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肚腹中遇見神

2022/09/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示意圖/取自imdb)
片名一開始就點出本片的主題: 一場豐盛的宴席, 觀眾也如此期待. 然而劇情一路發展下來, 我們看到劇中人物很重要的掙扎是選擇': to go or not to go?
姊姊:接受軍官的愛情展開新的人生?還是留下繼續服事教會?
軍官:揮別過去荒唐頹廢的生活?還是回到花花世界繼續追求名利?
妹妹:去巴黎歌劇院以聲音征服聽眾?還是只將天籟的歌聲獻給上帝?
男高音:放棄絢爛的表演生涯?追求夫唱婦隨的愛情?
每個人在當時都選擇了自已最安心的方式,就是待在原來的舒適圈,而且相信這是自己命定的選擇。
這讓我想起Robert Frost的詩 ” The Road Not Taken”:(請容我用中文翻譯,有興趣者建議看原文)
兩條路在黃色的樹林間叉開,
可惜我不能走兩條路。
我這個過客久久徘徊,
極目望去,一條路在遠處,
蜿蜒地進入樹林荒蕪;
我向另一條路望去,同樣平坦,
也許它更值得行走,
因為它長滿茸茸綠草,等待人們的踐踏;
雖然它也已紛亂,
行人在這裡過往奔沓。
那天清晨,兩條路上覆滿樹葉,
沒有腳步把它們踏碎。
啊,哪一天我將走第一條路!
雖然我知道條條路相接,
我仍懷疑是否仍能走回原路。
我將把這事告訴別人,
一面深深嘆息。
樹林中有兩股岔道,
而我走的那條路行人稀少,
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異。
(示意圖/取自imdb)
幾位劇中人的心中可能都不斷地掙扎,捫心自問:我應該走那一條路?另一條路的風景我永遠不知道?我沒有後悔我選擇的這條路,但心中不免有一絲絲的好奇、遺憾、惆悵?若人生可以重來,我會有不同的選擇嗎?而這同時也是觀眾心中的疑問。但是這種種的疑問,在劇中幾位主角的心中被壓抑了許久,在人事更迭滄桑中,卻從來沒有遺忘,只是更加地激盪,我們可以從軍官與男高音的心聲中看到(軍官去參加盛宴前心中的忐忑不安,彷彿是面對一場滑鐵盧戰役;及男高音給姐妹的信中提到自己被劇迷逐漸遺忘中,顯得更加地迷惘。)這種種的鬱悶累積到最高點時,卻在最後的盛宴中得到了解答。
原來,人有限的心靈拘禁了自己也限制了神的作為。我們以為聖俗有別,我們以為感官的享樂與敬虔的生活必須劃清界線。然而神的慈愛與恩典如此長闊高深,祂為祂的兒女所預備的,常常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如同軍官(後來的將軍)在席中的一段話說明了一切:
「由於人的弱點與短視,使我們認定生命中必須做抉擇,並且要為其中冒的險而擔憂。我們心懷恐懼。可是不然,選擇並不重要。當某個時刻來臨時,我們張開眼睛,就會知道慈悲是無限的。只要以信心來等待,滿懷感激的去承受,慈悲的降臨是無條件的。你看,我們所選擇的都得到了,甚至得回了我們拋棄的。因為慈悲與真理已然相遇,公義與極樂亦將相吻。」
to go or not to go?
勞倫斯對瑪蒂娜來說,是一個與她有著迥然不同背景的人:
花花世界的巴黎 vs 純樸的漁村小島;
上流社會的貴族 vs 清貧的宣教士子女;
放蕩不羈,遊戲人間vs 謹守教規、順服敬虔, etc.
這些差異固然成為吸引她的元素,然而接受勞倫斯,也意味著要放棄自己原先篤信的一切,轉向一個全然未知,甚至從小就被父親嚴嚴教導要抗拒的邪惡世界。身為一個宣教士的女兒又是路德宗的信徒,她所受的教育與認知讓她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若是選擇勞倫斯,豈不是成為離經叛道者,這是無法承受之重,因此她選擇留在島上幫助父親,應該是必然的結果。
(示意圖/取自imdb)
我覺得二個姊妹的掙扎與選擇相對於二位男士(軍官與男高音)來說可能比較容易些。因為兩姐妹從小在純樸的小島上生活,只接受父親信仰價值觀的教導,上帝就是一切,形成了天真而純淨的心靈,突然闖入的男士與愛情,像投入池塘的石頭,雖然激起陣陣漣漪,但最終也是默默沉入池底。而二位男士就不同了,從複雜繁華的大城市,無意間走進單純貧瘠的小漁村,雖然先後被兩姐妹安靜美麗的生命所傾倒,但榮華富貴,名利掌聲,是何等的吸引人,要放棄手中所擁有的這一切,從人的角度來說,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菲麗帕寧可留在小教會唱聖詩,天籟般的歌聲只有少數信徒聽見(還不一定懂得欣賞),無怪乎阿奇歷帕會說:「為何要把河川當成小溪來看待呢?」
然而人世間再多的名望掌聲,終有一天會繁花落盡,在自己人老聲衰之時,阿奇歷帕終於明白,原來這天賜的歌聲,唯有在天堂才能成為永遠的藝術家,迷倒眾天使才有永恆的價值。
(示意圖/取自imdb)
芭比在風雨夜中來到兩姊妹家,一身疲憊驚恐,徬徨無助。她在盛名之時,突然失去一切:丈夫、孩子、身分、地位、財富等等,變成孑然一身,一無所有。她的心整個被掏空了,被巨大的憂傷和失落打擊,當年的上流餐廳名廚突然變成一個只求棲身之所的女僕,她的才華與成就此刻似乎無用武之地,她默默隱姓埋名在這落後的小漁村,等待時間漸漸修復她的傷口,從兩姊妹單純的愛中,從村民規律而簡單的生活中,她漸漸恢復生氣,融入了這羣人中閰,成了他們的一份子。她畢竟是見過世面的,成熟而有手腕,她感激兩姊妹收留她,不時地為兩姊妹解危,心中思忖著能為這群善良又頑固的人做些什麼。
如今機會來了,一筆意外之財從天而降,一萬法郎對芭比來說可以做許多事,她有了經濟能力,不用再做女僕,甚至可以回到巴黎東山再起,重回原來光鮮體面的生活。她也面臨了抉擇 to go or not to go?
芭比選擇了辦一場標準的法式晚宴,招待二姊妹和所有的教會會友。為了這場盛宴,她傾其所有,投入所有的彩券獎金,採購高級的食材料理,也將她天才的廚藝盡情地發揮出來,讓參加晚宴的十二位客人享用了畢生無法想像的美食饗宴。盛宴後,芭比似乎又變成一無所有的女僕,繼續留在小島上。但是芭比深知她已選擇了上好的福分,那是世人無法奪走的,就是家人和愛,來自兩姊妹、會友和這個小漁村,這才是她充滿感激而期待的新生活。
(示意圖/取自imdb)
芭比精湛的廚藝幫助將軍找回信仰,也讓會友感激地發現神所預備的恩典就在自己的身邊。芭比扮演了一個調和信仰與文化使命的藝術家! 劇中人物的掙扎也正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掙扎,透過檢視劇中主角的生命歷程,也許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所以我想問的問題是:「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遇到過這樣「魚與熊掌」的抉擇?你當時的選擇是什麼?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的選擇會不同嗎?為什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丹咪愛看戲】
【丹咪愛看戲】
喜歡閱讀、思考、看電影;偶而也想說說話。 規律運動、喝黑咖啡,最近迷上肉桂捲。 linktr.ee/danmicinema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