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電影,相似的劇情: 談Kendrick Lamar- good kid, m.A.A.d city ( II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次大概介紹了這張專輯與美國嘻哈文化與黑人社群的一些背景,這次我們來看看這張專輯本身。
之前寫《夢想成真》的專輯介紹時,為了蒐集資料,找了馬世芳老師在電台上訪問熊仔的錄音來聽。提到專輯結構的發想時,熊仔就提到了這張專輯。在這張專輯封面上,在專輯名稱的下方,還寫了幾行字:
A Short Film By Kendrick Lamar
這張專輯是一部短片。第一次聽王若琳的《Galaxy Crisis》,到後來聽了熊仔的《夢想成真》,我都被這樣的敘事形式所吸引。如果說一張專輯是一本書,那麼一張「概念專輯」就是一部「電影」。有主角、有劇情、有不同的敘事視角與不同畫面的蒙太奇。透過這個故事,向你傳達一些訊息、一個想法、一個「概念」。
那麼這張專輯(這部短片)想對你傳達什麼「概念」呢?有些書、有些電影,只要看到他的「標題」寫了什麼,就可以大概知道他在說什麼。例如看到《三國演義》,大概能猜到這是關於三個國家的故事;看到Notre – 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及《鐘樓怪人》),就知道這是個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故事。而這張專輯- good kid, m.A.A.d city,唸起來像是「好小子,瘋狂的城市」,但其中的「瘋狂」卻拼做 「m.A.A.d」。在歌曲m.A.A.d city中有句歌詞這麼寫道:
Live inside the belly of the rough
Compton, U.S.A
Made me an Angel on Angel Dust – what?
「在天使塵上的天使」。天使塵是一種毒品。原先作為麻醉藥品被開發,後被濫用為毒品。施用後會產生幻覺、失去方向感、暴力傾向。就像這座城市裡的人民,有著純潔的本質,卻被幻覺與暴力蒙蔽了雙眼。
Good kid, m.A.A.d city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好孩子在一個充滿幻覺與暴力的城市中生活的故事。專輯中的歌曲都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著每一個故事,跟著朋友出去鬼混、渴望金錢權力與性、對警察的恐懼、將自己灌醉以麻痺自己。在一場兄弟的意外後幡然醒悟,最後卻又如兄弟一般在街頭上被槍殺。這些孩子甚至都還不到20歲,在應該享受人生、認識世界的年紀,因為經濟、教育、種族歧視等社會問題,他們必須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整張專輯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著他所經歷的事情,但他所描繪的,卻是以康普頓為舞台、整個美國黑人社群都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Kendrick Lamar說,這張專輯是一部短片。這部短片講述著一個好孩子在瘋狂的城市中尋求安樂與救贖的故事。而康普頓就像一個電影院,放著一部部不同的電影,卻有著相似的劇情。
圖源:wikipedia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33內容數
一顆石頭靜靜地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史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沒想好該怎麼介紹這張專輯,總覺得在生命中沒有一個適當的切入點。雖說他在音樂上的表現十分突出、想要討論的議題也十分深刻,但以我的身分要討論「非裔美國人當代的社會處境」,總覺得怎麼說怎麼矯情。 雖說我的五官比較深,經常被別人誤認為是原住民或有外國血統,但就我對自己家譜的認識,我應該是個漢人。身為台灣
或許是因為生活上的忙碌、接了很多新的案子,很久沒寫介紹音樂的文章了。看了看上一篇文章,已經是上個月的事情。剛才吃完午餐後,一邊休息、一邊聽著馬世芳老師訪問傷心欲絕的錄音,才想起:或許我該再來寫寫文章了。 最近開始認真接案子、認真賺錢,想盡快脫離「米蟲」的狀態,成為一個有點用的人。到了一個歲數、脫離了
停更了幾天,除了整理自己的狀態,也是因為之前太急著把自己所想到的都寫出來,以至於靈感與筆墨都鈍了。 節奏輕快而簡單,很適合一邊運動一邊聽;比起先前聽的後搖樂團,沒有太多的細節,所以我總是一邊運動,一邊放著聽。
先前的文章中我提過了我非常喜歡卻至今沒看「懂」的詩人:夏宇,那我想,今天要說的這位歌手的故事,就要從這裡開始講起。 一天在 StreetVoice 街聲上隨意的瀏覽著,看到了「陳嫺靜」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專訪。看到他的第一眼,我還認為他就是個普通的大學新人,直到專訪中提到他所創作的形式:「饒舌」
這篇文章獻給『凡凡』蔡亦凡 今天是凡凡走後第264天。原本今天想著要向大家介紹一些比較小眾的音樂人,也沒有打算寫這篇文章的,但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他。事情常常是這樣的,當一個人、一件事深深地影響了你,你總會在不經意、不刻意的時刻想起。 「只夢到這裡。失望的人,這次沒能紅了眼眶。」
短片從婚禮樂手( Joanna 王若琳飾)上台準備演開始,向參加婚禮的人表示自己要表演的內容:「這是一手給新娘的歌。」然而台下的人無論是正在聊天、抽菸、倒酒...就是不看台上一眼,幾使另一位女士上台大聲告訴眾人,大家依然故我。於是婚禮樂手不高興地下了台,那位女士也尷尬地離開了。
一直沒想好該怎麼介紹這張專輯,總覺得在生命中沒有一個適當的切入點。雖說他在音樂上的表現十分突出、想要討論的議題也十分深刻,但以我的身分要討論「非裔美國人當代的社會處境」,總覺得怎麼說怎麼矯情。 雖說我的五官比較深,經常被別人誤認為是原住民或有外國血統,但就我對自己家譜的認識,我應該是個漢人。身為台灣
或許是因為生活上的忙碌、接了很多新的案子,很久沒寫介紹音樂的文章了。看了看上一篇文章,已經是上個月的事情。剛才吃完午餐後,一邊休息、一邊聽著馬世芳老師訪問傷心欲絕的錄音,才想起:或許我該再來寫寫文章了。 最近開始認真接案子、認真賺錢,想盡快脫離「米蟲」的狀態,成為一個有點用的人。到了一個歲數、脫離了
停更了幾天,除了整理自己的狀態,也是因為之前太急著把自己所想到的都寫出來,以至於靈感與筆墨都鈍了。 節奏輕快而簡單,很適合一邊運動一邊聽;比起先前聽的後搖樂團,沒有太多的細節,所以我總是一邊運動,一邊放著聽。
先前的文章中我提過了我非常喜歡卻至今沒看「懂」的詩人:夏宇,那我想,今天要說的這位歌手的故事,就要從這裡開始講起。 一天在 StreetVoice 街聲上隨意的瀏覽著,看到了「陳嫺靜」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專訪。看到他的第一眼,我還認為他就是個普通的大學新人,直到專訪中提到他所創作的形式:「饒舌」
這篇文章獻給『凡凡』蔡亦凡 今天是凡凡走後第264天。原本今天想著要向大家介紹一些比較小眾的音樂人,也沒有打算寫這篇文章的,但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他。事情常常是這樣的,當一個人、一件事深深地影響了你,你總會在不經意、不刻意的時刻想起。 「只夢到這裡。失望的人,這次沒能紅了眼眶。」
短片從婚禮樂手( Joanna 王若琳飾)上台準備演開始,向參加婚禮的人表示自己要表演的內容:「這是一手給新娘的歌。」然而台下的人無論是正在聊天、抽菸、倒酒...就是不看台上一眼,幾使另一位女士上台大聲告訴眾人,大家依然故我。於是婚禮樂手不高興地下了台,那位女士也尷尬地離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要分享一些派對咖孔明的觀後心得 這部動漫主要講述孔明穿越到了現在,為主角月見英子奏上音樂夢想的故事一開始接觸是跟那首Chitty Chitty Bang Bang有關 看完之後更喜歡的是最後的歌曲Dreamer和那後面那部分的劇情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導演原想拍一部𝐁級鬼片,在好友相繼離世後,他把試鏡帶拼成了這部追悼友人與哥倫比亞年輕酷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有他來不及說出口的情話告白;有逝去友人們的遺聲迴響,更有他們這群不見容於世的社會邊緣人的反叛精神。 ⁡ ⁡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2000年,12歲(是不是夏天不太重要),單身,國小六年級。當時潭子唯一一間唱片行是大興隆購物廣場(前身是中興批發倉儲)的玫瑰(大眾?)唱片,我買了人生第一張專輯─《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會想買五月天的原因是,覺得電視上「憨人」的MV很好聽,又剛好家裡買了一台收音機,所以就開始了人生第一個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和山やま創作的漫畫《去唱卡拉OK吧!》經過山下敦弘導演的改編創作,搖身一變成為輕盈又可愛的音樂喜劇電影。或許導演也在聰實與狂兒的故事裡,嗅到了雨水浸濕泥土和空氣後,滿是混濁潮濕的味道;又或許在那陰鬱灰暗的畫面中,還能看見聰實的傘和狂兒的背,透出了一片彩色。《去唱卡拉OK吧!》就此於焉而生。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從小一直就是個愛聽、愛看故事的人。 也是個很會做夢的人。 加上父母都忙於工作,且小時候在鄉下附近只有我一個同年齡的孩子,除了跟貓貓狗狗玩耍或觀察森林的各種動植物以外,幾乎沒什麼跟一般孩子一樣的童年娛樂。 也可能因為這樣,長輩們怕我一個人常常在鄉間、森林遊玩危險,買了不少故事書回來,從成語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要分享一些派對咖孔明的觀後心得 這部動漫主要講述孔明穿越到了現在,為主角月見英子奏上音樂夢想的故事一開始接觸是跟那首Chitty Chitty Bang Bang有關 看完之後更喜歡的是最後的歌曲Dreamer和那後面那部分的劇情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導演原想拍一部𝐁級鬼片,在好友相繼離世後,他把試鏡帶拼成了這部追悼友人與哥倫比亞年輕酷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有他來不及說出口的情話告白;有逝去友人們的遺聲迴響,更有他們這群不見容於世的社會邊緣人的反叛精神。 ⁡ ⁡
Thumbnail
去年在美國締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以兒童拐賣的真實事件改編,揭露人口販運世界的重重黑幕。上映後,全球票房不只超車阿湯哥,突破 2.4 億美元,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世界當中「失落的一角」。從議題層面、故事節奏跟切角,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2000年,12歲(是不是夏天不太重要),單身,國小六年級。當時潭子唯一一間唱片行是大興隆購物廣場(前身是中興批發倉儲)的玫瑰(大眾?)唱片,我買了人生第一張專輯─《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會想買五月天的原因是,覺得電視上「憨人」的MV很好聽,又剛好家裡買了一台收音機,所以就開始了人生第一個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和山やま創作的漫畫《去唱卡拉OK吧!》經過山下敦弘導演的改編創作,搖身一變成為輕盈又可愛的音樂喜劇電影。或許導演也在聰實與狂兒的故事裡,嗅到了雨水浸濕泥土和空氣後,滿是混濁潮濕的味道;又或許在那陰鬱灰暗的畫面中,還能看見聰實的傘和狂兒的背,透出了一片彩色。《去唱卡拉OK吧!》就此於焉而生。
Thumbnail
上星期看完《可憐的東西》,電影中的配樂和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充滿魔幻的感覺,有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風格,但是又讓人彷彿在夢境中,有點像是達利的畫作,奇異的美。故事描述Bella Baxter作為科學實驗品的探索和成長。值得推薦的電影。
Thumbnail
從小一直就是個愛聽、愛看故事的人。 也是個很會做夢的人。 加上父母都忙於工作,且小時候在鄉下附近只有我一個同年齡的孩子,除了跟貓貓狗狗玩耍或觀察森林的各種動植物以外,幾乎沒什麼跟一般孩子一樣的童年娛樂。 也可能因為這樣,長輩們怕我一個人常常在鄉間、森林遊玩危險,買了不少故事書回來,從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