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筆記保持井然有序的狀態?借用時間管理 GTD 的概念,在筆記軟體中建立一個 Inbox (收集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的筆記軟體裏面亂糟糟、要找檔案卻都找不到嗎?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 Inbox (收件箱)的概念,讓收集與管理筆記分開,確保筆記檔案能維持秩序、方便未來查詢。此觀念是受時間管理大師- David Allen 的 「GTD 」時間管理方法的啟發。
Inbox 的概念,能大幅提升一個人處理任務/筆記的效率。

為什麼你的筆記軟體會很”亂”?

因為這是世間萬物的常態…
當使用時間愈久、頻率愈高,事物就會走向”亂”的狀態。例如:
  • 書房一開始是乾淨的,但不久後書、文具、文件夾、生活用品就會愈堆愈多,最後變得亂
  • 電腦一開始是有序的,但隨著安裝軟體越來越多、建立愈多的文件/簡報檔案後,電腦就會變得亂且卡頓
  • 衣服一開始是整齊的,但隨著住的時間愈久、買的衣服開始增加,衣櫥就爆炸了
只要沒有定期整理,世界上的事物都會從「有秩序」走向「無秩序」。

學習 GTD 的 Inbox 方法

GTD (Getting Things Done) 的Inbox 方法可以解決事物逐漸變亂的問題。
我們應該把「寫下任務」與「處理任務」這兩件事情分開,並且定期 (1–2 天內)整理。也就是:(1)在記錄當下專注捕捉腦中的想法 (2)至於是否要處理、重要度如何,可以在整理時一次做判斷。(完整的GTD方法論可以參考留言文章)
同樣的概念也可以用在筆記軟體中。

在筆記軟體中建立一個Inbox

在你的筆記軟體中建立一個資料夾叫做 Inbox。
隨手寫下的靈感、發現但還沒讀的網路文章、還沒整理的讀書筆記…等都先往Inbox丟吧!Inbox 的功能只有一個-收集臨時、尚未加工處理的筆記,例如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中的靈感筆記就屬於此類。
當我有任何尚未寫成卡片的內容,都會先放到 Inbox 中,並且在 2–3 天內會處理完畢。
那處理的步驟如何做呢?
  • 如果是想法 -> 使用萬能寫作法擴充成卡片 ; 沒感觸,直接刪除
  • 如果是行動 -> 紀錄在核心任務筆記中,成為任務其中的一個行動
  • 如果是問題 -> 記錄成問題卡片並存放至筆記軟體中,寫卡片累積學習的材料,從中自己找出答案
結論:「寫下的任何內容都先存放至 Inbox,再批次進行處理。」就能持續保持筆記的秩序,時間久了也不會亂。

喜歡我的文章嗎?你可以...
▶ 關於文章
1/ 歡迎 訂閱電子報 加入 850+ 學習愛好者的行列,獲得每週 1 個學習行動建議!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1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寫筆記的目的是在幫助自己產出,那影響產出效率的關鍵是什麼?先說答案:好的筆記連結。如果把知識產出看作是一條生產線,筆記是這一條生產線中重要的工人。而工人是否能發揮1+1>2的綜效,背後的關鍵在於「筆記之間的連結方式」。
針對日常生活中靈光一閃的靈感,我們該如何處理才好呢?這是我在《卡片盒筆記》讀書會中收到的一個問題。她說:「針對生活中的靈感,例如走在路上突然想到、拿起手機趕快記錄的那種,又該如何轉換成卡片呢?」我認為應該將靈感筆記分成 3 種狀況來處理,分別是 (1)想法 (2)問題 (3)行動
我喜歡的圖解力教練 - 邱奕霖老師要開公開課啦,名稱是《給專業工作者的知識圖解鍊金術》!「圖解」是一種神奇又實用的技能,不但能讓聽者容易懂,還能邀請對方一起動腦想辦法。讓 (1)問題 (2)思考(3)解法都一次呈現在一張圖上,甚至還能用在軟性的生活溝通上。
我曾聽過孫治華老師、于為暢老師、大人學的Joe都講過同一個學習概念:去上課,不只要跟老師學教學內容 (看得到的),還要體驗老師的運課方式 (看不到的)。在參加其他老師的教學課程中,我也將體驗非常棒的做法記起來,並運用在自己的線上讀書會。這篇文章分享我的線上讀書會運課方式以及學習來源。
Twitter 是一個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保持訊息同步的地方。但Twitter設計成「讓使用者拼命往下滑」的瀏覽模式,這在找資訊上是非常浪費生命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分享 Twitter 的周邊產品-TweetDeck的使用方式,能排除 Twitter的雜音、留下高含金量的資訊。
你有類似這樣被主管要求的經驗嗎?「要開會啦!趕快把Word, Google Doc 的文字做成簡報」。這個過程相當繁瑣,除了要複製/貼上/排版文字,甚至還要插入階層圖、圓餅圖、文氏圖,很累人啊...Gamma就是在解決這個場景的痛點。如果你有被要求「將文字檔案做成簡報的經驗」,就一起來看這篇介紹吧。
如果寫筆記的目的是在幫助自己產出,那影響產出效率的關鍵是什麼?先說答案:好的筆記連結。如果把知識產出看作是一條生產線,筆記是這一條生產線中重要的工人。而工人是否能發揮1+1>2的綜效,背後的關鍵在於「筆記之間的連結方式」。
針對日常生活中靈光一閃的靈感,我們該如何處理才好呢?這是我在《卡片盒筆記》讀書會中收到的一個問題。她說:「針對生活中的靈感,例如走在路上突然想到、拿起手機趕快記錄的那種,又該如何轉換成卡片呢?」我認為應該將靈感筆記分成 3 種狀況來處理,分別是 (1)想法 (2)問題 (3)行動
我喜歡的圖解力教練 - 邱奕霖老師要開公開課啦,名稱是《給專業工作者的知識圖解鍊金術》!「圖解」是一種神奇又實用的技能,不但能讓聽者容易懂,還能邀請對方一起動腦想辦法。讓 (1)問題 (2)思考(3)解法都一次呈現在一張圖上,甚至還能用在軟性的生活溝通上。
我曾聽過孫治華老師、于為暢老師、大人學的Joe都講過同一個學習概念:去上課,不只要跟老師學教學內容 (看得到的),還要體驗老師的運課方式 (看不到的)。在參加其他老師的教學課程中,我也將體驗非常棒的做法記起來,並運用在自己的線上讀書會。這篇文章分享我的線上讀書會運課方式以及學習來源。
Twitter 是一個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保持訊息同步的地方。但Twitter設計成「讓使用者拼命往下滑」的瀏覽模式,這在找資訊上是非常浪費生命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分享 Twitter 的周邊產品-TweetDeck的使用方式,能排除 Twitter的雜音、留下高含金量的資訊。
你有類似這樣被主管要求的經驗嗎?「要開會啦!趕快把Word, Google Doc 的文字做成簡報」。這個過程相當繁瑣,除了要複製/貼上/排版文字,甚至還要插入階層圖、圓餅圖、文氏圖,很累人啊...Gamma就是在解決這個場景的痛點。如果你有被要求「將文字檔案做成簡報的經驗」,就一起來看這篇介紹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Workflowy是清單式筆記軟體,其特點在於打破「頁面」的概念,每一則內容都被放置在一個節點下,而整個筆記庫本身就是由一個無盡的、無限層級的節點所構成。這個軟體的設計原理,也許能夠解決實踐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阻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Thumbnail
資料整理是職場上的重要技能,也是一大挑戰! 透過專案管理的手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資料管理系統,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並獲得成功。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Workflowy是清單式筆記軟體,其特點在於打破「頁面」的概念,每一則內容都被放置在一個節點下,而整個筆記庫本身就是由一個無盡的、無限層級的節點所構成。這個軟體的設計原理,也許能夠解決實踐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阻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Thumbnail
資料整理是職場上的重要技能,也是一大挑戰! 透過專案管理的手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資料管理系統,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並獲得成功。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