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要讓孩子們「喜歡」自己的文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學期【閱讀與寫作進階班】重新開始招生,暫停了一學期的課程,即使已經在課程上做好重整的準備,招生上還是遇到不少挫折。我曾想過要不要停開這堂課,但最後覺得對於「寫作」仍舊找不到一個自己滿意的答案,所以即使人很少,我還是決定和這些孩子們一起尋找。

沒想到,在開學第一堂課,孩子們就給了我滿滿的驚喜。

課程還有些尚待調整的地方,但孩子們的作品令人驚艷,因為他們在〈為這些人規劃一個網路節目〉此一命題中,各自依照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痛點,找到十分出色的題材去寫。其中一個孩子在一開始時困住,後來我與她聊聊後,她調整了自己寫作的方向,由自己原先喜歡但不嫻熟的主題,轉成喜歡而熟悉的主題,規劃了一個「做手帳」的網路節目,希望在節目中能分享各種手帳達人的作品和做法,吸引更多人進入手帳天堂。

題材到底該選哪個?很多孩子其實容易摸不著頭緒,因此,越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對什麼有情緒、有想法、有期待,再佐以一些文字描寫,孩子越容易寫出好文章來。

那麼如果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的孩子怎麼辦?

這次一位女孩便就自己這樣的痛點,想為「找不太到興趣或人生方向的人開出一個網路節目,希望大家都能透過此節目去探索和發現,找出自己喜歡什麼,找出快樂來填補自己平淡的日子,讓空白的紙張增添更多樣的色彩」。當時聽到她說出這個方向時,我驚艷不已!

其實,她只是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感受作為養分,就讓本為困境的地方,成為最出色的題材。無獨有偶,另一個孩子也以「迅猛龍」(此為比喻)為題材,將與龍共舞的相處之道編寫成一篇生動有趣的文章,一放上方格子就獲得好幾個愛心,讓人對他的幽默折服不已。

我問較晚離開的一個孩子說:「你喜歡自己的這篇文章嗎?」孩子的聲音聽起來很愉悅,她回我:「我覺得不錯啊!」那一瞬間,我突然找到了一點答案。

到底要怎樣讓孩子喜歡寫作呢?

寫作需要舞台,需要讀者,所以我們設置了一個【喜閱樹,孩想寫】部落格,將孩子的佳作放到上面,讓更多人可以閱讀得到。寫作更需要孩子自己「喜歡」,尋找自己熟悉、有感覺的題材,正面的、負面的都有可發揮之處,再針對自己的經驗、感受下去書寫,這樣的文章通常不會差到哪裡去。而無論最終成績如何,如果自己「喜歡」,喜歡那個透過文字抒發的歷程,喜歡那篇自己真情實意寫出來的文章,那麼,孩子們一定會慢慢愛上寫作的。

這學期的閱讀寫作初階班、進階班,都各有十分精彩的作品,那些批閱的過程,慢慢修正了我「上輩子殺錯人,這輩子改作文」的印象,我也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課程。哪怕只有少數幾個人,只要能夠彼此陪伴,也許能為「寫作」這件事開展出不同的路徑來。

希望有越來越多孩子們來到【喜閱樹,孩想寫】!

raw-image

【喜閱樹,孩想寫】部落格:https://vocus.cc/readthinkwrite/home

學生佳作一連結:https://vocus.cc/article/6333f22cfd897800015d455e

學生佳作二連結:https://vocus.cc/article/6333f35bfd897800015d52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虹瑩的沙龍
33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梁虹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書店讀書會的文章,提到除了閱讀還包含了寫作。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疑問,有家長打電話問我,書房到底是開閱讀班還是作文班?這讓我有些兩難,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閱讀班。如果必須二選一,我寧可選擇說是:閱讀班。關於寫作,我並不希望它僅僅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設置的作文班,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
Thumbnail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書店讀書會的文章,提到除了閱讀還包含了寫作。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疑問,有家長打電話問我,書房到底是開閱讀班還是作文班?這讓我有些兩難,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閱讀班。如果必須二選一,我寧可選擇說是:閱讀班。關於寫作,我並不希望它僅僅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設置的作文班,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
Thumbnail
【為了你們,我想試試看】 今天的開場,我決定給自己一些挑戰。  一直以來,我習慣的上課風格都偏沉穩、內斂,一方面是我喜歡帶孩子們思考與感受,另一方面是擔心班上孩子太嗨、需要額外時間做班控,但在看完寶寶老師上了許多堂課後,我才意識到是我還不習慣風格的切換,沒辦法熟練引導班級上課的情緒,所以這次的開
Thumbnail
【為了你們,我想試試看】 今天的開場,我決定給自己一些挑戰。  一直以來,我習慣的上課風格都偏沉穩、內斂,一方面是我喜歡帶孩子們思考與感受,另一方面是擔心班上孩子太嗨、需要額外時間做班控,但在看完寶寶老師上了許多堂課後,我才意識到是我還不習慣風格的切換,沒辦法熟練引導班級上課的情緒,所以這次的開
Thumbnail
在短影音與碎片化資訊充斥的時代,孩子的內心聲音常被外界的嘈雜掩蓋。然而,寫作不僅是技巧的累積,更是一場自我對話。在【小瓢蟲寫作課】裡,我們透過溫柔的傾聽與引導,讓孩子在文字中看見自己,梳理情感,並在故事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短影音與碎片化資訊充斥的時代,孩子的內心聲音常被外界的嘈雜掩蓋。然而,寫作不僅是技巧的累積,更是一場自我對話。在【小瓢蟲寫作課】裡,我們透過溫柔的傾聽與引導,讓孩子在文字中看見自己,梳理情感,並在故事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前一陣子班級因某些原因需改線上課,我出了一份作業,要讓孩子們學習用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利用這次的作業,我也來闡述我對閱讀、思考、與寫作的關聯。我找了相似主題的兩篇國語日報刊登過的文章,讓孩子們以編輯的角度思考,若兩篇只能刊登一篇,他們會選那一篇?原因為何? 後來批改時,有一個孩子好
Thumbnail
前一陣子班級因某些原因需改線上課,我出了一份作業,要讓孩子們學習用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利用這次的作業,我也來闡述我對閱讀、思考、與寫作的關聯。我找了相似主題的兩篇國語日報刊登過的文章,讓孩子們以編輯的角度思考,若兩篇只能刊登一篇,他們會選那一篇?原因為何? 後來批改時,有一個孩子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