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鮮用AI畫畫,但人類的情感溫度終究是機器比不上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在前面:

最近滑臉書動態,看到一則新聞,關於用AI畫畫得獎的爭議(原文在此),當時看到那則新聞的封面,是一張精美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超現實畫作,覺得超級驚豔不已,沒想到居然可以用AI畫出這樣的畫作。不經感嘆,原來科技已經進步到如此地步了!

但往下看那則新聞,看到藝術家用AI幫他畫畫,還得第一名。心想,要是我是其中裡面的參賽者,而且是用自己的手一筆一筆畫得,我一定會很憤怒,覺得非常不公平。因為如果這項繪圖比賽,規定每個人都要用AI畫畫的話,那這樣他拿第一名,是沒有爭議。

讓我們來換個角度想,假設今天我參加某個徵文比賽,結果拿第一名的創作者,大言不慚地跳出來說,他的文章是AI幫他寫的,或者說他的文章是請人代筆寫的,那這樣對於認認真真構思自己文章的其他創作者來說,就顯得不太公平了。


AI繪圖工具簡單介紹:

因為看到那樣的新聞,讓我對AI畫畫產生強大的好奇心,上網找了些許資料和教學影片,發現幾個知名的AI畫畫應用程式 :

Disco Diffusion:他是一個免費的網頁式的畫畫應用軟體,就是直接打開網站就可以使用了,然後我上網看了教學影片,登入google帳號和複製網頁到雲端硬碟,跟著教學步驟一一操作,卻發現記憶體容量太小,圖一直跑不出來,試了幾次後就作罷了。

Midjourney:就是那位在美國科羅拉多博覽會的年度藝術比賽拿到第一名的AI創作的畫作,那位創作者就是用這個應用程式生成畫作的。不過,這應用程式要用Discord帳號登入,所以還要去註冊一個帳號,外加要有邀請碼才能進入,所以我就沒嘗試了。

另一個是我第一次嘗鮮的、簡易容易上手的AI繪圖工具:Dream by WOMBO(手機板網頁版)

由加拿大新創公司開發的,他的介面操作都容易、大概幾分鐘就可以上手了,不用登入google帳號也可以直接體驗,登入google帳號可以把自己生成的圖分享給其他人看到,也可以連接自己的虛擬錢包製成NFT。

版權問題、機器和人之間的溫度:

但有幾個問題,值得反思,目前我對AI創作的畫作的版權問題,感到很大的疑惑?那些AI產生的圖,可以拿來商業用嗎?可以拿來二創嗎?甚至拿來參加比賽?

除了版權問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畫家、插畫家、繪師的職業,會不會被AI取代呢?我試過AI的畫作,的確真的讓我很驚艷,我只要輸了幾個英文關鍵字後,再選畫作風格,幾分鐘後可以產生讓我覺得很驚奇的畫。但其實,玩久了,會發現那些畫作是沒有所謂的溫度,看不出人類獨特細膩的情感和筆觸在畫作裡頭,有時候在AI畫裡可以看到一些機械式的痕跡不斷重複著,那是沒有靈魂的畫作、看不到創作者獨特的風格。

也許AI繪圖工具被發明,只是想當作輔助藝術家的工具,並不想取代人類。要是哪天AI普及全世界,我仍舊渴望著和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接觸、交流著。

嘗鮮AI畫作的分享:

最後,分享一下,我在Dream by WOMBO,打上了這個關鍵字──「fallen leaves on country road」,然後使用同樣的關鍵字用了不同創作風格,就生成一下幾張圖畫。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的最後,我嘗試用二創的方式,在Canva設計版面上加上素材和自己創作的短句,弄成像似書籤的感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6會員
468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5/04/01
話說,初四那天一家人去佛陀紀念館走春時,除了看了雲林媽祖文物展,還去看了來自中國的雲岡石窟藝術的特展。 說到石窟藝術,對此領域是非常陌生且不熟悉,只知道以前地理課本有稍微提過莫高窟、敦煌石窟;而讀大學時,在大四有一堂必修課叫「民間文學」,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就是專門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的,我依稀記得老
Thumbnail
2025/04/01
話說,初四那天一家人去佛陀紀念館走春時,除了看了雲林媽祖文物展,還去看了來自中國的雲岡石窟藝術的特展。 說到石窟藝術,對此領域是非常陌生且不熟悉,只知道以前地理課本有稍微提過莫高窟、敦煌石窟;而讀大學時,在大四有一堂必修課叫「民間文學」,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就是專門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的,我依稀記得老
Thumbnail
2025/03/15
過年期間,參觀佛陀紀念館中的,雲林縣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的紀錄。
Thumbnail
2025/03/15
過年期間,參觀佛陀紀念館中的,雲林縣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的紀錄。
Thumbnail
2025/03/12
他們在我們這些從小看到大的成人的心中,永遠都是隱藏在內心那個不願意長大的「永恆少年」;而我們也把隱藏在心中的「永恆少年」投射到他們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即便長大了,仍舊會對這些東西感到感動。
Thumbnail
2025/03/12
他們在我們這些從小看到大的成人的心中,永遠都是隱藏在內心那個不願意長大的「永恆少年」;而我們也把隱藏在心中的「永恆少年」投射到他們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即便長大了,仍舊會對這些東西感到感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拿著AI作圖宣稱是電腦繪圖,這事兒有說錯嗎? 先說結論,當然說錯了。但是就「A I就是人工智慧,你現在用的所有軟體,都有人工智慧。」很多人看到更是暴氣。但這句話,搞不好沒錯得那麼離譜。 雖然還是錯了就是...
Thumbnail
拿著AI作圖宣稱是電腦繪圖,這事兒有說錯嗎? 先說結論,當然說錯了。但是就「A I就是人工智慧,你現在用的所有軟體,都有人工智慧。」很多人看到更是暴氣。但這句話,搞不好沒錯得那麼離譜。 雖然還是錯了就是...
Thumbnail
註冊 OpenAI 一陣子了,今天跟風測試了 OpenAI 的新服務 ChatGPT,分享一點個人心得與看法。 ChatGPT 如其名,主打對話與問答,但實際上涵蓋的範圍也包含 coding ,甚至劇本等等的創作領域。輸入簡單的問句後,AI 就會吐給你完整的回答,隨著使用者大量提問,以及AI..
Thumbnail
註冊 OpenAI 一陣子了,今天跟風測試了 OpenAI 的新服務 ChatGPT,分享一點個人心得與看法。 ChatGPT 如其名,主打對話與問答,但實際上涵蓋的範圍也包含 coding ,甚至劇本等等的創作領域。輸入簡單的問句後,AI 就會吐給你完整的回答,隨著使用者大量提問,以及AI..
Thumbnail
我有一個名為【書中書】的專題,我為每一篇文章對應了一張圖片,而該等圖片都是生成藝術,都是人工智能生成,輸入文字產生圖片,這些圖片我有數百張,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所積累的,當然,未來若還不夠用我也可繼續生成迎合文章內容的圖片作為文章的插圖。 Bored.Ai is the creative partner
Thumbnail
我有一個名為【書中書】的專題,我為每一篇文章對應了一張圖片,而該等圖片都是生成藝術,都是人工智能生成,輸入文字產生圖片,這些圖片我有數百張,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所積累的,當然,未來若還不夠用我也可繼續生成迎合文章內容的圖片作為文章的插圖。 Bored.Ai is the creative partner
Thumbnail
在過去兩周,有一則科技新聞,相當程度的搶佔了我的注意力 – 那就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個遊戲公司的員工,利用AI 圖像引擎 Midjourney,生成了一個圖像作品,並且用這個作品在一場藝術比賽中成功拿下冠軍。很多人開始擔心,是否未來插畫家與設計師的工作即將岌岌可危,當 AI 能夠做出比人類創作更
Thumbnail
在過去兩周,有一則科技新聞,相當程度的搶佔了我的注意力 – 那就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個遊戲公司的員工,利用AI 圖像引擎 Midjourney,生成了一個圖像作品,並且用這個作品在一場藝術比賽中成功拿下冠軍。很多人開始擔心,是否未來插畫家與設計師的工作即將岌岌可危,當 AI 能夠做出比人類創作更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滑臉書動態,看到一則新聞,關於用AI畫畫得獎的爭議(原文在此),當時看到那則新聞的封面,是一張精美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超現實畫作,覺得超級驚豔不已,沒想到居然可以用AI畫出這樣的畫作。不經感嘆,原來科技已經進步到如此地步了! 但往下看那則新聞,看到藝術家用AI幫他畫畫,還得第一名。心想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滑臉書動態,看到一則新聞,關於用AI畫畫得獎的爭議(原文在此),當時看到那則新聞的封面,是一張精美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超現實畫作,覺得超級驚豔不已,沒想到居然可以用AI畫出這樣的畫作。不經感嘆,原來科技已經進步到如此地步了! 但往下看那則新聞,看到藝術家用AI幫他畫畫,還得第一名。心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