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的實驗中吸取的教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發現 Quora 時,我的第一印像是熱情。這似乎是為我的興趣和目標而設計的出版物。當 Quora 開始允許作家創建自己的空間並將其貨幣化時,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是的,好奇心害死貓,但沒有什麼能嚇跑中學英語老師。沒過多久我就意識到為什麼我選擇教英語而不是科學。
失敗的假設
我相信一個專門討論寫作問題並由寫作老師回答的空間會聚集大量的追隨者。我的預測假設對問題有具體回應的短文會鼓勵讀者。這些文章提供了示例、練習活動和語法規則,以使寫作易於管理。
數據記錄了許多讀數,立即產生了滿足感。然而,作者和讀者之間沒有建立聯繫。
結論
在 Quora 空間工作了 4 個月後,我的實驗教會了我幾件事。
Quora 參與者不是專注於提高寫作水平的作家。大多數人渴望信息而不是策略。
網站上主題的多樣性為專注於一個主題帶來了挑戰。
建立追隨者是困難的。對每個帖子的回复都讓我覺得自己經歷了一次駕車射擊。事實上,很少有回應,只是閱讀。
將空間內容貨幣化使我成為一個伸出雙手的小販,而不是一個希望激勵他人的作家。
我需要在 Medium 上寫作。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arna Apr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發現 Quora 時,我的第一印像是熱情。這似乎是為我的興趣和目標而設計的出版物。當 Quora 開始允許作家創建自己的空間並將其貨幣化時,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是的,好奇心害死貓,但沒有什麼能嚇跑中學英語老師。沒過多久我就意識到為什麼我選擇教英語而不是科學。 失敗的假設 我相信一個專門討論寫作問
當我發現 Quora 時,我的第一印像是熱情。這似乎是為我的興趣和目標而設計的出版物。當 Quora 開始允許作家創建自己的空間並將其貨幣化時,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是的,好奇心害死貓,但沒有什麼能嚇跑中學英語老師。沒過多久我就意識到為什麼我選擇教英語而不是科學。 失敗的假設 我相信一個專門討論寫作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我想體驗的是什麼? 我想,我已經寫在一些地方了 一直以來讓我困擾的問題 如何前進的問題有了新方向 如果氣過可以讓事情如我所願,那就氣吧 如果逃避可以讓我得到我要的體驗,那就逃吧 而如果, 有其他好方法,又可以現在行動, 那就做吧! 因為,那是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跟隨你的興趣去做事。 年青時,我們看到什麼有趣,就會立即去參與、了解或學習。 長大後,我們的好奇心卻消退了。我們怕:
透過貓兒的生命,看見其探索態度的認真與否,決定該行為是開拓型的昇華,或是好奇型的降維。 利用這些例子,類比人類在面對AI時的態度後,每個人都能擁有專屬且永恆的新世界,再也不是虛無飄渺。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我猶豫了一下子才決定要寫心得。   主要是因為我反對他人導讀,支持一本書需要自己去讀,讀完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也不一定要有想法,多讀幾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前面是無雷心得。   我要一定要說,請大家務必要跳過導讀,寫序言的人因為和作者有感情關係⋯⋯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我想體驗的是什麼? 我想,我已經寫在一些地方了 一直以來讓我困擾的問題 如何前進的問題有了新方向 如果氣過可以讓事情如我所願,那就氣吧 如果逃避可以讓我得到我要的體驗,那就逃吧 而如果, 有其他好方法,又可以現在行動, 那就做吧! 因為,那是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跟隨你的興趣去做事。 年青時,我們看到什麼有趣,就會立即去參與、了解或學習。 長大後,我們的好奇心卻消退了。我們怕:
透過貓兒的生命,看見其探索態度的認真與否,決定該行為是開拓型的昇華,或是好奇型的降維。 利用這些例子,類比人類在面對AI時的態度後,每個人都能擁有專屬且永恆的新世界,再也不是虛無飄渺。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我猶豫了一下子才決定要寫心得。   主要是因為我反對他人導讀,支持一本書需要自己去讀,讀完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也不一定要有想法,多讀幾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前面是無雷心得。   我要一定要說,請大家務必要跳過導讀,寫序言的人因為和作者有感情關係⋯⋯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