷挑戰自己的經驗,達到自身成長。從轉學到音樂和籃球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式,藉此慢慢達到成就和改變。文章中充滿了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自己的挑戰。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讓我回想到第一次全力以赴,是在大三那一年,那時候的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玩樂下去了,記得大二那年,為了打工一次二一、一次差點被學校退學的我,大四那年,我統整了大一、大二、大三不及格的學分整理出來,把課程能補學分的補一補整理好,把要花兩年才能補完的學分,經過整理好課程補學分,縮短一年半把自己該補的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