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教會媳婦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愛情摧毀一個女性的本質,忘了她自己是延續世代和成家的主力,可惜大多淪於出餿主意或家族相互牽制的棋子。導致家庭不安,混亂戲碼不斷上演,讓新世代恐懼婚姻,折損社會進化腳步。

現在女性已經普遍受教,高學歷者也不勝枚舉,加上小家庭文化歷經多代定型,年輕一輩終於確定可以跳出傳統家庭框架,在世代提升中得以獲得自治權,也讓卡在中間正面臨雙邊適應的「夾心餅乾層」世代得以喘息。

朋友的女兒結婚後,和公婆同住,是家族的慣例,兄嫂搬出時像是鬆了一口氣。這個小女兒異常強勢,因先生是老么和父母關係不錯,懷孕後,公婆非常開心,她藉勢奠定在二代家庭生活的自主權。

金孫接二出生,面臨更寬的世代差距,不斷地聲嚴厲色定出許多規矩的她,在孩子和孫子間增加的衝突更甚。隨時間的流逝,許多生活瑣事計較多了,她並沒有受益,先生順勢的緩頰淡化和父母間的情緒,同時,小女兒的疲憊盡顯。畢竟生活是自己的,起初的強勢、有理,不過是經驗不足的適應不良而已,專職帶孩子的她不想在世代不同環境中執著,在公婆為顧及孫子狀態下提供小家庭住宅後,就忙碌建立新一代王國,一切漸漸步入常軌。

她明白有些情緒來自母親和其婆婆的關係,大家族的無形爭議而生,而她是需要和先生共同打理自己的婚姻關係,並各自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而非由因婚姻結合的姻親關係者煩惱。女性做好自身家庭的管理者,問題單純,容易解決。

許多同學和朋友還在工作中兼顧家庭,更是分身乏術,那有時間去管家族其他的閒事,各司其職,讓小家庭簡單的面對教育和成熟,才是世代傳承歸屬,不須一併將被詬病的家族問題代代相傳。

「夾心層」世代亦可簡單面對應做之事,不要對年輕夫婦指手畫腳,還給他們的學習權利,讓每一世代的成長步入正確理性的環境,也不枉為知識份子的道德禮教。

小女兒終於輕鬆下來,不會在和上一代堅持中固執,看著孩子和公婆的相處,她慶幸沒有陷入傳統的陷阱中迷失,偶而帶著公婆出遊還能和孫子玩成一團,這是小家庭二代間友好共存畫面,或能帶動一些在尚在婚姻猶豫期的男女多些正向引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y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cath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星光摟著孤獨 走入層層月色 導航仍具睡意   方向盤找不到路 島上鳥鳴是神定鬧鈴 波浪拍打海岸線 潮汐之巔 動蕩小波載浮載沉遠處日出 風之功不可沒 起早鳥兒傳遞傲嬌鳥語 芒草搖曳 拉緊薄衣中線瞬間閃過 立秋後  欒樹來色 搖身如紅葉舞台 綠意森森已成裝飾 滾動與大地唱和
2024/12/11
星光摟著孤獨 走入層層月色 導航仍具睡意   方向盤找不到路 島上鳥鳴是神定鬧鈴 波浪拍打海岸線 潮汐之巔 動蕩小波載浮載沉遠處日出 風之功不可沒 起早鳥兒傳遞傲嬌鳥語 芒草搖曳 拉緊薄衣中線瞬間閃過 立秋後  欒樹來色 搖身如紅葉舞台 綠意森森已成裝飾 滾動與大地唱和
2024/11/12
海邊佇立一支支長條石柱在沙灘上,等待海水潮起輸入營養再生蚵仔,生命在大自然餵養下不斷產出,供應人們生活,如此循環不已。她不是海邊的人,委屈卻如一把利刃切割所有善意,由著宣洩的情緒在藍天峽灣內,讓海水豢養蚵仔瞧著自己軟弱的心,任淚水在陽光下洩洪。 好慘忍的老太太,末了還戳一下,對自己仁慈卻對理性的人
Thumbnail
2024/11/12
海邊佇立一支支長條石柱在沙灘上,等待海水潮起輸入營養再生蚵仔,生命在大自然餵養下不斷產出,供應人們生活,如此循環不已。她不是海邊的人,委屈卻如一把利刃切割所有善意,由著宣洩的情緒在藍天峽灣內,讓海水豢養蚵仔瞧著自己軟弱的心,任淚水在陽光下洩洪。 好慘忍的老太太,末了還戳一下,對自己仁慈卻對理性的人
Thumbnail
2024/08/13
雲動  心動 形塑山水交錯 陡峭層疊起伏 直視眼前壯闊 下手輕重而已 大千世界 雲淡風雅多少 船過留痕 只見樹下老者 望江而下 景物季節更迭 心思隨欲幻化 身形逐漸如弓
Thumbnail
2024/08/13
雲動  心動 形塑山水交錯 陡峭層疊起伏 直視眼前壯闊 下手輕重而已 大千世界 雲淡風雅多少 船過留痕 只見樹下老者 望江而下 景物季節更迭 心思隨欲幻化 身形逐漸如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一位年邁的爺爺有一對子女,他們各自成家,也有自己的後代。有一天,這位爺爺的雙腳不知怎麼的開始腫脹,同住的兒子認為不需要帶去就醫,爺爺的女兒雖然擔心,但傳統觀念告訴她,嫁出去的女兒不應該多給意見,她只能選擇默不作聲。日子一久,爺爺開始在晚上會在客廳看見幾個白色透明的小孩在嬉鬧,兒子說沒看到白色小孩,覺
Thumbnail
一位年邁的爺爺有一對子女,他們各自成家,也有自己的後代。有一天,這位爺爺的雙腳不知怎麼的開始腫脹,同住的兒子認為不需要帶去就醫,爺爺的女兒雖然擔心,但傳統觀念告訴她,嫁出去的女兒不應該多給意見,她只能選擇默不作聲。日子一久,爺爺開始在晚上會在客廳看見幾個白色透明的小孩在嬉鬧,兒子說沒看到白色小孩,覺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問: 之前妻子還沒生小孩的時候,我們和我父母是分開住的,但妻子生小孩後,我母親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妻子和小孩,就搬來和我們一起住了,本來以為是家庭和諧相處,沒想到整天都是雞飛狗跳,動不動就會吵架,我要怎麼辦才能緩和她們之間的關係呢? 答: 一、與父母分開住 二、擺正自己的態度
Thumbnail
問: 之前妻子還沒生小孩的時候,我們和我父母是分開住的,但妻子生小孩後,我母親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妻子和小孩,就搬來和我們一起住了,本來以為是家庭和諧相處,沒想到整天都是雞飛狗跳,動不動就會吵架,我要怎麼辦才能緩和她們之間的關係呢? 答: 一、與父母分開住 二、擺正自己的態度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原文標題:男子因情婦與妻子離婚,他的父母將兒子從遺囑中移除,把財產分配給媳婦。 有位憂心的母親在Reddit(俗稱小紅書,一個最近興起的社群媒體)分享了她兒子的糟糕行徑,她兒子背著產後不久的妻子(現在已成了前妻)偷情,她和老公站在媳婦這邊,將兒子從遺囑中移除,並把要給兒子的財產都給了媳婦和新生兒。
Thumbnail
原文標題:男子因情婦與妻子離婚,他的父母將兒子從遺囑中移除,把財產分配給媳婦。 有位憂心的母親在Reddit(俗稱小紅書,一個最近興起的社群媒體)分享了她兒子的糟糕行徑,她兒子背著產後不久的妻子(現在已成了前妻)偷情,她和老公站在媳婦這邊,將兒子從遺囑中移除,並把要給兒子的財產都給了媳婦和新生兒。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2。我們家沒「嫁」女兒,你們家也沒「娶」喔!他們是「結婚」。 孩子們長大了,各自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組織小家庭,這個小家庭要成立成什麼樣子?如何運作?是他們2個人的事情,我不會有意見;如果需要我幫忙的話,就開口,我在能力做得到的範圍內會幫忙。
Thumbnail
2。我們家沒「嫁」女兒,你們家也沒「娶」喔!他們是「結婚」。 孩子們長大了,各自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組織小家庭,這個小家庭要成立成什麼樣子?如何運作?是他們2個人的事情,我不會有意見;如果需要我幫忙的話,就開口,我在能力做得到的範圍內會幫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