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雙管爭輝 千管燦璨」磅礴鉅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提供

圖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提供


/
-
2022的下半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就如同春雷過後百花蓄勢待放,台北愛樂管弦樂團也準備了今年的重磅獻禮,即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國家音樂廳登場。這場音樂會曲目安排別出心裁,由首席指揮林天吉領銜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為愛樂者帶來充滿誠意且值回票價的三首曲目,特別是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台灣難得一見的豎笛二重協奏曲;以及法國作曲家聖桑斯的管風琴交響曲,期許帶給觀眾絢麗璀璨且氣勢滂薄的繽紛夜晚。

首席指揮林天吉師承小提琴巨擘林克昌,林克昌也曾師承艾內斯科,音樂會第一首曲目帶來艾內斯科的A大調第一號羅馬尼亞狂想曲,作品11(G. Enesco/Romanian Rhapsody No.1 in A Major, Op.11),透過首席指揮林天吉的演繹和詮釋,更有崇敬和世代傳承的意義。

A大調第一號羅馬尼亞狂想曲一開始由木管重唱拉開音樂會的序幕,像是舞會開始前,主辦人跟各位嘉賓說「希望今晚大家玩的盡興、開心!」接著就是一連串盛大華麗的舞會!艾內斯科運用了許多羅馬尼亞民間歌曲的素材和旋律,彷彿可以看見羅馬尼亞人們穿著傳統服飾,歡快地擺著裙擺、舞動身體,還有美酒、特技表演、油畫般的營火及皎潔的月光。

接著第二首克隆莫的第一號雙單簧管協奏曲(F. Krommer/Concerto No.1 for 2 Clarinets, Op.35)是這場音樂會的重頭戲,除了是台灣少有公開演出的「木管重奏協奏曲」之外,當然最重要的是兩位重磅級演奏家陳威稜與馬越是多年深交的好友,彼此對音樂的見解與詮釋都非常契合,而這首二重協奏曲是需要彼此在演奏裡互相配合、互相競爭,因此需要高度的默契。

此次特別到台灣演出的演奏家馬越來自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 (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同時身為新加坡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2013年,馬越教授曾獲中國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最傑出的十大管樂演奏家之一,也是亞洲室內樂協會副會長和美國皇家樂器(The Royal Global)的資深顧問。此外,他也經常受邀擔任各國際比賽的評委,近年來與多個樂團合作演出,如新加坡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澳門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以及和瑞士知名弦樂四重奏,斯特迪瓦里四重奏(Stradivari Quartet)以豎笛五重奏的形式合作演出。

至於克隆莫的第一號雙單簧管協奏曲的創作期間大概位於古典時期,當時特別流行「重奏與樂團」的協奏曲形式,兩把單簧管的旋律與管弦樂團交織成了一匹金燦燦的綢緞。蔣勳在「美的覺醒」裡曾提到過,「美,有沒有可能幫助拿掉壓力,使他們在美的世界當中,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生命本元的一種渴望和追尋?」而美,或許是世界給人類的柔軟,透過音樂,我們對萬物謙卑,透過音樂,我們對生命虔誠。相信在這首樂曲中,到場聆賞的觀眾都能有一番體悟。

最後登場的曲目是聖桑的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這是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盛大歌劇演出之後,透過國家音樂廳管風琴和魏佳玲攜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出,再次獻出滂薄的獻禮。

有樂器之王之稱的管風琴,是氣鳴式鍵盤樂器,也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樂器,集合弦樂、銅管、和木管的音色,層次豐富。這首管風琴交響曲,是1886年聖桑斯受倫敦愛樂協會委託所創的作品。1886年的巴黎,正風行著日本主義,歐洲的畫家也跟著「日本熱」,當時候的梵谷、雷諾瓦、畢沙羅這些後印象派的畫家們紛紛和東方文化碰撞,繪畫是如此,音樂也是各種流派、百花齊放。而聖桑斯在1886年得知李斯特去世的消息,也在此曲首頁題上「為紀念法蘭茲•李斯特」來緬懷當年李斯特曾幫助聖桑斯發表參孫與達麗拉(Samson et Dalila)的歌劇首演。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努力在疫情仍存續期間,推出一次又一次史詩級鉅作,用音樂陪伴樂迷走過疫情,堅持以民間團體的力量達成國際交流,透過「雙管爭輝千管璀璨」音樂會,獻出最澎湃與誠懇的心靈饗宴,期待能豐富樂迷藝術生活與撫慰人心。

*此為與台北愛樂合作文章*


2022/09/27 (二)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2022台北愛樂定期音樂會《雙管爭輝 千管璀璨》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39821816383627269


推薦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愛心或點擊下方的拍手,那會是我持續創作的能量!
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裡面有生活、做飯、音樂、日常:)@clarinet_ruwe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u-Wei's Salon Space
63會員
144內容數
在這裡會記錄我在生活中的一些靈感與想法,若是喜歡,請毫不猶豫地追蹤!
Ru-Wei's Salon Space的其他內容
2024/09/04
如果你此時此刻正在樂之窩裡喝咖啡,那這個時刻你正在聽的音樂便是德布西的「孩子的天地」。這一組作品總共六首,我將會分兩個篇章來介紹它,以及德布西的感情世界。 - 作品創作於1906-1908,大約是台灣的日治時期初期,寫給他與第二任妻子的女兒「秀秀(原名Claude Emma
Thumbnail
2024/09/04
如果你此時此刻正在樂之窩裡喝咖啡,那這個時刻你正在聽的音樂便是德布西的「孩子的天地」。這一組作品總共六首,我將會分兩個篇章來介紹它,以及德布西的感情世界。 - 作品創作於1906-1908,大約是台灣的日治時期初期,寫給他與第二任妻子的女兒「秀秀(原名Claude Emma
Thumbnail
2024/09/03
這次很高興可以和「樂之窩( @musicland_2020)」合作,能夠將咖啡與音樂結合,是我一直很想嘗試的組合,接下下來一個月,我將會用我的視角來說德布西的音樂與故事,好的~我開始囉! - 1862年八月22日,在現位於法國中北部的城市,德布西出生了,是一個獅子座的男孩,他的全名是
Thumbnail
2024/09/03
這次很高興可以和「樂之窩( @musicland_2020)」合作,能夠將咖啡與音樂結合,是我一直很想嘗試的組合,接下下來一個月,我將會用我的視角來說德布西的音樂與故事,好的~我開始囉! - 1862年八月22日,在現位於法國中北部的城市,德布西出生了,是一個獅子座的男孩,他的全名是
Thumbnail
2024/04/16
*文末有食譜 昨日和朋友們共度了美好的晚餐時光,自從來到這個小鎮之後,漸漸的發覺人與人之間擁有許多善良且美好的關係,即使彼此不互相認識,而朋友之間,那更是心靈的依靠。 由於已經開學,大家也各自忙碌,上週約好的做飯日子在百忙之中成形,暫時的讓我們喘口氣,而這次要做的是「鹹派」。
Thumbnail
2024/04/16
*文末有食譜 昨日和朋友們共度了美好的晚餐時光,自從來到這個小鎮之後,漸漸的發覺人與人之間擁有許多善良且美好的關係,即使彼此不互相認識,而朋友之間,那更是心靈的依靠。 由於已經開學,大家也各自忙碌,上週約好的做飯日子在百忙之中成形,暫時的讓我們喘口氣,而這次要做的是「鹹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才剛完成三場在瑞士的演出,馬不停蹄的團隊,今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帶領,在德國時間7日晚間在德國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完成演出,獨奏小提琴家黃俊文也獻演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表示,這是他音樂道路上最親密的作品,從早年的學習到找到表達這首作品的方
Thumbnail
國家交響樂團2024年歐巡,才剛完成三場在瑞士的演出,馬不停蹄的團隊,今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帶領,在德國時間7日晚間在德國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完成演出,獨奏小提琴家黃俊文也獻演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表示,這是他音樂道路上最親密的作品,從早年的學習到找到表達這首作品的方
Thumbnail
大學畢業之後,曾有段不知所措的日子,因為大疫肆虐所幸就開了文章帳號-方格子,既然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都停擺,那就寫文章吧,不用出門、還能練練字。也曾有段日子,以為音樂與我不再親近,所幸就從端盤子開始思考自己真正要的什麼,那像是徒手擠檸檬,即使榨乾了,還是想再試試,或許還有這麼一點果汁,儘管需要
Thumbnail
大學畢業之後,曾有段不知所措的日子,因為大疫肆虐所幸就開了文章帳號-方格子,既然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都停擺,那就寫文章吧,不用出門、還能練練字。也曾有段日子,以為音樂與我不再親近,所幸就從端盤子開始思考自己真正要的什麼,那像是徒手擠檸檬,即使榨乾了,還是想再試試,或許還有這麼一點果汁,儘管需要
Thumbnail
「森。木管三重奏」由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單簧管演奏家劉凱妮、及低音管演奏家簡凱玉共同組成,於2011年12月,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創團音樂會,其後持續推出新曲目以饗聽眾,她們同時也參與Taiwan Connection 室內樂團的音樂推廣計劃,由公益平台基金會安排,進入許多偏鄉小學及企業團體分享音樂
Thumbnail
「森。木管三重奏」由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單簧管演奏家劉凱妮、及低音管演奏家簡凱玉共同組成,於2011年12月,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創團音樂會,其後持續推出新曲目以饗聽眾,她們同時也參與Taiwan Connection 室內樂團的音樂推廣計劃,由公益平台基金會安排,進入許多偏鄉小學及企業團體分享音樂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Thumbnail
每年的元旦,在台灣的傍晚六點,我都會不免俗地打開電視,轉到台灣電視台(台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就像看偶像演唱會般那樣的雀躍,收看每年從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透過衛星發送傳達到世界各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
Thumbnail
每年的元旦,在台灣的傍晚六點,我都會不免俗地打開電視,轉到台灣電視台(台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就像看偶像演唱會般那樣的雀躍,收看每年從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透過衛星發送傳達到世界各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