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句號還是休止符呢?

是句號還是休止符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休止符當成句號,所以只好使勁全力去努力,為了維持心目中的樣貌。

那天走路的時候,突然想起,以前似乎沒有人教我如何面對「獲得」和「失去」。

是創作讓我體驗,教會了我如何在其中悠然自在。

「我得到了,好開心。」那種喜悅大概維持一天吧!

「我好難過,竟然不是我想要的。」這種失落會立刻上演一齣自我懷疑的劇碼,然後不斷入戲,於是開始繼續用力想證明什麼。

或許我們都把各種結果都當成「句號」,沒有然後,以為一切都定型了。

但生活是持續的進行式,每個事件都是休止符,獲得和失去都不代表永遠,現在做不到,並非以後都不可能。

保持好奇心去體驗,就算結果不如預期,也不要遺棄自己。

在胖多米開展的導覽,我說當我真正認識自己,調整參加比賽和完成一件作品的起心動念後,自然而然就迎來以前所渴望的結果。

這結果無關得獎與否,有得獎當然開心,沒有也不代表就要否定自己,更多的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不再那麼用力了,像一艘小船般,順流。

當然,我我必須說,偶爾我還是會不小心回到自己過去的慣性思維,但比以前更快把自己從劇中拉出來。

同樣的,認識自己也會有很多休止符,或許句號是個誤會,一直都是用來等著迎接美麗的開始。

---------------------------------------

這一系列從今年三月開始寫於粉專和IG(tommywooart),近期慢慢把內容也記錄於此。

🖌「有條小巷叫做我喜歡畫畫」系列

即使走在一條不是屬於畫畫的大路上,但仍然可以開創一條畫畫的小巷。我不是一開始就是本科系出身,也不是全職插畫創作者,但我發現我走在一條小巷,也許沒有華麗的高樓大廈,但有充滿性格的小房子,符合我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情。

我想透過這系列分享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我們,都可以回去擁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avatar-img
Tommy Woo的沙龍
25會員
23內容數
即使走在一條不是屬於畫畫的大路上,但仍然可以開創一條畫畫的小巷。我走在一條小巷,也許沒有華麗的高樓大廈,但有充滿性格的小房子,符合我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情。 我想透過這系列分享一直以來在插畫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我們,都可以回去擁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抱那個曾經喜歡某件事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ommy W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說經歷帶來什麼禮物,那會是「允許未知的流動」。 隨著時間的推進,體悟越深,越是能從簡單的本質中尋得答案,也或許是到了一個「選擇」重於「獲得」的階段。 這道理是這兩年來的收穫,其實是來自於插畫創作中的我。 在創作中的自己也有同樣的軌跡,總會歷經一段收集各種技法的時期,畫面中想要填上很多的「應該」
這學期在我的美術課堂上多了速寫本的應用,為的是希望保留和記錄孩子們的創作歷程中的思考痕跡。 以自身經驗和在教學現場的發現,在面對一張空白圖畫紙時,我們在創作前就先背負著一股無形的壓力,越是如此,橡皮擦使用得越多,自然就無法專心創作。反而常常不經意在本子或回收紙上的塗鴉,是靈感最喜歡停留的地方。 先前
Dance with the flow. All the lights shine on you. 最閃亮的時候,也許就是好好認識自己的過程,加上全心投入在完成一件事的當下。 我們的專注會讓世界因我們而舞動,跳著舞,沒有固定動作的舞,那種流動帶來的是有人味的感動。 我們會對創作如此著迷,也是如此,對
如果說經歷帶來什麼禮物,那會是「允許未知的流動」。 隨著時間的推進,體悟越深,越是能從簡單的本質中尋得答案,也或許是到了一個「選擇」重於「獲得」的階段。 這道理是這兩年來的收穫,其實是來自於插畫創作中的我。 在創作中的自己也有同樣的軌跡,總會歷經一段收集各種技法的時期,畫面中想要填上很多的「應該」
這學期在我的美術課堂上多了速寫本的應用,為的是希望保留和記錄孩子們的創作歷程中的思考痕跡。 以自身經驗和在教學現場的發現,在面對一張空白圖畫紙時,我們在創作前就先背負著一股無形的壓力,越是如此,橡皮擦使用得越多,自然就無法專心創作。反而常常不經意在本子或回收紙上的塗鴉,是靈感最喜歡停留的地方。 先前
Dance with the flow. All the lights shine on you. 最閃亮的時候,也許就是好好認識自己的過程,加上全心投入在完成一件事的當下。 我們的專注會讓世界因我們而舞動,跳著舞,沒有固定動作的舞,那種流動帶來的是有人味的感動。 我們會對創作如此著迷,也是如此,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