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日子_理想的書店生活,花蓮《一本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花蓮《一本書店》之旅
到一個地方,造訪一間獨立書店感受生活的方式。
前陣子在獨角獸閱讀李惠貞的臉書上,提過《一本書店》是他心中理想的書店。令我好奇,理想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實際去一次就知道了。
位於花蓮小巷弄的書店,不是位在熱鬧的商業街道,而是在安靜的住宅區。篩選掉過路客,只有真正對書的愛好者,才得以真心探訪。中午12點多,在炎熱的夏日行於此,開啟大門期待進入屋內,找個涼爽的位置看看書,沒預料到,書店竟然坐滿了客人。
『 我們書店有低消,進入店面需要買一本書,或是享用點心看看書。不過現在沒有位置,可能要等待喔。』老闆輕聲細語的說。
有低消,這樣也好,畢竟許多人習慣逛逛書店,享受書店主人精心挑選的書,看了許久,卻一本也沒帶走,只看不買導致獨立書店難以支撐。因此許多書店都變成複合式,兼具賣文具小物、辦講座、餐飲服務、咖啡茶點服務,才得以生存。一本書的低消,也可以留下真正喜愛書的客人。
在等待的同時,欣賞書店的擺設。書店選書較為文學、自然,文史、生活類居多,較少科學跟商業書。另一區則是器物作品展示,並搭配相關書籍,像是延伸閱讀的策展方式。
書架的中間,規劃成一人的讀書空間,若你已預約,店長還會寫上屬於你名字的小卡放置桌上。有了名字,人與人的溫度及建立於方寸之間。並擺上一本想推薦的書,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舒服。
一本書店的另一個特色——不定期更新的家常料理。店主會將菜色用畫作方式表示,放在臉書頁面開放預訂。由於正逢午餐時間,現場許多客人有預定料理,整間書店香味滿滿,讓沒先預訂餐點的我口水直流。
若剛吃完早餐吃不太下正餐,也可以選擇搭配茶點。在書架上挑選生活類的風格小書,搭配苦中帶甜的焦糖布丁,與酸甜的蘇打水,夏天的午後沁涼甜意,享受生活舒適感,一次擁有。
想拿起相機紀錄,不過書店也是主人的家,因此禁止攝影,改用畫圖表示。
禁止攝影,這樣也好。拍下照片,卻往往比不上你用心真切觀看一個物品深入。用眼睛,用腦袋紀錄當下。有些事物需要親自到場體驗,書店的味道、陽光灑落窗邊的氛圍、食物的香氣、共讀者的手心的溫暖,皆無法從一張旁人的影像中獲得。回憶裡的記憶是最美好的保存。
若想再回味,無法仰賴照片,你需要一次又一次重遊。
一本書店原本是在台中,今年搬到花蓮這個可以看山看海的小城,店主人邊經營書店,邊在這裡與家人一起好好生活。花蓮愛閱讀愛買書的人口數不知是否能足以支撐書店經營?但能有一家可以好好感受書本、食物,認真體會所謂的過日子的書店,是當地人的幸福。《一本書店》就是一間無可取代的在地小書店。
下一次,推薦你親自造訪花蓮的《一本書店》,只需要幾本書,一份茶點或是一份家常料理,就可好好享受花蓮的慢步調,閱讀感受慢活。

《一本書店》
花蓮市林森路293巷1弄6號
週一二三定休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每月用心編寫2~3篇文章,追蹤作者,不錯過文章上線第一時間通知^^
唯一一張關於書店的照片,跟愛書的男友玉塵一起散步到這裡看書,帶了盧梭的《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回家,散步就是一種旅行呢。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849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wen 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心情焦躁?要不要試試看瑜伽? ㄧ開始所想像的瑜伽是個過於靜態的運動,很喜愛郊外的我,比較喜愛有風景變化,身體可以移動的有氧運動。這種無法大量揮灑汗水,較無訓練心肺強度的運動,真的適合我嗎?但實際體驗瑜伽後,發現跟自己想像實際上不太ㄧ樣
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後,在以往人靠人人黏人的捷運板藍線上, 大家好像很怕旁邊的人似的,向同級相的磁鐵,你一靠近,我又遠離。捷運裡突然出現了好多的空間......
過年,終於有好多空白的時間,可以發呆,可以漫無目的想事情。 收錄五則短篇:《整理房間》,《賀年卡》,《興趣使然的畫家》,《非常浪漫》,《想把日子過得不浪費》。 片段似的,過完了年。
下班後的手機收到一則訊息。是來自Clubhouse的邀請。 我思索著我為何要加入Clubhouse,想想總歸一個字『怕』! 怕跟不上行銷變化多端的腳步?怕與別人比較不來的自尊心受損?怕成為社群朋友間的邊緣人?還是怕孤獨?
Max Richter'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非常喜愛這100分鐘的視覺與音樂體驗,很舒服。而李希特的8小時戶外舒眠演奏會,這舉動是多麽當代藝術!本篇從8小時的睡眠專輯談起音樂家李希特的創作理念。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心情焦躁?要不要試試看瑜伽? ㄧ開始所想像的瑜伽是個過於靜態的運動,很喜愛郊外的我,比較喜愛有風景變化,身體可以移動的有氧運動。這種無法大量揮灑汗水,較無訓練心肺強度的運動,真的適合我嗎?但實際體驗瑜伽後,發現跟自己想像實際上不太ㄧ樣
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後,在以往人靠人人黏人的捷運板藍線上, 大家好像很怕旁邊的人似的,向同級相的磁鐵,你一靠近,我又遠離。捷運裡突然出現了好多的空間......
過年,終於有好多空白的時間,可以發呆,可以漫無目的想事情。 收錄五則短篇:《整理房間》,《賀年卡》,《興趣使然的畫家》,《非常浪漫》,《想把日子過得不浪費》。 片段似的,過完了年。
下班後的手機收到一則訊息。是來自Clubhouse的邀請。 我思索著我為何要加入Clubhouse,想想總歸一個字『怕』! 怕跟不上行銷變化多端的腳步?怕與別人比較不來的自尊心受損?怕成為社群朋友間的邊緣人?還是怕孤獨?
Max Richter' Sleep 《李希特舒眠曲》非常喜愛這100分鐘的視覺與音樂體驗,很舒服。而李希特的8小時戶外舒眠演奏會,這舉動是多麽當代藝術!本篇從8小時的睡眠專輯談起音樂家李希特的創作理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走進臺中獨立書店梓書房的故事。書店位於西區住宅區,充滿溫馨氛圍和特色收藏,書籍以店主的思想與思維分類,幽默獨特,也瞭解走進獨立書店的魅力和特殊性,遇見屬於自己的書籍,是一場美好且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座落於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內的或者書店,它是以獨立書店、各式生活選品以及蔬食餐廳組成的複合式書店。與一般獨立書店給人的感覺相當不同,彷彿如一棟美術館般隱藏在森林當中,周圍的綠地空曠、充滿孩子遊樂的歡笑聲,相信附近居民也是相當喜歡這樣的書店存在呢!
Thumbnail
桃園龍潭附近的田邊有一家獨立書店,光看店名就覺得詩意濃厚,晴天就去工作、雨天就來讀書吧!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而開了一家書店,整家書店不僅是以從前三合院的建築構成,用餐區還面對一片廣闊田野,讓人不由的讚嘆簡直是在繪本中會出現的夢想書店呀!
Thumbnail
去年春櫻盛放時逛了幾家位於首爾的獨立書店,其中一間更是繪本書店,覺得它們要在這些狹縫裡尋找空間生存並不容易,首爾的獨立書店集中在幾個大本營:由延南洞到望遠洞、西村以及鐘路等等,這次從延南洞至望遠洞,單是地圖標示也有20間之多,挑出三家走訪,也有各自不同定位。。
Thumbnail
位於內湖CITYLINK一樓的【蔦屋TSUTAYA BOOKSTORE】,不僅是書籍、文具、雜誌等商品的聚集地,更提供了一角落以供品嚐茶飲、咖啡、鬆餅、輕食,乃至火鍋與各式飯麵之場所。商品種類豐富,實為三五知己閒暇小聚之絕佳選擇。 台北市內湖區 成功路四段188號一樓 ( 內湖捷運站 1號出口 )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走進臺中獨立書店梓書房的故事。書店位於西區住宅區,充滿溫馨氛圍和特色收藏,書籍以店主的思想與思維分類,幽默獨特,也瞭解走進獨立書店的魅力和特殊性,遇見屬於自己的書籍,是一場美好且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座落於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內的或者書店,它是以獨立書店、各式生活選品以及蔬食餐廳組成的複合式書店。與一般獨立書店給人的感覺相當不同,彷彿如一棟美術館般隱藏在森林當中,周圍的綠地空曠、充滿孩子遊樂的歡笑聲,相信附近居民也是相當喜歡這樣的書店存在呢!
Thumbnail
桃園龍潭附近的田邊有一家獨立書店,光看店名就覺得詩意濃厚,晴天就去工作、雨天就來讀書吧!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而開了一家書店,整家書店不僅是以從前三合院的建築構成,用餐區還面對一片廣闊田野,讓人不由的讚嘆簡直是在繪本中會出現的夢想書店呀!
Thumbnail
去年春櫻盛放時逛了幾家位於首爾的獨立書店,其中一間更是繪本書店,覺得它們要在這些狹縫裡尋找空間生存並不容易,首爾的獨立書店集中在幾個大本營:由延南洞到望遠洞、西村以及鐘路等等,這次從延南洞至望遠洞,單是地圖標示也有20間之多,挑出三家走訪,也有各自不同定位。。
Thumbnail
位於內湖CITYLINK一樓的【蔦屋TSUTAYA BOOKSTORE】,不僅是書籍、文具、雜誌等商品的聚集地,更提供了一角落以供品嚐茶飲、咖啡、鬆餅、輕食,乃至火鍋與各式飯麵之場所。商品種類豐富,實為三五知己閒暇小聚之絕佳選擇。 台北市內湖區 成功路四段188號一樓 ( 內湖捷運站 1號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