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的一年,與音樂共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希望新的一年,能在音樂中找到新的希望。

raw-image

每年的元旦,在台灣的傍晚六點,我都會不免俗地打開電視,轉到台灣電視台(台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就像看偶像演唱會般那樣的雀躍,收看每年從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透過衛星發送傳達到世界各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這邊幫大家科普一下(資料來源取自維基百科):維也納音樂會起源於1939年,由克萊門斯·海因里希·克勞斯(德語:Clemens Heinrich Krauß)在12月31日創辦的;但真正為大家所熟知的音樂會,是開始於1941年,且在每年元旦的維也納時間早上11點15分開始演出(台灣時間晚上六點)。除了因1945年第二次大戰的關係而停辦過,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去年(2021)的維也納音樂會第一次成為舞台下沒有觀眾的新年音樂會。(沒有人拍手的最後一首進行曲,在螢幕前聽得我好心酸)

從2021年開始,長達18年的電視轉播權──台視突然取消轉播了,轉為由東森綜合台來電視錄影轉播(晚上十點播出),我們家長期以來都沒裝第四台;而戶外的衛星實況轉播權,是在高雄的衛武營戶外劇場,在傍晚六點播出,因為有點距離舟車勞頓的加上天氣寒冷,只去過現場一次。

所以去年找了網路的無講解重播版,指揮雖然不是我的菜(2021年的指揮是慕提Riccardo Muti),不過還是稍微看了一下;但今年特別在網路看到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央視),剛好有網路直播,所以我就不用特地還坐火車到高雄轉搭捷運到衛武營了,可以在家裡舒舒服服吃著晚餐搭配古典音樂,好不愜意,這個時候,真的拜先進的科技所賜,感謝那些前人讓我可以歲月靜好的看音樂會。

***************

說到這,會意識到每年的元旦有「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在我國中時上音樂課,音樂老師特別騰出半堂課的時間介紹的,還播放其中的片段。我覺得搞不好在台灣的大家會認識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是音樂老師介紹的(笑)。

但說到會認認真真地坐在電視機前聆聽音樂,還是這幾年出社會的事了;讀書時期(國高中),因課業的龐大壓力,在元旦那天根本在趕功課,免得放假放完作業還沒寫完,上了大學離家念書,就算跨年那兩天回來家鄉幾天,但通常元旦下午那天就要搭車回學校去了,也沒時間看。

***************

而今年的指揮是,猶太裔的鋼琴家兼指揮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這是他第三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了(分別是2009、2014和今年2022)。

之所以會認識這會指揮家,是我大學四年級時,修了一門三學分的古典音樂賞析的課(一次上三堂課,超級難搶到的熱門選修課,從大一搶到大三,到最後變成大四老人無人搶,我才修到的課),氣質美女老師上課時,有提到當時國際幾位有名的鋼琴家,包括俄羅斯的紀辛、阿根廷的阿格麗希、中國的朗朗和李雲迪,還順帶提了從鋼琴家變成指揮家的巴倫波因,還說了大提琴家杜普雷和他之間的小故事,總之是個很傑出的鋼琴家兼指揮家,我個人很喜歡他詮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由巴倫波因彈奏。

雖然每年的演出,總會有幾首史特勞斯的圓舞曲搭配維也納國家芭蕾舞團的優美演出,但這次讓我眼睛一亮的,不是俊男美女的芭蕾舞者,而是帥氣的馬術表演!這還是我第一次在新年音樂會,看到八位西班牙馬術學校的帥氣騎士們,騎在白馬上隨著音樂的旋律有規則的優雅漫步著,簡直是超級酷!讓我想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四個可愛的四小天鵝舞,人家可是八位白馬王子舞。

而馬術表演搭配的音樂,是首次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首演的曲目之一,為Josef Strauss - Nymphen Polka, op.50(台灣翻成:約瑟夫.史特勞斯《芙寧波卡舞曲》,法式波卡舞曲,作品50)。

*芙寧波卡舞曲,為斯洛伐克國家愛樂樂團演出,指揮:Walter Hilgers。

這次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共有六首曲目,是第一次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的金色大廳首演給全世界的聽眾聆聽,然後我看到一段採訪巴倫波因的訪談,問說,為何這次特別有六首首次演出的曲目,可愛的巴倫波因說:「因為團員們說,拉樂團好幾年了,很多曲子都還沒拉到。」然後我就想起,自己曾經被鋼琴老師問說:「為什麼想學鋼琴?」我那時候回答說:「因為喜歡聽古典音樂,希望有一天能把貝多芬、莫札特和巴哈的曲目全部彈完。」後來才知道要全部彈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每一首曲子都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去練習,大曲目更要花一年以上的時間,要在有生之年,彈完其中一位作曲家的所有曲目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要彈得好更不容易。

當然每年下半場最後必演的兩首曲目──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和老約翰.史特勞斯的《拉黛斯基進行曲》,最令大家耳熟能詳,我記得第一次聽到《藍色多瑙河》還是小學一二年級看電視廣告時,聽到的,從此念念不忘這首曲子,它還是我古典音樂啟蒙的曲子;而且每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這首曲子之前、甚至在小提琴拉出前奏顫音時打斷,然後指揮會微笑地回頭對台下觀眾說幾句新年祝福的話之後,才開始演出,這一幕也是每年我很期待的時刻。

而《拉黛斯基進行曲》就真的是國中音樂課老師介紹的有名的拍手曲子,這時候我就很喜歡看台上的指揮如何和觀眾互動,那是這場音樂會最有趣也最高潮的時刻,觀眾跟著指揮的節奏拍手,有時候大聲、有時候小聲,有時候忽然停下來,只剩維也納愛樂的音樂,有時候跟著音樂一起拍手,就算前面看到想睡覺,但這一首,每年我都一定在螢幕前玩得不亦樂乎,今年在服務演藝廳的新年音樂會時,在最後一首時,有幸親耳聽見這首曲子時,真的比隔著螢幕聽還要過癮,差點在現場尖叫起來!

*用此影片紀念已過世的指揮家,楊頌斯( 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1943年1月14日-2019年11月30日)

最後,祝各位新的一年,都能在各自喜愛的事情中找到新希望,新年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6會員
461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5/04/10
西元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星期天,天氣晴,溫和又涼爽,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和初春的費洛蒙氣息,抬頭望著一絲一絲如棉花糖般的雲朵在藍天漂浮著,那種如夢似幻的多巴胺氛圍,一掃好幾天身體不適之感。 有時候身體上帶來的不舒服疼痛感,接連影響到精神和心靈,本該好好欣賞美景的季節,該好好漫步於鄉間小路
Thumbnail
2025/04/10
西元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星期天,天氣晴,溫和又涼爽,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和初春的費洛蒙氣息,抬頭望著一絲一絲如棉花糖般的雲朵在藍天漂浮著,那種如夢似幻的多巴胺氛圍,一掃好幾天身體不適之感。 有時候身體上帶來的不舒服疼痛感,接連影響到精神和心靈,本該好好欣賞美景的季節,該好好漫步於鄉間小路
Thumbnail
2025/01/11
今年二零二五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心得。
Thumbnail
2025/01/11
今年二零二五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7/13
寫在前面: 這篇是去年六月份寫的,一直被我存在Notion的文件夾裡。整理時,才發現這一篇。 最近很久沒寫古典音樂文了,不是因為我懶,而是跑去寫屬於我本科的東西,腦袋裝了很多奇幻和文青的東東,然後又花很多時間去畫禪繞畫想靈感(畫禪繞畫已經變成我每天會做的事情了),就塞不太下其他東西了(笑)。
Thumbnail
2024/07/13
寫在前面: 這篇是去年六月份寫的,一直被我存在Notion的文件夾裡。整理時,才發現這一篇。 最近很久沒寫古典音樂文了,不是因為我懶,而是跑去寫屬於我本科的東西,腦袋裝了很多奇幻和文青的東東,然後又花很多時間去畫禪繞畫想靈感(畫禪繞畫已經變成我每天會做的事情了),就塞不太下其他東西了(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往常一樣,不專業的我,又來寫一篇2024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聆聽心得。今年的指揮是一位德國人——名叫克里斯蒂安.提勒曼(德文:Christian Thielemann)今年六十四歲了(看不出來呢,還以為五十幾歲而已)。這是他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第一次是2019年元旦,剛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往常一樣,不專業的我,又來寫一篇2024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聆聽心得。今年的指揮是一位德國人——名叫克里斯蒂安.提勒曼(德文:Christian Thielemann)今年六十四歲了(看不出來呢,還以為五十幾歲而已)。這是他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第一次是2019年元旦,剛
Thumbnail
2023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落幕,你看到文化大國如何輸出軟實力了嗎?
Thumbnail
2023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落幕,你看到文化大國如何輸出軟實力了嗎?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Thumbnail
2022年是個特別的的一年,我們漸漸褪去大疫的片羽,並開始為新生活步上軌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繼今年六月為樂迷帶來威爾第「阿伊達」歌劇盛大演出之後,將於九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邀請新加坡交響樂團豎笛首席馬越與台北愛樂榮譽首席陳威稜攜手演出克隆莫(F. Krommer)第一號豎笛二重協奏曲!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Thumbnail
每年的元旦,在台灣的傍晚六點,我都會不免俗地打開電視,轉到台灣電視台(台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就像看偶像演唱會般那樣的雀躍,收看每年從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透過衛星發送傳達到世界各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
Thumbnail
每年的元旦,在台灣的傍晚六點,我都會不免俗地打開電視,轉到台灣電視台(台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就像看偶像演唱會般那樣的雀躍,收看每年從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透過衛星發送傳達到世界各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 ***************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感謝朋友的盛情邀約,昨晚和先生到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聆賞疫情之後的第一場音樂會,主辦單位觀音線主要的工作是提供心理協談專線,近年來也擴展出各級學校及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該協會默默行善,至今已累積了三十萬人次的服務記錄。 音樂會是由李俊賢先生策劃,新逸交響樂團、指揮姜智譯及多位音樂家聯合演出。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優秀的音樂家,能把大家結合一起,淋漓盡致的演奏幾場音樂會,單純的追求音樂理想,是非常過癮的事…透過音樂家彼此交流刺激,燃起鬥志與活力,就如今年『迎向命運』的主題,我不只要用音樂傳達『與命運抗衡』,還要更進一步讓觀眾體認『未來並非命定』的意義。」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優秀的音樂家,能把大家結合一起,淋漓盡致的演奏幾場音樂會,單純的追求音樂理想,是非常過癮的事…透過音樂家彼此交流刺激,燃起鬥志與活力,就如今年『迎向命運』的主題,我不只要用音樂傳達『與命運抗衡』,還要更進一步讓觀眾體認『未來並非命定』的意義。」
Thumbnail
當指揮家轉身示意樂團演出後,發出的第一個聲響,我就發現這跟在音響上聽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之後整個國家音樂廳更是充盈著此樂團的壯麗聲線,不僅銅管音色寬闊嘹亮,大提琴的聲音就有如同一把提琴一樣統一,如柔細綿密的絲線,溫柔的包覆著身體,真讓人沉醉啊!直到最後一個音符演奏完畢之前,我並沒有因為舟車勞頓而闔上
Thumbnail
當指揮家轉身示意樂團演出後,發出的第一個聲響,我就發現這跟在音響上聽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之後整個國家音樂廳更是充盈著此樂團的壯麗聲線,不僅銅管音色寬闊嘹亮,大提琴的聲音就有如同一把提琴一樣統一,如柔細綿密的絲線,溫柔的包覆著身體,真讓人沉醉啊!直到最後一個音符演奏完畢之前,我並沒有因為舟車勞頓而闔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