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心得】從韓劇《小女子》窺看與思考「揭發真相的必須與勇氣」

【微雷.心得】從韓劇《小女子》窺看與思考「揭發真相的必須與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韓劇《小女子》第10集接近尾聲的片段之一。對於劇中惡人朴載相的作惡多端、始終選擇窮追不捨的獨立記者吳仁京,在勇敢的揭發之後、坐在車裡表情木然又深刻的一瞬間。(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韓劇《小女子》第10集接近尾聲的片段之一。對於劇中惡人朴載相的作惡多端、始終選擇窮追不捨的獨立記者吳仁京,在勇敢的揭發之後、坐在車裡表情木然又深刻的一瞬間。(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妳是能戰勝颱風的人,而朴載相就是颱風。」--《小女子》第10集台詞

接近、起疑、發現、然後確認了一個翻天覆地且醜惡殘酷至難以直視的真相。你,選擇不甘於只有自己默默知道是故想讓所有世人同你一起看見你所看見的? 或是選擇且讓這一切暗暗了然於胸然後甚至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而隱忍不揭發?

《小女子》三姊妹,在一樁成因綿密又神秘的陳年「真相」的當前,呈現出三種人性及其反應--大姊吳仁珠,意外捲入然後順勢介入;吳仁京,赫然發現接著慨然揭發;小妹吳仁惠,莫名靠近風暴核心並且逐漸融入...

反轉再反轉的劇情,引人入勝的起伏與驚奇,在此不多敘述、留待有興趣燒腦解謎的觀眾自己目睹、消化與吸收(或也有可能因為資訊量大且過於曲折刺激而致些許的消化不良...)。只想淡淡略略分享--當看到接近全劇故事終章的第10集(也是一共12集的該劇之倒數第三集)的最後那十幾分鐘,真是此劇最高潮啊(第10集在韓國的收視率於是也有感上衝了!)。

朴載相在自己競選造勢的台上,轉身看到背後大螢幕、突然莫名映出那個、完全不想被任何人看到的自己...(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朴載相在自己競選造勢的台上,轉身看到背後大螢幕、突然莫名映出那個、完全不想被任何人看到的自己...(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朴載相,打破階級限制與藩籬、力爭上游從底層奮力爬升到上流的出頭天代表。他的好勝、不服輸、勢在必得、不擇手段,卻不見得有目共睹、且千萬不能搞到人盡皆知。記者魂與正義感滿滿的吳仁京也不服輸,就算被人挖坑、被無視、被人譏她瘋看她傻、被四面楚歌,也要不怕一身髒臭地硬氣潛入那不可聞不忍睹的真相深處不斷挖掘、接著不計形象不顧後果從糞坑般的真相裡爬出來大聲公告。這兩股對立的勢力,在這一段劇情高潮中,火車對撞般地爆出駭人火花,被揭穿的人(朴載相)、與揭穿的人(吳仁京),在真相暴露之後衍生出兩樣情與兩種下場;但這千迴百轉吊人胃口的劇嘛,沒看到最後的最後、其實很難知道與斷定,當那不可告人的真相被掀開後、誰是? 誰非? 誰該下地獄? 誰比較瘋癲...

原來,眾目睽睽下,直面自己刻意遮掩、且自以為遮得天衣無縫的真面目,是如此令人也令自己驚愕到不忍直視--這一個瞬間表情,短短幾秒一瞥卻讓我印象極深,嚴基俊真是演得很到位。(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原來,眾目睽睽下,直面自己刻意遮掩、且自以為遮得天衣無縫的真面目,是如此令人也令自己驚愕到不忍直視--這一個瞬間表情,短短幾秒一瞥卻讓我印象極深,嚴基俊真是演得很到位。(圖片來源: 自己拿手機翻攝的畫面)

raw-image
「原本只有妳能看見的事物,但妳現在讓所有人看到了... 原來,這就是新聞。」
--《小女子》第10集台詞
raw-image

作為記者,而且是嫉惡如仇、自以為必須也可以替天行道的記者,吳仁京矢志要叫醒那些屢叫不醒的、被自願或非自願蒙在鼓裡的、昧於真相的人們,而方法就是,亮出那些處心積慮運用非比尋常的手段攀上顛峰者、站在高位之際那些不為人知的陰影面。記者手上的筆、或者麥克風外加鏡頭,像是雙面刃,當那把刃大刀一舉揮向記者認為必須要揭發的那一方、是否其實也同時砍向了自己? 真相大白以後,橫行霸道於世間的諸惡是否就能被掃除一空、迎來一片良善的光明降臨? 抑或是,記者可能就此換來的是狠狠反噬自己一口的大難臨頭?

正在看最後兩集大結局。真相能否越掀越明、光明能否戰勝黑暗... 以及在那之後的一切發展,就且繼續看下去...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49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iane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黛安娜離世轉眼屆滿25年的前夕,才終於看完電影《史賓賽》,接著觸動我爬梳關於她的若干回憶、搜閱有關她的各路報導... 此刻的黛安娜,也許早已投胎轉世、改用另一個她自己不知道的身分活著? 又或者她仍在天堂上當天使、默默遠遠看顧世間的一切--那些她曾努力試著愛也試著恨的、那些讓她永遠牽掛與憐惜的...
為何一再複習向田邦子、不停又不倦? 我想是出於對她生活哲學與方式的一份嚮往吧?! 多年來從各界以不同主題與角度書寫的邦子相關報導、以及邦子筆下的小說與散文,去試圖認識、理解向田邦子的我,這一篇,算是「遲到」(也是一種拖稿?)整整一年,本應在去年她逝世40週年寫成的、爬梳解讀她一生的「讀後心得」...
9年了,距離她上次的公開演唱。 56年了,距離她最為人所知、翻唱版本不知凡幾、而我也算不清反覆聽了多少次的《Both Sides Now》的發表。 78年又8個月了,距離她初降臨這個世間。 想想... 自己活到78歲時(如果會的話),可以/還能做些甚麼? 78歲的Joni,久別開唱、還彈了電吉他!
"There is a superpower in all of us. Which is kindness. And we should use that superpower more often."--Michelle Yeoh
無雷分享與推薦,純粹個人感受與觀點,過去這個週末,接連看的兩部電影。寫我接連去看、各自精采的《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與《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Taschen出版,Steve McCurry的《Afghanistan》攝影集(2017)。值此阿富汗局勢緊張詭譎之際,我花了些時間,搬出《Afghanistan》攝影集複習.....
在黛安娜離世轉眼屆滿25年的前夕,才終於看完電影《史賓賽》,接著觸動我爬梳關於她的若干回憶、搜閱有關她的各路報導... 此刻的黛安娜,也許早已投胎轉世、改用另一個她自己不知道的身分活著? 又或者她仍在天堂上當天使、默默遠遠看顧世間的一切--那些她曾努力試著愛也試著恨的、那些讓她永遠牽掛與憐惜的...
為何一再複習向田邦子、不停又不倦? 我想是出於對她生活哲學與方式的一份嚮往吧?! 多年來從各界以不同主題與角度書寫的邦子相關報導、以及邦子筆下的小說與散文,去試圖認識、理解向田邦子的我,這一篇,算是「遲到」(也是一種拖稿?)整整一年,本應在去年她逝世40週年寫成的、爬梳解讀她一生的「讀後心得」...
9年了,距離她上次的公開演唱。 56年了,距離她最為人所知、翻唱版本不知凡幾、而我也算不清反覆聽了多少次的《Both Sides Now》的發表。 78年又8個月了,距離她初降臨這個世間。 想想... 自己活到78歲時(如果會的話),可以/還能做些甚麼? 78歲的Joni,久別開唱、還彈了電吉他!
"There is a superpower in all of us. Which is kindness. And we should use that superpower more often."--Michelle Yeoh
無雷分享與推薦,純粹個人感受與觀點,過去這個週末,接連看的兩部電影。寫我接連去看、各自精采的《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與《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Taschen出版,Steve McCurry的《Afghanistan》攝影集(2017)。值此阿富汗局勢緊張詭譎之際,我花了些時間,搬出《Afghanistan》攝影集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